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34.51KB ,
资源ID:3773873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7738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古诗的平仄规律.doc)为本站会员(hw****26)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古诗的平仄规律.doc

1、古诗词的平仄规律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 、 广韵以及使用最广泛的平水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一、

2、近体诗的一般规律首先看看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首八句,共分为四联。第一、二句称为首联,第二、三句为颔联,第五、六句为颈联,第七、八句为尾联。每联中的第一句叫出句,第二句叫对句。这首诗的平仄格式为:,。, 。,。, 。格式中“”表示平声字, “”表示仄声字, “”表示本应是平声字而改用了仄声字,通常称为“盘”音字, “”表示为本应是仄声字改用了平声字,通常称为“赞” 音字。盘音和赞音字都属于平仄可通用的字。 “”表示是韵脚字。因近体诗必须压

3、平声韵,所以就不标出仄声韵的符号了。从上例可以找出一些规律来,即每句中各自的平仄关系为双音交替,也就是每两个“平” 音字或每两个“仄”音字交替;每联中出句与对句之间的平仄关系为相反的,这一规律称作“对” ,如不符合这一规律便叫做“失对”;相邻两联之间的平仄关系是下联出句前四字与上联对句的前四字平仄相同,后三字将顺序颠倒,称之为“粘” ,如不符合这一规律称之为“失粘” 。这些粘对关系可将诗中的平仄声调进行调配,使之吟读时有起伏感,有回环感。总之,从这首诗我们可以归纳出如下几条: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2、平仄在本联内是相反的。3、平仄在下联出句与上联对句之间是相粘的。4、凡偶句最后一字必须是平

4、声字,且为韵字。二、律诗的平仄格式(一)七言律诗七言律诗一般有四种格式,即第一句的格式。记住第一句的格式,以下只要按照粘对的关系就可以将全诗的平仄格式写出来了。那么哪四种格式呢?(1)平起首句入韵式这是指第一句第一个字为平声字,第一句的最后一字为平声押韵,具体格式如下:因最后两字为两个平声字,也叫平平脚(2)平起首句不入韵式这是指第一句第一个字为平声字,第一句的最后一字为仄声字不押韵,具体格式如下:因最后两个字为平仄,也叫平仄脚。(3)仄起首句入韵式这是指第一句第一个字为仄声字,第一句的最后一字为平声字押韵,具体格式如下:因最后两个字为仄平,也叫仄平脚。(4)仄起首句不入韵式这是指第一句第一个

5、字为仄声字,第一句的最后一字为仄声字不押韵,具体格式如下:因最后两个字为仄仄,也叫仄仄脚。古诗平仄规律 2下面举诗为例:第(1)种格式 平起首句入韵式(刘长卿寄友人 ) 新年草色远凄凄, 久客将归失路蹊。 暮雨不知涢口处, 春风只到穆陵西。 城孤尽日空花落, 三户无人白乌啼。 君在江南相忆否, 门前五柳几枝低。 第(2)种格式 平起首句不入韵式(白居易城上夜宴 ) 留春不住登城望, 惜夜相将秉烛游。 风月万家河两岸, 笙歌一曲郡西楼。 诗听越客吟何苦, 酒被吴娃劝不休。 从道人生都是梦, 梦中欢笑亦胜愁。 第(3)种格式 仄起首句入韵式(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 王浚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6、 千寻铁索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会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第(4)种格式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杜甫阁夜 )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霄。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七言律诗以首句起韵为正规格式,因而在这四种格式中, (1)和(3)为最基本的格式, (2)是把(1)的首句后三字进行顺序颠倒,即将(1)的“ 仄平平”改为“平平仄” ,其余不变。 (4)是将(3)的首句后三字顺序颠倒,即“仄仄平”改为“ 平仄仄” ,其余也没变化。以上是七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写律诗时

7、可根据此规律进行创作。当然还有一些手法将在后面谈到。古诗词的平仄规律 3(二)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比七言律诗的每句少两个字,也就是把七言律诗每句的前两个字去掉,就成了五言律诗,所以,五言律诗也是和七言律诗一样有四种格式。以诗为例:第(1)种格式 平起首句入韵式(刘禹锡闻新蝉 ) 蝉声未发前, 已自感流年。 一入凄凉耳, 如闻断续弦。 晴清依露叶, 晚急畏霞天。 何事秋卿咏, 逢时亦悄然。 第(2)种格式 平起首句不入韵式(李白送友人 )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第(3)种格式 仄起首句入韵式(王维送李使节 )

8、万壑树参天, 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 树杪万重泉。 汉女输橦室, 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 不敢倚先贤。第(4)种格式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杜甫春望 )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五言律诗是以首句不入韵为正规格式,所以第(2)种和第(4)种格式为最基本格式。古诗词的平仄规律 4三、绝句的平仄格式(一)七言绝句绝句是每首四句,也就是律诗的一半,同样也分为四种格式,其实就是律诗的每一种格式的前半首。(1)平起首句入韵式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9、(2)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窦巩南游感兴 ) 伤心欲问当时事, 惟见江流去不回。 日暮东风春草绿, 鹧鸪飞上越王台。(3)仄起首句入韵式 (张继枫桥夜泊 )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4)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王维忆山东兄弟 )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二)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相同,也是律诗的前半首。(1)平起首句入韵式(李嘉祐白鹭 ) 江南渌水多, 顾影逗轻波。 落日秦云里, 山高奈若何。(2)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李贺莫种树 ) 园中莫种树, 种树四时愁。 独睡南床日, 今秋似去秋。(3)仄起首句入韵式

10、(王安石梅花 )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4)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王维相思 )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古诗词的平仄规律 5四、近体诗平仄的一些讲究(一)避孤平所谓“孤平” 就是指在平收的句子里,除了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如七言诗中将“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改为“ 仄仄仄平仄仄平”句式,很显然,由于第三字本应是平声字而由于在作诗时用了仄声字,使得整个句子除韵脚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这就是犯了“孤平 ”的毛病。所以,在这样的句子里,第三字就不能用盘声字而是必须用平声字。同理,在五言诗的“平平仄仄平”句式里,也不能写成“仄平仄仄平”,这也

11、犯“ 孤平”。如果因为创作的需要,七言的第三字,五言的第一字必须用仄声字,就必须在七言的第五字或五言的第三字想法补救。 “孤平” 是诗家的大忌,切记要注意。在仄收的句子里,全句即使只剩下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 ,只算是一个“拗句”,也就是不规整的句子。(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近体诗的平仄口诀,是对七言诗说的。意思是第一字,第三字,第五字可以不论平仄,随意使用,而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则必须按照声律规定的规则,该平声的不能用仄声,该仄声的不能用平声。由此可知,在五言诗里面,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一口诀对初学写诗的人来说,确实很方便,但是并不能全面概括

12、,但是像前面说的关于犯“孤平” 的问题时,就是七言的第三字和五言的第一字,这就不能随便用了,而是要注意不能犯“孤平” 。(三)拗救从广义上来讲,凡是不符合平仄规律的字都叫做“拗” 字,但在近体诗中那些不论平仄的字,就不能算是 “拗”字了。只有在二四六分明而不分明时,一三五不能不论而不论了的字才算真正的“拗” 字。如果出现拗字,就必须进行补救,救过来以后就不算毛病了。拗救的方法一般有三种。(1)本句自救七言诗的第三字拗,第五字救。如“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苏轼新城道中 )中,本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但是对句中第三字用了仄声字 “自”,则第五字就必须改用平声字“沙”

13、 ,就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起到了自救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此句中第一字本应是仄声而用了一个平声字“ 溪”,因其位置不重要,所以第五字必须进行自救。五言诗中第一字拗则第三字救。如“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中,本应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但出句中第一字用了平声字“ 挥”,那么第三字就要用一仄声字“自” 进行自救,变成“平仄仄平仄”。(2)对句相救七言诗出句的第三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对句的第三字就将该用仄声字而改用平声字。如“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李贺南园 )中,本应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出句的第三字用了仄声字“若 ”,对句中第三字就

14、改用平声字“归” 进行对救。同理,七言诗出句的第五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对句的第五字就该用仄声字而改用平声字。如“身无拘束起前晚,路足交亲行自迟” (刘禹锡答白宾客 )中,本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出句中第五字本应平声字而用了一个仄声字“ 起”,对句中第五字则必须用一平声字“行” 进行对救。五言诗第一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对句的第一字就该用仄声字而改用平声字。如“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中,本应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出句的第一字用了仄声字“不”,对句中第一字就改用平声字“何” 进行对救。五言诗第三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对句的第三字就该用仄声

15、字而改用平声字。如“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杜甫 促织 )中,本应是“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出句的第三字用了仄声字“甚” ,对句中第三字就改用平声字“何”进行对救。需要说明的是,对句相救都是仄拗平救,而没有平拗仄救的,因为如果平拗仄救就容易犯孤平。(3)既本句自救又对句相救再看前面曾举过的例子:“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中,出句的第五字本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竹”,对句的第三字本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自” ,在对句中第五字 “沙”就既自救了本句的第三字,又相救了出句的第五字,这就是一字两救。古诗词的平仄规律 6古体诗的平仄规律 古体诗的平仄要求不像近体诗那样严格,特别是

16、汉魏六朝及以前,其平仄几乎是毫无约束,完全自由的。但自唐以后,有些诗人在写古体诗时为了有意避免律句,反而为古体诗的平仄造成了许多特点。但也有人受近体诗的影响,在写古体诗时故意掺进一定的律句,就形成了有别于古体诗的“入律古风” 的风格。古体诗每句的最后三字称为三字尾。就三字尾而言,常见的平仄类型有平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四种类型。在平脚的句子里,五古第三字,七古第五字以用平声为原则,仄脚的句子里,五古第三字,七古第五字以用仄声为原则。下面以五古为例,分别看一下这四种类型的具体情况。一、平平平,也称为三平调这是古体诗的专用形式,用得最多,一般分为四类。(一)仄仄平平平如:“欲取鸣琴弹”(孟浩

17、然怀辛大 ) 。(二)平仄平平平如:“穷巷牛羊归”(王维渭川田家 )(三)仄平平平平如:“醒时同交欢”(李白月下独酌 )(四)平平平平平如:“长歌吟松风”(李白下终南山 )二、平仄平这种形式也是分为四种。(一)平平平仄平如:“清光犹为君”(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二)仄平平仄平如:“草深狐兔肥”(崔颢古游侠 )(三)仄仄平仄平如:“草色新雨中”(邱为寻西山隐者 )(四)平仄平仄平如:“松月生夜凉”(孟浩然宿叶师山房 )三、仄平仄这种形式也是分为四种。(一)平平仄平仄如:“心随雁飞灭”(孟浩然秋登兰山 )(二)仄平仄平仄如:“况之异乡别”(王昌龄行子苦 )(三)仄仄仄平仄如:“竹露滴清响”(孟浩然怀辛大 )(四)平仄仄平仄如:“衣上灞陵雨”(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四、仄仄仄这种形式也是分为四种。(一)平平仄仄仄如:“登临出世界”(岑参登慈恩寺浮图 )(二)仄平仄仄仄如:“十觞亦不醉”(杜甫赠卫八处士 )(三)仄仄仄仄仄如:“幼为长所育”(韦应物送杨氏女 )(四)平仄仄仄仄如:“舟楫恐失坠”(杜甫梦李白 )古诗词的平仄规律 7七古的平仄规律和五古的平仄规律相同,也是有四种形式,不过由于七古比五古多两个字,变化样式也就要更多一些,这里就不再多述了。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