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之后进行的,其主要内容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其应用。直线与平面垂直是直线和平面相交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它是空间中直线与直线垂直位置关系的拓展,又是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基础,是空间中垂直位置关系间转化的重心,同时它又是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距离等内容的基础,因而它是空间点、直线、平面间位置关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直线与平面垂直是通过直线和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无一例外)都垂直来定义的,定义本身也表明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意义,即如果一
2、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就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这也可以看成是线线垂直的一个判定方法;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本节是通过折纸试验来感悟的,即一条直线只要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就可以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了,它把原来定义中要求与任意一条(无限)垂直转化为只要与两条(有限)相交直线垂直就行了,概言之,线不在多,相交就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除了定义法、判定定理外,还有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于这个平面,这是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的一种间接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本节学习内容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即“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无限转化为有限”“
3、线线垂直与线面垂直互相转化”等数学思想。直线与平面垂直是研究空间中的线线关系和线面关系的桥梁,为后继面面垂直的学习、距离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起点能力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是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直线与平面垂直的直观形象(学生的客观现实)和直线与直线垂直的定义、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等数学知识结构(学生的数学现实),这为学生学习直线与平面垂直定义和判定定理等新知识奠定基础。学生学习的困难在于如何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直观形象中提炼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感悟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意义;以及如何从折纸试验中探究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学习行为分析本节课安排在立体几何的初始阶段
4、,是学生空间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课堂上学生通过感知、观察、提炼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进而通过辨析讨论,深化对定义的理解。进一步,在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情境中猜想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自主探索等活动,切身感受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的形成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继而,通过课本例 1 的学习概括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几种常用判定方法。再通过练习与课后小结,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理解。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图片和折纸试验,使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归纳和确认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并能简单应用定义和判定定理;过程
5、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判定定理的探究和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探索过程的引导,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定理的理解及其简单应用。教学难点:探究、归纳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体会定义和定理中所包含的转化思想五、教学方式启发式与试验探究式相结合。六、教学过程设计(一)、观察归纳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1、直观感知问题 1: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说出旗杆与地面、大桥桥柱与水面是什么位置关系?你能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吗?设计意图:从实际背景出发,直观感知直线和平面垂直的位置关系,使学生在
6、头脑中产生直线与地面垂直的初步印象,为下一步的数学抽象做准备。师生活动:观察图片,引导学生举出更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例子,如教室内直立的墙角线和地面位置关系,桌子腿与地面的位置关系,直立书的书脊与桌面的位置关系等,由此引出课题。2、观察思考思考:如何定义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呢?我们已经学过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知道直线和平面平行的问题可转化为考察直线和平面内直线平行的关系,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问题同样可以转化为考察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直线的关系,然后加以解决。问题 2:(1)如图 1,在阳光下观察直立于地面旗杆 AB 及它在地面的影子 BC,旗杆所在的直线与影子所在直线位置关系是什么?(2
7、)旗杆 AB 与地面上任意一条不过旗杆底部 B 的直线 B1C1 的位置关系又是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平面化”的思想来思考问题,通过观察,感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本质属性。师生活动: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旗杆在地面上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而移动的过程,引导学生得出旗杆所在直线与地面内的直线都垂直。3、抽象概括问题 3、通过上述观察分析,你认为应该如何定义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设计意图:让学生归纳、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师生活动:学生思考作答,教师补充完善,指出定义中的“任意一条直线”与“所有直线”是同意词,定义是说这条直线和平面内所有直线垂直。同时给出线面垂直的记法与画法。定义:如果直线
8、 l 与平面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 l 与平面 互相垂直,记作: l.直线 l 叫做平面 的垂线,平面 叫做直线 l 的垂面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的公共点 P 叫做垂足。画法:画直线与平面垂直时,通常把直线画成与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一边垂直,如图 2。4、辩析举例辨析:下列命题是否正确,为什么?(1)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2)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就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一直线。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辨析,加深概念的理解,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由(1)使学生明确定义中的“任意一条直线”是“所有直线”的意思,定义的实
9、质就是直线与平面内所有直线都垂直。由(2)使学生明确,线面垂直的定义既是线面垂直的判定又是性质,线线垂直与线面垂直可以相互转化。师生活动:命题(1)判断中引导学生用铁丝表直线,用三角板两直角边表两垂直直线,桌面表平面举出反例。教师利用三角板和教鞭进行演示,将一块大直角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 AC 放在讲台上演示,这时另一 条直角边 BC 就和讲台上的一条直线(即三角板与桌面的交线 AC)垂直,但它不一定和讲台桌面垂直.在此基础上在讲台上放一根和AC 平行的教鞭 EF 并平行移动,那么 BC 始终和 EF 垂直,但它不一定和讲台桌面垂直,最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反例的直观图,如图 3。由命题(2)给
10、出下列常用命题:这个命题体现了平行关系与垂直关系的联系,它是判断线线垂直的常用方法。(二) 、探究发现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1、观察猜想思考:我们该如何检验学校广场上的旗杆是否与地面垂直?虽然可以根据定义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但这种方法实际上难以实施。有没有比较方便可行的方法来判断直线和平面垂直呢?问题 4、观察跨栏、简易木架等实物,你能猜想出判断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的方法吗?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思考与实例分析,寻找具有可操作性的判定方法,体验有限与无限之间的辩证关系。师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给出猜想: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两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2、操作确认问题 5:如图
11、4,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一块(任意)三角形的纸片,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过ABC 的顶点 A 翻折纸片,得到折痕 AD,将翻折后的纸片竖起放置在桌面上, (BD、DC 与桌面接触).观察并思考:(1)折痕 AD 与桌面垂直吗?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 AD 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2)由折痕 ADBC,翻折之后垂直关系,即 ADCD,AD BD发生变化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独立发现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师生活动:在折纸试验中,学生会出现“垂直”与“不垂直”两种情况,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分析“不垂直”的原因。学
12、生再次折纸,进而探究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条件,经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发现只要保证折痕 AD 是 BC 边上的高,即 ADBC ,翻折后折痕AD 就与桌面垂直,再利用多媒体演示翻折过程,增强几何直观性。3、合情推理问题 6:根据上面的试验,结合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的事实,你能给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直观感知及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合情推理,获得判定定理。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出“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以及直观过程中获得的感知,将“与平面内所有直线垂直”逐步归结到“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 ,进而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同时指出要判断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是否垂直,取决于在这个平面内能否找到两条相交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至于这两条相交直线是否和已知直线有公共点是无关紧要的.定理充分体现了“直线与平面垂直”与“直线与直线垂直”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用符号语言表示为:4、质疑深化辨析: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梯形的两条边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梯形所在的平面吗?设计意图:通过辨析,强化定理中“两条相交直线”的条件。师生活动:学生思考作答,教师再次强调“相交”条件。(三)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初步应用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