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二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地示意图。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
2、太阳高度的变化。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运动。2培养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2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3四季的划分方法及划分依据。【教学难点】1.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3. 教学用具 课件4. 4. 课时安排 4 课时教学过程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运动两种基本形式。1地球的自转(提问)什么是
3、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提问)地轴的空间位置有何特点?-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提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提问)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少?-地球自转一周 360,所需的时间为 23 小时 56 分 4 秒,这叫做 1 个恒星日。即地球某一子午线连续两次通过某一恒星的时间间隔,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提问)1 个恒星日是否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一天?-不是,我们平时说的一天是 24 小时,被称为一个太阳日,它是一个昼夜更替的周期,而不是地球自转的周
4、期。(提问)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怎样的?-(1)角速度概念:角速度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大小:每小时大约 15,每 4 分钟 1分布规律: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2)线速度概念: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分布规律: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而异,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极点为 0V=V0*COS,V0 为赤道线速度, 为当地纬度。(思考)北京和上海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大小如何?-角速度相同,而线速度则上海北京。总结:南北两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2地球的公转(提问)什么是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提问)地球公转轨道
5、有何特点?-轨道(1)形状: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近日点和远日点每年 1 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7 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提问)北半球 1 月份正是隆冬季节,地球应该距离太阳最远才对。怎么会过近日点呢?7 月初正是盛夏,怎么会过远日点?-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决定地球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提问)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自西向东,与自转相同。从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方向。(提问)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少?-地球公转一周 360,所需时间为为 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这叫做 1 个恒星年。(提问)地球公
6、转过程中速度会有何变化?-公转时经近日点时快些,远日点时要慢些,因此造成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稍长于冬半年。3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讲述)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因此地球的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叠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可以用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关系来表示。(提问)什么是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叫黄赤交角,大小为 2326。(提问)黄赤交角的存在对地球有怎样的影响?-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特点:(1)地球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的(2)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而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随时在变,这就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的周年变化。3 月 21 日至 9 月 23 日,太阳
7、直射点在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9 月 23 日至次年 3 月 21 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为北半球的冬半年。12 月 22 日至次年 6 月 22 日,太阳直射点在向北移动;6 月 22 日至 12 月 22 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南北的这种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 次回归运动的周期为 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这称为 1 个回归年。在太阳直射点上,单位面积内获得的太阳能最多。回归运动使得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配,具有回归年的变化。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1)昼和夜的形成(提问)-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
8、,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讲述)晨昏线是一个大圆,晨线和昏线各占一半。晨昏线把地球表面平均分成昼半球和夜半球两部分,其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更替到昼半球的半圆线是晨线;由昼半球向夜半球更替的半圆线叫昏线。(1)昼和夜的表达方法(讲述)任一瞬间,各地所处的昼夜状态可以用太阳高度来表示。(提问)什么是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昼半球上:太阳高度0晨昏线上:太阳高度0夜半球上:太阳高度夜长。(讲述)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了在赤道上和春秋分日外,各地昼弧和夜弧都不等长。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夜弧短,则昼长夜断;反之,则昼短夜长,如果昼弧和夜弧等长,则昼夜平分。昼长时数昼弧度数/15夜长时数夜弧度数/15(1)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2)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