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8 ,大小:807.90KB ,
资源ID:3708951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7089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科研与职教发展处编2018年第1期总第六十四期.DOC)为本站会员(天***)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科研与职教发展处编2018年第1期总第六十四期.DOC

1、 科研与职教发展处德技共举 知行合一1科研与职教发展处编 2018 年第 1 期(总第六十四期)教育部职成司负责人解读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激发行业企业参与职教的内生动力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党的十九大为职业教育提出的明确方向。办法将用什么方式打破学校和企业之间壁垒?力度会有多大?围绕社会关注的问题,记者对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进行了采访。对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有重要意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早在 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

2、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就提出,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2016 年,中央深改组要求尽快印发有关校企合作促进的政策文件。办法的制定是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进行的。近年来,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会同其他部门积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表示,办法通过明确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目标原则、实施主体、合作形式、促进措施和监督检查等,建立起校企合作的基本制度框架,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回应战线和社会多年的呼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高职信息与动态科研与职教发展处德技共

3、举 知行合一2该负责人表示:“在 2017 年底,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部门共同深化产教融合的具体举措。意见更多侧重产教融合,办法更多侧重校企合作,两个文件共同形成了职业教育领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向深入的政策组合拳。”六大创新点突破校企合作壁垒记者注意到,过去困扰校企合作步伐的责权利问题,在此次办法中都有所触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表示,办法突出促进、规范和保障三个关键词,主要政策创新点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明确了校企合作是指中等、高等职业学校和企业在实施职业教育过程中通过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机构、共享资源等方式实施

4、的合作活动。二是明确了校企合作机制是“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并且对校企合作组织形式、主体资质、合作形式、各方权责、协议内容、过程管理等作出规定。三是明确了职业学校和企业可以结合实际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 7 种形式合作。例如,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合作设置专业、研发专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教学标准以及教材、教学辅助产品,开展专业建设;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或职工培训方案,实现人员互相兼职,相互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学生就业创业、员工培训、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等提供支持。四是明晰了国家在促进跨区域校企合作方面的职责、地方

5、政府的职责,以及教育、财税、用人和分配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其中,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工作的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校企合作整体工作,由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推动本行业的校企合作。五是提出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购买服务、落实财税用地、职业教育集团,以及支持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促进教师和企业人员双向流动、保护学生权益、建设服务体系等具体措施。六是规定了教育和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和违法行为的惩处机制等内容,规定了国家、地方、行业企业各层面的校企合作管理运行机制和职权分工。多措并举推进办法落地实施“办法的出台,有利于切实解决校企合作中一直存

6、在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不深、一头热两张皮等问题。”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科研与职教发展处德技共举 知行合一3负责人表示,“要真正破解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不顺畅、合作协议不规范、育人效果不明显等难题,激发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重点在政策的贯彻落实。”该负责人表示:“在国务院领导下,应进一步发挥好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主动协调好教育、经济、劳动、就业等领域,制定行业企业办职业教育的配套政策,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在实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形成部门协调、部省协同、行业企业参与的政策红利。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国办印发的意见,细化办法的部

7、门分工职责,制定实施方案,打好组合拳,啃下硬骨头,形成战斗力,打赢翻身仗。”为此,教育部计划开展大样本试点。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和产教融合试点,研究制定并启动实施“十百千”产教融合行动计划,围绕服务“中国制造 2025”等,根据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遴选 10 个左右省份、100 个左右城市、1000 家左右示范职业学校(职教集团)和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细化促进行业企业办学的具体政策,落实好意见办法及国务院国资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支持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举办职业学校,拓展社会资本参与职业教育空间;继续推进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

8、。(记者 高靓 柯进)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8 年 02 月 23多元协同 助推高职院校“走出去”科学谋划职业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行动策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能力,不仅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需求,更是倒逼职业院校强内涵、出特色、建品牌,实现优质、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日前,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研修的百名高职院校领导干部共商高职院校服务“一带一路”的落地路径,认为“多元协同”是提升高职院校服务“一带一路”能力的核心与关键。搭平台,优政策,设专项校政协同是保障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的行动策略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整体性、协同性特征,需在国家“一带一路”整体布局中

9、进行系统谋划,其关键是中央政府、省(市)政府和职业院校多方协力、协同保障。科研与职教发展处德技共举 知行合一4中央政府顶层设计,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中国-东盟、中阿合作论坛等合作平台已经建立;中欧、中南非、中印尼等八大人文交流机制已经健全;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世界职教院校联盟、“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等众多平台已经搭建;教育部与 14 个省(区)、市签署“一带一路”共建协议,与 46 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这些都为职业教育开展国际交流、增强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搭建了广阔舞台。地方政府优化政策,设立专项,积极推动区域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上海、浙江、河南等 28

10、个省(市)出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专项规划、行动方案或教育行动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搭建“中国边境职业教育联盟”等 10 余个合作交流平台,多所职业院校借助平台与东盟国家开展合作,成为全国东南亚国家留学生最多的省区之一。天津以专项奖补形式推动“鲁班工坊”海外布局,打造天津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亮丽名片。明需求,共培训,引标准校企协同是亮点行业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单纯的高职院校国际化缺乏内生动力,必须以校企协同为抓手,跟着国际产能合作和企业需求走,借势打造高职院校国际化的增长极。主动发掘和服务“走出去”企业需求,培养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要的本土人才。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服务东风汽车“走出

11、去”需求,实施“乘东风,走出去”战略,招收留学生为东风汽车海外基地培养一线技术技能本土人才。配合“走出去”企业面向当地员工共同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职业教育。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江苏省商贸职教集团,在柬埔寨西港特区工业园共建西港特区培训中心,与企业联合开展各类培训。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与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车有限公司、印尼西卡朗西部国立第一职业学校在印尼合作共建“印尼中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教育培训基地”,联合培养企业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中国标准“走出去”,配合行业企业中国标准开发,积极参与制定职业教育国际标准。目前,天津已制定 50 个高职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本土化职业培训包 319个,

12、并着力推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装备、任务、要求、工艺和评测等赛项成果向国内外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转化。重分工,精定位,建联盟校校协同是特色科研与职教发展处德技共举 知行合一5面对“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由技术类院校和语言类院校,或由中职、高职、应用技术大学等不同层次院校共同组建职业院校联盟,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以此提升高职院校服务“一带一路”能力和水平。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广西、云南 14 所边境地区职业院校,与 47 家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共同组建“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联盟内院校、机构精准定位、错位发展、特色鲜明,以“抱团”优势扩大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谋战略,跨部门

13、,统资源校系协同是关键建立国际化办学与院校发展的协同机制是提升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的关键。有些院校的国际化办学未促进实力提升,反而造成对系部资源的抽离和精力的分散。为此,推动校系协同,将国际化办学理念融入院校整体发展战略,将国际化办学内容纳入院校发展规划,增强院系间、部门间、人员间的协同,不但是高职院校“走出去”的内在要求,也将全面提升职业院校的国际竞争力和整体实力。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统筹校系资源,设立外事办,负责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成立国际教育学院,组建对外汉语教研室、英语教研室等,负责留学生培养和管理;其他教学系部负责专业课程教学。各系部、各部门通力协作提升院校国际化办学水平。育人才,传文

14、化,通民心软硬协同是重点推动高职院校实训设备、教学资源等“硬件”输出与师生交流、专业教学标准等“软件”输出协同并进,是高职院校“走出去”的核心与主线,是提高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增强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载体。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国际汉语言文化传播基地”,连续十年成功承办“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连续三年举办“一带一路”国际文化艺术周,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00 余名高校师生积极参与,有效发挥了职业教育在促进世界各国“民心相通”的主阵地作用。此外,当前高职院校“走出去”仍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亟待在国家层面完善制度保障。一是完善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体系,增

15、强政策的引导性、指导性、保障性和规范性。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职业院校招收“留学生”纳入“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沿线国家新生来华学习或研修项目,并对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项目予以经费支持。三是立足政府职能转变和制度创新,以培育需求、搭建平台、政策扶持、完善服务为载体完善制度配套体系,如对进行跨国学术交流和商谈国际教育合作项目的高职院校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可放宽出国批次与人数控制,简化出国审批程序等。(作者:郭静,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科研与职教发展处德技共举 知行合一6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8 年 01 月 09 日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协

16、调发展编者按:当前,我国人才的教育供给和产业需求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特别是随着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增速下降,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凸显。深化产教融合,成为推进人才和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2 月 19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具有深远意义,引起社会各方广泛关注。本版特别刊出本文,解读这一政策的关键点,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申了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近些年逐渐形成的

17、一些教育制度和教育原则,也肯定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和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已在进行的一些探索实践。但不同于以往国家层面关于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引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政策文件更多强调学校的责任和作用,意见聚焦于产教融合的“深化”,更关注产教融合协同体系的构建与合作机制的建设。特别是,意见把企业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主体,把发挥企业的作用作为产教融合的关键,高度重视行业和社会组织在促进产教衔接方面的作用,在机制设计上着力于各参与方利益的保障与实现。1.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突破产教融合瓶颈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直接瞄准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瓶颈”。近十年来,高职院校和

18、地方本科高校先后启动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的转型发展,校企结合和产教融合取得很大进展。但这些院校转型发展的实践证明,仅仅依靠学校的主动是不够的,产教融合要取得显著成效关键在于让企业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现阶段,相当数量院校的校企合作依旧属于浅层次的合作,如企业人员参与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开设讲座,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为教师提供锻炼机会等较易实现,而实现真正把产教融合渗透进人才培养全过程,真正让企业把培养人才作为自觉履行的科研与职教发展处德技共举 知行合一7责任等深层次的融合,还有相当大的困难。尽管教育部门出台鼓励企业参与的政策,但教育部门拥有的政策工具有限,难以对企业产生有效影响。审

19、计等部门还在用规范行政机构的方式约束学校,在一些地方已严重束缚了院校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就会遇到瓶颈,急切需要更综合性的部门牵头、在更高层面上进行政策突破。意见多处鲜明地提出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重要作用,如在“指导思想”中提出产教融合体系的构建,需要“以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为关键”,在“原则”中提出“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在“主要目标”中提出“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等,这些都抓住了产教融合的关键。关于“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的相关意见涉及企业参与办学、参与教学改革、参与生产性实习实训、科技成果转化、职

20、工培训等内容。不少内容虽在以前的政策中已有明确,但意见将这些内容系统化,特别是将职业教育方面的政策扩展到本科高校,如“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鼓励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为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开展校企合作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可有效消除转型院校的领导在校企合作中无规可依、顾虑重重的问题。意见第十一条特别明确提出“发挥骨干企业引领作用”,“注重发挥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示范带头作用,支持各类企业依法参与校企合作,接受实习实训,履行社会责任。结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支

21、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继续办好做强职业学校”。骨干企业,特别是国企、央企在我国国民经济和产业中发挥着中坚力量,拥有先进设备和一流技术,人才济济,对我国技术进步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企业也最有能力为高校学生提供有质量的实习实训,但同时这些企业又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内部有着较完善的培训系统,学校普遍感到难于与这些企业进行合作。意见明确提出这些企业要起到引领作用,履行社会责任,可以说是重要的政策亮点。2.扶持行业与社会机构,促进产教双方衔接意见对行业组织和社会机构在构建协同体系中的作用给予了特别重视。这些介于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机构或组织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提供创新创业、前沿技术课程、职

22、业培训和教学服务类的教育培训机构或行业企业。当前,职业培训已发展成为庞大的教育产业,对市场敏锐的培训机构能够根据企业需求精细设计,能够运用灵活机制聚集教育资源,开发教育产品,不仅面向不特定的大众直接提供培训,也已开始广科研与职教发展处德技共举 知行合一8泛渗透进全日制学校中。职业培训机构及大型企业的教育培训部门通过服务外包形式已在为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课程,或者是合办专业,共建二级(产业、行业)学院,这对于促进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意见肯定了这种探索,在“创新教育培训服务供给”中明确提出,“鼓励教育培训机构、行业、企业联合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大力支持互联

23、网+教育培训发展。支持有条件的社会组织整合校企资源,开发立体化、可选择的产业技术课程和职业培训包。推动高校和行业企业课程学分转换互认,允许和鼓励高校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购买创新创业、前沿技术课程和教学服务”。另一类组织则是行业组织和行业性的中介组织。长期以来,在强国家弱社会的模式下,全能型政府无所不包,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行业组织的发展。意见高度重视行业组织在促进产教双向供求对接中的作用,提出行业主管部门要通过“职能转移、授权委托等方式,积极支持行业组织制定深化产教融合工作计划,开展人才需求预测、校企合作对接、教育教学指导、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提出要发展产教融合中介组织和服务性企业,促进校企

24、紧密联结。意见还提出“积极支持社会第三方机构开展产教融合效能评价,健全统计评价体系”。在经济发达、职业教育发达的地区,如广东的佛山和东莞已在尝试行业组织和企业对学校的毕业生进行技能评定,让需求方评价供给方的培养效果,避免学校既培养又发证,造成质量放水的现象。3.保障产教融合相关方利益,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长期以来,产教融合之所以较多地停留在表层难以深入下去,主要原因在于相关方的利益关切并没有得到很好保障,根源在于体制约束。现有体制对校企合作中的利益分配还有诸多限制,束缚了学校的手脚。要想使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参与的育人体系有效运行,就必须解决相关方的利益关切,做到合作共赢,这也是意见着

25、力的部分。产教融合的相关方包括学生、教师、学校、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社会行业组织以及政府各部门,对于这些相关方的利益,意见均有针对性设计,具体来讲:对学生而言,主要关注点集中在安全和报酬方面。安全问题会影响到学校,特别是企业安排学生进行生产性实习实训的积极性,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鼓励保险公司对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保险专门确定费率”;对于实习报酬,意见提出“保障学生享有合理报酬等合法权益”。科研与职教发展处德技共举 知行合一9对企业而言,学生参加实习实训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效率损失以及安排专人指导产生的劳务等,对于这部分费用,意见明确规定“通过探索购买服务

26、、落实税收政策等方式,鼓励企业直接接受学生实习实训”;对于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则提出了共建共享原则,“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此外,企业以投入形式参与产教融合还需要金融支持,意见明确提出利用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等支持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引导银行开发适合产教融合项目特点的多元化融资产品,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配套金融服务;积极支持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股权融资,发行标准化债权产品,加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投资等。对教师而言,意见支持企业人员到学校任教,并鼓励探索产业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允许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依法依规自主聘请兼职教师和确定兼职报酬。对于专业教师,则提出完善符合

27、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校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岗位评聘办法,鼓励教师从事应用型科研,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明确“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科研人员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不纳入单位工资总额基数”。对相关社会机构而言,为鼓励教育培训机构、行业、企业开发优质教育资源,意见允许和鼓励高校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购买创新创业、前沿技术课程和教学服务,鼓励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学校通过购买服务、合作设立等方式培育产教融合中介组织,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形成稳定互惠的合作机制。对学校而言,意见除明确允许学校以购买服务的形式获取企业教育资源,与企业合作共建共享外,还明确提出优化政府投入,特别是拨款机

28、制,以体现职业学校、应用型高校和行业特色类专业办学特点和成本。合理的财务制度会给学校处理实习实训中的校企合作问题带来更多的灵活性。通过上述规定,协同育人体系相关方的利益均得到明确保障。其中,支持企业、行业组织参与产教融合的方式就有三类:政府或学校的服务购买,校企的共建共赢,税收减免与融资支持。这些支持方式的明确,破解了校企合作中的一些棘手问题,为相关方以利益为纽带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提供了稳固的政策基础。(作者:郭建如,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与政策系/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7 年 12 月 26 日科研与职教发展处德技共举 知行合一10把教书育人作为教育人才

29、评价核心内容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提出,健全教育人才评价体系。坚持立德树人,把教书育人作为教育人才评价的核心内容。指导意见指出,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和使用的前提。当前,我国人才评价机制仍存在分类评价不足、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手段趋同、评价社会化程度不高、用人主体自主权落实不够等突出问题,亟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快形成导向明确、精准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

30、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人才评价制度,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指导意见就分类健全人才评价标准,改进和创新人才评价方式,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人才评价改革,健全完善人才评价管理服务制度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指导意见就健全教育人才评价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把教书育人作为教育人才评价的核心内容。深化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全面考核和突出重点相结合,注重对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专业发展的综合评价。坚持分类指导和分层次评价相结合,根据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岗位教师的职责特点,分类分层次分学科设置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突出教育教学业绩评价,将人才培养中心任务落到实处,要求所有教师都必须承担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健全教学工作量评价标准,落实教授为本专科生授课制度,加强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纪律考核。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