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17.29KB ,
资源ID:3715299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7152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教学设计.doc)为本站会员(11****ws)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教学设计.doc

1、识字 2、金木水火土课文解析:本课是一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儿歌,向我们揭示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观念,即以自然界的 5 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五行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天地日月了。天在上,覆盖万物;地在下,衍生万物。太阳、月亮一直贯穿古今。本课插图与第一课插图合用, “人”立于天地之间,再次让学生感受时空的浩荡,以及人在宇宙万物中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联系生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一、二”等 7 个生字。2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等 4 个字和横、竖 2 种笔画。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通过听读等方法,认识生字。2认识田

2、字格,学写汉字。教学难点:读准“三、四、上”的字音。观察、仿照范字,能在田字格中写准位置。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 (师生)2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图片。 (教师)3课件。 (教师)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联系生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一、二”等 7 个生字。2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三”等 3 个字和横 1 种笔画。教学重点:1通过听读等方法,认识生字。2认识田字格,学写汉字。教学难点:1读准“三、四”的字音。2观察、仿照范字,能在田字格中写准位置。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开火车读“天地人你我他”生字卡片。2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一首童谣。出示课题

3、,板书课题。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指导朗读课题。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给认识的字画一个小五角星。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3不认识的字指出来,教一教。例如:分 照 今古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7 个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三、朗读课文,感悟内容1师带领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2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重点正音,把生字“三、四、上”读正确。3引导学生选生字把课文补充完整。一二三( ) ( ) ,金木水火土。天地

4、分( ) ( ) ,日月照今古。4小组合作:(1)想一想:每一句话讲了什么内容?(2)你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5集体汇报,教师相机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行中“一二三四五”是数字。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数字?(六七八九十等)(2)第二行中“金木水火土”指的是五行。木:出示树木的图片和象形字,告诉学生“木”指的就是树木,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木头做成的。水:出示水的图片。水是大自然的生命之源,引导学生说说水的用处。火:出示火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火的作用和危害。土:出示土的多种形式,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土壤。重点理解“金” ,出示各种金属制品图片,了解“金”可以泛指金属。小

5、结:古代的人喜欢用五行代表自然万物,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和“金木水火土”有关。(3)第三行中“天地分上下” , “天地”指的是“天和地” ,头上为天,脚下为地。我们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间。(4)第四行中“日月照今古” , “日月”指的是“太阳和月亮” ,太阳和月亮从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变。6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男女生分别齐读。设计意图:韵文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在互动交流中获得对韵文内容的大致理解,教师再针对重点和难点加以点拨,必然实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四、认识田字格1认识田字格。2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目的在于书写的工整美观。3引导学生识记横中线、竖

6、中线、小格。我叫田字格,中间的横线叫“横中线” ,横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上下两部分。我中间的竖线叫“竖中线” ,竖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左右两部分。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又把我分成了“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四部分。4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5出示带有“上”字的田字格,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上留天,下留地。五、认识笔画横,指导书写一二三1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讲解:中国字又叫作方块字,它由一笔一笔的笔画组成,每个笔画都有自己的名称。引导学生说一说“一、二、三”中的笔画。跟读笔画名称“横”

7、 。2出示田字格中的“一、二、三” 。讲解:写字要注意写字姿势、写字位置、笔画笔顺。教师讲解写字姿势,分两步边讲解边示范。执笔时大拇指和食指脸对脸,中指指节抵后面。执笔位置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桌面一尺。写字要一笔一笔写。教师带领学生书空。3引导学生从书空“二、三”中了解写字时笔顺是有规律的:从上到下。4学生尝试写汉字“一” 。教师范写“一” ,边写边说书写横的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5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二、三。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这两方面来说)6教师范写二三,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二”:教师重点

8、指导上横短,下横长。“三”: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比较三横的长短有区别,强调中间一横最短;三横之间要等距。7学生练习,教师巡视。8展示评价。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书写,因此教师的书写指导必须到位。教师在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所学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汉字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板书设计:识字 2、金木水火土一 二 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巩固认读。2会写“上”字和竖 1 种笔画。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通过听读等方法,认识生字。2会在田字格中写“上”字。教学难点:读准“上”

9、的字音。观察、仿照范字,能按笔顺写字。教学流程:一、认读生字,巩固生字1我会认。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2游戏:用一个三四五寻找身体各个部分,说一句完整的话。例如:我有一双手。我的两只眼睛大大的。3词语拓展(1)一二三四五最热情了,他们喜欢到处交朋友,你瞧,他们带着好朋友来了。一心一意 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2)像这样四个字在一起的词语我们可以说是四字词语,也叫成语。(3)师带领大家朗读。二、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全班齐读课文两遍。2限时背诵课文:给 5 分钟时间,学生各自试着把课文背诵下来。3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指名背诵,小组齐背,全班齐背。三、认识笔画竖,指导书写上。1小朋友真能干,都会背课文了,开心吗?可是有个人不高兴了,他是谁?出示:上。 “上”想家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回到田字格家中好吗?2仔细观察上,说一说有哪几笔组成。书空竖。3学生书空笔顺。4教师范写,指导练写。5、在小朋友的帮助下,上回到了家。可是他还想找个朋友陪她玩呢?谁来帮他组个词。6、带读词语卡片。四、课堂小结,作业练习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背诵儿歌金木水火土 。3按笔顺书写一二三上,并口头组词。板书设计:识字 2金木水火土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日月日月照今古教学反思: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