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 文 题 目: 论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学生姓名 学 号 类 型 专 业 层 次 指导教师 日 期 学习中心编号: 学习中心名称: 西 南 大 学 网 络 与 继 续 教 育 学 院毕 业 论 文论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论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摘要通过解读聊斋志异之一文,分析原著对聂小倩人物的塑造过程,揭示聂小倩的生活道路与心路历程,赏评了主人公的艺术形象特征,并介绍了原著是如何刻画宁采臣、燕生及宁母等次要的人物形象,归纳总结出文章的构造技巧是采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聂小倩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鲜明的艺术典型。借古说今,点出聂小倩这一艺术形象在当今社会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关键词:蒲松龄; 聊斋志异 ; 聂小
2、倩论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目 录摘要一、引言 .1二、背景 .1(一)故事 简介 .1(二)矛盾的展开 .2三、聂小倩的艺术形象特征 .2(一)她是一个容貌超绝、心地善良、富有反抗精神的鬼魅 .2(二)她是一个曲承母意、玲珑勤劳的小姑 .3(三)她是一个和睦邻里、多具才情的贤妻良母 .3(四)她身上的瑕疵 .4四、聂小倩艺术典型的现实价值 .4五、总结语 .5参考文献 .6致谢论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1一、引言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女人没有任何地位,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男尊女卑,男女授受不亲、三从四 德、三贞九烈等等无数绳索套在女人头上,使她们不得喘息。作为封建时代的进步作家蒲松龄,目睹了妇女的悲惨命运
3、,对她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并从内心里为她们鸣不平,表现出对妇女问题的极大关注。这一点在他的“孤愤之作” 聊斋志异中有充分体现。蒲松龄坎坷的一生和特殊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有着重大的影响,而科场的失意和生活的贫困,更使他在思想上对科举制度的腐朽、封建政治制度的黑暗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他常常处于愤懑、无聊之中。因此,他借创作来抒情,寻求心理慰藉,其中女性形象恰恰充当了他的理想载体,饱含了他在人生失意后被压抑的某些欲望、动机和理想。在聊斋志异这本书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则不下百人,这些女性形象千姿百态,色彩缤纷,个性鲜明,总体上含概了整个封建时代的妇女形象。 聊斋志异虽然谈狐说鬼,实际上较广泛地讽喻了
4、当时的现实社会,有的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有的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有的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歌颂男女自由恋爱和个性解放,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1。作品大多运用了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寄寓了作者的满腔“孤愤”的感情。蒲松龄对女性的出路进行了种种的透视和解读,他把女性解放的出路定位在“女人自身的独立”上。从“靠男人”到“反抗”把问题提了出来,而到后来的“靠自己”则提出了一条解决问题的出路。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却经历了几千年才开始出现这样的萌芽 3。通观中国蒲松龄之前的文坛,惟独他反映女性自主意识的文章最为血肉丰满。聂小倩这一人物形象既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一书中的一个人物,也是本文的一位女主人公。由于聊斋志异
5、是一部写狐鬼为主的著作,她就是本文中塑造得比较丰满的具有人性的鬼。由于她的魂魄堕落于苦海,被妖魔而胁迫、摄血害人,但她又与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鬼的形象有所区别。她具有人性最初的良知,是一个有几分善良的女鬼,由于她自身得不到自由,被迫去害人,她的本性就不可能表现出来,她不甘受邪恶势力的控制,想摆脱痛苦的生涯 4,她顽强反抗、力求争取做人的执着、远离黑暗、逃离堕落险境,寻找机会进行顽强反抗,最终得到了应得的自由、求得了解放。二、背景(一)故事简介论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2故事讲述了浙人宁采臣品行端正,偶到金华,住进荒无的寺庙 2。入夜,有一十七八岁的女子来引诱他,被他严词斥退。隔后,女子又送来一锭金子,又
6、被他抛掷院中。次日,又有一书生挟仆人来住,主仆二人先后暴死。此后女子来告诉宁采臣,她叫聂小倩,是天亡的鬼魂,被妖物控制而害人,凡是贪其女色或黄金的都会丧命。她就葬在附近,求他改葬个安泰之所,以脱离被迫害人的苦海。宁采臣如其所求,将其骸骨载回乡,安葬在自己的书斋附近,并致祭祝词。小倩显行,随其回家,并帮助作家事,宁母后来视之如女儿,终于同意儿子娶鬼女小倩为妻。全文曲折迂回,意味深长。(二)矛盾的展开本文利用时间的跨度,飞跃时空,聂小倩的觉醒与奋斗为贯穿线索来连缀情节、生动地刻画了这一年轻女鬼的思想个性。小说中以她为中心展开了复杂的矛盾冲突。使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视点来透视这个人物,如她与老妖的矛盾、
7、与宁采臣的矛盾、与宁母的矛盾,都展开得比较充分。三、聂小倩的艺术形象特征(一)她是一个容貌超绝、心地善良、富有反抗精神的鬼魅她在寺侧下葬以后,就生活在老妖的钳制之下,受其驱使、被迫去卖弄色相,借以害人。因此,她既是个害人者,又是一个受害者。小说首先是从害人者的角度来写她,而后又着重从受害者的角度来写她。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痛苦的,因为她不甘于受役却又不得不从命,她曾这样向宁采臣倾诉肺腑之言:“她,姓聂氏,十八夭殂,葬于寺侧,被妖物威胁,历役溅务,腆颜向人,实非所乐。 ”从这几句就可以看出造成她内心痛苦的原因是受胁迫,她不得不去做一种她所不愿做,并且深以为羞的“溅务 ”。这种难以解脱的内心痛苦,
8、是从她与老妖的矛盾中产生的,同时,又反映着她那美好的灵魂并没有因为身处逆境而变得丑恶堕落 5。为了摆脱眼前的这种处境。她必须把尸骨迁走。她在请求为人正直的宁采臣帮助她迁走尸骨时说:“妾堕玄海,求岸不得,郎君义气干云,必能拔生救苦,倘肯囊妾朽骨,归葬安宅,不啻再造”她视迁葬为再生,迫切希望走上新的生活之路。小说在描写她受老妖驱遣去勾引宁采臣而遭到严斥这件事时,恰到好处地把握了艺术描写的火候。作者在双方的矛盾冲突中没有过多地渲染她的情绪反映,在宁采臣的严词斥责面前,她不是恼羞成怒,而是赞叹与惭愧,她赞叹宁采臣的品质,自言曰:“此汉当是铁石,女惭出”,则是她在这样的品质的人面前深感自己的所为是无比的
9、卑污与可耻。即使在这样描写她履行“ 溅务” 的情形下,作者也没有损害这一人物形象,重点在展示她思想领域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她在与宁采臣第二次见面时,她是为了救助宁采臣。因为老妖派夜叉前来下毒害宁采臣,论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3更为了请求宁采臣帮助她迁葬,以摆脱老妖的控制,这样的情景中,不再是她与宁采臣的矛盾冲突,是他们俩与老妖的矛盾冲突,尤其是她与老妖的矛盾。她对老妖的强烈反叛、奋力逃离魔掌、与老妖大战,救助了自己,也救助了被老妖所迫害的宁采臣的生命。她与宁采臣在互相救助中进一步礼了解,二人产生了爱恋之情。宁采臣对她的境况与际遇身为同情,也非常感激她对自己的救助之恩,她则视宁采臣为自己最为信赖的人,
10、希望宁采臣能将自己复魂,能将尸骨迁葬。(二)她是一个曲承母意、玲珑勤劳的小姑宁采臣将她的尸骨带回故乡,将其尸骨埋葬在书斋附近,这样她便可以经常出入于宁宅,在此情况下,发生了她与宁母的矛盾冲突。如果说小说在她与老妖的矛盾中表现的是对邪恶势力的憎恨,对卑贱营生的厌恶,在她与宁采臣的矛盾中着重展示的是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敢于救人于危难的正义感的话,那么,在她与宁母的矛盾中,主要刻画的是她的勤劳和善良贤惠。宁母首先对她并无好感,对她怀着几分恐惧,因为她是一个鬼,但后来,见到她善于操持家务,待人接物有无不得体,就改变了对她的态度,由恐惧变为疼爱,不把她视为鬼。忌讳说她是鬼,并想让她成为自己的儿媳。宁母的
11、这一变化,是她勤劳、贤惠、善良的实际行动所感化的结果,是她持一颗执着的心为理想为光明为自由为解放所做的追求,所努力换回来的。蒲松龄把中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赋予了她这样的鬼魂,同时又说明了她所具有的反抗精神。她进入宁采臣家后,是以“人”的身份出现。在宁采臣的母亲担心她会对自己的儿子不利时,她立马说道:“儿实无二心,泉下人既不见信于老母,请以兄事,依高堂,奉晨昏” 。这句话既表明自己身世可怜以博取同情,又表明会把宁采臣当兄长看待,一起侍奉宁采臣的母亲。更重要的是,她还会以行动证明自己。 “女即入厨下,代母尸饔。入房穿榻,似熟居者。”她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这种八面玲珑的处世倒让人想起了王熙凤!背后的故
12、事当时蒲松龄可以说是在科举不进,壮志难酬的状况下写出了这个故事。全篇描绘的她实际上是一个奋斗的形象,其实蒲松龄借她托己志,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她一样取得成功。但对于她来说,她确实有自己的一套生存哲学。她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她随遇而安,适应能力极强,不然她就不可能在做人和做鬼时都如鱼得水了。当然这也可能是形势所逼出来的。然后就是她能认清自己且敢于投资。她眼光独到看出宁采臣可能是改变她一生的人,于是她冒险的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压在了宁采臣身上。同时她也意识到仅凭她和宁采臣是无法对抗姥姥那样的恶魔的,所以她结交了燕赤霞那样的益友,利用朋友的能力帮助自己。可以说,她是经过自己的努力与拼搏才换来最后的胜利,
13、换来精彩的人生!(三)她是一个和睦邻里、多具才情的贤妻良母从她看到宁采臣起,就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而这种爱正是由于宁采臣的正直为人而产生的。当宁采臣真切的救她逃脱苦难之后,这种爱得到了升华,而且其中有了感恩的成分。论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4她不是忘恩负义的女子,她一直深深地爱着宁采臣,甘愿为他做妾、当丫环。但是,当宁母因为她是鬼而不愿独生子娶她时,她又忍痛割爱,把爱深深地埋在心底,和宁采臣以兄妹相称,终日辛勤地劳动,最后终于博得了宁母及一家人的爱戴,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得到了渴望的爱情。在对待爱情上,她是忠贞不渝的。从她看到宁采臣起,就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而这种爱正是由于宁采臣的正直为人而产生的。当
14、宁采臣真切的救她逃脱苦难之后,这种爱得到了升华,而且其中有了感恩的成分。她不是忘恩负义的女子,她一直深深地爱着宁采臣,甘愿为他做妾、当丫环。但是,当宁母因为她是鬼而不愿独生子娶她时,她又忍痛割爱,把爱深深地埋在心底,和宁采臣以兄妹相称,终日辛勤地劳动,最后终于博得了宁母及一家人的爱戴,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得到了渴望的爱情。(四)她身上的瑕疵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蒲松龄无法超越封建思想体制,聂小倩的形象也不是没有瑕疵的,她头脑中还有“借博封诰”等封建思想。但是,瑕不掩瑜,这仍然遮挡不住她作为富有人情美的艺术典型的光彩。四、聂小倩艺术典型的现实价值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界观里,爱从来不曾占据显赫的位置。
15、在文化传承中,只有不知道妻子是谁的圣人,却找不到婚姻的典范。聂小倩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许仙与白素贞、董永与七仙女、牛郎与织女等最美的爱情。这些都是人与妖或人与仙之间人鬼殊途、天人隔绝的爱情故事。聂小倩的故事反映了封建婚姻的失败,但是在现代,又有多少婚姻是成功的呢?现在的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多少人为的不是金钱、财富、荣誉和地位呢?正恰是这些因素,造就了许多婚姻的失败。现实中有很多这种失败婚姻的案例,许多夫妻的婚姻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那种,在他们结婚之前,都有自己的恋人。他们的婚姻是由双方父母凑成的,这其中含有一定的利益交往,但没有爱情的婚姻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父母亲的离婚,组成各自的家庭,给小孩的
16、成长留下很多的障碍和遗憾。跟现实恰恰相反,聂小倩的婚姻很成功,或许这是蒲松龄的妙笔生辉吧,聂小倩找到了自己的真爱,而且能和宁采臣过上一辈子幸福快乐的日子。用这种手法去抨击封建婚姻的失败,很得人心,这也是我读了又读的原因之一。小说中,聂小倩第一次去引诱宁采臣,结果被宁采臣拒绝了。在被宁采臣拒绝后,聂小倩可以采取更多的方法,把宁采臣弄到手,但是聂小倩没有这样做。这正正体现了聂小倩的善良之心,虽为鬼魂,却不忘人间道义。在后来,聂小倩跟在宁采臣的身边,愿意为宁采臣包揽所有的事物。聂小倩没有嫌弃宁采臣家境的清贫,反而帮助宁采臣改变生活环境。然而,论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5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多少像聂小倩这样的
17、人呢?现在有很多女孩都很现实,不会为了爱情而扔掉面包,在她们心目中,总有一个定义爱情是建立在面包之上的。更有女孩在电视上大胆放话,说自己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意坐在单车上笑。现在的女孩思想新颖,没有什么是不敢想的,大胆前卫,做事独具风格,敢作敢当。聂小倩跟她们比,可说是一个地道的封建女孩,但是聂小倩身上存在的一些优点是现在女孩所没有的。例如:聂小倩能吃苦耐劳,有耐性,不辞劳苦地为宁采臣干事;不畏惧强大的恶势力,并且最终战胜恶势力的坚韧之心等等。在现在的世界,财富、金钱和地位迷惑了世人的眼睛,人们把自己的财富欲望或权利欲望放大,把精神欲望需求放小。这就跟聂小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或许我们需要时
18、间去改变,因为世界需要像聂小倩这样的人;又或许我们不需要时间去改变,因为时代背景不同,昨天的聂小倩已经跟不上今天的时代潮流了;只是变或不变,这都要人们自己去定夺。小说除塑造了美丽、娇弱又不失智慧、狡黠,最终摆脱凶恶势力的要挟和控制,悔过自新的聂小倩外,还塑造了慷慨正直、不被色利所诱,能急人之困的宁采臣这一形象。宁采臣的形象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是理想的。之所以有这种说法,都是因为这个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尔虞我诈的社会,每个人都要伪装自己而不被算计掉,没有人在自己火烧上眉时加把火已经是最好了,又怎么奢望别人可以能急人之困呢?正直的人是有的,但是不是百分百的慷慨正直呢?更别说不被色利诱或了,现在每个人生活
19、都是为了五斗米而折腰,谁会跟钱过不去呢?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个社会会有宁采臣这样的人存在,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而已。把精神需求放大,把物质需求缩小,这是聊斋志异每个故事都有的思想,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确实写出了聊斋志异的独特之处。也许我们需要有像蒲松龄这样爱幻想的人,也许我们需要有像聂小倩这样勇敢的人,也许我们需要有像宁采臣这样正直的人,更也许我们需要有像倩女幽魂这样成功的婚姻五、总结语虽然,聂小倩是一个鬼魂形象,但作者赋予她美好的心灵、美丽的外貌、正直、善良的性格以及渴望幸福生活、追求理想爱情的行动,因而她是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一个有血有
20、肉的少女,使读者为她的悲欢离合而喜怒哀乐。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成功的艺术形象。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她这一典型形象只是社会遗弃的一个弱小的妇女形象,她这样的女鬼是封建社会中妇女的代言人。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妇女受压迫受抛弃,在强大的黑暗势力下,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压迫下,她代表着一批具有反抗、抗争、争取自由、建立美好家庭、实现美好愿望的青年妇女的心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迫害的妇女对邪恶势力的反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论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6参考文献1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2蒲松龄.聊斋志异M. 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年3马瑞
21、芳.马瑞芳揭密聊斋志异M.东方出版社,2006 年4张光兴.蒲松龄的审美价值观J.文史知识,1991(4):3031.5郑春元.中女鬼形象的文化意蕴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致谢本文在指导老师胥洪泉的多次指导下终于完稿,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教师和同学的指导和帮助,胥洪泉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崇高的职业品德、无私的奉献精神令我很感动,我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做学问的态度、方法与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与做任何事情都应有的认真、严谨的态度。这将使我受用终身!在这里我要对指导老师表达衷心的敬意与谢意。在此过程中,有众多的老师和同学帮我搜集、查阅资料,校对文章,我不胜感激!同时对所有关心过我的领导、老师、同学表达我由衷的敬意!最后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谢谢你们。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