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论述1、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辩证法基础。2、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辩正关系及意义。3、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及意义。4、试论生产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5、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6、试论矛盾学说的精髓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7、试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哲学根据。8、试论矛盾学说的精髓及其意义。9、试论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10、论辩证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及意义。、论实事求是的哲学内涵。答:“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光辉典范,深入挖掘和领悟 实事求是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 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加坚定、自觉地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也
2、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1. 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内涵。首先,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 就是客观存在实际情况 , 并且其中有着固有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 这些规律又是可以去求,即去研究的。可见, “实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物质 , 毛泽东从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角度加以诠释, 这一诠释坚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坚持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其次, 实事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实事”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这里的一切 , 当然首先包含了自然观上的物质 , 只不过毛泽东主要是从人类历史的角度强调物质的。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 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 ,
3、 这里的实际情况 , 主要是指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 实际情况 。从这些实际情况中引出的规律性, 又可以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这正如他所指出的,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就是存在决定意识,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 一旦被群众掌握, 就会 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总之, 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诠释, 继承和发展了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具有深刻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内涵。2. 实事求是的唯物辩证法内涵。 实事求是不仅具有深刻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内涵, 而且具有深刻、丰富的唯物辨证法内涵,首先, “实事”和“是”的矛盾体现
4、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 “实事”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是物质; “是”则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即规律性 , 是意识。 “是”虽然为“实事”所固有, 但必须去求 、去认识, 必须通过观念把握和抽象思维才能得到, 而且它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的。所以, “是”与“实事”是相对立的, 这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 不能混为一谈。另一方面,“是”为 实事所固有, 是 “实事”的派生和表现; 而求得的“是”可以成为 我们行动的向导 , 可以变成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物 质力量。这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 物质可以变精神, 精神也可以变物质。因此, 实事 和“是”又在 行 动 即实践中统一起来。其次
5、 , “实事”和“是”体现了现象与本质的对立 统一。“实事”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是现象; 而“是”隐藏在“实事”中, 是有待于人们去求 、去认识 和发现的本质。了解了“实事” 只是解决了现象问 题 , 还没有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是 的层面。“实事” 和“是”又是统一的:“是”包含于“实事”中, 通过 “实事” 表现出来; 在“实事”中 求“ 是”是可能和必须 的。“实事”和“是”的对立统一体现了现象和本质的 对立统一。第三 , 求是 就是探求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就必须全 面研究 实事 , 力戒孤立和片面, 要从国内外、省内 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
6、发, 从中引出其固 有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毛泽东提出的四个内外的要求, 实质上贯彻了唯物辩证法全面、联系地认识事物的基本要求。只有认真研究实事,全面把握事物各方面的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才能准确把 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第四, 实事求是 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是” 是客观存在的, 但它深藏于实事之中, 单靠感性直观难以把 握, 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必须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可见, 实事求是出发于实事 , 着力于求是 , 求是 的过程就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的 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过程。如果割裂二者的关 系, 就
7、会走向实事求是的反面主观主义。3. 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内涵。 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内涵起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其一, 它隐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和实 践关系的基本原理。首先,“实事”作为“求是”的材料、认识的起点, 不是僵死的, 也不是静止的, 而是实践的结果和正在进行的实践。在这个意义上,“实事”是认识的起点和来源。其次, 认识的直接任务是求是,即求得 实事中的规律。再次, 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求得的“是”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这里的行动 , 是新的起点上的实践, 而正是为了指导实践, 我们才去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以获得真理性的认识。可见,
8、 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任务和目的, 而且是认识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 毛泽东对 实事求是 的诠释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揭示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本质。其二, 实事求是隐含了认识过程的两个基本阶段、两次飞跃 和认识辩证过程的马克思主义认 识论原理。首先, 实事是感性认识阶段, 求是是理性认识阶段。其次, 由“实事”到“是”是认识的第 一次飞跃, 由是到行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第三,以实事这个实践的结果和正在进行的实践为基础, 引出其中固有的规律性, 即求得“是”,然后将其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再进行新的实践,这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 即毛泽东所指出的,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9、的认识辩证过程 。、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内涵。实事求是是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 一般来说, 人们常常把实事求是作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来理解和运用。之所以如此, 主要还是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一致性的基础归于实践。而毛泽东的特殊贡献,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与中 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并在这种结合中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转化为认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方法。12、谈谈你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1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在于:(1)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即培养精神境界及训练理论思维能力,也即改造世界和实现自我。(2)帮助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能从实践的沃土中不断吸取营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个开放的体系,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在同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中不断战胜对方、完善自己。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
11、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19 世纪 40 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实践需要,在总结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最高成果、批判地吸取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相比,具有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三个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4)学习马克思主
12、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签别各种理论和路线是非能力。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是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对象),而且改造了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离开了实践观点,就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理论思维的水平和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
13、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成为生机勃勃的科学理论体系。 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表现在理论内容上,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唯物史观的伟大意义。唯物史观的发现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揭示了人类自身活动的规律,使人们对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为人类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提供了强大的认识工具。13、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说明应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辩证否定观的原理,是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4、和外来文化的理论基础。辩证否定观的内容:(!)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自身的否定;(2)辩证的否定是否定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3)作为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的统一否定,就是扬弃,即克服又发展。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是对一切事物的发展采取分析的态度,反对不加一切的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运用辩证否定观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必须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传统文化中,既有优秀的,能够在今天发挥积极作用的、推动社会前进的、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的部分,又有过时的、不适应今天时代发展的、阻碍我们前进的消极的部分。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我们要继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只有这样
15、,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第一,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国,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超越。中国传统文化要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生机,应该站在世界的高度对待传统,对中国传统文化,既不能彻底否定,也不能全面复兴,只能是对优秀传统实现弘扬超越。所谓弘扬,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继承性,弘扬就是不割断历史,而是尊重历史、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它充分体现出民族的历史继承关系。二是选择性,弘扬不是全面复兴,一定要有所选择,不能让封建腐朽的东西在社会上流行,也不能让优秀的文化传统丢掉。三是时代性,弘扬不是原封不动地复古,而是将传统中的优秀成果为新的时代所用,解决好古为今用的问题。所谓超越,是指在弘扬的基础上
16、超越。超越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创新性,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东西,一定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突破;二是超越性,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既包含着优秀的成果,又包括传统的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不仅作用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也在现代社会中产生影响,只有对传统的负面效应进行系统清理,才能超出古代的圈子,实现时代的跨越;三是前瞻性,文化的进步性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前瞻性,前瞻性就是前瞻未来,把传统、现在与未来连接起来,在超越传统的基础上,面向世界与未来。对于关系到人类未来的世界性课题,从文化价值观的视角进行解释和阐发,是前瞻性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可以焕发这种前瞻性的意识。总之,弘扬超越作为一
17、种整体性思维,是讲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在辩证分析的基础上弘扬,在弘扬的基础上超越。 第二,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看世界,实现对外来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主动参与世界文明进程。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在相互借鉴、相互补偿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实现对外来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就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外来的东西做出符合中国特点的选择。我们反对那种一概否定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说得一团漆黑,斥之为腐朽陈旧的过激行为。但是也不主张一古脑儿因袭照搬。正确的态度是批判地继承。对外国文化要求有选择、有分析、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要大胆的吸收一切外国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时也要
18、批判和抵制外来资本主义的腐朽的没落的东西。对外国文化即不应全盘照搬也不应一味的全盘抵制。应立足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吸取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建立既能体现中国现代世界文明水准又能体现中国民族特点的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 14、论矛盾学说的精髓及其对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意义。()矛盾精髓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重大贡献。毛泽东同志在 1937 年撰写的矛盾论中明确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
19、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把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辩证关系提到“矛盾问题的精髓”的高度还是第一次。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切积极成果的基础上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 ,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 的革命性变革。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开创了马克 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阶段。毛泽东在他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总结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 , 用新的思想、观点 ,不断充实发展了马克思主 义哲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他在矛盾 论 里详尽地考察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0、、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尤为重要的是毛泽东发展了列宁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 心的思想 ,独创性地提出了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相互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的科学理论。实践证明,中国革命和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胜利,就在于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有机地结合及“精髓”思想在实践中的创造性地运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矛盾学说精髓思想在新时期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时代精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包涵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指的是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个性、特殊性;“社会主义”指的是中国和其他社会主
21、义的共性、普遍性。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共性和中国的个性的有机统一,是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成功运 用 马克思 主 义原理 研究解决中国问题的光辉典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同毛泽东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之探索是一脉相承的 ,二者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理论不是对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学说的简单沿袭 , 而是在新的历史时期 ,在更高阶段上一种新的开拓、新的创造 ,更加切合当代中国的实际,符合中国的国情 ,是国情的客观反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
22、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丰富和发展了矛盾问题精髓的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许多方面生动、具体地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为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理论宝库增添了崭新的内容。一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强调走自己的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辟出了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二是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制定一切方针和政策都必须心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三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
23、同富裕。这一科学论断,是以正确地把握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为基础的。四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五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其他内容,如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不断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一国两制”构想等等,都充分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高度统一。认真学习与研究矛盾精髓和特色理论 ,可以帮助我们在更高的层次上理 解 和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 ,正确分析和解决种种现实矛盾,有力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15、试论群众史观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唯物史观,二是
24、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于马克思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科学揭示: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它是社会前行的首推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因此而展开。在 社会历史大舞台上活跃着各色风流人物,起到了或大或小的作用,但归根结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创造者和主人。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已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群
25、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其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中国共产党信奉马克思主义,自成立之日起,就把这一理念作为自己的宗旨,作为奋进的动力。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党自身拥有强大的生命力都可以在这一理念中找到答案。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 观的理念根基,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指南。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导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先后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
26、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 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等执政理念,并在 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实践之树常青,一切理论都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丰富完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是摆在执政党 面前的又一重要课题。“在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再次重申群众史观的重要性,并对“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史观”、“坚持马
27、克思主义史观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均作出了清晰的阐述,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运用和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践行我党的群众路线,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光荣梦想具有重要意义。”16、论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辩证关系。17、简述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内容、结构及意义。18、论科学发展观中的这些思想。19、试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说明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20、试结合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21、试分析和评价戈尔巴乔夫的改革。22、试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与改革在当代所表现出的民族特色和多样性
28、,是共产党人对23、结合当前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谈谈你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的认识。24、试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阐述的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意义。25、试述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所阐述的真理标准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内容及意义。26、试论 20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及主要教训。27、试述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所阐述的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异、同的观点及意义。28、试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阐述的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及理论意义。29、如何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30、根据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在当今中国,如何深化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31、运用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否定之否定原理,论述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最终胜利的必然性和前进道路的曲折性。32、为什么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3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认识史的伟大变革?34、如何理解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35、如何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6、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