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的校本化探索与研究开题报告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 万莺燕 徐文娟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1.基于时代对学校教育的需求。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2014 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了 “核心素养体系”这个概念。2016 年 9 月,教育部提出了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就是希望在基础教育阶段能系统地描述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毕业形象,为进一步的课程设计提供方向或路径。但这仅是
2、对我国教育总目标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的一个具体阐述,仍属于宏观教育目标的层面,是我国教育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与架构,如何把这个顶层设计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渗透到课程的每一个环节,解决当前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切实有效地提升教育质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已成为落实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迫切需求。2.基于学校培育目标达成的需求。如春学生核心素养是指既符合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又具备春江小学如春学生特质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我校“享受如春教育,培育有根新人”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把“如春学生” 特质定位为:向阳、向善、向上,并按照“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科课程标准 单
3、元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学习评价”的路径进行课程建设,通过对如春学生核心素养的厘定、如春课程的顶层设计、学科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课堂教学的扎实评价,促进如春学生特质的形成。3.基于课程实施整体质量提升的需要。近几年来,我校在学校课程整体架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精品化推进、课堂文化的建构等方面做出了实质性的探索与实践,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课程顶层设计中,学校架构了六大课程群:阅读与表达、思维与探究、艺术与审美、品德与生活、体育与健康、世界与未来,并且在不同课程群之间如何整合融通也有了一些尝试,但是这样的尝试不够深入也不够系统,如何通过课程的整体性实施来达成学生培养目标,有待于我们通过课
4、题研究提升我校课程实施的品质。4.基于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和创生能力提升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进新课程的前提,因为他们最终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走向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强调改变教师的课堂专业生活方式,并通过这种课程参与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掌握课程开发的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是整个课程体系中最具能动作用的主体,无论核心素养如何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如何在教材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缺乏教师这个关键角色,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将流于空谈。在过去的几年中,学校行政和骨干教师对于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是如何让全体教师参
5、与到课程开发和实施上来,让大多数学生尽可能地选择到自己喜欢的课2程,有待于一线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提升,也是开展本项课题研究的初衷。(二)课题的研究价值理论价值:本课题通过对学校课程品质概念界定与系统解读,厘清了学校课程建设中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本研究将从整体科学地架构学校课程结构、高品质实施国家课程、有特色地创生校本课程等方面展开研究与探索,进一步丰富学校课程建设的理论体系,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了一种校本化的研究思路。实践价值:在剖析本校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以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关照学校的课程建设。对学校而言,帮助学校厘清思路,有利于在后续的课程改革实践中明确目标与方
6、向,整体性地一以贯之,聚焦突破,提升质量,形成特色;对教师而言,有利于教师对学校课程建设有更深入更系统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也促使教师更主动自觉地融入到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的建设工作中去;对学生而言,这项研究将更关注学生的立场与需求,基于学生的真实需求与发展愿景,让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使每一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并得到真正的成长。二、核心概念界定(调整为 3 点?)1.学校课程品质:学校课程品质是学校结合教育哲学与培养目标,在课程与教学实践中规范地运用课程论、教学论、文化资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质量特征与精神特征。主要包括学校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实施过程、课程评
7、价与管理以及最终形成的学校课程文化等方面。提升学校课程品质,是将学校课程作为系统的整体来看待,基于学校特质与师生发展需求,科学有效地规划课程结构,并将规划与高质量的过程实施有效勾连,实现高规格课程建设的真正落地,使更多教师与学生在课程滋养下获得更多元的发展,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与品质发展。2.校本化探索与研究:是指学校在已有的实践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特点、学校师生发展的需求以及社会要求,围绕提升学校课程品质展开一系列科学、系统、高效的行动研究。重点指向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全方位激活与塑造,基于教师课程能力的全面唤醒与激发,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站在学生立场建设课程,通过课程的整体架构、学校课程图谱进
8、一步清晰、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一系列实质性研究与探索、课程评价的多元建构等校本化探索与研究,逐步建构春江中心小学高品质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实施脉络与路径,创生更多有益于师生成长的精品课程,使学校课程成为教师的课程和学生的课程,使课程更好地承载师生学习生活质量的提升,从而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1.课程建设一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焦点话题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学校课程的建设。自从 2001 年我国实行第八次课程改革以来,尤其是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之下,学校层面的课程建设有了相对足够的施展空间,全国范围内的学校课程建设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经过十多年的课程改革,在课程建设、教学创新、3考试评价
9、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在 2014 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课程改革面临新的挑战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些变化和需求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第一次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这个概念。2016 年 9 月 13 日正式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这些核心素养的形成必须以课程建设与实施为基本载体,由此对学校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提升课程品质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笔者以“提升学校课程实施品质”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上共检索到自 2002 年以来的结果7
10、87 条,其中硕博士论文有 300 多篇,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篇名、关键词、摘要及部分文本的浏览和阅读,发现与学校课程品质相关度较高的文章 20 篇左右,大多数是围绕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校本课程实施品质以及学校课程规划、学校课程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对校本化整体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的研究不是很多很全面。进一步梳理现有文献,根据文章的内容大致分为这样几类:一是对学校课程建设的理论探讨,二是对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介绍,三是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四是区域层面推进学校课程品质发展的实践策略。这些研究都直接指向学校的课程品质,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拓展了研究思路。3.校本化探索是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的重要突
11、破从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来看,大都是停留在部分学校经验介绍的层面,或是割裂的、片段式地呈现课程实施成果,缺少基于本校特质和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系统化、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如清华附小“1+X”课程、谢家湾小学的“小梅花课程”等都是结合学校实际,校本化、探索的成果。四、 研究目标和内容(一) 研究目标总目标:以系统的、全局的思路整体构建并进一步论证学校课程体系,使学校的课程建设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接,使学校的课程建设与日常的课堂教学对接,使学校的课程建设与师生的真实需求和多元成长对接,整合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创建具有一定前瞻性、可操作性和个性化的有实质效能的课程整体建设的路径,从而全
12、面提升学校课程实施的品质。分目标:1.通过科学、合理地整体规划学校课程,架构有学校特色、被师生充分认可的学校课程结构与实施路径。2.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课程纲要的研制,以及基于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学习活动设计和作业设计、主题课程设计等行动研究,提升国家课程实施的品质。3.通过创生校本课程,创造校本课程品牌,提升校本课程实施的品质。4.通过引导教师积极、自主地开发课程内容、参与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提升教师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品质。4(二)研究内容1.整体规划学校课程、研制学科课程纲要的研究学校秉承“享受如春教育,培育有根新人”的教育理念,几年前就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形成了“阅读与表达课程”、“思维与探究
13、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艺术与审美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世界与未来课程”六大课程体系。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一是要让教师群体、学生群体乃至社会群体深入探索与论证的基础上,架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结构,形成有学校特色、被师生充分认可的学校课程图谱与实施路径,让课程建设成为全校教师、学生共同建构的事业;二是要对学校课程结构与课程实施计划的品质进行评价,在实践中对学校课程计划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再检视,整合多方信息与资源来调整和完善学校课程规划,从而不断提高学校行政与教师的课程领导力。课程标准虽然是对顶层设计的具体化,但仍处于课程体系的顶层,属于中观层面的教育目标,是由学科、课程、评价
14、等领域专家制定。教材将中观的课程标准细化到各个学科的知识点,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进行具体的设计,但是教材是一个静态的文本化材料,无法主动将课程传递给学生。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师的课程理解能力和实施能力是关键。因为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已有的知识经验等各方面会影响其对课程的设计与组织,影响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影响教师与学生的活动,直接决定了核心素养能否真正落地,能否传递给学生。在深入研读国家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学校发展实际,特别是学生实际,通过细化课程标准,重组教学内容,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增强适切性,提高有效性,研制校本化学科课程纲要,实现课程标准的校本化落实,切
15、实提高学科教学质量。2.提升国家课程品质的研究课程建设的过程质量是课程品质的基础,国家课程是学校课程的主体部分,是培养国民基本文化素养和人格品质的基本保障,是学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主战场。本课题将围绕课堂转型、作业变革、课程整合等方面展开实质性的探索与实践。(1)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课堂教学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最后一公里”,课堂的功能除了让学生获取知识之外,还能完善其品格、启迪智慧,促使学生以更高的标准去思考和追求人生意义,获得人生境界的提升。(删除前面一段话)学习是一种活动,真正的学习发生在学习活动中;教学活动的实质是学习活动,没有学习活动就没有真正的学习。教学是由一系列相互
16、联系、相互递进的学习活动组成。学习活动的设计是联系各学科学期课程目标、教材和课堂教学之间的桥梁。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中,关注活动设计的目标性、结构性、探究性、活动性和思维性,关注各学科个性化的活动设计,以此提升教师的课标理解能力、教材解读能力和活动设计能力。课题组力求通过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习活动设计、探索学科课型研究、学习方式变革等路径,实现日常课堂生态的改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5(2)是否增加课堂教学的研究一块,这样国家课程的实施就分为课前的教学设计、课中和课后的作业设计三部分,这是常规做法的优化,整合课程作为创新做法。(2)指向学生核
17、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的研究。课堂是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中最微观、具体的层面,是核心素养能否真正落地,培养出所需人才的重要环节。基于核心素养设立的课程标准和编写的教材,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等对促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的研究中,要将教学改革作为课程改革深化的重点,用真正的教学、优秀的教学来支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 (2)基于学生学科素养培育的校本化作业设计探索作业研究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必要路径和手段。在之前作业设计变革理论研究与实验班研究的基础上,
18、积累经验,拓宽思路,尝试基于标准设计校本化作业、基于学生成长需求创新设计体验类作业、主题性作业,赋予作业新的样态。(3)学校课程整合实施路径的研究核心素养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国家课程在校本化实施过程中是可以进行统整的,课程的综合化是课程改革的趋势,因为综合性是核心素养的核心特征,需要综合培养。课程整合使分化了的学校课程系统各要素形成有机联系和整体化的过程。鉴于当下学校课程整合的现实困境(如观念认知模糊、实践动力不足、实践不成系统等),从课程整合资源统筹、课程整合方案的校本建构、教师创造性参与课程整合实践的价值驱动等方面来改进学校课程整合的实施路径与实效。3.提升校本课程品质的研究校本课程的规范
19、化、体系化、创生化逐渐成为学校课程建设重要的目标。课程开发首先要规范,课程开发的规划、设计、论证、审议等环节应鼓励教师深度参与,形成共识,提升课程能力。同时重视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历、探究、体验、感悟、发现,精细过程性管理,创造校本课程品牌,提升校本课程实施的品质。4.教师参与课程研制、实践与评价的研究。提升课程品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力量是教师。课改的历程和经验告诉我们,不改变教师,就不能改变课程和教学,课程和教学不改变,学生就不能改变,核心素养就会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如春课程的顶层设计、学科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创新实施需要获得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才能生根开花。在课程
20、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积极自主地参与课程的研制、决策、实施和评价的整个活动。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可以从以下两个维度展开:一是教师在实施国家课程的过程中,根据学校、学生和自身的特点,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地处理的过程;二是教师根据我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生兴趣、发展需求开发校本6课程。教师自主参与课程开发贯穿在学校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的整个过程。这一研究内容的展开贯穿在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等过程中。五、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一)研究方法1.调查法。通过调查文献全面地、正确地了解国内外学校课程建设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通过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对我校课程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形成调查报告,为课题研究指
21、明方向。2.行动研究法。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参与课程管理等初步研究成果进行实验,提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操作性。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我校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利用经验总结法,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整理学科课程纲要等。(二)研究思路本 课 题 研 究 将 从 文 献 研 究 、 调 查 研 究 入 手 , 整 理 学 校 课 程 建 设 的 基 础 理 论 、 相 关 研 究 、技 术 工 具 等 , 为 研 究 做 好 文 献 资 料 、 基 础 理 论 、 技 术 支 撑 等 方
22、面 的 准 备 。 在 此 基 础 上 , 梳理 学 校 课 程 建 设 已 有 的 经 验 , 整 理 发 现 存 在 的 不 足 及 问 题 所 在 , 通 过课程的整体架构、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一系列实质性研究与探索、课程评价的多元建构等校本化探索与研究,逐步建构春江中心小学高品质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实施脉络与路径,从而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几 项 研 究 内 容 构 成 如 下 课 题 框 架 : 备注:第四子课题教师积极自主参与课程管理与实践的研究渗透在各个子课题研究的过程中。(3)研究过程 研究阶段 研究时间 研究过程 研究方法准备阶段 2016.11 1.采用“调查法”对学校课程建设现状
23、进行调查 调查法72017.3 分析,形成调查报告。2.完成文献搜集与整理工作,初步了解国内外学校课程建设研究现状,组织教师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选拔课题组核心成员。3.组织核心组成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申报与开题论证。文献研究法实施阶段 2017.32019.71.架构有学校特色、被师生充分认可的学校课程结构与实施路径,并组织论证,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再检视、整合、调整和完善。2.围绕细化标准、研制纲要、创新课型、课程融通、作业变革等方面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展开实质性的探索与实践。3.鼓励教师深度参与课程的规划、设计、论证、审议等环节,重视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历、探究、体验、感悟、发现,精
24、细过程性管理,创造校本课程品牌,提升校本课程实施的品质。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总结阶段2019.92019.12全面整理课题研究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全方位提升课题的研究品质和实效,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和系列文集。经验总结法六、主要观点与可能创新之处(一)主要观点1.课程品质的提升是一项具体的行动研究,只有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规划设计、教学活动创意设计、课堂转型、课程整合、作业设计变革等实践变革,品质提升才有可能落地成为现实。2.课程品质提升是一项整体综合的过程,能促进学校品质的整体提升。学校品质提升必须依托课程品质的提升才能有效推进。学校要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学校、社区
25、的资源条件,优质实施国家课程,创造性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3.本课题研究思路的厘清和落实能有效促进学校教师掌握学校课程实践过程的系列原理与方法并在一日生活中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能力,这是学校课程品质提升的最高标准。(二)可能创新之处1.将学校的课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进行结构化、系统架构,对学校课程品质提升形成理论与实践的意义;2.通过创新实践能真正落实课程品质的实质性提升,形成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策略;83.通行动研究、经验总结,形成提升学校课程实施品质的多元评价,促进学校明确现有课程是否达成了预期目标, 是否适应学生需求,是否符合国家的课程标准,以及需要怎样改
26、进,以期能够保证学校的课程目标具有统一性、 持续性 ,使学校课程的规划与实施随时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七、预期成果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春江中心小学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 报告 2017.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学校课程设计 文本 2017.6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指南 文本 2017.12基于如春课程体系的校本课程纲要 文本 2017.12阶段成果(限 5 项)春江中心小学学科课程纲要 文本 2017.11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的校本化探索与研究的研究报告 报告 2019.3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的校本化探索与研究的案例 案例集 2019.3最终成果(限 3 项)作业设计指导手册(分学科) 作业
27、集 2019.10八、前期研究工作1.学习与调查:课题组已经对小学课程实施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完成了相关的调研工作,结合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进行了相关的理性思考和总结。并邀请相关教科研专家展开了初步的论证研讨,较好地把握国内外科研动态。2.实践与行动:(1)课程规划与实施的行动:我校 2012 年成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依托南师大的专家力量和本校的骨干力量,我们从 2012 年开始进行课程顶层设计,围绕“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有根新人” 这一核心培养目标,把学校课程划分为“阅读与表达”、“思维与探究”、“品德与生活”、“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
28、”和“世界与未来”六个板块,每个板块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对学校的十多门课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如下图所示:9同时,学校也尝试在各学科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通过纲要研发、资源开发等方式,努力提升国家课程实施的质量。学校一向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多年来在 1-6 年级设计了四十多门校本课程,每学期组织过程考核与展评,评选出了近十门精品课程,其中春江非遗文化课程于 2014 年参加常州市课程基地展评获得一等奖, 2015 年 3 月申报成为江苏省特色文化课程,2016 年参加江苏省优秀校本课程评比获得两项一等奖。 2016 年 12“春江非遗文化”课程接受省教育厅的视导,获得优秀级荣誉。同时
29、学校于 2014 年成为“真爱梦想课程”基地,2016 年暑期承办全国性课程培训活动。(2)课堂文化的初步建构:2013 年,学校依托与南师大联合办学的契机,申报了省级课题基于如春教育理念的课堂文化的建构研究,通过理论学习、专家引领、主题沙龙、走进异域、智慧分享等方式,对课堂文化形成了个性化的解读,并初步形成了“尊重、交往、内省”的如春课堂的特质,努力以文化的力量推进课堂教学的变革,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九、下阶段研究计划时间 研究内容 活动方式 研究负责人 研究成果积累2017.3 课题论证、子课题设计论证与培训专家指导、互动交流万莺燕、徐文娟各子课题负责人课题开题报告子课题研究方案2017.3-2017.4学校课程规划论证与培训专家指导、校本培训刘明 张晓锋 学校课程设计方案2017.4-2017.6各学科研制学科课程纲要专家指导、专题教研各学科责任人2017.7-2017.8各学科指导纲要论证及培训校本培训 各学科负责人、教研组长各学科课程校本化指导纲要2017.9-2017.12指向学科素养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专题培训、课例研究、设计比赛等各学科负责人 指向学科素养的学习活动设计案例集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