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脱贫攻坚有哪些底线不能突破?李雪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底线就是原则,底线就是边界,底线就是规矩。运用底线思维,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以下几条底线不能突破:任务底线。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坚守任务底线,意味着到 2020 年底必须兑现承诺,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坚守政绩底线,
2、保持战略定力,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动摇、不懈怠、不乱为,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公正底线。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价值取向。脱贫攻坚解决的是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本身就体现了公平正义。坚守公正底线,要追求对象公正、过程公正和结果公正的有机统一。一是对象公正。扶真贫,必先识真贫。要坚持识贫标准、严格识贫程序,让群众参与识贫、决定识贫,坚决解决优亲厚友、权力照顾、拆户分户等识别不准的问题。二是过程公正。公开是公正的基础和保障。要全面推行识贫、扶贫、脱贫等扶贫工作全过程的公开,开设监督电话,接受群众举报。三是结果公正。扶贫的成效要得到群众真正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政策底线。扶
3、贫政策受益对象和项目资金安排都有明确的政策边界,谁突破了谁就会被追责问责。扶贫实践中要防止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扶贫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把对“三农”的一切政策都说成是扶贫政策;二是搭扶贫工作的便车,把不是扶贫任务的工作说成是扶贫,强迫要求基层去落实。坚守政策底线,一是指向必须明确。政策受益范围必须是专门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绝不允许到户到人的扶贫项目、资金用于非建档立卡贫困户。二是程序必须严格。要严格遵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该审批的必须审批,该招标的必须招标,该公示的必须公示,该谁签字的必须谁签字,严格遵守禁止作为事项规定。三是标准必须执行。比如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的面积规定、财政
4、专项扶贫资金用于产业扶贫的比例等必须严格执行,严禁各自为阵提高标准搞变通。生态底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贫困地区一般都是生态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不能为了脱贫,什么都不管不顾,甚至违反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坚守生态底线,要牢固树立绿色、生态、可持续的精准扶贫观,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隐入环境恶化和贫困的恶性循环。产业扶贫,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容量,合理选择产业项目,科学确定项目规模。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要按照土地功能分区的要求,不能选址禁止开发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脱贫底线。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是消除绝对贫困,是保基本、保民生,而不是保发展,更不是保致富。有的贫困
5、县、贫困村还没把贫困户脱贫作为首要任务,把工作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甚至有的贫困村还没摘帽或者刚刚摘帽就提出要建设美丽乡村。坚守脱贫底线,一要把贫困户脱贫作为工作底线,把解决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作为重要任务;二要把“两不愁三保障”作为脱贫底线,把人均收入作为参考指标,摒弃“唯收入论”;三要把握适度原则,以解决贫困户生存问题为基本目标,讲究扶贫智慧,不能好高骛远,吊高胃口,防止陷入“福利陷阱”、“过度扶贫”,引起新的“不公”。务实底线。脱贫攻坚,关键之举在精准“绣花”,核心之要在求真务实。近年来,媒体不断曝光,有的地方在精准识别环节,简单机械,不按程序,一些人争当贫困户而“装贫扮贫”;
6、在落实政策环节,摆花架子,欺上瞒下,存在“作秀扶贫”;在干部帮扶环节,只图虚名,作风飘浮,出现“照相扶贫”;在脱贫退出环节,急功近利,盲目提前,搞“假脱贫”;在督查考核环节,弄虚作假,瞒天过海,出现“装儿子”回答问题;在基础资料环节,敷衍了事,自作聪明,出现逻辑错误和替贫困户签字,等等。坚守务实底线,要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急功近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曝光处理一批负面典型,让突破务实底线的人付出代价。纪律底线。纪律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法宝,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坚守纪律底线,一要坚守政治纪律,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做到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态度坚决、部署到位、落细落实,严肃查处不坚决、不到位、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等行为。二要坚守工作纪律,要用心用情用力去做扶贫工作,倡导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决纠正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待扶贫工作、做表面文章的问题。三要坚守群众纪律,要从感情上拉近与贫困户的距离,增进同贫困户的感情,增强贫困户的获得感。四要坚守廉洁纪律,管好用好扶贫资金,严肃查处扶贫领域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强占掠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