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三民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的比较研究摘 要: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旧三民主义的基础形成的一个具有反帝,反封建思想内涵的思想理论体系。新民主主义则是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形成的一个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思想体系。它们在政治纲领上基本相同,但是在宇宙观方面有着根本的差异,两者的异同主要体现在它们的具体内容上。通过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能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新民主主义是对新三民主义的继承和超越。从而明确只有新民主主义理论才是符合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 关键词:新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孙中山;毛泽东 The new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an
2、d Comparative Study of New DemocracyAbstract: The new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is an anti-imperialism and anti-feudal ideological system put forward by Sun Yat-sen on the basis of the old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while The New Democracy is a complete anti-imperialism and anti-feudal ideological sys
3、tem produced as Chinese Communists led by Mao Zedong made creative application of Marxism. The two are basically same in political creed, but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in world view, for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ir specific contents. Only b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
4、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can we further recognize that The New Democracy new inherited and transcended The new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which demonstrably made it clear that only the scientific theory of New Democracy adapts to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Key Words: The n
5、ew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The New Democracy ; Sun Yat-sen;Mao Zedong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分为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产物,其主要内容是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内容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而新三民主义形成的标志是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于1924 年 1 月,召开了国民党一大,通过了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大会在旧三民主义的基础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对三民主义进行重新解释,从而把三民主义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与旧三民主义本质不
6、同的是新三民主义具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内涵。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国情和革命实际相结合,在总结中国近代以来的民主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和吸收孙中山新三民主义合理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个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思想理论体系。通过分析比较这两大思想体系的异同。能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资产阶级行动纲领的历史局限性,从而明确只有新民主主义理论才是符合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纲领。一、新民主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基本相同,但又存在着根本的差异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孙中山为捍卫民主革命的成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一系列斗争但都
7、失败了。正当他陷入迷茫的困境时遇到了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的诞生,这使他看到了新的希望,在苏俄和中共的帮助下,孙中山的思想实现了一生的伟大转变。经过充分准备于 1924 年 1 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了国民党。大会在旧三民主义的基础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本质不同的是新三民主义具有了较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内涵。新三民主义思想主要反映在由鲍罗廷起草,孙中山亲自审订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和孙中山在这个时期所作的三民主义演讲中。孙中山明确主张:对外反对帝国主义
8、侵略,使中国民族自由独立于世界,对内主张民族平等和团结;确保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建立共和国;实行“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原则以达到“耕者有其田”和“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中国共产党在 1921 年召开了“二大” ,会议分析了国际形势以及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阐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动力和对象,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的纲领:清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毛泽东在 1948 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
9、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新三民主义与新民主主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上是基本相同的。正如孙中山认为的“民族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正因为如此,新三民主义成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与纽带。然而这里所说的基本相同是有条件,有特定内涵的。两者仅在反帝反封建这一民主革命任务上两党是一致的,但是政纲是一件事学说又是一件事,两者不能等同,这应当分清楚。其次两者在政纲上的相同只是“现阶段”而不是任何阶段。总之,新三民主义和新民主主义“只是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东西,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东西。 ”1因而它们之间还有很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对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10、的问题的认识。新民主主义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它强调在民主革命阶段之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而新三民主义则没有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其次最根本的还是“宇宙观”的差异,新三民主义的“宇宙观”是“民生哲学”是把人们求生思想活动当做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考察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时候,实际上是立足于“精神动力”之上。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三民主义的宇宙观则是所谓民生史观,实质上是二元论或唯心论” 。2而新民主主义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符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发展规律
11、的科学理论,引导着我们的民族走上了解放之路。二、新民主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在具体内容上的异同1、在对待帝国主义的态度和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上关于民族主义,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是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3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显然是指要从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奴役下得到解放,使中国摆脱被瓜分的危险和半殖民地的地位,取得国家的独立与自由。对帝国主义存有幻想是孙中山屡次遭受挫折的主要原因。而苏俄政府提供的多方面援助和自身的“农工兵政府”性质,使孙中山在对比中彻底看清了帝国主义勾结利用封建军阀侵略中国、镇压中国革命的真实面目。进而得到了“资本国家断
12、无表同情于吾党”的结论。在以后的中国国民党北伐宣言中更明确地宣布:“此战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盖必如是,然后反革命之根株乃得永绝,中国乃能脱离次殖民地之地位,以造成自由独立之国家也” 。 4进而明确提出了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联合苏俄和世界上一切被压迫民族共同进行反帝斗争。在对国内民族问题方面,孙中山提出了“民族自决”的原则,中国民主革命面临的是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两个强大的敌人。要打倒这两个敌人建设新的国家,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国民党“一大”宣言郑重宣布:“承认中国境内各民族之自决权,于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之革命获得胜利以后,当组织自由统一的(各
13、民族自由联合的)中华民国。 ”5然而孙中山的这一思想仍有其局限性。因为对帝国主义的本质缺乏科学的认识而且对帝国主义还心存幻想希望在其支持下在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权制度。所以没能提出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和口号。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在继承和发扬了新三民主义的反帝精神的同时又克服了其中的妥协性,软弱性,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把反帝思想发展到新的水平。在对待国内民族问题上,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主张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提出通过民族自决的途径实现各民族的平等。中共起初也提出民族自决的主张,但到了 30 年代后期,中共便主张通过实行民族自治来达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目的,并且将之变为实践。所以说新三
14、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民族思想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反对民族压迫主张民族平等。但是对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认识和途径有着很大的差异。2、在对待封建主义和民主政治问题上关于民权主义,新三民主义抛弃了卢梭“天赋人权”的形而上学观点,指出民权是人类政治制度演进的产物,是时代的必然趋势。批判了欧美“代议政体”的弊端,提出了“权与能分开”的设想,主张以直接民权修正代议制制度。孙中山说,欧美国家实行的“代议政体”还有很多的缺点“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代议士都变成了猪仔议员 ,有钱就卖身,分赃贪利,为全国人民所不齿大家对这种政体如果不去闻问,不想挽救,把国事都付托到一般猪仔议员,让他们去乱作乱为,国家前途是
15、很危险的。 ”6产生这种情况,不是因为中国本身的问题,而是各国实行这种“代议政体”都免不了的流弊。所以他主张对代议制度进行改进,提出了“权与能分开”的主张。即要把政权完全交给人民,使人民拥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以便让人民直接管理政府。同时政府应拥有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以便更好地工作。孙中山认为“用人民的四个政权来管理政府的五个治权,那才算是一个完全的民权政治机关。有了这样的政治机关,人民和政府的力量才可以彼此平衡”7 “有了这九个权,彼此保持平衡,民权问题才算是真解决,政治才算是有轨道。 ”8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
16、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也” 。 9宣布“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与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 ”10绘制了一幅民权主义共和国的蓝图。这是由一个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农民、工人联合的反帝,反封建的国家政权,资产阶级处于领导地位。而中国共产党则主张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种共和国既不同于欧美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也和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相区别“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
17、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成。 ”11与此相适应所采取的政权形式是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从以上的政治主张中可以看出新三民主义的民权主义国家和中国共产党所要建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都主张由几个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都反对由少数人把持政权,主张由多数人当家作主;都体现了尊重人民权利,保证人民民主权利的思想。这是两者的共同之处。但是两者也有着本质的区别:(1)领导力量不同:新三民主义的民权主义国家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2)政权的基础和依靠力量不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阶级联合专政,而新三民主
18、义的民权国家没有这个基础。 (3)革命未来发展和前途不同:新民主主义强调在民主共和国还要进一步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而新三民主义没有此内容。3、在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和解决土地问题上关于民生主义,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12 “平均地权”的实质是核定地价,增价归公的和平赎买,用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来抑制地主阶级,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扫清障碍,同时又主张“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13即所谓的“耕者有其田” 。对“节制资本”提出“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
19、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主义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 ” 14 孙中山的“节制资本”的用意在于以国家资本遏制私有资本的膨胀,使之不能操纵国计民生,但并不反对中小私人资本的发展。孙中山还指出“要解决民生问题” ,仅仅节制资本是不够的。还要“发达国家资本”振兴实业。 “振兴实业的方法很多:第一是交通事业,象铁路、运河都要兴大规模的建筑;第二是矿产极其丰富,货藏于地,实在可惜,一定要开辟的;第三是工业,中国的工业,非要赶快振兴不可。 ”我们“要赶快用国家的力量来振兴工业,用机器来生产,令都能够用机器生产,那便是一种很大的新财源。 ”15这样“由国家管理资
20、本,发达资本”就会防止大资本是归私人所有,避免“经济压迫痛苦” 。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经济思想是:没收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所有,对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民族资本要允许其发展,不没收其私有财产。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扫除农村中的封建关系。总之 “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 节制资本 和平均地权 的路”16 两者都认识到解决土地问题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都把解决土地问题当作反封建的重要内容主张“平均地权” “耕者有其田” 。但在实现这一共同目标的方法和途径上有着极大的不同。新三民主义主张采用和平、缓进的办法由国家来收买土地,在不触动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的前提下进行。而新民主
21、主义则主张以暴力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所有,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标。两者都主张“节制资本” ,但它们在出发点上的思考是不同的。孙中山提出限制私人资本主义,主要是为了防止垄断大资本的出现,毛泽东提出限制私人资本主义,主要是为了将其纳入国计民生的轨道,为社会主义改造做好准备。三、新民主主义是对新三民主义的继承、发展和超越1、对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吸收孙中山的局限性就在于对帝国主义仍旧心存幻想。没有提出明确的、坚决的、彻底的、具体的反帝纲领和口号。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还不够深刻。毛泽东则克服了孙中山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提出
22、要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同时继承了新三民主义之“联俄”政策针对国民党右派诅咒苏俄是赤色帝国主义,指责苏俄顾问包办中国革命,试图控制中国的论调。中国共产党作了批判,捍卫了孙中山的联俄政策,指出:苏俄打倒沙皇“建设了无产阶级的俄罗斯社会主义联合苏维埃共和国” ,已成为世界革命的大本营,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中国革命的斗争离不开世界,需要国际援助,即要联合苏俄及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来打倒帝国主义。孙中山对内实行民族自决,实现民族平等的主张,但是在中国并没有得以付诸实践的条件和环境。而且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汉族为中心的,没有反映中国国内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特点。而中国共产党
23、人则始终继承和发展了孙中山新民族主义的基本主张,领导广大人民开展了坚决的反帝斗争,最终使中国彻底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同时积极主张通过民族自治来达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目的。不仅提出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纲领和政策,而且还将之变为实践。使得各民族间的关系更加和睦,实现了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目标。2、对民权主义的摒弃与发展孙中山一生倡导民主,号召人们为自由平等的民主政治而斗争,希望把中国建成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在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更是提出了“扶助农工”的政策,希望以此唤起民众并克服西方民权制度的弊端,建立起“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新型民主
24、制度。充分体现了其“主权在民”的思想。但没有科学地解决它的性质问题,即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不可能真正实现“主权在民” 。其次,孙中山为避免“代议政体”的流弊,制定了“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的五权分立。但是由于片面着眼于政体的缺陷未能把政体和国体联系起来。在共和国的规划方案上有着严重的缺陷。他在后期活动中日益认识到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大意义,并且提出了“扶助农工”和与中国共产党建立合作关系的口号,却未能理解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革命运动所导向的共和国只能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它必须以无产阶级为领导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但是孙中山没有正确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反而过高
25、估计了资产阶级的地位和作用。认为资产阶级仍是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孙中山主张唤起民众 ,或扶助农工 。谁去唤起和扶助呢?孙中山的意思是说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但这在事实上是办不到的在帝国主义时代,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任何真正的革命的胜利,原因就在此。 ”17而且由于帝国主义不容许其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而不是变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不容许其支持和援助中国革命,当然不希望在革命胜利后中国成为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更重要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本身力量弱小,并具有软弱性、妥协性,不可能领导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所以,资产阶级
26、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所以,毛泽东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这些阶级,或者已经觉悟,或者正在觉悟起来,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国家构成和政权构成的基本部分,而无产阶级则是领导的力量。 ”18这就是说中国的国体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他也同时指出,国体需要相应的政体体现,政体应与国体相适应。毛泽东认为这个适当的政体应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代表大会选举政府” “这种制度
27、即是民主集中制” 。19 只有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政府,才能充分发挥一切革命人民的意志,才真正地继承了“主权在民”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意志。这是新三民主义所不及的。3、对民生主义的继承与超越在民生主义方面,孙中山曾提出过“节制资本” “发达国家资本” “耕者有其田” “平均地权”等 经济主张。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也强调“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决不能是少数人所得而私 ,决不能让少数资本家少数地主操纵国计民生,决不能建立欧美式的资本主义社会,也决不能还是旧的半封建社会” “谁要是敢于违反这个方向,他就一定达不到目的,他就自己要碰破头的 。 ”20新三民主义在土地问题上提出“耕
28、者有其田”的口号,孙中山主张采取国家授田的办法解决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的土地问题,就是“农民缺乏土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 ”21毛泽东批判继承了这一思想。但是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实现方式。新民主主义的“耕者有其田”就是在不同的时期通过不同的政策和采取某些必要的方法,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所有,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土地所有权归农民,实行真正的“耕者有其田” 。扫除了封建的剥削关系。为了实现“耕者有其田”中国共产党在农村进行了彻底的土地革命,并且提出了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消灭地主
29、阶级的土地革命路线。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强调“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的道路,就是要把”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这个共和国的国家所有” “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经济 还十分落后的缘故。 ”22要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将其纳入国计民生的轨道,初步奠定了国营经济的基础。同时由于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了要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 。在中国这个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半封建国家,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比较进步的生产关系,它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生活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它成为新民主
30、主义革命中的保护对象。当然,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以资本家生产资料个人所有为基础,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私营经济,它本身就具有两面性,就是说既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一面;又有剥削工人、惟利是图的消极一面。因此,中国共产党对它采取的政策是利用和限制。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我们提倡的是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的发展要符合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需要,不允许其操纵国计民生,也不允许其无限制的剥削,要贯彻劳资两利的原则,在政府的引导、帮助下最终纳入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让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不操纵国计民生的范围内 获得发展有益于社会向前发展。这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完全克服了孙中山民生主义中的空想性,是对孙中山民生主
31、义思想的极大发展。同时为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以及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基础。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和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这两大思想体系由于具有不同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所以在解决中国现代的许多问题时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但是它们却在许多方面又存在着一致性。而且在思想内容上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对新三民主义进行了辨证的扬弃,既继承了其合理进步的方面,又克服了其中的根本缺陷和历史局限性,并加以发展和付诸实践,从而形成完整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并且最终使新三民主义融入到科学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中,从
32、而完全超越了新三民主义。所以说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对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继承、发展和超越,是适应中国国情、符合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纲领。历史也已经证明:只有新民主主义理论,才是指导中国人民走向独立、民主与富强的真理。参考文献:1毛泽东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067 页2 11 16 18 19 20 22毛泽东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688 页、第 675 页、第 678 页、第 674 、675 页、第 677 页、第 678 、679 页、第 677 页3 4 5 6 7 8 9 10 12 13 14 15 21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591 页、第 944 页、第 592 页、第 757 页、第 798 页、第 799 页、第 592 页、第592、593 页、第 593 页、第 593 页、第 593 页、第 841 页、第 593 页17毛泽东选集(第 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479 、1480 页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