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60 ,大小:1.96MB ,
资源ID:3569419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5694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特点 .ppt)为本站会员(坚持)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特点 .ppt

1、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Parasitology, SSMU,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 Parasitology,定义 是研究寄生于人体的寄生虫的生物学规律及它们与人体及外界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组成,医学原虫学medical protozoology医学蠕虫学medical helminthology 医学节肢动物学medical entomology,Helminthes蠕虫Nematode 线虫Trematode 吸虫Cestode 绦虫,人体常见寄生蠕虫(绦虫),常见人体寄生蠕虫(吸虫),人体常见寄生蠕虫(线虫),Protozoa原虫Amoeb

2、a 阿米巴Flagellate 鞭毛虫Sporidium 孢子虫Ciliate 纤毛虫,Arthropoda 节肢动物MosquitoFlyTickMiteBugFleaLice,医 学 昆 虫,寄 生 现 象,生物的生活方式和类型自由生活共生生活(symbiosis)共栖(commensalism) 互利共生(mutualism) 寄生(parasitism),共生 (symbiosis),凡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的现象统称共生。在共生现象中根据两种生物间的利害关系,大致可分为共栖、互利共生和寄生三种现象。,共栖(commensalism),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

3、受害,称为共栖。(人 结肠内阿米巴),鮣 鱼,互利共生(mutualism),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相互依赖,长期共生,双方有利,则称为互利共生。(白蚁 鞭毛原虫),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得益,另一方受害。得益方称寄生物 (parasite) ,受害方称宿主(host)。 (钩虫 人),寄生虫的类别,寄生关系,寄生时间,寄生部位,1专性寄生虫 生活史中的某个阶段必须营寄生 活。如蛔虫。,2兼性寄生虫 既能自生,又能寄生。如粪类圆线虫。,3偶然寄生虫 偶然侵入非正常宿主。如犬钩虫。,4机会致病寄生虫 如弓形虫。,5体内寄生虫 在体内生活的寄生虫。如蛔虫。,6体外

4、寄生虫 寄生在体表的寄生虫。如蚊、蝇。,7长期性寄生虫 成虫期必须过寄生生活。如蛔虫。,8暂时性寄生虫 取食时暂时与宿主接触。如蚊。,机会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 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非致病的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时,可出现异常增殖和致病力增强,使宿主致病的寄生虫。(弓形虫),宿主的类别,中间宿主 (intermediate host)被寄生虫的幼虫或其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终宿主 (definitive host)被寄生虫的成虫或其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保虫宿主 (reservoir host)被相同发育阶段的人体寄生虫所寄生的脊椎动物

5、,它们在流行病学上可起到传染源的作用。,转续 宿主 (paratenic host)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但可长期保持在幼虫状态,有机会进入正常终宿主后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不能发育的幼虫寄生的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幼虫所寄生的非正常宿主),寄 生 现 象,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 寄生虫的形态改变眼消失了 - 消化道退化了形体改变 - 固着器官产生生殖器官发达 寄生虫的生理改变环境适应能力增强繁殖能力加强特殊向性出现,生活史 (life cycle)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所必须经历的整个过程。简单型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复杂型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生活史过程,寄生人体阶

6、段离开人体阶段人体外发育阶段感染人体阶段,寄生虫生活史模式图,人体内寄生阶段(寄生部位),人体外发育阶段(外环境或宿主),排离人体阶段(排离的方式),进入人体阶段(感染方式),病 史 询 问,流 行 病 学,病 原 学 诊 断,致 病 作 用,感染期 (infective stage),能侵入人体并继续发育的寄生虫阶段称感染期。(血吸虫的尾蚴),感染方式 口入、胎盘、皮肤、输血、自身、媒介、接触与呼吸道等。排离方式 粪便、阴道分泌物、尿液、痰液和昆虫携带等,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成虫(肺),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尾蚴,囊蚴,水,(水),(川卷螺),(溪蟹、蝲蛄),(人、猫、犬、

7、野生肉食动物),(经口),(痰),(水),幼虫(肌肉),(野猪),例:肺吸虫 -人 (终宿主) -虎、豹等动物 (保虫宿主) -川卷螺 (第一中间宿主) -溪蟹、蝲蛄 (第二中间宿主) -野猪(不能发育为成虫)(转续宿主),宿主的类别,成虫,幼虫,Key points: life cycle,How many stages of the life cycle?,Which stage is infective stage? And how?,Which stage inhabit humans? And where?,Which stage is primary cause of the di

8、sease?,Which stage was detected for diagnosis,Phylum(门)、Class(纲)、Order(目)、,Family(科)、Genus(属)、Species(种),怎么给寄生虫命名?,Each parasite has two names: a Genus(属名) and a Species name(种名),Schistosoma japonicum,属名,种名,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掠夺营养机械损伤:直接损伤或压迫、机械阻塞、 屏蔽作用、对细胞的裂解作用毒性作用变应原作用:诱导免疫病理

9、反应,宿主对寄生虫的防御作用,先天性免疫 innate immunity皮肤、粘膜作用补体系统激活和胎盘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后对虫体的杀伤作用某些遗传体质等,获得性免疫 acquired immunity,消除性免疫非消除性免疫: 伴随免疫 concomitant immunity 带虫免疫 Premunition,消除性免疫 (sterilizing immunity)是指宿主能完全消除体内的寄生虫,并能抵御同种寄生虫再感染的免疫。(硕大利什曼原虫所致的皮肤利什曼病),非消除性免疫(non-sterilizing immunity)是指被寄生虫感染后,宿主不能完全清除已感染的寄生虫,可保

10、持较低水平的虫负荷状态,但具有抵抗同种寄生虫再感染的免疫性。而一旦寄生虫完全清除,宿主的获得性免疫也可随之消失。(带虫免疫和伴随免疫),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特点 - 诱导的免疫不如病毒、细菌的强 - 抗原复杂,因共同抗原的存在 种间常有交叉免疫性 - 很少出现完全保护性免疫,免疫逃避 (immune evasion)寄生虫逃避宿主免疫效应的现象,其可能机制有:抗原变异抗原伪装直接破坏免疫效应分子免疫抑制,寄生虫感染(parasite infection),寄生虫侵入人体并在人体内寄生、发育,即构成感染。被感染的人称为感染者。有症状为病人,无症状为带虫者(carrier)。,

11、隐性感染(suppressive infection),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临床症状,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病原体。,感染与致病,感染后是否致病以及症状的轻重,取决于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适应程度; 寄生虫的数量、寄生部位、寄生虫的虫种;宿主的遗传体质、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寄生虫病的临床特点无临床症状的带虫者较多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多寄生现象(混合感染)幼虫移行症与异位寄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IgE水平升高机会致病性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的诊断,流行感染史调查病原学检查从血液、组织液、排泄物、分泌物及活体组织中检查寄生虫的某一发育期免疫学检查皮内试验、血清学试验分子生物学检查DNA探针、基因扩增技

12、术(PCR)等其他辅助检查X线、B超、CT等,寄生虫病的流行和防治,流行的基本环节影响因素流行特点防治原则,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 Source of infection 被寄生虫感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带虫者和保虫宿主。传染途径 Route of infection 寄生虫从传染源传播到易感宿主的过程。主要途径为经口和经皮肤。易感人群 susceptible population对寄生虫感染缺乏免疫力的人。,寄生虫感染途径与方式途径:土源性(水、食物、土壤、空气) 生物源性(中间宿主、昆虫媒介)方式:经口感染经皮肤感染经节肢动物叮刺感染经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其他途径:经输血、呼吸

13、、乳汁及自身感染等,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自然疫源性,在人烟稀少的荒野地区,某些寄生虫可在脊椎动物间自然传播(自然疫源地),当人进入该地区时,可从脊椎动物传给人,这种现象为自然疫源性。,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理环境、生物种群、生物媒介和中间宿主及保虫宿虫等。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活习惯、生产方式、风俗和宗教信仰等。,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Treatment of the source of infection治疗病人和带虫者,治疗或杀灭保虫宿主。Blockade of the route of infection切断任何一个环节都能终止传播。Protection

14、 of the susceptible population,流行概况(国外)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5种寄生虫病,疟疾:90国,3亿人感染血吸虫病:76国,2亿人感染丝虫病:76国,9000万人感染利什曼病:非、美、欧、亚, 1300万人感染锥虫病:非洲锥虫病 30万人感染 美洲锥虫病 南美洲1800万人感染,Prevalence of Parasitic Infections,Malaria 疟疾Infected, 400 to 490 millionAnnual deaths, 2.2 to 2.5 million,Schistosomiasis血吸虫病Infected, 150 millio

15、nAnnual deaths, 500,000 to 1 million,Lymphatic filariasis淋巴丝虫病128 million infected,Leishmaniasis利什曼病Infected, 1.2 million,Hookworm钩虫1.3 billion infectedAmebiasis阿米巴Infected, 1% world population Annual deaths, 40,000 to 110,000Ascariasis蛔虫1.3 billion infectedAnnual deaths (intestinal obstruction), 1550,Why should you study Parasitology?,To be a doctor , Basic subject of medicine:,relation to immunology and pathology,How to study ?,Morphology, Life cycle,Pathogenesi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Diagnosis, Epidemiology and control,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