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1、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教育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有(孟禄)3、教育尚未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它和生产、生活浑然一体,属于哪个阶段教育的特征(原始社会的教育) 。4、古代社会的教育准确的说是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5、我国的学校产生于公元前 1000 多年前的(商朝) 。6、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属哪个阶段教育的特征(古代社会的教育)7、 孟子中“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 ;其中“校、序、庠、学”都是指(学校名称) 。8、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指的是(教育的全民
2、化) 。9、终身教育的倡导者是(孔子) 。10、我国古代第一个突破“学在官府” ,创办私学的人是(孔子) 。11、我国第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 。12、教育科学从哲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的体系中分离出来,开创教育科学独立化新时代的标志著作是(大教学论 ) 。13、杜威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 ) 。14、被称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也被看做是传统教育的代表是(赫尔巴特) 。15、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相针锋相对,主张“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的“三中心”思相的人是(杜威)16、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凯洛夫的教育学 ) 。第二章1、教育可以“化民成
3、俗” ,亦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说的是教育的什么功能(政治功能) 。2、据前苏联专家的统计,一个熟练工人接受一年的科技文化教育,比工人在工厂工作一年平均能提高工作效率 1.6 倍。这说明教育具有(经济功能) 。3、下面哪项功能是教育最基本的文化功能(传承文化) 。4、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可以把以物体方式储存的文化转化为以人为载体的文化, 这说明教育的(激活文化)第三章1、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万物皆备于我心,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注重“内省” ,这些品性就能得到发展。这种观点属于(内发论) 。2、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人的发展顺序受基因决定,教育要通过外部训练抢在成熟
4、的时间表前面形成某种能力是低效的,甚至是徒劳的。这种看法属于(内发论) 。3、英国哲学家洛克曾说:“我敢说,平常的人之所以有好有坏,之所以或有用或无用,十有八九都是教育造成的。人与人之间所以千差万别,都是出于教育的不同。 ”这种看法属于(外铄论) 。4、教学中“拔苗助长” “陵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论) 。5、民间说的“三翻六坐七挠八爬”表明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论) 。6、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坚强的意志,那么不严重的疾病也会把他击倒,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7、男生在游戏中一般喜欢扮演坚强不屈的英雄,女生喜欢扮演救死扶伤的大夫,这体现了个体身
5、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8、加强 2-3 岁幼儿的口语训练是遵循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9、个体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年龄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10、培养学生自信、坚毅和努力的品质是依据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11、一般来说,小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少年期) 。12、人的生理成熟的标志是(性机能成熟) 。13、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的身心两方面在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年龄特征) 。14、下列关于遗传对个体发展的作用表述错误的是(遗传素质能预定人的发展) 。15、下列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说法
6、错误的是(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无积极和消极之分) 。16、实现个体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个体主观能动性) 。17、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进程、水平、程度和速率的因素是(学校教育) 。第四章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教育目的) 。2、衡量和评价实施效果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教育目的) 。3、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4、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 。5、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6、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
7、,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家是(陈鹤琴) 。7、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8、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培养创新精神) 。9、 (江泽民)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0、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1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普遍和特殊)的关系。12、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 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教育者达到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是(教学目标) 。13、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指(人的精神、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公而自由的发展) 。14、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以培
8、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四有”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五章1、下列关于教育制度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发展状况说法错误的是(古代社会已经有完备的教育制度) 。2、美国于 1917 年通过了(史密斯休士法案 ) ,在全国内建立中等职业学校。3、下列关于单轨学制的说法错误的是(单轨学制不利于教育的逐级普及) 。4、我国学制采用的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5、关于我国现行学制的演变,说法错误的是(一战后以法国为蓝本改革学制) 。6、我国实施的第一个学制是(癸卯学制) 。7、有利于逐级普及教育的学制是(单轨制) 。8、中共中央、国务院于 1993
9、 年 2 月 13 日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9、下列关于“两全” “两基” “两重”说法不正确的是(要重点调整中等教育结构,重点发展高等教育) 。10、关于初中阶段教育结构的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初中学制缩短) 。第六章1、个别教师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或变相体罚的行为属于侵犯学生的(人格尊来权) 。2、个别教师随意宣扬学生的生理缺陷,属于侵犯学生的(隐私权) 。3、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样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权) 。4、学生的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权利是(学生的受教育权) 。?5、我国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是
10、: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和初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示成年公民)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中小学生不承担任何社会义务) 。7、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8、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9、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这句话是以下哪位教育家的名言(苏霍姆林斯基) 。10、教师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11、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13、 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儿童是(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
11、法律地位) 。14、下列不是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是(服务者角色) 。15、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16、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称教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 。17、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无差别原则) 。第七章1、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是根椐(课程的任务)划分。2、校本课程一般以(必修课或选修课)形式出现。3、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的系统化活动。4、 (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目
12、的、水准、结构与教学要求的纲领性文件。5、1986 年(义务教育法出台,为我国实行课程教材多样化和三级管理政策提供了法律依据。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与各学科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7、 (必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而(选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8、 (狭义的课程设计)涉及从基本理念的确定到选择具体程序方法的整个过程。9、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第八章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其学习必须以个人的(直接经
13、验)为基础。2、教师采用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等形式进行教学,这是运用的(实物)直观。3、下面论述体现启发性原则的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 。5、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说明教学中应重视(能力的培养) 。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各因其材) 。7、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启发性原则) 。第九章1、学习者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和学习风格) ,为后续的教学系统设计步骤提供依据。2、ABCD 法是一种结果性目标表述方式,比较适于(认知技能)领域的学习目标。3、教学策略设计主
14、要解决(“如何教” “如何学” )的问题。4、个别教学制是(落后的)的教学组织形式。5、一节好课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学效果好) 。6、教学设计评价从(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时)开如。7、关于教学媒体选用,表述正确的是(教学媒体并不是目的,通过媒体的采用提高教学效果才是我们的目的) 。第十章1、德育过程中最基本的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2、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人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3、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进行德育的方法称为(实际锻炼法) 。4、通过表扬奖励、批评处分、评比和操行评定
15、等方式进行德育的方法称为(品德评价法) 。5、对过创设良好的环境,潜移转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陶冶教育法) 。6、通过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实际锻炼法) 。7、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8、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学生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的德育规律。9 下列选项哪个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针对极少数有严重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十一章1、首次采用编班分级的教学方式,把班级授课形式引入我国的学校是(京师同文馆) 。2、班主任时常被冠以“班级导师”之名,是因为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指导者) 。3、下面关于形成班级组织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是(班级组织目标应由班主任和同学们共同讨论提出) 。4、新建班初期学生对规范的遵从程度是(服从) 。5、要想使班级组织规范建设有序进行,班主任要在学生对于规范已有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引导,最终使班级大多数学生达到(内化)水平。6、在班集体建设中,围绕班集体奋斗目标所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方法是(系统教育活动法)7、在班级活动中,解决前一天遗留问题,安排布置当天的学习工作任务最常用的活动形式是(晨会) 。8、主题班会开展活动阶段,班主任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和保障) 。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