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32.50KB ,
资源ID:3598399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5983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东南大学复试题库.doc)为本站会员(坚持)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东南大学复试题库.doc

1、1.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治国理政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哲学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

2、力,更好的指导实践。以下可以不背,了解即可。第一, 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遵循这一观点,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第二, 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第三, 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第四, 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院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2. 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怎样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答: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物质决定意识表明,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又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载体,意识的内容源于客观事物.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表明,首先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两个方面不可分割.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地位不同,不能把它们并列起来,等量齐观.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原理在方法论上的要求是: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号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原理内容】社

4、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既要认识到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要从社会实际出发。又要认识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反对割裂二者关系,既反对片面夸大社会意识能动作用,否认社会存在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又反对否认社会意识能动性的形而上学。3. 为什么要“一切以时间

5、、地点、条件为转移”?答: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均依赖于条件而存在。“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是表征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观点的一个基本命题。由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其目的是为了引导人们运用辩证法去观察现实的社会生活,研究实践提出的新问题。他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互相制约的,即互为条件的。(条件是指同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随着条件的变化,事物及现象必定会产生不同的特点,随着条件的消失,该事物趋于灭亡。因此不能孤立地看问题;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又是

6、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不断运动和发展的,因此就不存在什么不可动摇的、绝对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迁,事物及其现象的特征也会发生改变。因此必须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4.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哲学依据是什么?答:哲学依据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认识是了解事物的重要过程.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回到实践的过程中去,我们才能获得真知。5. 简述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答:本质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主观能动性

7、)社会历史性。 2.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活动(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实践) 。科学实验。6. 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7. 试述人和自然的关系。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19 世纪中期,恩格斯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大量论述,其基本观点在今天看来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有些话已经成为经典言论,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

8、与自然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过程.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 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 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8. 简述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意义。答:(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现象,

9、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同唯心辩证法、诡辩论的重要区别所在。抛开联系的客观性,只讲主观概念的联系或者主观臆想的联系,就会从根本上背离唯物辩证法。(2)联系的普遍性包含着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二是任何一个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三是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意义:(1)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

10、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2)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9.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答: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第二,对立统一规律贯穿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他们的钥匙第三,对立

11、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第四,不得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10. 试分析“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诗句中包含的哲学道理。答:1、质变和量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产生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开始一个新的发展过程。2、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在总的量变中包含部分质变,在质变中有量的扩张。11. 试述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并说明应怎样正确对待我国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答: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应该用辩证否定观的态度来正确对待

12、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1)辩证否定观的内容是:第一,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第二,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2)坚持辩证否定观,对待我国文化遗产,就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义糟粕,吸取其精华,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3)坚持辩证否定观,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又要批判和抵制其中腐朽的东西,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要反对盲目排外和全盘西化两种错误倾向。第一,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

13、而进行的自我否定;第二,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12. 试用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如何认识我们前进道路上困难与挫折。答:第二种答案(偏向于个人成长话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两者相铺相成,缺一不可。首先,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其次,在事物前进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挫折。没有任何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在进步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要记住,自己只要认真了一分钟,就是在前进。不要贪求一步完成工作,包子是一嘴一嘴吃完的。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不要气馁,要知道事物

14、的发展是曲折的,现在遇到问题,一旦认真解决了,就会让自己更强。工作也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完成的,自己希望做的事业也不是一触而就的,会遇到困难,但要下决心克服。第二种答案(偏向于政治话题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就是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比如当前的钓鱼岛问题,前途是光明的就是说我们最终必定会解决钓鱼岛问题,维护我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说道路是曲折的,就是说, 要解决钓鱼岛问题要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奋斗,甚至出现暂时的挫折.这个原理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对前途充满信心,要坚信光明的前途,坚信钓鱼岛问题能得到彻底完全地解决,成为中国永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个信心绝不能动摇.另一方面要

15、准备走曲折的道路,作好长期艰苦奋斗、面对暂时失败的准备, 在钓鱼岛问题彻底解决前,钓鱼岛问题的状况很有可能恶化,在对日、美斗争中会遇到挫折, 甚至会付出巨大代价.13. 怎样正确理解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答: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B、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C、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

16、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14.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怎样的?答:(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二)认识也影响实践,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结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对实践有反作用。这就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15. 为什么说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答: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

17、相符合。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是指实践总是发展的,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相符合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说:首先,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其次,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应当是历史的。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再次,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于

18、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所以, “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 的或右的错误思想”。16. 怎样理解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答:(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首先,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19、另一方面,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其次, 相对真理是向绝对真理转化的。因此, 真理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接近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过程。因为客观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人们认识的发展也是无限的, 人们只能不断地接近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永远不会穷尽它。(2)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如果割裂两方面的统一, 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真理观或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真理观片面地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是一个发展过程。(3)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 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17.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所

20、谓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及符合的程度。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只能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而能够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只有实践。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正是实践这一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使人们的主观观念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是否符合客观实在,是否取得预想的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结果,使它成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18. 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与结构。答:含义:生产力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是人们生产物质产品的能力,它反映了

21、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它集中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人们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的对立双方。它们之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起来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它的性质必须适应生产

22、力的状况。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与生产力相比较,生产关系则更具有相对稳定性,一种生产关系一经产生,就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形式。但是,生产关系也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在相对稳定中也会发生部分的、某些方面的重要变化。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它的发展时,就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使旧的生产关系为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方面。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反作用,它会起着束缚或解放生产力

23、的作用,起着阻碍或发展生产力的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会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合时,它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有时会十分突出。例如,当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时,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发展,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不过,即使在这种状况下,生产关系仍然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因为生产关系之所以要变革,归根到底还是由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的。不论在何种情况下,生产关系反作用的发挥,都是以适应一定的生产力状况为前提的,都是建立在生产力决定作用的基础之上的。19. 简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的

24、关系。答:社会发展是一个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就人类的总体历史而言,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表现为一个客观的过程;就具体的民族历史而言,社会发展不是严格地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演进的,在这里主体的选择性表现出重要作用。社会发展的客观性与主体的选择性是内在地统一的。主体的选择性不是对社会形态发展决定性的否定,因为主体选择性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可能性空间是选择活动的前提,而这个可能性空间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所决定的。主体的选择有既定的前提并受社会规律的制约,这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20.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怎样正确认识个人在历史

25、上的作用?答: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供给全世界以衣食等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以其实践活动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而且以其千百万创造者的伟大的力量和智慧,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可胜计的精神财富的成品。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经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自觉的革命斗争,劳动人民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军。怎样正确认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答:个人的作用只有在参与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个人的作用包含在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个人参与着历史的形成,在历史的发展中发挥着影响,特别是处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地位上的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或阻碍作用。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