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十三五” 时 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加快调结构转方式的攻坚阶段。为充分发挥规划指导引领作用,推动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努力实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规模适度,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根据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山西省“十三五” 农业农 村经济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形势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描绘出深化农村改革的新蓝图,给农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十三五” 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
2、、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我省农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一)“十二五 ”农业发 展主要成就“十二五” 以来, 我省 按照“稳定粮食、做强畜牧、扩大果菜、发展加工”的发 展思路,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为首要任务,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积极推进各项重大工程,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种养加” 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圆满完成了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指标。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十二五” 期间,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70 项,实施两轮“ 五个全覆盖” ,兴办农 村“ 五件实事” 。全省上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
3、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2015 年达到9454 元,年均增幅 12.4%,连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020004000600080001000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山 西 省 农 村 居 民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 2011-2015年 )( 元 )种植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连创历史新高。我省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加强中低产田改造,组织实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大力推进果业提质增效和设施蔬菜百万棚行动计划,提高了种植业生产能力。全省粮食总产连创历史新高,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五连增”,其中 2014 年达到
4、 1330.8 万吨,为历史最高产。水果栽植面积 833 万亩,总产量 794.86 万吨,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 987 元;水果出口 35 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突破 1 亿美元。蔬菜播种面积达到 671 万亩,总产量 2250 万吨,其中设施蔬菜 194.7 万亩,农民人均蔬菜收入 1067 元。杂粮面积1500 余万亩,总产 230 万吨。家种中药材面积 155 万亩,产量 21 万吨。04008001200160020002400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山 西 省 粮 食 、 水 果 和 蔬 菜 总 产
5、量 ( 2005-2015年 )( 万 吨 )粮 食 水 果 蔬 菜畜牧业稳定增长,市场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我省大力实施振兴畜牧计划,强势推进新一轮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突出抓好猪、鸡、牛、羊四大产业,新西兰恒天然、天津宝迪、中粮集团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落户山西,以公司制、合作制为特征的现代畜牧业格局基本形成,全省规模以上畜牧企业达到 204 家。全省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 228 万吨、136 万吨、133 万吨,比“十一五” 末增 长71%、58%、30%,其中肉 类产量涨幅是全国平均涨幅的 7 倍,蛋类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奶类产量增幅是全国的 2 倍多。农民人均牧业可支配收入达到 80
6、0 元,比“十一五” 末增长414 元,增幅为历史最高。050100150200250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山 西 省 肉 类 、 蛋 类 和 奶 类 总 产 量 ( 2005-2015年 )( 万 吨 )肉 类 蛋 类 奶 类加工业快速壮大,农产品销售收入显著增长。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抓手,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513”工程,全省龙头企业迅猛发展,涌现出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 190 余家,其中超百亿元企业 1 家,超 50 亿元 2 家;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企业 32 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413 家;
7、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企业 25 家、中国名牌产品企业 7 家,入选“中华老字号”企业 27 家。苹果、红芸豆、核桃仁、苹果汁、芦笋、桃、梨、兔肉、食用菌等农产品出口世界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千亿,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 规划目标,2015 年达到 1422.6 亿元,较“十一五” 末增长 178.9%。农产品加工企业吸纳农民工就业人数近 50 万人,带动全省农民人均收入接近 1000 元。03006009001200150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山 西 省 农 产 品 加 工 业 销 售 收 入 ( 2011-2015年 )( 亿 元 )科
8、技水平持续提升,示范区引领作用显著增强。通过国家审( 鉴)定农作物新品种 30 个。我省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梨的甜菜碱合成与其耐旱性密切相关;首次将偃麦草的抗病基因导入小麦;SCI 源论文“ 热天暖夜对小型节肢动物发育、存活和繁殖产生独特新影响” 被收录到“Faculty of 1000”同行评议数据库(F1000Prime )。出台了山西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种业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在 108 个县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采取“两精、三教、四结合” 的模式培训新型 职业农民 20 万人。我省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扩大到 2 市 5 县,认定省级示范县 26 个,示范区共建
9、设各类现代农业园区 1388 个,总投资达 1600 亿元。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 56%。规模农业发展迅猛,新型经营主体明显增多。全省28297 个行政村中,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 79633 家,合作社覆盖率达 96%以上,其中评为国家级示范社 527 家,省级示范社 1535 家。实际入社成员 312 万户,占全省总农户的38%,合作社社 员年收入平均比非社员高 20%左右。全省认定家庭农(牧)场 9032 家,流转土地总面积 779 万亩。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合作社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普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10%以上。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居民消费环境明显改善。持续强化“三品一
10、标 ”认证和监 管,创建国家级农业标 准化示范区项目15 个,全省“ 三品” 有效用 标企业 751 家, 产品 1785 个,基地面积达到 2062.9 万亩,认证地理标志产品 101 个。组织实施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 73 个,“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上线开通试运行,农产品质量监管条件和技术手段明显加强。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综合合格率达到 98.3%,饲料、兽药例行监测合格率全部达到国家要求,未发生重大畜产品安全事故和重大动物疫病,顺利完成了畜禽屠宰监管职能交接。专栏 1 “十二五”农业发展主要成就一览表序号 类别 指 标 2
11、010年指标值 2015年指标实现值 年均增长 (%)农业总产值(亿元) 668.99 969.5 7.70畜牧业产值(亿元) 251 370 8.07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亿元) 510 1422.6 22.771农业产值与农民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5263 9454 12.43粮食总产量(万吨) 1085.1 1259.6 3.03水果总产量(万吨) 613.2 794.86 5.33中药材总产量(万吨) 12.09 22 12.72蔬菜总产量(万吨) 1901.1 2215.1 3.10肉类总产量(万吨) 133 228 11.38禽蛋总产量(万吨) 86 133 9.112
12、 农产品供给奶类产量(万吨) 102 136 5.92粮食播种面积(万亩) 4858.8 4900 0.17高标准农田(万亩) 819 3 农业基础培养职业农民(万人) 20 新增人工草地面积(万亩) 500 化肥年用量(万吨) 110.37 126.25 农药年用量(吨) 8292 9050 4 生态环境沼气生产量(万立方) 18402.73 17845.24 5 农产品安全 主要农产品质量合格率(%) 95 95 备注:2015 年部分指标为预测数。(二)问题与挑战当前世情国情省情农情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十三五” 时 期现 代农业发 展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从国际上看,小麦、玉米等主要农
13、产品价格持续走弱,进口农产品到岸价远低于国内价格,对我国粮食生产政策影响深远;生物技术、互联网、信息化等高新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更加广泛,迫使我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民增收面临严峻挑战,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农业发展面临巨大人才缺口,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地下水超采以及农业内外源污染相互叠加等带来负效应问题日益凸显,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从我省看,农业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短板” ,是四化同步发展中最薄弱的领域,面临诸多挑战。表现在:农民持续增收任务艰巨。一是国内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农产品价格却弱势运行,成
14、本“ 地板” 与价格“天花板”给我国我省农业持续发展带来双重挤压,农业比较效益持续走低。二是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不同程度低于国内同类产品价格,导致进口持续增加,严重冲击国内市场和农业生产。尤其是我省畜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生猪、蛋鸡、肉鸡、肉牛、奶牛、羊等主要畜禽品种市场行情变化较大,严重影响养殖场(户)的积极性,制约了养殖规模的稳步提升。三是我省经济增速放缓,一定程度上影响对农业的投入和需求,使农业稳定发展的外源动力减弱,对农民就业和增收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四是全省 58 个贫困县中还有 7993个贫困村、232 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任务繁重。生产能力提升困难重重。一是我省人均
15、耕地少,立地条件差,农业基础脆弱,农业装备水平还不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二是水资源约束和生态环境约束同时趋紧,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加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作物病虫害呈频发重发态势,粮食生产在“ 十二五” 高基数上 稳定发展的难度较大。三是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上未能很好地契合消费者需要,农业生产效率不高、效益不好,制约了农民挖掘农业生产潜力的积极性。四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70%以上为老人和妇女,“谁 来种地” 问题更加突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顺。一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基础性研究滞后,商业化育种
16、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原创新品种、新技术数量不多,育种人才匮乏。二是农科教部门相互之间联系不紧、衔接不畅,科研力量分散,技术落后。三是科技转化推广机制不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结构不合理,服务机制创新不够,农民教育培训条件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四是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仅为 20%左右,农产品电商发展滞后,严重制约农村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治理压力巨大。一是我省是国家能源重工业基地,工业“ 三废” 污染 农田,导致耕地质 量下降、重金属富集、农作物受害的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年来工业企业有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对农田生态影响有加大趋势。二是农药、化肥、农膜及畜禽粪便等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显现。我省20
17、15 年农作物施用农药达 9050 吨,施用化肥 126.25 万吨,地膜用量约 3 万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比例仅有 11.8%;秸 秆焚烧现象屡禁不止,植物营养体利用严重不足。三是面源污染治理产业价值低,社会自发治理意愿不强,需要政府引导和资金支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急需提升。一是农产品生产加工与市场需求契合不紧,健康养生产品供应不足,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质量不高,出口农产品竞争力不强。二是我省农产品加工业规模还不大、品牌知名度还不够高、市场优势还不明显,存在科技研发滞后、产业链条短等问题,尤其是融资能力不强和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目前,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超过 15 万亿元,而我省只有 1000 多亿元。三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受到多重挤压,表现在原料、人力资源价格等经营成本快速上升,用地难、用工荒、融资难、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等问题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增强,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压力加大。四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不均衡,外向型特色专业交易市场数量偏少,我省享誉全国的杂粮、中药材等产品没有专业交易市场。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