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的显微结构肝细胞板注意腹腔内的血管分布与肝的关系干板层层排列中英静脉汇管区 血液由汇管区流向中央静脉胆汁流出血液流入肝,并在逐层在肝板间的肝血窦的流动1 肝小叶 肝 脏 的 表 面 有 一 薄 层 致 密 的 结 缔 组 织 构 成 的 被 膜 。 被 膜 深 入 肝 内 形 成 网 状 支 架 , 将 肝 实 质 分隔 为 许 多 具 有 相 似 形 态 和 相 同 功 能 的 基 本 单 位 , 称 为 肝 小 叶 。 人类肝脏约有 50 万个肝小叶。肝小叶呈多角棱柱体,约 12 毫米大小,小叶的中轴贯穿一条静脉,为中央静脉,管 壁 由 内 皮 细 胞 组 成 。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
2、放射状排列,形成肝细 胞 板(索),肝细胞板之间是肝血窦。肝细胞板内肝细胞间的细胞膜局部相互凹陷形成毛细胆管,毛细胆管可将肝细胞分泌的胆汁汇集至肝小叶周边的小叶间胆管内。2 肝血窦 是相邻肝板之间的腔隙,是一种特殊的毛细血管。肝血窦的窦壁由内皮细胞构成,内皮有孔,细胞之间的间隙较大,故肝血窦的通透性较大,有利于肝细胞与血流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肝血窦内有肝 巨噬 细 胞 (又称为枯否细胞, Kupffer cell),有较强的吞噬能力,为肝内重要的 防御装置。 在 电 镜 下 观 察 , 肝 血 窦 内 皮 细 胞 与 肝 细 胞 之 间 有 一 狭 窄 间 隙 , 称 窦 周 隙 (Disse
3、腔 ; 狄 氏 间 隙 )。其 内 充 满 血 浆 , 肝 细 胞 血 窦 面 有 微 绒 毛 伸 入 窦 周 隙 , 浸 入 血 浆 中 , 是 肝 细 胞 与 血 浆 之 间 进 行 物 质 交 换的 场 所 。 窦 周 隙 内 还 有 贮 脂 细 胞 , 主 要 贮 存 维 生 素 A3 胆 汁 循 环 肝 细 胞 分 泌 胆 汁 毛 细 胆 管 小 叶 间 胆 管 胆 小 管 胆 管 左 右 胆 管 -肝 总 管 -, ,二肝的循环1 门静脉 进入肝的血管有 门静脉 和肝动脉,故肝的血供丰富。门静脉是肝的功能血管,将从胃肠吸收的物质输入肝内,在肝内合成各种物质和解毒。门静脉在肝门处分为
4、左右两支,分别进入肝左、右叶,继而在肝小叶间反复分支,形成小叶间静脉。小叶间静脉分出小支,称终末肝门微静脉(terminal portal venule),行于相邻两个肝小叶之间。终末肝门微静脉的分支与血窦相连,将门静脉血输入肝小叶内。门静脉-小叶间静脉-终末肝门微静脉-血窦相连-中央静脉-小叶下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2 肝动脉 肝动脉血富含氧(直接由腹主动脉供应) ,是肝的营养血管。肝动脉的分支与门静脉的分支伴行,依次分为小叶间动脉和终末肝微动脉(terminal hepatic arteriole),最后也通入血窦。小叶间动脉还分出小支,供应被膜、间质和胆管。因此,肝血窦内含有门静脉和肝动
5、脉的混合血液。肝血窦的血液,从小叶周边流向中央,汇入中央静脉。中央静脉的内皮外无平滑肌,仅有少量结缔组织。若干中央静脉汇合成小叶下静脉,它单独行于小叶间结缔组织内,管径较大,壁较厚。小叶下静脉进而汇合成 23支肝静脉,出肝后入下腔静脉。肝动脉-小叶间动脉- 终末肝微动脉- 血窦相连-中央静脉-小叶下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回流回流三 肝腺泡一)汇管区; 门 管 区 又 称 汇 管 区 , 肝 动 脉 、 门 静 脉 、 和 左 、 右 肝 管 在 肝 门 处 被 结 缔组 织 包 裹 成 束 , 即 肝 蒂 。 它 进 入 肝 内 呈 树 状 分 支 , 最 后 分 布 于 肝 小 叶 间 ,
6、在 肝 小 叶间 与 肝 小 叶 间 有 三 种 伴 行 的 管 道 , 即 小 叶 间 动 脉 、 小 叶 间 静 脉 、 和 小 叶 间 胆 管 , 这个 区 域 称 门 管 区 。在肝小叶与相邻肝小叶之间的小 叶 间 动 脉 、 小 叶 间 静 脉 、 和 小 叶 间 胆 管 汇 合 处称为汇管区,该汇管区内穿行着肝小动脉及肝门静脉侧支,另外,胆小管也通过汇管区,在两个汇管区之间为相邻两个肝细胞的界板。以汇管区为中轴的肝小叶的结构,叫汇管小叶。汇管小叶为三角形柱状体,由肝腺泡组成,它是肝脏中最小的微循环结构单位,也是最小的功能单位。肝腺泡是由肝细胞以汇管终末分支为轴组成的一个卵圆形实质团
7、块,3-4 个单腺泡组成集合腺泡,3-4 个集合腺泡组成腺泡团块。只有至少 4 个腺泡团块集合在一起时才能被肉眼辨认。这很像不同粗细的树干分支,小分支和附着一串串大小不等的葡萄样终末支。 肝腺泡有 3 个代谢区。接近门脉终末支中轴肝细胞为 I 区,该区的肝血窦内的血液成分近动脉性,氧分压高,细胞代谢比较活跃,抗病能力强,再生能力出现得最早。区是 I 区和区的过渡区。 区是距门脉终末支最远的边缘部分,即肝静脉终末支周围区,其肝窦内血氧分压最低,细胞营养条件差,细胞的再生能力与抵抗力较弱。易 受 药 物和 有 毒 物 质 的 损 害 。 不 良 、 酒 精 中 毒 、 药 物 中 毒 或 病 毒
8、性 肝 炎 时 , 常 首 先 起 带 肝细 胞 变 性 坏 死 。 四 肝门第 一 肝 门 肝 的 脏 面 正 中 有 略 呈 “H”形 的 三 条 沟 , 长 约 5cm, 其 中 横 行 的 沟 位 于 肝 脏 面 正 中 ,有 左 、 右 肝 管 居 前 , 肝 固 有 动 脉 左 、 右 支 居 中 , 肝 门 静 脉 左 、 右 支 在 下 , 肝 的 神 经 和 淋 巴 管 等 由此 出 入 , 故 称 为 肝 门 ( 第 一 肝 门 ) 。 这 些 进 出 肝 门 的 结 构 被 腹 膜 包 裹 称 肝 蒂 。 肝 管 在 前 , 门 静 脉 及其 分 支 在 后 , 肝 固
9、有 动 脉 在 其 间第 二 肝 门 : 肝 的 脏 面 被 分 为 肝 右 叶 (right lobe of liver)、 肝 左 叶 (1eft lobe of liver)、 肝 方 叶(quadrate lobe 0f liver)和 肝 尾 状 叶 (caudate lobe of liver)。 在 腔 静 脉 沟 的 上 端 处 , 有 肝 左 、 中 、 右 静脉 出 肝 后 即 注 入 下 腔 静 脉 , 临 床 上 常 称 此 处 为 第 二 肝 门 。 理 由 是 这 里 也 是 排 毒 的 出 口 。第 三 肝 门 位 于 腔 静 脉 窝 下 段 处 , 该 处 见
10、有 右 半 肝 或 尾 状 叶 的 一 些 小 短 静 脉 有 至 少3 4 条 , 多 至 7 8 条 小 静 脉 注 入 下 腔 静 脉 , 其 中 常 有 大 支 如 右 后 下 静 脉 收 集 右 肝 后 下 段 静 脉 血回 流 , 该 静 脉 出 现 率 很 高 。 临 床 上 常 称 此 处 为 第 三 肝 门 。4 肝的分叶、分段肝脏从表面根据 H 沟可划分的左叶、右叶、方叶和尾叶,但没有真正反映其内部管道系统的构造特征,因而不适应肝脏外科进行部分肝切除的需要。通过对肝脏 Glisson(格利森)系统的研究,并以它的分支为基础对肝脏进行了分叶、分段。但各派学者的划分法有所不同。
11、命名也有差异,至今尚无统一的意见。根据肝内管道结构的生理功能和解剖分布特点,以肝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三者伴行的格林森(Glissvn)系统为依据,结合肝静脉三大支主干及主要属支分别穿行于肝门静脉分支之间,其经到之处相当于肝门静脉分支分布的间隙,呈插指状.这种形态学上的分布情况正是肝脏分叶、分段的良好标志。1. 肝的主要裂隙肝内的四套管道形成两个系统即 Glisson 系统肝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三者伴行系统和肝静脉系统,通过对肝内各管道的研究,发现肝脏内部存在一些自然的缺乏管道的裂隙,如下所述。(1)正中裂。或称主裂,此裂的表面投影即 cantlie 线。此裂在肝膈面相当于下缘胆囊切迹中点于腔静
12、脉窝上缘左侧(肝左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的连线,在肝脏面则经第一肝门右侧端过尾状叶中部,将肝分为右半肝和左半肝两部分,尾状叶亦被分为左、右两半分别属于左半肝与右半肝.肝中静脉经过此裂中,但裂中几乎无门静脉和肝动脉分支或胆管分支越过。(2)右叶间裂。位于正中裂右侧,此裂相当于肝下缘的肝右下角和胆囊切迹连线的中点处,斜向左上方至下腔静脉右侧缘的连线平面,裂中有肝右静脉经过,将右半肝分为右前叶和右后叶。(3)左叶间裂。位于正中裂左侧.起自腔静脉窝上缘左侧肝左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沿肝的膈面行向前下,到脐切迹处转至肝的脏面,循左纵沟续延至此裂起始处。此裂将肝左半叶分为左外侧叶和左内侧叶。方叶和大部分尾状叶包括在左内侧叶内。肝左静脉只部分行经此裂中。(4)左段间裂.在肝左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与肝左缘中点的连线延伸,至脏面止于左纵沟中点处的相应平面,将肝左外侧叶分为上、下两段。(5)右段间裂。在肝脏面横沟右侧端向右延伸至肝右缘中点处的连线.绕至膈面经肝右面中部连至右叶间裂,此裂将右后叶分为上、下两段。(6)背裂。为额状位裂隙,位于肝的后上部,相当尾状叶前界。2.肝的分叶和分段- 五叶八段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