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挑起脱贫攻坚“大梁”产业扶贫路径观察贫困地区,贫在没有产业支撑,困在没有产业推动。有产业支撑,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拔掉“穷根”。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全省 232 万农村贫困人口中,要有 115 万人通过产业带动实现增收脱贫。新一轮脱贫攻坚启动以来,我省结合自身特点,紧锣密鼓出台行动方案和计划,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面落实补贴政策,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的魅力正在绽放。产业怎么选择?立足资源禀赋,对接市场潮流,科学谋划布局,提高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4 月 20 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正是春耕春种好时节。为了药材有个好收成,平顺县佛堂岭村村民已忙碌起来。过去百
2、余年,该村就有种党参的习俗,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如今,全村 198 户,户户种植潞党参,面积达 320 余亩,仅此一项每年可收入 120 万元,人均增收 2000 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党参村。独特的地貌和气候条件造就平顺丰厚的中药材自然资源,拥有动植物中药材 300 余种。近年来,该县采取政府担保、乡村配合、企业投资、利益共享的方式,在全县形成集种植、营销、仓储、加工于一体的中药材全链条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全县种植中药材的重点乡镇达到7 个,种植户有 2 万户,户均增收 3500 余元。我省是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气候的多样性和地形的独特性,造就了农业产品的多样性。如何“嗅出”根植于这片土地上的特
3、色与优势?山西省特色农业扶贫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 年)(下文简称方案)指出了方向。未来五年,围绕杂粮、马铃薯、中药材、水果、蔬菜、畜牧、休闲农业等七大特色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在吉县,“苹果”成为“摇钱树”。全县种植苹果 28 万亩,80以上的农民从事果业生产,苹果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 80以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 80以上来自于苹果;在大同县,“致富梦”圆在黄花。把种植黄花作为推进“一县一业”的主抓产业,依托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化发展,目前种植面积 10 万多亩,去年实现产值近 3 亿元。事实上,在我省像吉县、大同县这样,以一个产业托起一方经济的还不多。总结这两个地方的成功经验,一是基于对
4、本地资源禀赋、群众意愿等主客观条件的把握,发展带动面广的特色主导产业;二是适应市场规律,在政府推力之外,发现并放大了市场推力。产业扶贫,项目是基础。选择一个好的项目,这既是起点也是赢点。去年底,我省启动了“一卡一库一培训”专项行动,各市县都建立了以村、户为单位的农业扶贫项目库,收录项目 1.2 万余个。省特色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副主任王圆荣介绍,到 2017 年底,全省贫困村基本确立“一村一品一主体”,达到“村有产业、有带动企业、有合作社,贫困户有项目、有劳动能力的有技能”的“五有”标准,户均年新增产业收入 3000 元以上。产业怎么扶持?发挥好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拉长产
5、业链条,辐射千家万户一朵牡丹花,除了观赏,还能做什么?潞安集团给出了答案。通过精深加工,开发生产油用牡丹系列高档食品、化妆品、保健品和药物等,逐步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的生态高科技产业链,确保贫困地区的农民获得稳定和可持续的收益。目前潞安集团已种植油用牡丹 5 万余亩,惠及贫困户 1 万余户。多年的扶贫实践证明,抓产业脱贫,就要不断壮大龙头,没龙头带动就没市场、没产业链。推进产业扶贫中,我省坚持以规模经营为引领,支持鼓励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带动关系,向贫困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切实提高产业增值能力和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统计显示,2016 年全省有68
6、5 家企业开展产业扶贫,带动 2935 个贫困村、50.9 万农户发展生产基地,吸纳 13.6 万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产业扶贫要发展壮大,金融、科技等要素不能缺席。在金融方面,探索推进“政府+银行+保险+实施主体+贫困户”的“五位一体”金融扶贫模式。3 月,我省 4 个市举办了产业扶贫企业与项目对接洽谈活动,41 个项目与企业现场喜“牵手”,签约金额 77.5亿元。在科技方面,强化科技和培训支撑,着力推进新品种、新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在山阴县岱岳镇甘庄村,农民借助渗水地膜谷子穴播技术的“科技魔力”,每亩可种植 6000 穴、2.53 万株,是传统种植的 45 倍;亩产 500 公斤左右,
7、比传统种植亩增产 350 公斤。山阴县农委主任郭金业表示,特色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路径,而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则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扶贫要壮大,还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产,必须转变观念、拓宽路子、延伸链条,推进一二三产融合。特别是要搭上“互联网+”快车。在这方面,武乡县岭头村就是一面镜子。全村 194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 46 户,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贫困枷锁怎么打破?借力“云端”,村民们把当地的大黄梨、核桃、小米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让山货出了深山。产业怎么富民?构建稳定利益联结机制,提升贫困户抗击风险的能力,让贫困户分享更多发展成果刘建忠是宁武县阳方口镇大水口村的建档
8、立卡贫困户,多年来靠种地维持生活。去年,当了半辈子农民的刘建忠,没掏一分钱当上了大象生猪养殖基地的股东,每年还能保底分红 15%入股金额,这一下让他脱贫致富信心满满。对于贫困户来说,最缺的就是资金,刘建忠的入股资金从哪里来?是由山西大象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做担保从银行贷的款,当地政府还给贴息 3 年,公司负责基地的建设管理和运营,每个贫困户贷款 35 万元后组建成合作社或公司,入股生猪养殖基地。政府牵头、银行支持、企业实施、贫困户参股,这就是公司专门为贫困户量身打造的“1+1+1+1”产业扶贫模式。目前在全省 30 多个县建立了“精准扶贫生猪产业基地”,带动贫困户 1 万余户。董事长吕锐峰表示,公
9、司产业扶贫的两个关键词是股权收益和创新发展。“1+1+1+1”模式不仅让贫困户能稳定脱贫,而且让公司实现了分散化养殖、安全化布局,可以说是一招激活“两盘棋”。产业扶贫不是简单的产业化,扶贫才是它的本质属性。翻开山西省特色农业扶贫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 年),一条条贫困人口参与度高、覆盖面广、增收可持续的利益联结模式展现眼前。各地也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股份合作、订单帮扶、产业园区带动等诸多新模式,目的是让贫困户分享更多的发展成果。壶关县紫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0 年,是以农业综合开发为主的国家级龙头企业。该公司以财政扶贫资金撬动多方参与、多方受益的扶贫模式,与农户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有力地带动了贫困户增收。目前,提供就业岗位 1600 余个,其中贫困农民 700 余个;在奶牛养殖、食用菌开发等方面带动贫困人口 3500 余人,人均年增收3000 元。针对个别群众“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懒汉心理,我省制定了山西省“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农民培训实施方案,对贫困村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全覆盖,不断提高扶贫对象能力素质,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