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洛斯维纳斯教案(鲁人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解决文艺欣赏方面遇到的问题。 3德育目标:发展学生审美个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审美修养。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提出的残缺美,领会“以少胜多、以无胜有”“虚实相间 ”的艺术原则。 教学难点 1.理解“残缺美” 的涵义。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在艺术史上就有这样的一座雕像:那就是罗丹的巴尔扎克像。罗丹在完成这尊塑像时,叫了几个学生来一起欣赏。雕像的造型很别致:巴尔扎克披着睡衣,双手叠合在胸前,昂着硕大的
2、脑袋,两眼注视着前方。一个学生指着雕像的双手说:老师,这手像极了!我从来也没见过雕的这么完美的手呢。然而,这句赞美的话使罗丹皱起了眉头,他沉思了一会,突然举起一把斧头,将那双完美的手砍了下来,学生们都疑惑不解。但罗丹却神色严峻的说道:这双手太突出了。既然这双手已经有了自己的生命,那就不再属于这个雕像的整体了。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是没有任何一部分比整体更重要的!尽管在当时没有人承认欣赏这部残缺了的艺术品,但罗丹断言:我的雕像终将立于不败之地。他的预言应验了, 巴尔扎克真的成为了举世闻名的艺术珍品。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语段压缩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3、王大绩讲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在巴黎的罗浮宫也有这样的雕像:这座胜利女神像是一座大理石雕像, 高 328 厘米,约创作于公元前 200 年。虽然女神的头和手臂都已丢失,但仍被认为是古希腊雕塑家们高度艺术水平的杰作,不论从哪个角度,观赏者都能看到和感受到胜利女神展翅欲飞的雄姿。她上身略向前倾,那健壮丰腴、姿态优美的身躯,高高飞扬的雄健而硕大的羽翼,都充分体现出了胜利者的雄姿和欢乎凯旋的激情。海风似乎正从她的正面吹过来,薄薄的衣衫隐隐显露出女神那丰满而富有弹性的身躯,衣裙的质感和衣褶纹路的雕刻令人叹为观止。 虽然这两座雕像都是残缺的,但却给人以美感,这就是残缺的美,是部分的残缺赢得整个作品的
4、美的和谐。比他们更有名的是另一尊收藏在罗浮宫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像。 二. 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回答:作者在这篇随笔里表明了怎样的艺术见解?用原句回答 明确:本文开门见山,亮出观点“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并以此统领全文。在自然分成的三个层次的开头,都用一句话概括了该层次的大意,行文过渡十分自然,脉络十分清晰。将文章分为三个层次,并概括层次的大意: 1、必须失去双臂 2、不可复原双臂 3、只能失去双臂 三. 合作探究 研讨第一部分 1.维纳斯双臂的失去给了作者怎样的感受?他是怎样具体阐述这种感受的?用原文语句回答,注意“感到” 一词。 明确:作者的感受是:“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
5、不矫揉造作的飞跃”, “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残缺反而给人驰骋想象的空间,想象出无数双秀美的双臂,种种虚象绝妙地烘托着这尊雕像,提升了这尊雕像的艺术价值,使她超越时空,走向世界,走向永恒。 -在这里 “特殊”“普遍” 的内涵是什么? 明确:“特殊”意即双臂完整、定型的、一览无余的、缺乏想象力的;“普遍”意即手臂残缺,形态不定,让人充满想象力的,艺术效果上是质的飞跃。 2. 维纳斯“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为什么? 请用一句话概括你对课文第一部分内容的理解。 明确:维纳斯双臂的偶然丧失却产生了整体美的艺术效果,给人们一种整体美的艺术感受。研讨第二部分 1.畅想如何复原双
6、臂 .法特威灵丁:维纳斯正慢慢走进海里,有手扶持着自已的衣服,左手想要把头发松开,所以左手握着结发的发带类的东西。 .右手护胸,左手拉着自己的孩子小爱神厄洛斯。 .德国雕刻家朱舒特拉森,考察了雕像以后认为, 米洛斯的维纳斯不是一个单独的雕像,而是和希腊神话中维纳斯的情人战神马尔斯站在一起。 .德国艺术家富尔特万格拉富尔特万格拉复原方案的结论是:维纳斯的左手握着苹果,右手扶持衣裙,姿势为站立。 2.读第二部分,让学生划出作者对复原“双臂”的方案有什么看法和感受。 作者认为这些方案“全是些倒人胃口的方案”, “全是些奇谈怪论 ”, “一种恐惧、空虚的感觉袭上心来”, “我将怀着一腔怒火,否定掉那个
7、真正的原形” 。由此看出,作者对恢复双臂方案极端厌恶。 3.用文中原话谈谈作者产生如上感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这一方是包孕着不尽梦幻的“无”,而那一方却是受到限制的,不充分的“有”。可见,失去双臂的维纳斯格外迷人,散发着梦幻般的色彩,而复原双臂的维纳斯却根本不能产生超越“丧失”的美感。 4.让学生概括本部分内容 明确:本层从反面论述复原双臂后的维纳斯在艺术效果上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其美感远不及“丧失”的美感。 研讨“残缺美”的涵义 1.从上面两部分分析看,本文谈了一个美学观点,这个美学观点是什么? 残缺美 2.既然残缺能带来这样好的艺术效果,那么艺术品是否应该提倡残缺? 作者在一、二部分讲述残缺
8、带来的不可思议的审美效果,可能会给学生一个定势思维,即残缺就是美,所以有必要提醒学生质疑、发问,多角度的看问题。 3.结合维纳斯的断臂谈谈怎样的残缺才是美的? 对于残缺美的理解要落到“部分”与“ 整体”的关系上,即“部分”的残缺不影响“整体”的表达效果,而且能够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 4 文中一会儿说复原方案是倒人胃口,一会儿又说是顺理成章,怎样理解这种矛盾?作者的真正意图是要说明什么? 明确:人们尝试的种种复原方案亦可视为是对美的追求,只是复原后的艺术质量水平已发生质的变化,人们不会再产生以前那样的感动了,因为它束缚了人们的想象。正所谓实景有限,虚景无穷;空本难图,神无可绘。 认识“缺憾美”:
9、缺憾也是一种美;并非所有的残缺都是美;对艺术上的残缺与生活中的残缺,认识应不一致;由此作者以其独特的艺术颖悟力,深刻地阐述了艺术创作中“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艺术原则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方法。 构成缺憾美主体的比较。断臂的维纳斯之所以美,还在于“她是一个美的典型。无论是她的秀颜,还是从她那丰腴的前胸伸延向腹部的曲线,或是她的脊背,不管你欣赏哪儿,无处不洋溢着匀称的魅力,使人百看不厌。 ”正因为主体美,所以失去了双臂不但不减其美,反而更增其美。如果这座雕像的主体不是维纳斯,而是一个干瘪、丑陋的老太婆,人们还会认为这个断臂的老太婆是美的吗?这仍然是在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的缺憾都能构成美。主体美则缺憾美
10、,主体不美则缺憾也不美。 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去年今日此门过,麻婆麻花对面搓。麻婆不知何处去,麻花依旧下油锅。 明摆着的,姑娘不见了和老太太不见了虽然都是“缺憾”,但“人面桃花”就美, “麻婆麻花”就不美。 研讨第三部分 1、失去的不是双臂,而是身体的其他部分,艺术效果会怎样?(用原文答) 明确:“这座雕像兴许就不可能放射出变幻无穷的生命光彩了。 ”其他部分的残缺会严重破坏雕像的美感。 2、为什么失去的只能是双臂呢?作者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因为“双臂”“是人同世界、同他人或者同自己进行千变万化交涉的手段 ”, “是这些关系的
11、媒介物”;而“ 反过来,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维纳斯失去双手恰好给了人们想象的空间,使人们想象出她以各种各样形式出现的双手所带来的魅力,这正印证了恩格斯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清冈卓行以他独有的艺术敏感越过艺术的“实有”外在形式,窥见到艺术最深奥的特殊规律,“从虚无中见出丰盈,见出无限生机,无限神秘和无限的美”。 启示:虚实相生是有条件的,艺术空白并不等于任意残缺。 五.拓展深入 1、理论论述: 老子: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辩若讷”, “无物之象” ; 画鉴析览:“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
12、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法。 ”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 :“诗外有诗,方是好诗;词外有词,方是好词。 ” 2、古今中外的艺术实例: 罗丹 沉思 巴尔扎克像 巴黎圣母院的喀西莫多形象 深山藏古寺踏花归去马蹄香 齐白石画虾画鸟与朱耷画鱼 寻隐者不遇 陌上桑琵琶行中对音乐的描写老残游记里对于王小玉歌唱的描写 六小结 作者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描绘了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独特的缺憾美。同学们在理解作者艺术观点的基础上也对残缺美发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我们必须认识到:艺术上的残缺会给欣赏者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一件艺术品获得更永远的生命力。同样,真正的生活也并不完美,我们必须勇敢地正视残缺,努力探求生活中美的真谛
13、。 资料: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人之所以需要想像,是由于现实有缺憾,或者说现实不能满足他的某些需要。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人们对审美对象维纳斯作了想像补充而使之完美化。 “有”与“无”的比较。当审美对象出现了缺憾,感官知觉受到客观对象的局限时,想像就成了心灵中神志的活动, “官知止而神欲行”,精神摆脱了现实事物的羁绊,在广袤无垠的时空中自由驰骋,任心所之,无拘无束。 “ “有” 则一览无余, “无” 则风光无限。真是不比不知道,“缺憾”真奇妙。 对缺憾美的审美是与生活经验、学识教养分不开的。这是因为生活经验、学识教养等,为欣赏缺憾美提供了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印象,为想像增添了翅膀。生活
14、经验越丰富,学识教养越丰厚,则想像的翅膀就越丰满,所得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就越强烈。 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就是例子。见过维纳斯的人成千上万,而能写出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的只有日本的清冈卓行。人们被维纳斯的美倾倒,为什么很多人只能是“心愤愤而口悱悱”? 艺术因缺憾而完美,生活因缺憾而丰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正是这种“难全”的缺憾,成就了古往今来多少歌之不尽、吟之不绝的聚散离合的缺憾美。在中国文学史上,如果没有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和白居易“谪居卧病浔阳城”的“ 缺憾”,就没有千古名诗琵琶行的问世;如果没有苏轼被贬黄州的“缺憾”,又怎会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的诞生?无论是在艺术领域还是在生活中,美无处不在,且各具形态,缺憾美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同学们,你们只有广泛地学习,不断深入地体验生活,积累起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学识教养,才能在美的王国里自由地徜徉啊!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