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制造业供应链报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二 四年十一月十五日前 言加入 WTO,意味着中国经济全面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洪流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平等参与国际化合作和专业化分工;另一方面,旨在推进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 WTO多边协定机制,也将使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国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优势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现实问题。后工业经济时代,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品质和扩大销售方面的竞争已经相当成熟,在生产领域进一步挖掘“利润生长点”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将眼光转向以服务为核心的竞争。而在服务领域,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服务尤其令人关注,因为高效供应链
2、和合理物流可以使整个生产和流通结构得到改善和协调,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有力支持,并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在我国,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曾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长期以来经济领域盛行“重生产、轻流通”观念,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才开始在理论界接触“物流”概念,物流管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难以付诸实施,尤其是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实践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为明显。而在今天的消费市场中,顾客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每个企业都能对这些变化做出及时快速的反应,这已成为现代企业在市场立足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经济全球化、合作伙伴关系、信息技术进步以及管理思想的创新,使得竞争的方式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市场竞争由原来从企
3、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看,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增强成本控制、高效利用资源、改善服务和增加收益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大大节约时间和财力,更大程度上满足顾客的需要。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世界上许多跨国公司,如 IBM、戴尔(Dell) 、沃尔玛、丰田、尼桑和耐克等公司,都在通过科学的供应链管理来获得在国际市场领先的竞争优势。为促进我国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高并与国际接轨,帮助企业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于 2004 年 2 月初,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问卷
4、调查。调查企业 500 家,收回 95 份,有效问卷 88 份,并根据调查问卷分析得出此报告。本报告对我国供应链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其中简要回顾了供应链管理在我国发展概况,重点对我国当前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和供应链绩效做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我国供应链管理发展的方向。目 录前言 .2第一章 中国供应链发展概述 .4一、供应链概念 .4二、供应链在中国的发展 .5第二章 中国供应链现状分析 .6一、样本描述 .6二、供应链合作状况分析 .61. 供应商关系分析 .72. 客户关系分析 .123. 物流外包业务分析 .13三、供应链运作分析 .141. 供应链的运作范围 .142.
5、 供应链管理管理方式 .143. 供应链管理中的困难 .15四、供应链绩效分析 .151. 订单完成率和按时交货率 .162. 供应链反应能力 .163. 产成品存货比例 .174. 供应链衔接 .175. 付款周期和订货周期 .19第三章 中国供应链的发展方向 .19第一章 第一章 中国供应链发展概述一、供应链概念供应链(Supply Chain)概念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是指将采购的原材料和收到的零部件,通过生产的转换和销售等过程传递到企业用户的一个过程。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注重企业的自身利益目标。随着企业经营的进一步发展,供
6、应链的概念范围扩大到了与其它企业的联系,扩大到供应链的外部环境,偏向于定义它为一个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它是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现代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向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此时供应链的概念形成为一个网链的概念。英国著名物流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Martin Christopher)教授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一书中对供应链进行了如下定义:供应链是指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过程和活动的上游及下游企业组织所构成的网络。按此定义,这条
7、供应链的所有企业都是相互依存的,但实际上它们却彼此并没有太多的协作。这种供应链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理解的供应链。我国 2001 年发布实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GBT183542001)中对供应链的定义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而供应链管理定义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美国供应链协会认为:供应链,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一个术语,涉及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的最终产品生产与交付的一切努力。供应链管理包括贯穿于整个渠道来管理供应与需求、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制造与装配
8、、仓储与存货跟踪、订单录入与管理、分销以及向顾客交货。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给出一个供应链比较确切的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链结构和模式。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包含所有加盟的节 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这个概念强调了供应链的战略伙伴关系,从形式上看,客户是在购买商品,但实质上客户是在购买能带来效益的价值。各种物料在供应链上移动,是一个不断采用高
9、新技术增加其技术含量或附加值的增值过程。二、供应链在中国的发展从国际范围内来看,供应链管理是和工业化的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国际上对供应链管理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的组成、多级库存、供应链的财务等方面,主要解决供应链的操作效率问题。近来的研究主要把供应链管理看作一种战略性的管理体系,研究到了所有加盟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特别是集中 在合作制造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方面,而不仅仅是供应链的连接问题,其范围已经超越了供应链出现初期的那种以短期的、基于某些业务活动的经济关系,更偏重于长期计划的研究。在我国,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要相对滞后一些,但一些相关
10、的思想却早已开始形成。供应链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1978 年以前,我国的制造业相对比较落后,企业对“供应链”这个概念几乎是一无所知。企业要生产什么,往往不是自己决定,而是被原材料推动,直至成品销售给客户。此时由于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的条件,企业拼命争技改、抢项目、扩建厂房、更新设备,导致制造能力大量过剩,而销售和供应能力则很弱,是典型的“腰鼓型”呆滞式企业。这个年代又被称作供应链的“推式”时代。2. 19791992 年,中国的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始注意充分利用内部资源,客户的需求也逐渐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因素。在客户需求的“拉动”下,企业开始注意
11、对整个经营活动(最初意义上的供应链)加以控制和管理。这些年又被称作供应链的“拉式”时代。3. 1993 年以后,中国的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市场逐步繁荣,大部分商品已呈现过剩,产品质量等因素在竞争中的优势逐步减少,成本的竞争优势逐步体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就加以管理和控制,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这也只是刚刚开始了供应链内部集成的阶段。目前,中国对供应链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过去国内企业对供应链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供应商制造商这一层面上,只是供应链上的一小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局限于供应商的选择和定位、降低成本、
12、控制质量、保证供应链的连续性和经济性等问题,没有考虑整个从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到最终用户的完整供应链,而且研究也没有考虑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性等问题。因此,可以说,目前在我国企业界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就我国脱胎于计划经济模式的国有企业和中小规模的大量的加工生产企业来说,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仍然是比较陌生的概念。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随着为跨国公司配套企业的增加,一些企业逐渐开始在理念和经营上不自觉地有了供应链管理的要求。第二章 中国供应链现状分析一、样本描述为保证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根据各生产企业的物流需求的不同对问卷抽样的 88 个样本进行了合理分配。按照企业采购规模的不同(其中有 10
13、 份问卷企业采购规模未填) ,回收问卷的构成比例如下:1 2010-205-102-51-21000-11000Count302010011912218117二、供应链合作状况分析供应链是通过其组织与供应商和客户的过程之间实现连接和协调来进行管理。因此,联系对于供应链竞争来说,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这种联系实际上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只有当合作的各方之间的关系充满对所有各方的承诺时,才能足以确保为合作的对象创造价值,为所有合作者创造获得更多的利润。供应链合作关系(Supply Chain Partnership,SCP)一般是指:在供应链内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协调关系,以保证实
14、现某个特定的目标或效益。相对某个企业来说,它既包括企业与上游供应商的关系、企业与下游客户的关系,同时也包括企业和第三方物流的关系。1. 1. 供应商关系分析(1)公司供应链管理部门人数相对较少,对供应商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较强。调查显示,大多数的企业已经设立了供应链管理部门,但一般人数较少。如图 2 所示,供应链管理部门人数平均占公司员工总数 3%。另一方面,企业对供应商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普遍增强,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有 85%的企业都设立了专业人员管理供应商合同。(2)供应商关系普遍得到重视,一个重要表现是设立专业人员管理供应商关系。调查表明,中国的企业已经越来越意识到供应商的重要性,当问到“是
15、否将供应商视为企业物料规划流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时候,有 90.9%的企业回答是肯定的,但是仍然有少部分企业仍然没有认识到供应链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图 2 供应链部门员工数100%4% 3%0100020003000员 工 总 数 ( 人 ) 供 应 链 管 理 部 门 员 工 数 ( 人 )数 量 占 员 工 总 数 的 比 例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 2761 117 80上上上上上上上上 100% 4% 3%图 3 供应商合同管理8 5 %1 5 %0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16、 0 %9 0 %是 否是 否 有 专 业 人 员 管理 与 供 应 商 的 合 同4 Percent100806040200919企业重视供应商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设立专业人员负责供应商关系,管理供应商合同。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 85.2%的企业设立了这样的岗位,专门负责供应商事务。另一方面,是否设立这样的岗位,也可以充分的反映出企业对供应商的重视程度。如图 3 所示,供应链意识强、将供应商视作企业流程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有 89%都设立了专业人员管理供应商关系,只有 11%的企业还没有付诸实行。而对供应商不是很重视的企业对这个岗位则莫衷一是。5 Percent1008060402008911
17、5050(2)选择供应商的标准趋于综合评价,但是价格指标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过去,低价格一直是中国的供应商竞争的不二法门,现在企业随着供应链意识的增强,对供应商的评价已经不仅仅是看重报价,产品质量、价格、柔性、交货准时性、提前期和批量等因素都成为选择供应商的重要标准。在接受问卷调查的企业中,98.9%的企业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考虑应用综合性指标,这反映出企业的观念已经发生了转变。但是在这个综合指标体系中,价格指标仍然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图 6 是 否 考 虑 采 用 综 合 指 标98.9%1.1%是否图 7 价 格 是 否 最 重 要12.5%87.5%是否如图 6、图 7 所示,虽然
18、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考虑应用综合性指标,但是仍然有超过 10%的企业认为价格因素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因素。(3)供应管理环节仍然是企业软肋,计算机软件应用有待加强。尽管供应商关系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企业对供应管理的投入在不断加大,但是总体上说,中国目前的企业供应管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要实现真正高效的供应链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8 6-Percent6050403020100161663625133850如图 8 所示,企业的采购往往需要制定超过半年的长期计划,虽然有时候可能是为了企业战略需要,但这样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采购计划时间长,反映出企业和供应商的衔接不紧密,尤其是很多已经把供应商视作有机组成部分的企业仍然“总是”需要制定长期计划,从中可以看出,虽然企业对供应管理开始重视,但实际的运作效率仍然普遍低下。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