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古诗二首教材分析: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行写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行寓理于诗,写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绝句,他是李白游历庐山时写下的风景诗。这首诗抓住了瀑布的动态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全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情有景,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这两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
2、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教学目标:1.认识“楼、依”等 12 个生字,会写“楼、依”10 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画面,背诵古诗。突破措施:随文识字,多种方式识字。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导入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楼、依、尽”等 6 个生字,会写“楼、依”5 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
3、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导入活动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唐代的杰出诗人有哪些,你们知道吗?学生讨论交流。(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有李白、杜甫、王之涣等)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王之涣。2.介绍王之涣3.诵读汇报(1)(出示登鹳雀楼课件)集体齐读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交流文章写作背景(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2)老师进行提示并请同学回答。(3)老师进行总结。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
4、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2.游戏活动(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富有感情的朗读)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白为入声,故仄)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欲穷千里目,仄平平仄仄更上一层楼。仄仄仄平平(一为入声,故仄)(2)组内比赛读,指名读,全班交流汇报。(3)学习文章中的重点注释。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三
5、、指导书写1.展示本古诗书写生字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找一找不容易写好和容易写错的笔画。3.教师讲解书写要点。4.教师范写,弄清笔顺。5.指导学生描红,临写。6.组织展示。四、讲解文章大意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五、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表达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
6、向上的进取精神。六、布置作业7、板书设计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瀑、布”等 6 个生字,会写“照、炉”5 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导入活动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唐代的杰出诗人有哪些,你们知道吗?学生讨论交流。(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有李白、杜甫、王之涣等)。引出作者李白2.介绍李白李白(701 年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
7、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3.诵读汇报(1)(出示望庐山瀑布课件)集体齐读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交流文章写作背景(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2)老师进行提示并请同学回答。(3)老师进行总结。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2.游戏活动(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学习一类生字。(出示 4 个生字:炉、烟、流、银)指名认读、组词。仔细观察 4 个生字,说说它们有什么
8、相同的地方。(先同桌说说,再提问。)比一比:每组推选一个同学出来写一个字。点评时指出注意事项。比赛谁写得好:学生在课本田字格上练习写这 4 个生字,同桌互评。我们把生字都送回课文中,齐读一遍。(3)学习文章中的重点注释。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三、再读古诗,品味诗意。1.指导学生读诗,要求不但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诗的韵律美。(1)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老师范读。(2)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全班一齐有节奏地朗读诗歌。四、讲解文章大意译文香炉峰
9、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五、概括文章中心思想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最后一句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生动形象的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六、布置作业(1)课后习题“读一读,记一记”(2)朗读并背诵课文七、板书设计八、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