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前 言为了更好地实行广西绿色建筑评价 ,引导我区绿色建筑健康发展,特制订本实施细则。编写实施细则是为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加规范的具体指导,为广西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提供更加明确的技术原则和实施方法,推进绿色建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与创新。参加实施细则编写的人员,参加过广西绿色建筑评价的编写、绿色建筑建设实践、绿色建筑系统研究等工作。经过广西绿色建筑评价实施两年的探索,并借鉴国内外绿色建筑的成功经验,本实施细则的编写,既符合广西本地化策略,同时也与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趋势相适应,具有比较强的适应性的同时又有比较好的先进性。广西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编制组二一
2、二年五月主编单位及编写人员: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朱惠英 何 英 廖深瓶 李云舟 陶尚儒 余艳琴 李华红 卢凌寰 蔡宇宇 何少剑 何嘉妮 贾遵锋 庞新霞目 录1 总则 .11.1 基本规定 .11.2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12 术语 .13 基本规定 .1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2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13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23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94.5 室内环境质量 .384.6 运 营管理 .465 公共建筑 .555.1 节地与室外环境 .555.2 节能与能源利用 .59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745.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05.5 室内环境质量
3、 .855.6 运营管理 .91附表一 绿色建筑评价评分表(住宅建筑) .100附表二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公共建筑) .11811 总则1.1 基本规定1.1.1 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绿色建筑评价与标识工作提供更明确的技术依据,更好地实行广西绿色建筑评价DB45/T 567-2009,制定本细则。1.1.2 本细则依照广西绿色建筑评价DB45/T567-2009 的内容和要求编制,适用于指导绿色建筑的评价标识和指导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行管理。1.1.3 按照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评价内容判定达标情况。根据达标情况评定星级,进行绿色建筑评价。1.2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1.2.1 进行
4、绿色建筑评价,应先审查是否满足控制项的要求。参评的控制项全部满足要求,则通过初审。1.2.2 对一般项、优选项,进行达标判定,判定结果分为是、否、不参评三种。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其中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1.2.3 当某条文要求不适应该建筑评价类型及建筑类型等条件时,该条文可不做参评项,参评的总项目数相应减少,等级划分时对项数的要求可按原比例调整确定。2 术语注:见广西绿色建筑评价DB45/T 567-2009。3 基本规定注:见广西绿色建筑评价DB45/T 567-2009。24 住宅建筑4.1 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4.
5、1.1 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在建设过程中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减少用于场地平整所带来的建设投资,减少施工工程量,避免因场地建设对原有生态环境与景观的破坏。场地内有价值的树木、水塘、水系不但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而且是传承场地所在区域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也是该区域重要的景观标志。本条的评价要点:1、查看规划文件,了解项目是否具有合法的规划,以及是否符合上层规划对场地的要求。2、规划中如果没有对自然水系、湿地的保护措施,应查看场地原始地形图和设计方案,对比设计方案与原始地形的差异,并了解该项目是否采取了合理的方式避免破坏。本条的实施途径:1、执
6、行上层规划对场地的要求。在设计中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减少对原有场地环境的改变,避免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2、如果对自然水系进行了改造,要对改造的必要性、措施与结果进行评估,在工程结束后进行生态复原。本条的评价方法为:提交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的项目审批文件,以及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场地原始地形图、小区规划设计图纸。同时提交较为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应包含场地建设是否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等相关信息点。4.1.2 建筑场地选址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本条主要对绿色建筑的选址和危险源的避让提
7、出要求。本条的评价要点:1、查看环境评估报告中相关章节或场址检测报告,确定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32、查看环境评估报告中相关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确认场地远离各类危险源。3、查看土壤氡浓度检测报告确认场地内无含氡土壤的威胁,选址周围土壤氡浓度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4、若原场地为工业用地、废弃地(如原垃圾填埋场)等存在潜在污染源的用地,应查看环境评估报告中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相关章节,重点查看场地土壤污染物检测报告。5、如果场地选址内确实存在不安全因素,并采取了措施避让,应查看采取措施后的检测报告。本条的实施途径:1、执行上层规划对场地的要求。如果受
8、到洪涝灾害或泥石流的威胁,应当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2、对项目周边的危险源,应进行环境评估,必要时应进行专门的检测。3、进行土壤含氡检测。4、如果场地选址内确实存在不安全因素,并采取了措施避让,应再次检测。本条的评价方法为:提交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的项目审批文件,以及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场地原始地形图、小区规划设计图纸、土壤含氡检测报告。同时提交较为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应包含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方面的信息点。4.1.3 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 43、多层不高于 28、中高层不高于 24、高层不高于 15。人均居住用地控制指
9、标即每人平均占有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控制指标。本条的评价要点:1、查看建筑总平面图中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确认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用地范围及面积、住宅类型(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以及居住户数。2、核算人均居住用地指标是否符合条文要求。本条的实施途径:1、各种户型比例符合规划主管部门的要求。2、避免过低的建筑密度或容积率。3、准确计算各项综合技术经济指标。4本条的评价方法:提交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小区规划设计图、建筑总平面图等图纸。建筑总平面图中应包含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以及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用地范围、住宅类型以及居住户数等信息点。4.1.4 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
10、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 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为保证住宅建筑基本的日照、采光和通风条件,本条提出应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 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要求。由于广西地区夏季湿热漫长,冬季时间短暂,对日照的要求宜根据地方气候特点酌情降低。为保障居民的切身利益,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降低后的住宅日照标准均“不得低于大寒日日照 1 小时的标准。 ”此外,任何其他情况下的住宅建筑日照标准仍须符合当地规划部门的相应规定。在满足日照要求的前提下,还应注重视觉和卫生要求,特别是低于北纬 25的地区,两幢住宅楼或同一栋楼相邻的居住空间的水平视线距离不宜低于 18
11、m。本条的评价要点:查看日照模拟分析报告,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应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 年版)中的要求或当地规划部门的相应规定。本条的实施途径:1、合理确定住宅建筑布局,进行日照模拟分析。2、注意与周边建筑的相邻关系,避免住宅建筑被遮挡后不满足标准。本条的评价方法:提交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并经过当地规划部门确认的小区日照分析报告,其基本内容至少应包括计算范围、主要计算参数、等时线图或窗日照时间表以及明确的结论。4.1.5 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本条的评价内容主要涉及园林绿化的相关图纸。本条的评价要点:1
12、、查看种植图及植物配置苗木表,确认种植图与苗木表相统一。2、确认选择了乡土植物,选择的植物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3、对于已经实施的项目,可现场核实植物种植情况。本条的实施途径:51、选择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2、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是否列入当地植物名录。本条的评价方法:提交由设计单位提供的住区园林种植施工图及苗木表,途中应标明具体的植物名称及数量,苗木表应与种植图对应,并统计各种植物的数量。4.1.6 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 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 1。绿地率系指住区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各类绿地面积包括
13、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建筑的屋顶绿化,不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公共绿地应采用集中与分散、大小相结合的布局方式,以适应不同居住对象的要求。应满足集中绿地的基本要求:宽度不小于 8m,面积不小于 400m2,以利于绿地内基本设施的设置和游憩要求。公共绿地应满足日照环境要求:应有不少于 13 的绿地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以利于人们的户外活动。本条的评价要点:1、查看建筑总平面图中的绿地范围以及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中住区绿地率的数值,确认图表统一,其绿地率不低于 30
14、%。2、查看公共绿地的范围、公共绿地日照分析图以及人均公共绿地的数值,确认图表统一,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 1。本条的实施途径:在设计中明确绿地和公共绿地的范围,并计算指标。本条的评价方法:提交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小区规划设计图、建筑总平面图等图纸。建筑总平面图中应包含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图中应包含绿地范围及面积,标明公共绿地范围及面积。4.1.7 住区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本条中污染源主要指:易产生噪声的学校和运动场地,易产生烟、气、尘、声的饮食店、修理铺、锅炉房和垃圾转运站等。本条的评价要点:1、查看环境评估报告中相关章节,确定场地范围内存在的污染源,此处污染源主要指:易产生噪声的学校和运动
15、场地,易产生烟、气、尘、声的饮食店、修理铺、锅炉房和垃圾转运站等。62、查看环境评估报告中推荐的隔离污染源的方法,查看设计文件中是否采用的合理的隔离方法及措施。3、查看本项目设计中是否出现新的污染源,以及相应的隔离方法和措施。4、对于已经建成的项目,可检测建成投入使用后噪声、空气质量、水质、光污染等各项环境指标。本条的实施途径:查看环境评估报告中的污染源,查看本设计中的污染源,在设计中采用隔离方法及措施。本条的评价方法:设计阶段评价时,建议提交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其中应包含场地内部潜在污染源情况以及隔离污染源的方法,提交落实措施的相关文件。4.1.8 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
16、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各类影响室外大气环境质量的污染物质,主要包括施工扬尘和废气排放两大方面。本条的评价要点:1、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此条不参评。2、审核施工过程控制的有关文档,包括提交项目组编写的环境保护计划书、实施记录文件(包括照片、录像等)、环境保护结果自评报告以及当地环保局或建委等有关职能部门对环境影响因子如扬尘、噪声、污水排放评价的达标证明。本条的实施途径: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并注意编写环境保护计划书、做好实施记录,保留有关文档。本条的评价方法:提交有关施工过程控制的文档,其中包括所提交的项目组编写的环境保护计划书、实施记录文件(包括照片、录像等) 、环境保护结果自评报告以及当地环保局或建委有关职能部门对环境影响因子(如扬尘、噪音、污水排放)评价的达标证明。4.1.9 住区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 1.5m 高处风速 5ms 是不影响人们正常室外活动的基本要求。广西地区气候温暖、夏季湿热漫长,夏季、过渡季的自然通风对于建筑节能十分重要,此外它还涉及室外环境的舒适度问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