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广场文化的品牌效应与整合功能广场群众文化在经历和参与了新旧世纪交替的一系列重大历史、政治事件的过程中,以其异乎寻常的开放、包容姿态,从现实文化生活中凸现出来,承载了前所未有的广博的文化内涵,成为传播社会文化的主体形式。而遍布神州大地风起云涌的各类以“节”命名的广场文化活动,更是难以数计。现在理性思考一番我们会发现,那些成功的广场文化活动,几乎无不体现着鲜明的品牌特质,具有强劲的多元整合功能。由此我们可以说,品牌效应与整合功能,既是广场文化在新世纪里持续繁荣的前提与条件,也是广场文化向着精品文化教育腾飞的双翼,同时又是群文建设的结果。 一、打造品牌形象,实现品牌效应,提升广场文化品位 以往我们
2、习惯于就活动搞活动,立足文化搞文化,忽视了文化的品牌效应。市场经济提示我们,离开了市场的文化同样是没有根基和。群众文化,要想深入民众,扎根民众,形成当地的文化氛围和传统,就必须创立自己的文化品牌,通过品牌形象提升文化品位,引导文化消费与时尚,创造出良好的文化环境。那么,怎样打造广场文化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呢? 第一、树立品牌意识和精品理念,构筑高标准的广场文化运作体系。我们生活在一个市场经济时代,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各种文化2形态相互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理念也在碰撞、交融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广场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载体之一,首先要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文化主张,在服务经济建设的同时发展自己
3、,繁荣自己,打出自己的品牌。近十年来广场文化发展繁荣的成功经验证明了这一点。大连国际服装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吉林关东热闹节、沈阳国际秧歌节、哈尔滨太阳岛消夏晚会等都以靓丽的品牌形象,打造出了为世人瞩目和广场文化精品,成为当地的文化时尚与文化传统。 要推出广场文化品牌形象,创造广场文化精品,重要的一点是要树立广场文化精品意识。创立品牌是一项文化工程,因此必须克服随意性和短期行为。有的地方广场文化活动也经常搞,但就是没有给人们留下什么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活动没有一个明确的品牌定位,没有在统一品牌的旗帜下,使广场活动系列化、规模化、规范化。我们可以从近几年全国广场文化活动的成功
4、范例中,受到很多启示,开始认识到品牌效应,树立精品意识,下功夫打造文化的品牌。 第二、品牌的推出多为政府行为,文化应起到艺术策划和设计参谋的作用。 在现阶段,品牌性质的广场文化活动,一般都是政府行为,且是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和最后目的,这是由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决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退出了行为主体角色,成为受市场经济支配的弱势群体后,其文化品牌理想,就是要通过政府行为来实现。这就要求群文部门紧紧依靠当地政府,提供经济支持。目前条件下,成功的广场活动,大多都离不开政府支持。 3第三、推出广场文化品牌,必须与本地区综合实际情况相统一。 一个地区广场文化品牌的确立,实际上是那个地区综合资
5、源的优势的产物。自然、人文环境,经济、文化资源,民族民俗特色等等因素,都会对品牌的确立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场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因素的集中体现,而具有品牌的广场文化,是一个地区或社区综合文明的一个标志,一张名片。它体现着那个地区或社区的文明程度,如自然条件、人文历史底蕴、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民族民俗特色、物产优势,以及内外部环境优势等。冰城哈尔滨历史悠久,冰雪资源得天独厚,因此应运而生“冰雪节” ;到了夏季,高纬度的太阳岛又是暑热难当,因此又诞生了“太阳岛消夏晚会” 。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活着中国鹤类最大家族,因此有了“观鹤节” 。吉林市因松花湖
6、奇特的自然景观而蕴育了“雾凇冰雪节” 。而各地、区县以致乡镇各种文化节、文化日、文化周,各种以经贸、特色特产、名胜、名人、名饮、名吃命名的广场文化品牌,更是应有尽有,不胜枚举。这一切都说明品牌的诞生离不开资源优势和综合环境。 第四、努力实现由文化品牌到品牌文化的跨越。 广场文化是最能体现群众文化特点的社会大文化形态。而某一个广场文化品牌一旦确立,就 在人们的观念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地域文化心态,也就是说,一个文化品牌的树起,必然会在人们的精神意识里造成一定的文化投影,人们希望这个投影越清晰越明快越好。而我们的广场文化品牌,也就在这愈渐明晰的投影过程中,实现着向品牌文化的跨越。随着广场文化的时空4转
7、换,品牌文化的内涵逐渐定位并丰满,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所有努力,就是这个过程的实施和这个结果的实现。 综上所述的要旨在于,广场文化活动作为新世纪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要谋求更大的发展与繁荣,就必须创立与本土综合条件相匹配的文化品牌,使其规范化、系列化。从而提升本地区的文化形象和文化品位,营造民俗化的文化传统,使文化品牌向品牌文化跨越。 二、发挥广场文化的整合功能,最大程度地实现群众文化的社会性内涵 新世纪以来的广场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大,品牌形象越来越明晰。它的规模宏大、形式开放、受众面广、辐射力强的特点,越来越与民众的参与意识和世纪情结产生共鸣,
8、因而能体现出对各种文化思潮、形式和受众心理的整合功能。这种整合功能主要表现在: 其一,释放民众情绪,引导社会心理。 历史证明,每一个新旧世纪的更替,都会带来社会心理和民众情绪的震荡。面对已然到来的新世纪,人们或是对新生活充满憧憬与展望,或是处于各种观念漩涡中心的矛盾与迷惘,这一切都会造成人们心灵虚幻、情绪浮燥、精神缺失。这种情绪广而大之,就形成一种社会心理,这是一种潜在的不安定的社会因素。而这时的人们,最渴望倾吐与交流,以释放心里的淤积。另一方面,金钱与物欲充斥的快节奏生活,又使人们在蓦然回首时,发现了精神生活的迷失与溃散,在实现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留下的是心灵的空虚。广场群众文化正好为民众释
9、放各种情绪5提供了广阔空间,并从中给予引导。 其二,实现个体参与,展示自我价值。 民现代开放的生活方式,多元并存的生存理念,中外融合的文化思潮,极大地诱发着人们的精神欲望,尤其是在崇尚个性张扬、实现自我的今天,人们的表现欲的参与意识空前强烈。广场文化活动正好为其提供了个体参与、展示自我价值的大舞台。民众在参与的展示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满足。 其三,经济、文化互为表里,资源共享,实现双赢战略。 这是广场文化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广场群众文化已成为必不可少和形式之一。这是因为,现代经济生活是以文化品位的高低和科技含量的大小来衡量其质量和价值的。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各地多
10、如牛毛的经贸展示、品牌推出等经济活动,大多是借助文化包装尤其是广场文化为载体来实现的。而处于客体地位的群众文化,正好借助经济生活来实现自身的社会功能。 其四,可以缓解现有文化设施滞后带来的压力。 现有文化活动设施不足和滞后,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在农村和中小城市,文化教育活动经费严重紧缺,公共文化设备陈旧老化,无法适应大型活动的开展。而把活动放在广场上就方便实际得多,又拉近了文化活动与文化受众的距离,参与观赏者也会大大增加,收到事半功倍的社会效果。 此外,我国现行休假制度,旅游业的兴起,人口的老龄化,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等等,都已经或正在成为推动广场群众6文化更大繁荣的显在或潜在因素,进一步丰富广场文化的整合功能。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