1、DVT的预防和护理,华佗中医院骨一科,学习大纲,1、概念2、形成因素3、预防要点4、护理要点5、中医中药预防治疗的探索,概念,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主要发生在外科手术术中和术后的病人。发病因素包括肥胖、静脉血栓史、静脉曲张、凝血机制异常、糖尿病、口服避孕药、外伤、分娩等。,DVT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不对称和一侧肢体突然发生肿胀,伴有胀痛,特别是腓肠肌区的钝痛,行走时加重,浅静脉怒张。它是外科手术及长期卧床病人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可导致下肢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而致残,并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DVT 在 TKA的手术病例中发生率最
2、高,可达 40%以上,也是该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DVT 发生的时间在术后 3 5 天及术后两周前后最高。 诊断的手段主要是静脉造影和下肢静脉彩超。预防的方法主要包括术后的早期活动,避免使用促凝药和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等。 对已出现的 DVT 患者,应避免剧烈的活动,一防止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PE)。,形成因素,1856年 Virchow 法国 血流缓慢血管壁损伤血液成分改变深静脉血栓形成,围术期DVT形成因素分析,血流缓慢术前活动减少 麻醉及术中静止不动 术后制动和长期卧床 血管壁损伤手术操作和体位关节置换手术骨水泥的热效应大腿止血带凝血改变麻醉及创伤后组织因子释放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凝血抑制因
3、子缺陷导致的高凝状态,高危人群,高危人群如果没有预防措施,患小腿DVT的机会为40%80% 髋部骨折及术后下肢骨折及术后尤其是术中应用止血带的原发下肢血管疾病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肥胖心功能不全和以往有DVT形成史,相关因素,血流淤滞:瘫痪、手术麻醉、长期卧床血管壁损伤:机械性损伤(静脉穿刺、手术损伤血管、长期捆扎)和化学性损伤(输注各种刺激性或高渗的溶液)血液的高凝状态:手术、外伤、输血等引起,类型,周围型:小腿中央型:髂骨混合型:周围型向近心侧发展、中央型向远心侧发展,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肿胀(10.3%) 疼痛(18.2%) 麻木(5.3%),蛛网状静脉,静脉溃疡,评估,评估
4、危险因素,以便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1)手术 下肢骨关节较大手术属高危因素(2)年龄 80岁较30岁的发病率增高30倍 (3)制动 长期卧床、固定姿势发病机会高 (4)既往史 (5)恶性肿瘤(6)其他 肥胖、血管内插管等。,预防,1、活动 手术病人术后抬高患肢,可使股动脉平均最高血流增加33%2、穿弹力长袜3、间歇外部加压4、静脉穿刺时注意 尽量避开下肢尤其是左下肢的血管。5、遵医嘱使用药物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血小板抑制剂(阿司匹林、右旋糖酐)等,DVT出现后的治疗,手术治疗静脉切开取栓药物治疗静脉溶栓加抗凝治疗介入治疗导管直接向凝块内滴注药物溶栓及保留导管内溶栓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放中医中药,D
5、VT出现后的护理,1、绝对卧床休息 抬高患肢,注意保暖。床上活动避免动作过大,禁止患肢按摩,避免用力排便。观察患肢肿胀的程度,末梢循环等变化。2、遵医嘱使用抗凝、溶栓药物 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监测凝血功能。溶栓后病人不宜过早下床活动,患肢不能过冷、过热,以免栓塞部分溶解后血栓脱落而致肺栓塞。,3、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 术后患者用弹力绷带包扎并抬高,观察患肢远端的动脉搏动、皮肤温度及肿胀消退等情况,术后3日内给予抗凝、溶栓治疗。4、警惕肺栓塞的形成 一般在血栓形成1-2周内发生,且多发生在久卧开始活动时,必须警惕。当DVT病人出现气急、咳嗽、呼吸困难、咯血样泡沫痰等症状时及时处理。,思考,1、DVT的类型? 2、一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术后第一天,在预防DVT方面我们给予哪些护理及健康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