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58.50KB ,
资源ID:3599861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5998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对比分析电大论文.doc)为本站会员(坚持)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对比分析电大论文.doc

1、河 南 广 播 电 视 大 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对比分析 姓 名 史 小 伟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层 次 专升本 入学时间 2006 春 管理中心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学习中心 南阳广播电视大学 指导教师 2008 年 6 月 1 日2目 录一、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对比31、境遇相近,文体相同32、创造佳政,同心所趋33、忧乐同趣,心灵相通44、诗情画意,借景抒情45、两篇散文境界4二、作者之间的差异61、作记目的的不同,是产生这种差异的基础。52、微妙的心境是导致忧乐差异的根本。6结束语8参考文献83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对比分析史晓伟2008 年 6 月摘

2、要: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堪称两首异彩分呈的名曲,是散文 艺苑中明艳绚丽的奇葩。本文就两篇文章结合作者进行对比分析。它 们相同之处是:境遇相近,文体相同;创造佳政,同心所趋;忧乐同趣,心灵相通;诗情画意,借景抒情。但它 们之间也存在着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是作记目的的不同,二是作者微妙的心境的不同。关键词: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文体 佳政 心灵 忧乐 抒情 忧天下 磊落襟怀 高风亮节宋杰出政治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与文坛领袖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精品,历经时间的考验,至今传播人口,诵读不衰。细察二文的方方面面,可见其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与趣味,值得在对比中再作欣赏。 境遇相近,文体相同一

3、个不大被注意的事实是,范文岳阳楼记与欧文醉翁亭记都诞生在同一年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当时范仲淹遭贬知邓州,欧阳修降职在滁州。范仲淹积极推进庆历新政时,受到了企图废除皇帝的诬陷,因而不得不辞去参知政事之职;欧阳修则是在范仲淹被贬后极力为之辩解,而他自己竟被人污蔑与自己的甥女有私并欺诈了其财产而后被贬。看来,他们遭贬的具体情况虽然不同,但都与庆历革新受挫这一政治背景有最直接的关系。范文云:“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此句话,虽然是写其僚友滕子京,但其中未尝不对自己的被贬感慨系之。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虽未明言自己被贬滁州的消息,但看他画出的“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自我形象,

4、也未尝没有透露出自己被贬的心境。而被贬的处境妙在曲折道出,是二贤所同也。由此可见,政治遭遇相同的时间与境遇,是这两位彼此遥在异地而心灵相通的僚友创作出相互辉映的千古名篇的重要契机;另外,二贤皆采用关于楼阁亭榭的记体散文这一文体,颇值得玩味。盖此种文体,不拘一格,最易于题外发挥,亦正是宋人所长也。 创造佳政,同心所趋据渑水燕谈录所记:“庆历中,滕子京谪守巴陵,治为天下第一。政成,增修岳阳楼,属范文正公为记。 ”滕子京能在被贬一年以后,创造出“治为天下第一”的政绩,如果没有思想高境与治理杰才,是不可想象的;范仲淹此时也为一名迁客,他一生都在渴望刷新政治,为国创最佳政绩;而滕子京的卓越表现,以及让作

5、者为岳阳楼作记的嘱托,最让他文思泉涌,感慨万千。他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喜悦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无独有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亦是作于他所管辖的滁州年岁丰稔之余。细品他的这一段话:“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4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从作者对百姓的游山乐水的盛况与宾客欢宴的兴致的描写中,不难感受到作者对自己治理工作的满意之情。可以说,对创造佳政的向往,是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创作的一大动力。

6、 忧乐同趣,心灵相通在这两篇文章中,读者会不约而同地发现, 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 借题发挥, 阐述了“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和“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种进步的思想以及作者自己政治上的抱负, 同时也表达了不向保守势力妥协的决心,还包含对滕子京的安慰和砥砺之意。而醉翁亭记中而欧阳修虽然被贬,但他没有就此沉沦,而是与滁州人民同乐,将滁州人民的安定生活归功于宋王朝的休养生息政策。可见,范仲淹与欧阳修都表现了同一种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便是:他们身处逆境,仍以天下为己任。诗情画意,借景抒情岳阳楼之大观,前人已经说尽了,再重复那些老话还有什么意思呢?遇到这种情况有两种方法。一个方法是

7、作翻案文章,别人说好,我偏说不好。另一个方法是避熟就生,另辟蹊径,别人说烂了的话我不说,换一个新的角度,找一个新的题目,另说自己的一套。范仲淹就是采取了后一种方法。文章的题目是“岳阳楼记” ,却巧妙地避开楼不写,而去写洞庭湖,写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最后一段所谓“古仁人之心” 。范仲淹的别出心裁,不能不让人佩服。 岳阳楼记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议论的部分字数不多,但有统帅全文的作用,所以有人说这是一篇独特的议论文。 岳阳楼记的议论技巧,确实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此外,这篇文章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它虽然

8、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 ”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作者锤炼字句的功夫也很深,如“衔远山,吞长江”这两句的“衔”字、 “吞”字,恰切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简洁的八个字,像格言那样富有启示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把丰富的意义熔铸到短短的两句话中,字字有千钧之力。 而醉翁亭记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是不可多得的。优美的意境。好的散文应为诗,要创造优美的意境。所谓意境包含着意和境两个方面的范畴,它是浸润着

9、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优秀的散文应该有风光绮丽的图画美,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以悦目而致赏心。 醉翁亭记的思想意脉是一个“乐”字, “醉”中之乐,它像一根彩线联缀各幅画面。而“醉翁之意不在酒” , “在乎山水之间也” 。放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散文立意犹如设了张本,作者就根据这样的“意”写了秀丽的“境” ,从而达到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作者是从这样几方面濡笔,描绘散文境界的。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是一张山水画。 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又没有孤立用墨,而是交织一体,既各尽其美,又多样统一。 “蔚然而深秀”的琅山,风光秀奇,迤逦连绵,苍翠

10、欲滴。群山作为背景,一泉环绕而过。林深路曲,泉流弯旋,则“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这里赖于壮丽的群山映衬,就益显出山泉的清朗,而亭台又偏偏踞临泉上,则别含另一番风光。这样,无山,则酿泉不美;无泉,则青山孤峙。无亭,则山泉失色;有泉,则亭台增趣。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一幅画中山水亭台,一应俱全,且辉映生色,构置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 其二,朝暮变化之美。作者写出了醉翁亭早晚变化的优美景色。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日上东山,阳光奔泻大地。蓊郁的树林本来被薄纱般的雾气笼罩,经日光一照,雾释露消,又显示出清新翠绿的颜色。而到了傍晚,日下西山,暮霭遍地,岩石穴壑一片昏

11、暗。作者传神地写出早晚不同的景色。由于早晚不同,则作者运笔的色调、气氛有别。早晨有宁静之状,清新之息,傍晚则有昏暗之象,薄暮之气。作者对景色变化的观察既深且细,笔触如丝,根据不5同的景象写了相异的境界。 其三,四季变幻之美。作者不仅写出了早晚的景色,而且以醉翁亭为中心,把笔墨进一步铺展开去,描下了四季的景物变化。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确是传神笔致。作者在这里仍然细心地选取最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加以描绘。芳草萋萋,幽香扑鼻是春光;林木挺拔,枝繁叶茂是夏景;风声萧瑟,霜重铺路是秋色;水瘦石枯,草木凋零是冬景。随四季变换,景物自有不同,各有其境界在,出

12、现了四幅扇面,变化有致,给人不同的美学享受。同时,四幅扇面又是互相映衬的,春光如海映衬了秋色肃杀;夏日繁茂映衬了冬景寒冽。 其四,动静对比之美。散文写景绘境最忌呆板单调,一样景物,一种笔致,一式情态,又有何意趣?!欧阳修在这篇散文中时时注意事物的动静变化。先说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动静对比。蔚然壮秀的琅山是静态,潺潺流淌的酿泉水是动态,山色苍郁悦目,泉声琮琮动听,相映成趣。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树木之静对比出百鸟啁啾之动,相得益彰。再说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动静对比。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残阳息于山头是其静,人影移散,纷纷暮归是其动。静的景和动的人彼此映衬。最后,人物与人

13、物之间的动静对比。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有唱有憩,有动有静。“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以众宾喧哗之动,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生趣盎然。由于作者多方面进行对比,使散文的意境绘形绘声,山光、水色、人情、醉态并于一画,各具情致。但是,认真品读分析两篇作品,我们又发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忧” , “进亦忧,退亦忧”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实际上就是以忧愁代替了一切正常的心境,排斥了欢乐。而欧阳修却没有像范仲淹那样“进亦忧,退亦忧” ,而是像他在晚泊岳阳中这样写: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

14、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虽然有“云水苍茫”的“失路”之感,但是欧阳修还是听到了“清辉”中的歌声,听得很入迷,仍然享受着“轻舟” “如飞”的感觉。从这里,可以看到欧阳修和范仲淹在个性上的差异。而在两篇作品中,这种差异,就更明显了。欧阳修大笔浓墨,渲染了一派欢乐的景象,不但是自己欢乐,而且与民同乐。这是不是说欧阳修没有心忧天下的大气魄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那究竟是什么原因是他们出现了差异呢?下边,是笔者的浅显的看法。一、作记目的的不同,是产生这种差异的基础。岳阳楼记是如何产生的,大家可以共同来寻这个根。这个根,文中说的明白:“庆历四年春,

15、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属予作文以记之。 ”滕子京虽谪但却使巴陵“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足见滕实为国之栋梁,他到任不到一年,便政绩卓著,遂重修岳阳楼。在古时,修造亭台楼阁,往往撰文记叙建筑、修葺的过程和历史沿革,滕子京便请朋友范仲淹写记。朋友相邀,焉有不做之理。而此时的范仲淹,也正被贬在邓州作知州,真可畏“同是天涯沦落人” 。有所不同的是,范仲淹与滕子京在处世上相差很大。滕子京“尚气,倜傥自任” ,是个很有脾气的人,又有点刚愎自负,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他对自己的无端遭遣始终耿耿于怀,常常口出怨言。据说,岳阳楼落成之日,他的部下前来祝贺,他却说:“落甚成!待痛饮一场,凭栏大恸十数声而已。 ”本当高兴之

16、际,滕子京却万般悲伤涌上心头,可见他还没有走出谪官带来的打击。可读岳阳楼记全文,你却找不到这样一种因被贬而生怨的情绪。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出此范仲淹。一般来讲, “放臣逐客,一旦弃置远外,其忧悲憔悴之叹,发于诗作,特为酸楚,极有不能自遣者。 ”而范仲淹在遭受挫折打击时,却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洒脱自如,毫不介怀。作为滕子京的朋友,范仲淹总想对他进行规劝却一直无缘开口。后来滕子京给范仲淹去信,要他为岳阳楼写记,范仲淹才有机会为老朋友进言,文中写到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居6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这些话,不仅是范仲淹用于自勉的,更是用来勉滕子京的!找

17、到了这个根,我们就能理解范仲淹写岳阳楼记 ,并不仅仅是为了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之事,更是为了借此文对老朋友做一劝勉。如何劝呢?又不能直来直去,故要写得隐秘些。以什么为托辞呢?当然是洞庭湖之景!不过,作者不是对岳阳楼本身作描写,而是由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这段文字的内容是写景,口气却是议论。一上来就提出自己的看法:巴陵的美景集中在洞庭湖上,它衔远山、吞长江、汹涌着,流动着,无边无际。这几句是从空间上形容湖面的广阔和水势的浩淼。接下来两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则又从不同时间洞庭湖的不同景色,表现它气象万千的变化。早晨阳光灿烂,把洞庭湖照得如同明镜一般,正如唐朝人张碧的诗里所说的“漫漫

18、万顷铺琉璃” 。晚上云雾低垂,把洞庭湖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正如宋朝人李祁在一首词里所写的:“雾雨沉云梦,烟波渺洞庭” 。以上几句抓住不同时刻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把它的万千气象很生动地渲染了出来,然后小结一句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既然前人描述已经完备,而且有诗赋刻在岳阳楼上,范仲淹便不再重复。人详我略,人略我详,转而写登楼览物之情:“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迁客,指降职贬往外地的官吏。屈原曾作离骚 ,所以后世也称诗人为骚人。既然洞庭湖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湖边的岳阳楼便为迁客、骚人常常会集的地方。当他们登楼观赏洞庭湖的景物时,心情能不有

19、所差异吗?这几句是全文的枢纽,很自然地引出以下两段。上面对洞庭湖的描写是客观的,以下则是设想迁客骚人观洞庭时的主观感受;上面的文字很简约,以下则洋洋洒洒,淋漓尽致。 他明写景,暗写自己对人生沉浮的看法,并劝老朋友要拿得起、放得下,做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洒脱人。在范仲淹看来,人的一生无怪乎有两种活法,一种是“以物喜,以已悲” 。像那些迁客骚人,因洞庭湖之景或喜(第四段)或悲(第三段) ,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见刘勰文心雕龙 )故有见“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虎啸猿啼”便生“去国怀乡,忧谗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有见“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渔歌互答”便生“心旷神怡,

20、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之感。一种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这种人,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进”忧其民, “退”忧其君,唯独不忧“已”!因为,他们的忧与乐已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子京老友,我多么想你成为这样一类人呀!“微斯人,吾谁与归!”此文撰于邓州 ,可见,作者并未到过岳阳楼。二、微妙的心境是导致忧乐差异的根本。范仲淹,生于公元 989 年,死于公元 1052 年。他出身贫苦,两岁时死了父亲。青年时借住在一座寺庙里读书,常常吃不饱饭,仍然坚持昼夜苦读,五年间未曾脱衣睡觉。中进士以后多次向皇帝上书,提出许多革除弊政的建议,遭到保守势力的打

21、击一再贬官。后来负责西北边防,防御西夏入侵很有成绩。一度调回朝廷担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的职务,可是在保守势力的攻击与排挤下,于宋仁宗庆历五年又被迫离开朝廷。写岳阳楼记时正在邓州做知州。 岳阳楼记的著名,首先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 “处江湖之远” ,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可是他不肯这样

22、,仍然以天下为己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来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一个人要做到先忧,必须有胆、有识、有志,固然不容易;而一个先忧之士当他建立了功绩之后还能后乐,才更加可贵。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在今天无疑仍有教育意义。同时,也是体现范仲淹“忧”比“乐”多的情愫所在。 醉翁亭记写得格调清丽,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的开头,目的不过是为了提出最为关键的是山水之乐。这种乐的实质是什么呢?7首先,当然是自然景观之美:从日出到云归,从阴晦到晴朗,从野芳发的春季,到佳木秀的夏日,再到风霜高洁的秋天,到水落石出的冬令,四时之景不同,而欢乐却是相同的。

23、(这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阴晴不同情感不同有多么明显的区别)山水之乐在于四时自然景观的美好,这是中国山水游记的传统主题,早在郦道元的三峡中,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欧阳修这么几句话,文字很精练,但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什么新的发现,充其量不过是为他下面的新发现提供了山水画幅的背景而已。下面这一段,就超越了自然景观,进入了人文景观,逐渐展开欧阳修的新境界了。山水之乐更高的境界,不仅在于自然之美,而且在于人之乐。往来不绝的人们,不管是负者、行者,弯腰曲背者,临溪而渔者,酿泉为酒者,一概都很欢乐。欢乐在哪里?没有负担。没有什么负担?没有物质负担,生活没有压力。这实在有点像陶渊明的桃花源理想境界。但如果完

24、全等同于桃花源,欧阳修还有什么特殊的创造?欧阳修山水之乐的境界,在于各方人士和太守一起欢宴。欧阳修反反复复提醒读者“太守”与游人之别,一共提了九次。但是和文字的一再提醒相反,在饮宴时,却强调没有等级的分别:打了鱼,酿了酒,收了疏菜,就可以拿到太守的宴席上来共享。欧阳修所营造的欢乐的特点是,人们在这里,不但物质上是平等的,而且精神上也没有等级,因而特别写了一句,宴饮之乐,没有丝竹之声,无须高雅的音乐,只有游戏时自发的喧哗。最能说明欢乐的性质的,是反复自称太守的人,没有太守的架子,不在乎人们的喧哗,更不在乎自己的姿态,不拘形迹,不拘礼法,在自己醉醺醺、歪歪倒倒的时候享受欢乐。和太守在一起,人们进入

25、了一个没有世俗等级的世界,宾客们忘却等级,太守享受着宾客们忘却等级,人与人达到了高度的和谐。这一切正是欧阳修不同于陶渊明的桃花源的地方。这不是空想的、去了一次就不可能再找到的世界,而是他自己营造的。这还仅仅是欧阳修境界特点的第一个方面。欧阳修的境界和陶渊明不相同的第二个方面是,不但人与人是欢乐的,而且山林和禽鸟,也就是大自然也是欢乐的。如果仅仅限于此,这种欢乐还是比较世俗的。欧阳修营造的欢乐,不但是现实的,而且是有哲学意味的: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之乐,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人们和太守一起欢乐,禽鸟和山林一样欢乐。在欢乐这一点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欢乐是统一的;但是,人们的欢乐

26、和太守的欢乐,太守的欢乐和禽鸟山林的欢乐又是不同的,不相通的。这里很明显,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子非鱼”的典故的味道。尽管如此,不同的欢乐却又在另一种意义上和谐地相通:在这欢乐的境界中,最为核心的当然是太守。人们沉浸在自己的欢乐之中,太守也沉浸在自己的欢乐之中,人们并不知道太守的快乐只是为人们的快乐而快乐。这里的“乐之乐” ,和范仲淹的“乐而乐” ,在句法模式的相近上也许是巧合,但也可能是欧阳修借此与他的朋友范仲淹对话:要“后天下之乐而乐” ,那可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只要眼前与民同乐,也就很精彩了:醉能同乐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前面说“乐之乐” ,后面说“乐其乐” ,与民同乐其乐,乐些

27、什么呢?集中到一点上,就是乐民之乐。这种境界是一种“醉”的境界。 “醉”之乐就是超越现实,忘却等级、忘却礼法之乐。而等到醒了,怎么样呢?是不是浮生若梦呢?不是。而是用文章把它记载下来,当作一种理想。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到文章最后,也就是到了理想境界,一直藏在第三人称背后的“太守” ,一直化装成“苍颜白发” 、“颓然”于众人之间的自我,终于亮相了。不但亮相,而且把自己的名字都完整地写了出来。这个人居然是只有四十岁的欧阳修,还要把自己的籍贯都写出来,以显示其真实。在这个名字之后,加上一个“也” ,在这最后一个肯定的判断句中,这个“也”字所蕴含的自豪、自得、自在、自由之情之趣,实在是令人惊叹。到

28、这里,我们可以回过头来,回答开头的问题。什么是“醉翁之意”?为什么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这是因为山水之间,没有人世的等级,没有人世的礼法。为什么要把醉翁之意和“酒”联系在一起呢?因为酒,有一种“醉”的功能,有这个“醉” ,才能超越现实。 “醉翁之意”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故范仲淹要等到后天下人之乐而乐。欧阳修只要进入超越现实的、想像的、理想的与民同乐的境界,这种“醉翁之意”是很容易实现的,只要“得之心,寓之酒” ,让自己有一点醉意就成了。这里的醉,有两重意思。第一重,是醉醺醺,不计较现实与想像的分别;第二重,是陶醉,摆脱8现实的政治压力,进入理想化的境界,享受精神的高度自由。结束语:这

29、两篇佳作篇幅不长,400 字左右,但却蕴含着深邃的思想,虽存在有异同,但可谓异曲同工,各臻其妙。 醉翁亭记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醉翁把与民同乐的济世之情隐藏含在叙述描写之中,没有一语道破,还是在醉中写乐,在砾中写醉,因而才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科山水之间也的千古佳句。而岳阳楼记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意的。范公在比较了文人骚客的仕途进退的悲喜之后直接道出了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磊落襟怀,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境界来自勉勉人。展示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高风亮节!这至理名言振聋发聩,另人深省,明人心志,激人奋进。它们都堪称两首异彩分呈的名曲,是散文艺苑中明艳绚丽的奇葩。参考文献【1】 经典古文/学生必读中国传统文化丛书 石延博 编写 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4-12-1【2】 文献通考: (元)马端临撰 中华书局 1986 【3】 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撰 商务印书馆 1937【4】 宋代散文研究 扬庆存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09-00【5】 宋代散文评点 徐中玉 著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4-1【6】 宋代散文选注 王水照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11-01【7】 欧阳修选集 陈新、杜维沫 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8】 宋代散文研究 杨庆存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9】 欧阳修散文选集 王水照 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5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