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92KB ,
资源ID:3634301      下载积分: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6343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三毛小说创作论.doc)为本站会员(坚持)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三毛小说创作论.doc

1、高 等 教 育 自 学 考 试 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题 目 三 毛 小 说 创 作 论 姓 名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准考 证 号 码 指 导 教 师 王老师 2012 年 9 月 5 日毕业论文摘 要轻松捧读三毛的作品,与其说是看她撰写的一个个真实故事,一部独特的天涯流浪女的人生履历,不如说是在一个广阔的世界和人生背景里感触她血液的沸腾,体会她灵魂的颤动。她的作品不同于那种带有自传意味的文学虚构,也有异于虽恪守真实却游离小说特质的传记。她是把活生生的自己整个溶进作品中去,而且始终毫不遮掩的立在其中,像一个占据着舞台中心的绝对主角,牵引着各色各样的人事,串演着她亲临过的真实故事。而那流

2、溢在字里行间的人情人性魅力,又是非女性作者所不逮的。作为大千世界里一个独特的生命传奇,台湾女作家三毛的创作不仅把人生最美好、最诗意的东西加以定格,而且使她的生命跨过万水千山,穿越滚滚红尘,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成为永久的文学存在。关键词:“私小说” ;女性意识;创作姿态;性别意义 毕业论文目 录一、引 言 .1二、 “私小说”的文体选择与女性意识 .1三、 “游于艺”的创作姿态 .2四、 “私小说”文体的女性化内涵 .3五、 三毛“私小说”文体选择的性别意义 .3六、双向度心灵世界在女性化文本中的有机交融 .4七、多元文化景观的铺展与鲜明的性别特征 .7结语 .8参考文献 .9毕业论文第 1 页

3、共 9 页一、引 言三毛,台湾著名作家,1943 年 3 月 26 日出生于重庆,浙江定海人。本名为陈懋平,1946 年改名为陈平,笔名三毛。1946 年进入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后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情感真挚的作品。1981 年回到台湾,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 年辞去教职,专职从事写作和演讲。1991 年 1 月 4 日去世,享年 48 岁。三毛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平生著作、译作十分丰富,其中撒哈拉的故事 、 雨季不再来 、哭泣的骆驼 、 我的宝贝 、 闹学记 、 滚滚红尘等散文、小说、剧本更是脍炙人口,在全球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

4、风靡一时,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二、 “私小说”的文体选择与女性意识“私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形式最早源于日本,自 1924 年久米正雄发表私小说和心境小说一文,使其成为专有概念被广泛使用以来,文论界对之便形成了广义和侠义上的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是:凡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叙述故事的,均称为“私小说” ;侠义的解释则是:凡作者脱离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孤立地描写个人身边琐事和心理活动的,称为“私小说” 。无论评论家们对此加以何种价值判断,客观地说,这种侠义的界说确实道出了“私小说”文体的本质特征之所在,即与其他文体相比,它应该是描写非虚构的、作者自我的真实。按照这一重要规定性, “私小说”也可以简单

5、地概括为“真实地描写自我的小说” ,在“真实地描写自我”这一点上,与其他虚构小说区别了开来;而在“小说”这一点上,又与一般抛离文学创作规律的自传不尽相同。因而它是介于小说与传记之间的一种带有强烈自我真实性但又饱含浓郁文学色彩的特殊文体。三毛的小说文本无疑具有鲜明的“私小说”文体特色。就像她曾一再强调的:“我的文章几乎全是传记文学式的,就是发表的东西一定不是假的。 ” “就我而言,我比较喜欢写真实的事物,如果要我写假想的事物,自己就觉得很假,很做作。 ”“我的作品只能算是自传性的记录, 我写的其实是一个女人的自传。 ” “我写的都是记录性的,我只写自己的故事。 ”1从以上自述就可看出,三毛对一己

6、创作个性的认识和坚守,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鲜明的纪实色彩和执著地抒写自我。就前者而言,三毛不似同时代的通俗文学作家琼瑶,极力张扬文学“虚构”之长处,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超现实的理想故事,以尽量满足读者在现实世界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对真情真爱的渴求。与此相反,三毛创作的最大特点是“求真” ,她从实实在在的世俗生活本身受到启发,不去编故事,只去写生活,而她自身浪漫奇特又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恰恰构成了生活中最真实不过的故事,以至于我们无法区分它是文学作品,还是生活本身。加之作者在对生活写实记录的基础上又成功地运用某些文学创作手段,融真实性与文学性于一体,这就使她的作品在保持真实性、记录性的基础上,又具备了文

7、学性、创造性的品格,读来既真挚感人,宛如与老友促膝交谈,又感到酣畅淋漓,充分体验到了艺术审美的愉悦与快感;就后者而言,三毛的作品又只写自己的故事,篇篇有作者“我”的影子,一切以“我”为出发点,由“我”展开叙述,以“我”为中心,又以“我”为归宿。作者善于使用第一人称叙述角度来记录生活琐事:“我”目睹的异国风俗及内心感受, “我”的邻人朋友的生活际遇及“我”自己的心路历程。无论时空如何切换,作品中总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人公,那就是三毛自己。以“我”为中心,作为作品叙述者的三毛,与作品中出现的三毛、Echo 以及原生态生活中的作家三毛,三者三位一体,无法区分。这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中心人物兴趣盎

8、然,与其说是在消费作者的想象力,不如说是在直接消费现实生活中三毛的生命体验,并把阅读评价直接导向真实的作者本人。正是这种“纪实” 、 “写自我”的独特艺术审美追求和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就使作者选择了,或者说决定了三1 热带的港夜三毛对话录A.三毛昨日、今日、明日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8毕业论文第 2 页 共 9 页毛创作文本独特的“私小说”文体形式。综观三毛的全部呕心沥血之作,尽管内容有别,风采各异,但独特的“私小说”文体形式使得全部作品的中心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我”所叙述的一切,完成一个真实而又复杂的女性自我形象的塑造。这也印证了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的一个观点:“我觉得文学作

9、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句话,是千真万确的。 ”2从某种意义上讲,三毛的私小说也可以说是作者的自叙传。在三毛的作品集中,三毛向读者敞开胸怀畅谈着一切,她飞扬的个性、浪漫的情怀、博爱的精神和酷爱自由的心灵,带着原生态的真实诱惑扑入读者阅读期待的视野,使读者为主人公的喜而乐,为她的悲而忧,一个女性的成长经历与生活的起落永远牵动着读者的心。这些作品集的大部分是以“我”即三毛本人为主角,记录“我”的真实经历,讲述“我”的个人化情感体验。通过“我”的一个又一个故事,一个具有鲜明女性自我意识的三毛形象,也就十分鲜活地站立在了读者面前。纵使一些让作者“我”暂时离开主角地位的作品,也通过讲述与“我”有关的邻居朋

10、友的故事,透过“我”的眼睛去观察外部世界,使创作主体的主体意识在文本中自由发散,从而让读者分明地感受到作者“我”的无处不在。与同时代的一些作家有所不同,三毛是抱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博爱的精神生活在普通人中间的,因而凡是与她有过交往,发生着联系的一切人事,都在作者心里扎下了根。尤其在西属撒哈拉,她同当地人一样过着简朴的生活,同沐一阵风、共饮一桶水,她是把自己的血脉都融进了那片荒芜的大地以及那里同她一样热爱生活的人们之中。因而她笔下的风景、人物、民俗,都是经过她心灵过滤的山川万物和芸芸众生,都融贯着她的审美趣味和情感评价。表面看三毛描写与刻画的是“我”以外的大千世界,但最后的停泊地却是作者自我的心灵

11、世界。各式各样的角色和不同事件,都彰显着作者自我的主体精神境界和人格特征,彰显着一个知识女性所拥有的强烈的生命意识。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把握世界,体会人生,也无论中心主角是“我”还是周遭的人,整合起来都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在完成一个自我形象的塑造。换言之,三毛的小说文本确实是符合“私小说”重在表现自我的文体特征的。三毛执著地选择“私小说”这样一种边缘文体来承载自我心灵世界,其内在的深层原因同样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因为通过这种探讨,就更能清楚地看到, “私小说”文体的选择实际上又与作家所拥有的鲜明的女性自我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三、 “游于艺”的创作姿态尽管三毛是两岸三地知名作家,但她从没有

12、一个成名作家的身份负累,她说写作只不过是她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最不重要的一部分。她甚至明确宣称,她的写作是“游于艺” , “写作只是我的游戏之一” , “用最白话的字来说就是玩” 3。当然这里的“玩”并非狭隘意义上的游戏和玩耍,更不是创作时一种不负责任的“玩世”或随心所欲的“涂鸦” ,而是强调兴之所至,即成文章,不刻意追求,一切率性而为。这就使她的心灵能够得到真正的舒展和解脱,从而在创作时自由自在地驰骋笔墨、恣意挥洒,以自己所能达到的高度,在有限的文学语言中拓展无限的人生空间,而不会为时代的中心话语、主流话语所困扰。因而“游于艺”作为一种创作姿态,与“文以载道”是截然不同的,它内蕴着作者三毛对

13、文学功能、价值、写作动机与心态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另外,三毛又是一个“我执”较重的作家,她曾表白:“我是一个我执较重的写作者,要我不写自己而去写别人的话,没有办法。我的五本书中,没有一篇文章是第三人称的。有一次我试着写第三人称的文章,我就想:我不是他 ,怎么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我又回过头来,还是写我 。 ”4 “没有办法”的事三毛当然不会强迫自己去做,而作为一个主张“游于艺”的作家,她的作品也不会以反映社会人生、揭露社会问题为己任,在这种情况下,审美的目光掠过对重大社会矛盾的捕捉,执著地停留在对自我人2 王红椿;龚云普;自卑与超越 沉沦的个体心理学分析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

14、09 年 04 期3 三毛:我的写作生活A.梦里花落知多少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公司 19844 两极对话沈君山与三毛A.梦里花落知多少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毕业论文第 3 页 共 9 页生和身边人事的抒写上,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这种兴之所至的结果,如果从性别的因素上去考虑,又完全可以把它视为是作者女性意识的一种鲜明体现,因为无拘无束地描写你自己,就正是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主张。四、 “私小说”文体的女性化内涵进一步把三毛对文体的选择放在“私小说”文体发展史上进行考察,还会发现其与作家的性别有着内在的深层勾连。尽管三毛浪迹天涯,志在四方,尽管她自立自尊、性格倔强,但有一

15、点是不可否认的,她是一个女性。无论观察世界的角度,感知生活的方式,还是处理事情的态度,三毛都表现得女性十足。三毛一再说自己是一个女人,而且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同时也自傲是个女人。而“私小说”恰恰是带有鲜明女性化特色的文体,它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女性有着不解之缘。早在日本平安时代,文学史上出现了世界文学进程中罕见的女性文学时期,以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为代表的一大批女作家,留下了许多自传体日记小说,如紫式部日记 、 蜻蛉日记 、 和泉式部日记等。这些平安时代的女性作家们,大都出身高贵,不是中层贵族便是受领阶层,其中不少还做过后宫女官。从当时社会结构看,她们并非社会底层的受难者。但若从平等、自由、权利等生

16、命价值层次看,她们不过是当时男权社会的一种附庸和陪衬而已。她们身不由己地被拒于正统大门之外,以致这批为后世评论家大加赞赏的女性作家,在历史上都没有留下过自己的真实姓名,而只是以其父、其父的官职为名,或以某母、某女表示自己与一位男性的关系。如“紫式部”本姓藤原,因其长兄任式部丞,故称为藤式部,后因其创作源氏物语的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传颂,方又得名紫式部。浏览这些女性的作品,其基本特征是以第一人称日记体的叙事方式,讲述日本盛行的一夫多妻制、宫廷政变、纲常礼教等给女性带来的痛苦,表达她们内心世界或愤懑不满或孤独失望的复杂情绪。正是由于彼时的 女性被排斥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结构末端,这批女作家才纷纷以创

17、作为载体,通过描写远离社会的身边琐事,表达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群体长期遭受压抑所产生的复杂心理和矛盾情绪。当时,包括物语、日记体、随笔文学等在内的一大批女性的创作,蓬勃地发展了起来,这些作品以突出的自我描写、真实性、情感化特征,成为后来“私小说”创作的滥觞。“私小说”文体最早出自女性之手恰恰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对于文体的选择,不说明妇女有一种先在的对文体进行选择的本质,而是她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使她们不自觉地做了相同的选择。”可以说,女性最初选择这种文体是被动性的,与她们在现实中和艺术中所处的低下地位有直接关系,它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随着这种文体日

18、渐成熟与广泛传播,更多的女性作家倾心与这种文体写作,则与女性在特定生存空间中所形成的文化心态和特质分不开。与男性更多地在广阔、变换的社会空间从事政治权谋与军事战争相比,女性大部分时间消磨在家庭私人空间里的日常活动中,这就造成了女性在这个范围内远比男性丰富、敏锐的感受力,久而久之,便积淀成了她们特有的一种文化心态:热爱具体生命胜过思考抽象历史,关心自我家庭、人生命运超过探讨社会宏观建构,品味细腻情感胜于磨炼哲理思辨。所有这些渗透在文学上,便使适合于发挥女性特长,表达女性自我体验的文体和风格应运而生,而“私小说”恰恰是这样一种文体,因而很多女性对这种文体运用起来如鱼得水,并为其作为独立文体的建构和

19、强化做出了自己的突出贡献。五、三毛“私小说”文体选择的性别意义时至今日,三毛对“私小说”文体的选择,自然有了一种女性创作意义上的吻合。作者成名后谈及自己的创作时坚持重申,她始终的目的不过是“认识自己的生命”而已。她说:“文章千古事,不是我这芥草一般的小人物所能挑得起来的,庸不庸俗,突不突破说起来都太严重,写稿的真正原因,还是为了娱乐父母 ,也是自己兴趣所在,将个人的生活做了一个记录而已。 ”5自己的“兴趣”就是5 三毛.尘缘A.哭泣的骆驼序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毕业论文第 4 页 共 9 页将个人的生活做一个记录,不过它却成就了创作。这种对创作动机简单而轻松的解释,恰好印证了女性

20、在投入创作时最初的心态及对题材、文体选择的自觉:一般情况下,她们很少是由于肩负着严肃的社会使命或怀抱着经国大业的目的才投入写作,只是个体对生命的一种独特的感知和认识方式促使她们拿起了笔,而在拿起笔后,眼光首先瞥向她们最熟悉、甚至带着她们的指纹和体温的实实在在的具体生活。这种选择不是偶然的,它是女性的生命形态和生活特质渗透在艺术中的必然结果。在生活中,三毛是典型的“女人” ,在写作中她忠实于自己的性别,创作出了一部部带有鲜明女性化特色的作品。作者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桌子、椅子、石头、男人、女人这些富有生命力的具体物象进入了她的作品,构置出一幅幅焕发着生气和光彩的生活画面。而作者就是要借助这些实

21、实在在的日常生活形态,及活跃与其间的主人公“我”的心理实录,清晰地呈现给读者一个守护着日常世俗人性,同时又在不断超越自我的真实女性人生。在如实的记录、坦诚的自我剖析中,作者实现了她所谓的认识“自己生命”的创作初衷。而这种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角度、专事描写自我的“私小说”文体,对于三毛传奇经历的真实再现、自我个性的张扬、女性意识的释放、生命哲学的审视,无疑是最合适不过的,它清晰地呈现给读者一个生态立体、有着复杂矛盾冲突和不同心灵向度的真实灵魂。三毛在塑造一个与众不同的女性自我形象的同时,也以其执著态度和卓越成就,向人们昭示了“私小说”文体的生机和对女性文学创作的深远意义。重要的是,这种“私小说”的文

22、体选择不但使三毛的创作独具个性风采,创造了与同时代琼瑶、席慕容等女作家迥然有别的文学世界;同时在传播上也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地位。这是因为这种以表现自我为中心的“私小说” ,在内容和表现手段上远比游记和散文的内涵丰富,手法也灵活多样,可屈可伸,耐人咀嚼;就社会效应而言,人生真实,特别是作家的人生写真所蕴含的新闻效应,远比文学虚构对读者的吸引力要大;从读者接受美学讲,经过心灵过滤与艺术加工的“私小说” ,较之个人传记更能给读者带来美的艺术享受。所以,尽管三毛是以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叙述个人化的一己世界,但是选材的相对狭窄并不妨碍其作品在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民族背景的读者中广为流传,在港台、大陆

23、甚至海外华语世界都深受喜爱,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三毛热。六、双向度心灵世界在女性化文本中的有机交融三毛的“私小说”作为一己心灵世界的实录,特殊的文体形式已经决定她不可能站在历史的高度感受时代脉搏的跳动,也不可能从宏观的立场把握社会的发展潮流。但她却能以自身特有的方式体现个体生命在内心与外界搏斗中挣扎的痛楚,以自己独特的“有意味的形式” ,展示自我主体的追求与时代的距离和默契。三毛的作品打上了她传奇般的个人生活烙印,但在这生活表象背后作者要突出展现的,则是一个现代女性始终在寻求自我又要超越自我的心灵史,一个陷落在自我世界又始终努力拥抱广大社会人生的心理图景。走进人类社会文化发展史就可看到,在人类心

24、理完善的过程中,一个飞跃性的变化是:人类收回了射向自身以外自然世界的目光,开始审视自我心灵的深处,一种人类独有的主体意识由此产生。作为社会群体的一个成员,人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与之相伴的,也越来越惶惑地意识到在现实世界中逐渐丧失自我的危险性。于是,个人不断加强自身与群体的契合,生命在相互关爱中显示出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的丧失自我的痛楚。人就是在这样一种自我心灵世界与现实社会群体的双重挤压下寻找生之出路。三毛的“私小说”恰恰以个体感知方式表达了人类在心理进程中这一带有普遍性的双重心理向度,并以其特有的情感内诉能力和心理透析方式,强化了其作品深沉的人性品位和哲理厚度,这是三毛私

25、小说创作的灵魂之所在。首先,三毛以其全部创作从不同侧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享受世俗生活、拥抱广大社会人生、充满博爱精神的女性自我。她曾强调:“我实在只是一个家庭主妇,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别人把我当作家看,这种改变使我很不习惯。 ”6与做一个众人仰慕、天下扬名的作家相比,她更希冀成为一个快乐的家庭6 三毛:我的写作生活【A】 ,三毛全集:第 7 卷【C】 ,哈尔滨出版社,2003毕业论文第 5 页 共 9 页主妇,在家庭琐事和柴米油盐中寻找实际的人生。作家把自己定位于平凡人,以平凡人的视角在最广大的世俗生活中把味人生的真趣。这种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思考,与三毛的成长经历有关。年少时的三毛曾陷落在自我与外部

26、世界的搏斗中苦苦挣扎,不知如何游戏人间,生命对她来说是狭窄的暗角,甚至每每心灵受到创伤就想到死的解脱。后来走出父母温暖呵护的臂膀,在万水千山的流浪中,目睹了色彩斑驳的人生世相,又经历了情感的悲欢离合,渐渐地彻悟了一己悲欢之外的大千世界,体会到个人生命与时间的有限,在艰辛的砥砺中懂得了珍惜生活,享受生命。于是,她开始对生活抱有一份感恩,并以这种感恩的心态有情有义地去爱人,有滋有味地品味世俗人生,在全力“扮演”好各种角色的同时,学会了从简单中发现美好,在平凡中创造浪漫。所以,再艰苦的生存环境在她笔下,也都充满了盎然生机,所有日常生活在她眼里都能找到惊奇的审美发现,都有被认可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发现世

27、俗、享受世俗的心态,集中体现在她的作品集撒哈拉的故事中。在这部作品集里,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沙漠条件艰苦,物质资源匮乏,但在三毛的审美眼光里,一切都充满快乐,贫困的沙漠可以变成地上的天堂,琐碎的家务也带有某种创造性的诗意。这一切改变源于作者对俗世生活的喜爱,这种喜爱又使作者具备了独特的审美眼光,能够对一切日常生活做诗意的阐释和表现,并赋予它和宏大的社会生活同等的审美价值和意义。充溢在作品中的幽默语言、诙谐风格以及昂扬乐观的基调,似乎都印证了席勒的一句话:“只有美,才使全世界人都快乐,在美的魔力之下,每个人都忘了他的局限。 ”7在三毛的作品中,这种“美”恰恰就是作者无所不喜的独特审美眼光,它赋予了三

28、毛“私小说”一种特殊的女性品格。三毛不仅享受世俗生活,热爱自己的生命,也爱生活中每一个平凡的人,推崇人世间甚为宝贵的仁爱精神,是三毛拥抱广阔世俗人生的重要体现。只有生活在世俗中,三毛才觉得安稳,只有在帮助别人时,她才体会到幸福,这就是一直想把自己融入到广阔世界和平凡人生中的三毛。她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崇尚真善美的女性,以一颗平凡心容纳整个世界的广阔胸襟,看到一个具有悲悯情怀的女性,追求人道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实际行动。作者的这一心灵向度,赋予了她的作品以现实的品格和撼动人心的力量,使其闪耀着熠熠动人的人情美和人性美的光辉。台湾作家张晓风说得好,三毛的流行“说明我们都曾爱飘逸的云,但终于我们爱上了雨,

29、低低地,把自己贴向大地贴向人生的落了实的一滴雨。”8用“落实的雨滴”形容拥抱世俗人生的三毛,确实是再恰切不过了,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解释了生成三毛作品艺术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和作者满怀博爱的精神沉入实际生活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三毛作为文本的中心主人公,她又一再强调, “我在这个世界上,向来不觉得是芸芸众生里的一分子,我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着的轨道,做出解释不出原因的事情来。 ”9这种特立独行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又使她总在以自己个性化的生存方式寻找自我、突出自我,在世俗之上的精神层面追问着生命的终极话题。这种对个性自我、精神性自我的彰显,就构成了与在世俗生活中追求人道主义理想鲜明有别的另外一个

30、心灵向度。三毛是个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这不仅在于她丰富的人生旅程、坎坷的情感经历,更重要的在于这一切之上始终高扬着一个不肯屈就于平庸的“自我” 。在四十八年的短暂生涯中,她一直在追求生命的热烈燃烧,自我意识的充分释放,以充满“戏剧性”的决定制造着平凡生活里一个又一个高潮,以一己所能达到的人生境界改写着传统的女性人生,换句话说,她始终以自己的言语、行动以及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思考,凸显着她的个性,证明她是人世间独特的“这一个” 。西方的女性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曾说,对于女性来说, “成为自己比什么都要紧” 10。三毛的传奇一生似乎都在验证这句话的分量和意义。总之,一方面悲天悯人的情怀使三毛懂得享受生

31、活、拥抱社会人生,在芸芸众生中推崇博爱精神;7 黄树红、庞筱梅:永远的夏娃【J】 ,唐山师专、唐山教育学院学报,1990, (2)6971、858 晓风:落实的雨滴【A】 ,三毛全集,第 5 卷【C】 ,哈尔滨出版社,20039 三毛:白手成家【A】 ,三毛全集,第 1 卷【C】 ,哈尔滨出版社,200310 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A】 ,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C】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毕业论文第 6 页 共 9 页另一方面追求自我,彰显自我,在精神价值领域探讨着生命终极话题的“个性三毛” ,也显得更为突出。作者,亦即作品中的主人公,矛盾的性格和人生追求构成了作品中截然有别的两

32、个心灵向度,在创作层次上也造成了彼此交融的双重艺术空间。具体来讲,悲悯情怀和强烈的“自我意识”不但是主人公三毛突出的性格心理特征,而且成为作者观照世界和人生的一种视角和价值取向,这直接形成了文本中不同的叙述表征和创作主题。就前者而言,发现世俗、享受世俗的情怀使作者始终向下看,关注的是平凡自我和大千世界里的凡夫俗子。芸芸众生。在价值取向上,她的目的不是暴露和批评,而始终是以感恩的心态发现生活的美和人性的善,以及自我与社会爱的关联。这使作品的叙述领域始终向广阔的社会人生拓伸和延展。在这广阔的背景中,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作者的叙述语调也变得从容舒缓,人情美和人性美作为鲜活的主题在文本中拉出一道最

33、亮丽的风景线。就后者而言,强烈的自我意识使作者抛开了具体的大众生活形态,转向自我内心世界和人生的终极关怀窥探。对生活和世俗价值观念她少了几许表层的欣赏和赞叹,更多的时候是在精神层次上的凝神观照,在灵魂高度上的审视和拷问。因而作品的表现空间始终纵向地在个体、自我、文明、生命的终极话题上展开,三毛自身寻找、突围、自我回归的人生历程最终要体现的,是生命本身绚丽多彩的形态和本质意义。在飞扬的个性化叙述、独特的艺术感悟和表达中,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捍卫和对生命的哲学探寻,成为作品最吸引读者、撼动心灵的主题和力量。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双重心灵世界在作品中并非是矛盾的,而是非常和谐地统一在女作家的身上及其女性化

34、的文本中,并且体现出了显著的性别意义:即三毛是一个出色的作家,同时她也是一个女性,在真实记录生活的创作原则下,她在作品中勾画出个人生活轨迹的同时,也展现了她所属的性别群体的生存本相和心理现实。而融入世俗人生与保持主体自我这双重心灵向度的矛盾共存,恰恰就是女性生命的真实历史和现实。我们知道,作为在同一历史进程中演化的社会人,无论男女,均具有社会历史原因所形成的共性。但不可否认,由于男女在生理、体质及社会生活经验方面的区别,也造成了两个群体之间在诸多层面的差异,使得性别差异成为存在于人群中的最基本差异。尤其在生活体验方面的不同,使得男女两性在诸多层面上也表现出了重大区别。同时,女性的另外一种生存现

35、实也不容忽视,它影响了女性心理朝另外一个向度延伸,并间接反映在女性化的文本中。即在男性意识和父权文化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历史中,女性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受到了压抑,地域性、时间性和社会性的差别,也限制着她们见识的博大,女性被动地处在男性统治的边缘,默默无闻地生活在男性成就的阴影里,成为他们用以确定自己存在的参照物。觉醒的现代女性,为了不断改变自身受歧视的现实处境,在其意识深处产生了关于自我生命存在的焦虑和证明自我人生价值的强烈表达意识。因而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看到女性作家自从有了表达自我的机会开始,她们的主体意识和生命追寻意识便表现得尤为突出,由此也形成了女性文学创作和批评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三毛在

36、作品中对“自我”的彰显和对生命奥秘的执著追寻,都表现了这一点。在父权制文化中,中国女性的生存历来被界定在结婚生育、相夫教子、孝敬父母、勤俭持家的模式中,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就体现在这些方面的成就上。纵使到了现代社会,这些观念依然束缚着人心,制约着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可三毛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勇敢地走出家门去过漂泊不定的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资源贫乏的荒漠中砥砺自己的意志,体验生命别一种形式和自由自在的乐趣。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毛的流浪不是衣食无忧后的旅行,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生活无着落的随地谋生,而完全是一个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女性,对传统强加给她们的生存模式的质疑和忤逆,是试图寻找自我并超越自我的三毛,

37、对一种更加合理的生命方式的探讨和诠释。用她自己的话说,是为了“离开照顾得我太周到的父母, ”“建立自己的人格” ,也为了“见识更广阔的世界,追求人生的真谛” 11。因而她是主动把自己的一生变成追求“自我”的一生,变成探索“生之要义”的一生。这份对自我的追寻,凸显与生命哲学的探讨相结合,便铸就了另外一个精神向度独特、个性卓尔不群的三毛。所以从文本层次看,三毛的心灵世界真实反映了历史进程中的女性,不甘平庸、一直在努力凸显个性生命和价值的集11 三毛:我的写作生活A.梦里花落知多少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公司 1984.毕业论文第 7 页 共 9 页体心理诉求。隐藏在个人生活表层下的关于传统与现代、

38、物质与精神、愚昧与文明、个人与社会的种种对立,成就了文本的意义空间,从而完成了一个关于现代女性主体突围的浪漫想象。从现实意义看,三毛以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个性人格魅力,成为无数女性心目中的楷模,她的一句话:“在我的生活里,我是主角” 12,曾经成为鼓舞无数女性勇往直前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宣言,而她独立自强的行为将会启发女性在现实人生中,为争取更多的自我选择和自我表达的主体权利而奋斗。七、多元文化景观的铺展与鲜明的性别特征如前所述,从“私小说”的源头来看,它是一种带有鲜明女性特色的文体,女性更擅长、更乐于接受这种文体。但与之相伴的,我们也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即在漫长的男权社会历史中,低下的经济地

39、位、生计的压抑,使女性失去了思想的自由,角色规范的限制使她们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她们几乎完全被限制在家庭和一己哀乐的狭小空间中。这种生活视野的相对狭隘、生存历练的极度匮乏,也影响了女性在投入创作时题材选择的广度以及所能达到的艺术深度。毕竟现实生活才是创作者升腾起艺术诗情的翅膀。就像弗吉尼亚伍尔夫曾举例说明的那样:“如果拉康无法当水手,那他小说中最精粹的部分就会丧失;托尔斯泰作为军人对战争十分了解,他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有钱年轻人,可以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人生和社会阅历丰富,如果剔除了这些, 战争与和平将大大贫乏许多。”13从中可见受教育程度和人生阅历对创作视野的开阔,有多么重要的意义,而这些恰

40、恰是传统女性所不具备的,这是女性创作之初的致命伤,同时也是传统“私小说”文体所难免的局限和弱点。三毛所处的时代使她比前辈幸运得多,因为社会环境的开放和宽松,使得妇女的生活方式和生存境遇大有改观。并且,创作个体的独特生存方式和人生境界,也使其文本呈现出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深邃的艺术深度,致使她在使用这种传统文体时不但避开了这一局限,而且有了很大的超越,从而改写着传统“私小说”文体一元化特征的格局,这是三毛对这一文体的独特贡献,同时也是其创作的一个超越性特征。从三毛众多的作品集如撒哈拉的故事 、 雨季不再来 、 哭泣的骆驼 、 梦里花落知多少等可以看到,浪迹天涯的无数行程,充满神秘色彩的域外人生,为她

41、打开了缤纷的多元文化景观, “使三毛在保持了女性作家耽于描写平凡琐细、日常生活和个人感受的普遍特征的同时,也在相当高的程度上脱出了小家子气。 ”即这种广泛的文化涉猎,既使三毛发挥了女性在“私小说”文体中的特长,又使她摆脱了这种文体所固有的局限,使创作具备了文化方面多重意义的阐释空间。三毛的“私小说”无论是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还是她眼中别人的故事,都不会固定在某一时空或一元文化模式,而是把它们置于一个博大的异域背景中,在不同的人伦秩序及多元文化景观中有层次的展开。所谓多元文化,就是指不同民族独特的具体文化。三毛所到之处,呈现在她面前的都是与祖国传统和现代文化鲜明有别的各种文化形态,独特而神秘的异

42、域风俗习惯,不同地域表现出的对生的相同执著追求,成为激发其创作热情的重要因子,三毛在拿起笔记录下自己的生活轨迹和内心感动的同时,也展示了这些不同文化类型的具体形态和它们之间的异同。总体上讲,三毛的作品虽然以广阔的视角容纳着多种不同文化,但在深入多元文化的各个层次时,往往避开驳杂的现代城市文化,而更注目于极度落后的穷乡僻壤。其中生存条件艰苦、物质资源匮乏的荒漠文明,是三毛创作中最突出的亮点。正如她自己说的:“高度文明的社会,我看过,看透,也尝够了。 ”她感到厌倦,甚至以为“物质文明对人类并不能说是必要。 ”14所以在物质文明极度贫乏的荒漠里,她找到那种简单自然、无拘无束、回归本我的感觉,并以物质上的返璞归真来表达自己的人道主义理想和文化追求。这种对荒漠文明的发现、挖掘和追求,成为三毛全部创作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这是因为定居撒哈拉是三毛人生的重要转折,荒凉阔大的沙漠不但源源不断地提供给她独特的创作素材,也为她提供了心灵体验的空间和思考人生的契机,从而造就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作家三毛。另12 三毛:我的写作生活【A】 ,三毛全集:第 6 卷【C】 ,哈尔滨出版社,200313 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A】 ,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C】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14 三毛:白手成家【A】 ,撒哈拉的故事【M】,第 4657 页,中国友谊出版社,1984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