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633KB ,
资源ID:3722591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7225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溴丁烷的制备.doc)为本站会员(11****ws)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溴丁烷的制备.doc

1、实验三 1溴丁烷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学习由醇制备溴代烃的原理及方法。2.练习回流及有害气体吸收装置的安装与操作。3.进一步练习液体产品的纯化方法洗涤、干燥、蒸馏等操作。二、实验原理 NaBr + H2SO4 HBr + NaHSO4C4H9OH + HBr C4H9Br + H2O C4H9OH C2H5CHCH2+ H2OC4H9OH + H2O2 C4H9OC4H9HBr + H2SO4 Br2 + SO2 + H2OH2SO4H2SO4本实验主反应为可逆反应,为了提高产率一方面采用 HBr 过量;另一方面使用 NaBr 和 H2SO4 代替 HBr,使 HBr 边生成边参与反应,这样可

2、提高 HBr 的利用率,同时 H2SO4 还起到催化脱水作用。反应中,为防止反应物正丁醇及产物 1溴丁烷逸出反应体系,反应采用回流装置。由于 HBr 有毒害且 HBr 气体难以冷凝,为防止 HBr 逸出,污染环境,需安装气体吸收装置。回流后再进行粗蒸馏,一方面使生成的产品 1溴丁烷分离出来,便于后面的分离提纯操作;另一方面,粗蒸过程可进一步使醇与 HBr 的反应趋于完全。粗产品中含有未反应的醇和副反应生成的醚,用浓 H2SO4 洗涤可将它们除去。因为二者能与浓H2SO4 形成佯盐:+ H2SO4C4H9OH +C4H9OC4H9H2SO4 C4H9OH2 HSO4C4H9OC4H9H HSO4

3、如果 1溴丁烷中含有正丁醇,蒸馏时会形成沸点较低的前馏分(1溴丁烷和正丁醇的共沸混合物沸点为 98.6,含 1溴丁烷 87%,正丁醇 13%) ,而导致精制品产率降低。三、实验药品及物理常数药品名称 分子量(mol wt) 用 量(mL、g、mol) 熔点 () 沸点 () 比重(d420)水溶解度(g/100mL)正丁醇 74.12 6.2mL(0.068mol) 117.7 0.8098 7.91溴丁烷 137.03 101.6 1.276 不溶于水溴化钠 102.89 8.3(0.08mol) 77.1 0.9005 微溶于水浓硫酸 98 103 mL 1.84 易溶于水其它药品 10%

4、碳酸钠溶液、无水氯化钙四、实验装置图制备 1-溴丁烷的实验装置如图 4-14-2 所示。五、实验流程图6.2ml正 丁 醇8.3g NaBr 加 样 品10mlH2O10mlH2SO4 配 混 酸分 四 次 回 流 反 应30min. 蒸 出粗 产 品水 洗浓 硫 酸洗 涤碱 洗加 NaHSO3除 Br2水 洗分 去水 层干 燥 蒸 馏 收 集 99 102度产 品 称 重 , 计 算产 率 。CaCl22粒 沸 石六、实验步骤1配制稀硫酸。在烧杯中加入 10 mL 水,将 10 mL 浓硫酸分批加入水中,并振摇。用冷水浴冷却,备用。2在 100 mL 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 NaBr 8.3g,

5、正丁醇 6.2 mL,沸石 2 粒,摇匀。3安装带气体吸收的回流装置如图 4-1,取一温度计套管及一长颈玻璃漏斗,用橡皮管将温度计套管及长颈玻璃漏斗相连,温度计套管装在球形冷凝管上口,长颈玻璃漏斗倒置在一盛有水的烧杯上,使漏斗口接近水面但不要没入水中,以防水倒吸。从冷凝管上口分四次加入配制好的稀硫酸,每次加入稀硫酸后均须摇动反应瓶。4加热回流 30min。5冷却 5min 后,加沸石 2 粒,改成简易蒸馏装置如图 4-2。6加热蒸馏直至无油滴蒸出为止。7在分液漏斗中将馏出物静置分层。下层倒入干燥的锥形瓶,加入 3mL 浓硫酸洗涤,在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8分出下层(硫酸层) ,上层用 10mL

6、水洗,静置分层。9下层用 5mL 10%碳酸钠溶液洗,静置分层。10下层用 10mL 水洗,静置分层。11下层倒入干燥的锥形瓶中,加无水氯化钙干燥,加塞放置。时时振摇,至澄清透明为止。图 4-1 带气体吸收的回流装置图 图 4-2 简易蒸馏装置12将干燥好的粗产品 1-溴丁烷倒入 50 mL 圆底烧瓶(注意勿使氯化钙干燥剂掉入烧瓶中) ,加粒沸石,装好蒸馏装置如图 4-4,用小火加热,收集 99102馏分。产品量体积,回收,计算产率。七、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1、 加热回流有机反应很多情况下是在溶剂、原料的沸腾温度或较高温度下进行的,为了防止溶剂、原料或产物逸出反应体系引起损失、带来污染及不安全因

7、素,常需要采用回流装置。常用的回流装置如图 1-7所示,其中图 1-7(1)是一般的回流装置。若需要防潮,则可在冷凝管顶端装一氯化钙干燥管,如图1-7(2)所示。图 1-7(3)是用于防潮并吸收有氯化氢、溴化氢或二氧化硫等气体产生和逸出的反应。图 1-7( 4)是用于一边加料、一边进行回流的装置。图 1-7(5)是用于滴加、回流过程中测定反应液温度的装置。进行回流前,应选择合适的烧瓶,液体体积占烧瓶容积的 12 左右为宜。加热前,先在烧瓶中放入沸石,以防暴沸。回流停止后要再进行加热,必须重新放入沸石。根据瓶内液体的沸腾温度,在140以下采用球形冷凝管,高于 140时应采用空气冷凝管。冷凝水不能

8、开得太大,以免把橡皮管弹掉。加热的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水浴、油浴、电热套和石棉网直接加热等。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回流速度的控制,通常以每秒 1 至 2 滴为宜,或者仔细观察蒸汽的高度,蒸汽高度通常以不超过冷凝管的 13 高度为宜,否则因来不及冷凝,会在冷凝管中造成液泛,而导致液体冲出冷凝管。(1) (2) (3) (4) (5)图 1-7 常用的回流装置2、 有害气体吸收在某些有机化学实验中会产生和逸出有刺激性的、水溶性的气体(例如,在制对甲苯乙酮时会产生大量氯化氢,在制正溴丁烷时会逸出溴化氢) ,这时,必须使用气体吸收装置来吸收这些气体,以免污染实验室空气。常见的气体吸收装置见图 1-6 ,其

9、中图 1-6(1)和图 1-6(2)是用于吸收少量气体的装置。图 1-6(1)中的漏斗口应略为倾斜,使一半在水中,一半露出水面,这样既能防止气体逸出,又可防止水被倒吸至反应瓶中。图 1-6(2)的玻璃管应略微离开水面,以防倒吸。有时为了使卤化氢、二氧化硫等气体能较完全地被吸收,可在水中加少些氢氧化钠。若反应过程中会生成或逸出大量有害气体,特别当气体逸出速度很快时,应使用图 1-6(3)的装置。在图 1-6(3)中,水自上端流下(可利用冷凝管流出的水) ,并在恒定的平面上从吸滤瓶支管溢出,引入水槽。粗玻璃管应恰好伸入水面,被水封住,吸收效果较好。(1) (2) (3)图 1-6 常见的气体吸收装

10、置3、 加料时,不要让溴化钠粘附在液面以上的烧瓶壁上,加完物料后要充分摇匀,防止硫酸局部过浓,一加热就会产生氧化副反应,使产品颜色加深。 NaBr + H2SO42 3 Br2 SO2 H2O NaHSO42 2+ + +4、 加热时,一开始不要加热过猛,否则,反应生成的 HBr 来不及反应就会逸出,另外反应混合物的颜色也会很快变深。操作情况良好时,油层仅呈浅黄色,冷凝管顶端应无明显的 HBr 逸出。5、 如果用磨口仪器,粗蒸时,也可将 75弯管换成蒸馏头进行蒸馏,用温度计观察蒸气出口的温度,当蒸气温度持续上升到 105以上而馏出液增加甚慢时即可停止蒸馏,这样判断蒸馏终点比观察馏出液有无油滴更

11、为方便准确。用浓硫酸洗涤粗产品时,一定要事先将油层与水层彻底分开,否则浓硫酸被稀释而降低洗涤的效果。如果粗蒸时蒸出的 HBr 洗涤前未分离除尽,加入浓硫酸后就被氧化生成 Br2,而使油层和酸层都变为橙黄色或橙红色。6、 步骤 6 蒸出 1-溴丁烷完全与否可从以下三方面判断:(1) 蒸馏瓶内上层油层有否蒸完。(2) 蒸出的液体是否由混浊变澄清。(3) 用盛清水的烧杯收集馏出液,有无油滴沉在下面。7、 酸洗后,如果油层有颜色,是由于氧化生成的 Br2 造成的,在随后水洗时,可加入少量 NaHSO3,充分振摇而除去。 NaBr+23Br2 SO2 H2ONaHSO4 2+ +NaHSO38、 本实验

12、最后蒸馏收集 99102的馏分,但是,由于干燥时间较短,水一般不能完全除尽,因此,水和产品形成的共沸物会在 99以前就被蒸出来,这称为前馏分,不能做为产品收集,要另用瓶接收,等到 99后,再用事先称重的干燥的锥形瓶接收产品。八、问题研究与讨论1、 硫酸的浓度 制备 1溴丁烷通常采用 NaBrH 2SO4 法。过去曾用 68.2%的 H2SO4(20mL 浓硫酸15mL 水) ,加热回流时有大量的 HBr 气体从冷凝管顶端逸出生成酸雾。如果降低硫酸的浓度,可使逸出的 HBr 气体大大减少。实验发现,如果采用 62.2%的 H2SO4(10mL 浓硫酸10mL 水) ,加热回流时,基本上没有 HB

13、r 气体从冷凝管顶端逸出。因此,本实验采用后种方法。但是,如果操作马虎,或加料不准确,或加热太剧烈,仍会产生酸雾。为了避免产生酸雾,减轻实验室的空气污染,对初学者还是要求安装气体吸收装置。2、 回流时间 为了探讨最佳的反应时间,做了以下实验:用 5g 正丁醇,8.3g 溴化钠 10mL 浓硫酸加10mL 水,加热回流一定时间后,用分液漏斗分出油层,用 10%碳酸钠溶液洗涤,再用水洗涤,无水氯化钙干燥,所得粗品做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见表 81。表 81 回流反应时间对正溴丁烷产量的影响回流时间/min 粗产物中正丁醇含量/% 1溴丁烷的产量/g1030504.992.191.445.06.56.5

14、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回流 30min 后,反应已基本完成,再增加反应时间, 1溴丁烷的含量并没增加,因此,最佳反应时间为 30min。3、 副产物正丁醚 用气相色谱分析发现粗产物中含有正丁醚,而且不论回流时间长短,正丁醚的含量都是 0.2%0.5%。将 62.2%的硫酸用量增加一倍,粗产物中正丁醚的含量仍然相同。4、 浓硫酸洗涤的效果 实验发现 7mL 粗产物用 1mL 浓硫酸洗涤后,所含的正丁醇几乎全部除去。如用 1mL 浓盐酸洗涤,则尚有少量正丁醇残留,需用 35mL 浓盐酸才能将正丁醇除尽。本实验采用 3mL 浓硫酸洗涤,完全可以除去粗产物中的正丁醇和正丁醚。九、教学方法1、 这个实验包

15、括加热回流、蒸馏、洗涤、干燥等步骤,操作方法较齐全,现象明显,容易解释,也便于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容易成功,初学者只要认真操作,按教材上的小量规模实验,产量一般可达 5g 以上。在课时不多,实验个数较少的课程中,适合于安排为第一个制备实验。预习和准备工作做得较好的学生,4 小时就可从容地完成本实验。2、 在条件许可时,可以组织几个学生为一组做这个实验,分别采用不同条件(如不同的回流时间,不同的硫酸浓度和用量等) ,互相比较,一同总结实验的结果。3、 在实验课时较多的课程中,可以让学生做选做实验或文献实验,用不同的醇(如异丙醇、仲丁醇、异戊醇等)制备溴代烷。用异丁醇为原料时,产物中有近一半不

16、是预期的异丁基溴,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产生这个异常现象的原因。同样还可以用 3甲基2丁醇(旋光性戊醇)做原料,考察反应的产物。十、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 溴丁烷制备实验为什么用回流反应装置?答:此反应较慢,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长时间反应,而玻璃反应装置可达到的最高反应温度是回流温度,所以采用回流反应装置。2. 溴丁烷制备实验为什么用球型而不用直型冷凝管做回流冷凝管?答:因为球型冷凝管冷凝面积大,各处截面积不同,冷凝物易回流下来。3. 溴丁烷制备实验采用 11 的硫酸有什么好处?答:减少硫酸的氧化性,减少有机物碳化;水的存在增加 HBr 溶解量,不易逃出反应体系,减少 HBr损失和环境污染。4.

17、什么时候用气体吸收装置?怎样选择吸收剂?答:有污染环境的气体放出时或产物为气体时,常用气体吸收装置。吸收剂应该是价格便宜、本身不污染环境,对被吸收的气体有大的溶解度。如果气体为产物,吸收剂还应容易与产物分离。5. 1溴丁烷制备实验中,加入浓硫酸到粗产物中的目的是什么?答:除去粗产物中未反应的原料丁醇或溶解的副产物丁烯等。6. 1溴丁烷制备实验中,粗产物用 75 度弯管连接冷凝管和蒸馏瓶进行蒸馏,能否改成一般蒸馏装置进行粗蒸馏?这时如何控制蒸馏终点?答:可用一般蒸馏装置进行粗蒸馏,馏出物的温度达到 100时,即为蒸馏的终点,因为 1-溴丁烷/水共沸点低于 100,而粗产物中有大量水,只要共沸物都蒸出后即可停止蒸馏。7. 在 1溴丁烷制备实验中,硫酸浓度太高或太低会带来什么结果?答:硫酸浓度太高:(1)会使 NaBr 氧化成 Br2,而 Br2 不是亲核试剂。2 NaBr + 3 H2SO4(浓) Br 2 + SO2 + 2 H2O +2 NaHSO4(2)加热回流时可能有大量 HBr 气体从冷凝管顶端逸出形成酸雾。硫酸浓度太低:生成的 HBr 量不足,使反应难以进行。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