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698.50KB ,
资源ID:3775457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7754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专题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17年高考历史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解析版).doc)为本站会员(温***)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专题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17年高考历史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解析版).doc

1、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媾和、制定法律等一切国家大事。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雅典公民必须让子女学会一门手艺,否则子女可拒绝赡养其父母;鼓励橄榄油出口。材料二 梭伦的诗歌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请回答:(1)材料一是梭伦改革的内容,请概括归纳改革涉及哪几

2、个方面?是如何规定的?(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梭伦改革有何特征?体现了梭伦改革的侧重点是什么?(3)梭伦改革对本国政治体制的形成有何影响?【答案】(1)涉及等级划分、公民大会职权及官吏任免、对待工商业的态度。规定:以财产的多少划分等级;由公民大会产生或罢免官吏;鼓励工商业发展;提倡学习手工技艺。(2)特征:节制、折中、公平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侧重点:缓和社会矛盾,振兴雅典城邦。(3)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奠定 了社会基础。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与戎狄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战国策材料二 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

3、,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今恃多官众吏,官立丞、监。夫置丞立监者,且以禁人之为利也;而丞、监亦欲为利,则何以相禁?别其势,难其道,故曰:其势难匿者,虽跖不为非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私利塞于外,则民务属于农;属于农则朴,朴则畏令。商君书材料三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 ,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斗,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秦国民风的特点。(2)据材料二,指出商鞅为转变民风所采取的措施。(3)据材料三,简析秦国民风变化带来的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答案】(1)特点:尚武(强悍 );轻义

4、(重利) ;缺乏诚信。(2)措施:刑罚平等,废除贵族特权;采用分权办法,加强官吏职权管理;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重视农业,让农民专心务农。(3)影响:治安稳定,社会和谐;百姓富足,国家富强;人民勇于为国战斗,军队战斗力增强。(4)启示:改革须关注民风问题;合理制定与严格执行法律制度是引导民风的重要手段之一;转变民风有利于凝聚力量(或社会和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康有为曾指出:“握枢密之任者,惟军机处数人。此外,则诸部只见纸册,千官皆同闲人。中央实行官缺制 、地方各级官员搞捐纳制 ,致使大批德才皆无之人私相授受 世代在任 。 ”材料二 1901 年 3 月,西班牙特使葛罗干照会清

5、政府,明确提出“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冠于六部之首” 。7 月 24 日,清廷发布上谕, “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1905 年 9 月 2 日,光绪皇帝诏准袁世凯、张之 洞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堂的折子,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 。1906 年规定,中央立法权由议会行使,在议会成立以前,先设立资政院作为过渡性机构。并规定内阁行使行政权,法部行使司法权。1907 年 9 月 20 日清廷下谕先设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 。10 月 11 日,又令各省筹设咨议局,府州县筹设议事会。设立资政院的上谕颁布后,直到 1910 年 10 月 3 日,才在国会请愿的声浪中举行开院典礼。迫

6、于形势急速变化,责任内阁于 1911 年成立,主要以皇族任责任内阁阁员,被时人称为“皇族内阁”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朝官制存在的弊端。(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清政府采取的改革措施。【答案】(1)官僚机构臃肿庞大,人员冗繁;选用官员的方式落后,官员的素质低。(2)进步之处:使延续了 1300 多年的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国家机构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分权的原则,是国家体制近代化的体现。局限性:外务部的设立是为满足外国列强的需要;改革步伐缓慢且呈现出被动性;未能触动最根本的皇权专制问题,导致人心丧失,加速了清朝灭亡。4. 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王安石以“因

7、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手,进行了全方位的变法,但他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王安石明确提出,要像唐初魏征辅助李世民那样, “能以数年之间,而天下几致刑措,中国安宁,夷蛮顺服” ,达到在北宋中叶再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新探材料二 对王安石的变法,元丰年间的枢密院检详官梁焘曾指责说:青苗之钱未一及偿,而责以免 役;免役之钱未暇入,而重以淤田;淤田方下,而复有方田;方田未息,而迫于保甲。是徒扰百姓,使不得少休于圣泽。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新探材料三 宋史王安石传 载:熙宁七年(公元 1074 年) 春,天下久旱,

8、饥民流离,帝(神宗)忧形于色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 ”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 ”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个人原因有哪些。(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变法的认识。【答案】(1)目的: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再现封建盛世的局面。急功好利,操之过急;用人不当,出现 危害百姓的现象。(2)原因: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极

9、力阻挠和反对。认识:变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最终不一定能成功;促进变法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关于废除奴隶制度的法令前,俄国有三个阶级分别提出解决农奴问题的方案。地主贵族的改革草案:主张只给农奴人身自由,不给他们土地所有权,并且提议减少农民的份地,坚决主张农民使用份地必须负担繁重的义务。来源:Z|xx|k.Com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改革草案:主张解放农民并让农民得到他耕种的全部土地,但农民应付给地主赎金,否则就是破坏私有权,因而要求兼顾地主和农民的利益,实现两个阶级的妥协。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改革草案:主张彻底废除农奴制度,推翻沙皇专制统

10、治,建立共和国。来源:学_科_网陶惠芬俄国近代改革史(1)1861 年改革体现了上述哪个草案的内容?并分析此次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外两个草案未被采纳的主要原因。【答案】(1)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改革草案内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和市场,推动了俄国的工业革命;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地主贵族的改革草案:不能满足农民利益,不利于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危及沙皇的统治。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改革草案:超越了俄国社会现实。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掌握政治、经济力量的主要是以沙皇为代表的贵族地主。【解析】回答第(1)问,需回忆俄国

11、 1861 年改革内容,可以得出 1861 年改革不仅给了农奴人身自由,而且还有属于他们的份地。因此可以判断是体现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草案。所谓近代化主要核心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1861 年改革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都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特别是经济,为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市场、劳动力、资本等一系列条件。回答第(2)问,主要联系 1861 年改革的背景,可以知道1861 年改革实施的必要性。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 世纪中期)俄国人口中的大多数是依附于主人的农奴。与 1848 年前东欧中部的情况相比,俄国的农奴身份更加具有法律义务。它类似美洲的奴隶制,因为农奴是被“占有的” ,可以

12、买卖,还可以在农业以外的工作上役使。部分农奴耕耘土地,无偿地为贵族们操劳,另一些可能会被他们的主人弄到工厂或矿上做工,或是为了诸如此类的目的租与他人。再有就是比较独立、像手艺人或技工那样工作的人,他们流动于城市之间或是在城里居住,但是他们必须从进项中提交一定费用给地主,或者在地主要求时回去。主人对他们的农奴负有某种家长式的责任,贵族们在村子里还成立一种个人的地方政府。和美国南方一样,法律从不干预或者只是极少地干预贵族与农奴之间的事务,因而农奴的命运每时每刻都取决于主人的个人品格和经济状况。1861 年,俄国颁布了解放法令 。之后,一位热心的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

13、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美)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改革前农奴、地主、国家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你对上述官员谈话内容的理解。【答案】(1)地主“ 占有”并可以买卖、出租农奴,同时也对农奴负有家长式的“保护”责任;农奴要无偿地为地主劳作或“提交一定的费用”等;国家基本不干预地主与农奴之间的事务。(2)理解:上述谈话不完全符合史实,可能只是部分人对农奴解放的一种期望。1861 年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自由。但因赎地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并受到了村社的束缚。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 )文明现

14、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材料二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 一看 1861 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1)怎样理解“欧洲一直在进步的 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为此进行的 1861 年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占有怎样的地 位?(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列宁所说的“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

15、正确的 ”。列宁观察这一问题的着眼点是什么?【答案】(1)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而俄国政治上仍延续着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存在着农奴制度。1861 年改革是一次承上启下的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或:使俄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俄国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司法制度的改革促进了俄国政治的法制化。(答具体措施也可)着眼点:国家结构的变化。(答生产力也可)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教育改革出现两类公立学堂,一曰“皇堂” ,二曰“西堂” 。 “皇堂”保证满清皇室的皇子们在未谙人事时就在教育上

16、获得最严格的训练。他们每天凌晨起床,由宫内唯一的太师授课。第一堂课是中国文学,当这些皇室学生走进教室时,老师要从他的椅子上起身,接受学生们的“大请”,他也回敬一个礼并坐下。中国文学课要上两个小时,然后是用满族的通古斯语和蒙古语作文。教师的级别比太师低一些,称“师傅” ,他须在门口恭迎学生,并要先鞠躬,然后才开始上课,接下来的课程是在“谙达”(满语,教习皇子皇孙弓马、国语的人 )辅导下进行马、步、箭等竞技运动。击剑、摔跤,年轻王子们一整天都用来进行脑力与体力的训练,他们睡得比较早。每天饮食也是定时定量,决不允许赌博。“西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政府资助的,除教授有关“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外,专门修习

17、其他诸如数学或自然科学之类西方课程, “中学”教授中国历史和孔圣人及其他先贤们的著作, “西学”则用英文、法文或日文教习,此类教师虽非国子监毕业,但大都有出国研习经历,他们普遍受到当地满清高官的尊敬和另眼相待。 “西堂”的学生们每月还能从政府那儿领到一笔小小的生活补贴,大约为一元或一元五。另外,他们在学堂还有一间免费的住处。摘编自香港记者自由通讯汇编帝国的回忆(1)根据材料,比较清朝“皇堂”与“西堂”的办学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西堂”出现的背景。【答案】(1)特点:从教学内容看,皇堂重传统国学教育,西堂偏重西学教育;从培养目标看,皇堂旨在培养满清贵族子弟以保证其统治需要

18、,西堂重在培养实用人才;从学堂教师看,皇堂是国子监传统儒家学者,西堂是有出国留学经历 的近代人才。(2)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外文化教育交流频繁;面对民族危机,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进行教育改革以自救。易错起源 1、 中国古代改革的内容、特点及影响例 1、材料 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 “重如其文” ,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 “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 。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

19、“开元通宝”字样( 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 ,称作一文,亦称作一钱,每十钱重一两, “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 “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 ,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 “光绪元宝”等。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答案】(1)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2)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通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

20、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解析】第(1)问,可从材料中概括得出,从名称样式重量等角度解答。第 (2)问,从材料中可以得出币制统一、范式固定,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变式探究】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 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答案】(1)商

21、鞅变法: 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如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郡县等.(举 一例说明即可)北魏孝文帝改革:落后的鲜卑族文化和先进的中原文化之间的矛盾,如实行均田制、推行汉化政策等.(举一例说明即可)(2)商鞅变法:创设新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借鉴中原文化 .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 【名师点睛】综合分析中国古代改革的特点1从政治角度看,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都涉及了政治制度改革.商鞅变法更侧重于制度的重建,如废分封,推行县制,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而孝文帝改革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和考核制度,任用汉族地主为官,更侧重于接受汉族先进政治制度,加强对

22、中原地区的统治;王安石变法很少涉及政治制度变革,这是时代背景决定的. 2从经济角度看,三次改革都涉及经济举措.商鞅变法涉及土地制度、农业商业政策以及经济衡量计算单位等,本质上反映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特点,有助于政治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涉及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体现了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耕作方式的特征;而王安石变法从富国角度出发,改革赋役制度,重视农业,兴办水利工程,加强市场流通管理等,目的是限制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农民阶级与封建国家的矛盾,以达到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3从军事角度看,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进行了军事改革,商鞅变法的军事改革本质目的是为了强兵,达到争雄优势

23、、称霸天下的目的;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虽然也是为了强兵,但更侧重于防范人民的反抗和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4从思想文化及生活习俗方面,三次改革都有所涉及.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强调的是加强思想控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汉化政策的体现 ;王安石变法对教育进行改革,从科举制度入手,达到整顿吏治的目的.易错起源 2、 欧洲资本主 义发展影响下的改革例 2、19 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 2: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

24、.(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材料 3: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 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请回答:(1)依据材料 1,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2)19 世纪 8

25、0 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 2、3,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方式: 官营.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 .(2)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 ;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 .(3)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 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解析】第(1)问中的第一小问从材料中“创办官

26、立事业”可知殖产兴业的方式应为官营; 第二小问从材料中“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可归纳殖产兴业的原因.第(2)问中的第一小问从材料 3 中“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日本人民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可推断得出答案;第二小问从材料 2 中“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可断定原因之一是官营企业的弊端,从材料 3 中“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可断定官营企业的阻碍也应为原因之一,从材料 3 中“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 断定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是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之一,从材料 3 中“何须政府自身为之”可判断,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

27、策的不满也属原因之一.第(3)问应从政府干预经济的角度考虑 .【变式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来源:学#科#网 Z#X#X#K材料一 (德意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 ”;“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1520 年)材料二 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 4 000 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克利斯坦宗教改革材料三 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1)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 公开书”销量这么大?(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推动“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答案】(1)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实行政教分离。原因: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印刷术的应用。(2)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力量: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卡尔文(加尔文 )等教会人士。【名师点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影响下改革的不同特点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