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32.02KB ,
资源ID:3785861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7858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磨刀李氏唐代世系错讹问题初探.doc)为本站会员(hw****26)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磨刀李氏唐代世系错讹问题初探.doc

1、磨刀李氏唐代世系错讹问题初探善长公二十一世孙 贵州李阅一、绪论打开磨刀李氏谱,我们都会看到这样一个世系:李恪李琨李禕李嶧李远李元李涛李仲宝李承休李景圭、李景亮李衜、李術李轩、李辕、李軿、李辂、李輗。 軿为北宋末进士、江西提举李公懋之九世祖,輗为北宋中龙图阁直学士李常七世祖。相传这个世系起自北宋末年,至今已经八百多年的历史。可是近几年,随着修谱之风再起,天下李氏为修谱而寻根,为寻根而博览诸史典藏,并通过网络进行广泛交流。在审慎的研究之中,有人发现这个相传八百多年之久的磨刀李氏世系,竟然是唐郇王李禕和吴王李恪两大房的混合体。即第一至五代世是吴王李恪嗣,而第六至九世却是郇王禕之裔。北宋初龙图阁直学士

2、李常与磨刀李氏创谱人李公懋,向来都被视为磨刀李氏的名人,但随着人们对唐、宋历史的深入研究,发现了李常行状及其墓志铭等诸多史料,而这些史料都证明李常不是唐吴王李恪之裔而是郇王李禕之胤。对此,我族有人大为恼火,认为这是在否定先世,不可接受。由于这个世系,八百多年来一直为我族所敬奉,面对质疑,有宗亲在情感上很难接受,我想这很正常。但毕竟有祖不能乱认,有族不能乱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面对。二、错讹的磨刀李氏世系本人认为,这个世系的错误是明显的。 第一,从李元到李承休四代世系明载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名李涛者,见诸于唐史者有三。一是大郑王李亮六世孙之李涛,其父曰仲康,与唐玄中李隆基及我峄公同时代,卒于唐肃宗

3、乾元二年即公元759 年。这位涛公显然不是磨刀谱中的李涛。二是唐末至五代有位李涛,据九国志载,其先系赵郡李氏而非陇西,其祖名远,唐杭州刺史,父逸,寿安令,此李涛生于唐懿宗大中十四年(860 年),梁太祖乾化三年(癸酉,公元 913 年)官至吴国招讨使,因攻袭越国临安,兵败被执。顺义元年,吴越交好,越人厚礼归之,升宁远军节度使,卒于吴大和四年(934 年),七十二寿。这位涛公所处时代与吴王裔的涛公虽然基本相同,但也不可能是磨刀谱中的李涛。第三位就是郇王第十一世孙的李涛,生于唐昭宗乾宁五年,即公元 898 年,卒于公元 961 年。从磨刀谱中的世系联系和每位祖人的事迹看,族谱确认的第十代祖就是这位

4、涛公。但是,这位李涛家的世系,从一到十三代世系明载于新唐书-宗室世系表- 郇王房表。李元李涛李承休李仲容、李仲宝四代人,明确记载于郇王房世系表中。人名相同,古今屡见,但如此连续四代多人名讳相同、功名不差者,应当不可能发生。况还有宋史李涛等名人传、名臣李常行状和墓志铭等史料佐证。第二,平均代差失真,违背人类繁衍规律。查阅历史可以看到:李恪生于公元 618 年,卒于公元653 年,被长孙无忌污以谋反罪含冤辞世,时年仅 35 岁;李涛是五代时名臣,史上多有其传,生于公元898 年,卒于公元 961 年;李常,字公择,北宋名臣,宋史有传,生于公元 1027 年,卒于 1090 年;公懋公,衜公九世孙,

5、生于公元 1068 年,1128 年六十岁而中进士,江西提举,1130 年主修仙李盘根谱。从世系表中可见,从恪公到涛公,代差为六代,时间差为 278 年,平均代差为 46.3 岁。而从涛公到公懋公,间隔 12 代,时差 170 年,平均代差为 14.2 岁。从涛公到常公,间隔 10 代,时差 129 年,平均代差 12.9 岁。前六代人代差长达 46 年,而后 12 代人代差平均仅为 14 年,人类繁衍常识告诉我们,这是不太可能的。第三,从谱中所涉历史人物看,世系矛盾明显。据磨刀李氏大成宗谱和李常家的李氏宗谱载,景圭公:“历太常侍(应为寺)卿,居济州,娶大夫 陆宣公之女,生一子名衜” ;衜公:

6、“字少贤,唐昭宗天佑由承侍郎历太子太傅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五季之乱,晦名不仕,携弟術洁身避难于湖湘,再徙南康府建昌邑市,复由建昌邑市迁磨刀里假庇于黄师祖李师母家,人称三公,夫人裴氏,中书裴晋公之女也。”景亮公:“历检校太保加银青光禄大夫,居寿州,娶节度使 吴少诚之女,生一子術”。查唐史,裴晋公者只有二位,一者裴度,二者其子裴识。裴度,生于公元 765 年,卒于 839 年,74 寿,其与我吴王房定公、寅公系同时代的人。裴识,裴度之子,度卒识嗣,识之后不再称晋公。据其父度生于 765 年,推识约生于 785-815 年间,其孙识女,即我 衜公妣,最晚当约生于 865 年前。若衜公果妻识之女,其生

7、年应不晚于 860 年。可若以衜公此一也。 陆宣公者陆贽也,生于公元 754 年,卒于 805 年,其女最迟也约出生于 815 年(60 而生此女),那么其夫景圭公当生于 810 年左右,但依谱载世系,景圭公却应生于850 年左右。此二也。再查节度使吴少诚,生于唐玄宗天宝九年(750 年),卒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是一个不守法度之人,曾参与陈希烈反叛,劫取淮西,后因朝廷无力征剿,便任命他为淮西节度使。其女最晚约生于 810 年,若这位景亮公是其女婿,当出生在 810 年左右。此三也。再从磨刀李氏的世系考查,始祖衜公九世孙公懋生于 1068 年,1128 年六十而举进士是史实,据此推算,

8、衜公至少出生于 225年前的唐武宗会昌年间,即公元 840 多年,而这位李涛,出生在公元 898 年,比衜公要小约 50 多岁,怎么可能是衜公的五世祖?从上史实可见,磨刀之始祖衜公,若其妻裴氏果为裴识之女,则道公出生必不晚于公元 860 年。 三、宋初龙图阁直学士李常家族世系 查看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可知郇王李禕系大唐太祖景皇帝李虎第七子,是吴王李恪曾祖父李昞之亲弟弟。再查看苏颂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李公墓志铭和秦观李中丞常行狀等,发现李常确是郇王李禕之裔。其世系如下:1 李禕(郇王,虎第七子)2 李叔良(禕次子3 李孝协(叔良长子)4 李思忠(孝协第七子,从弟李思诲:653 718 年)5 李超

9、成(思忠第四子)6 李澄真(超成长子)7 李文通(澄真次子,宪宗元和十二年即 818 年破蔡有功)8 李穆(文通次子,监察御史,行二)9 李镇(穆长子,临濮令)10 李元(穆次子)11 李涛(898961,元长子) 李瀚(元次子)12 李承确(约 925-) 李承休(约 940-1010) 李承端 李承续13 李宗诲(李常家谱载生三子知微行刚知至) 李惟勤 李仲容 李仲宝14 李知(谱名知至) 李景山15 李东 李柬 李昭玘 1060-1126 李缘16 李莘 李布 李常(1027-1090) 李邺 李邴1085-1146李缜1109-1164 苏颂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李公墓志铭云:“公之裔盖

10、出唐郇公祎之十一代孙涛,遭天佑宗室之祸,与其父间关南窜流寓湘潭,马商(殷)以为衡阳令。时涛之从兄郁为梁合门使,上言涛父子羁族湖外可哀,诏商(殷)遣还京师,仕后唐相、汉祖,历晋周入皇朝,终官兵部尚书,封莒国公,号为名臣。莒公之还也,间道独行,一子不能从(笔者注:李承确,约生于公元 925 年左右,比承休长不下十岁),遂留江南,其裔孙曰宗诲,因占数于南康之建昌县,生知藉父产,栖遁不求仕进,乡里号处士。处士生溧水县尉,讳东,以子贵,赠金紫光禄大夫,光禄生公,讳常,字公择。”宋史- 李涛传云:“景德三年,其孙惟勤诣阙自陈,诏授许州司士参军。子承休至尚书水部郎中,承休子仲容。.。仲容字仪父,举进士甲科,

11、除大理评事、知三原县。累擢监察御史,为殿试进士考官。真宗问题义,对称旨,诏试中书,擢左司谏、直史馆。天圣中(1023-1032),以起居郎为知制诰,累迁右谏议大夫。在西掖八年,次当补学士,而不为宰相张士逊所喜,罢为给事中、集贤院学士、判史馆、司农寺,复知制诰。及石中立、张观补学士,始以为翰林侍读学士。久之,兼龙图阁学士,至户部侍郎卒。仲容性醇易,喜饮酒,不与物忤,与人言,未尝及势利。三弟早卒,字其诸孤十余人如己子,当世称其长者。然于吏事非所长。自集制草为冠凤集十二卷。”李中丞常行狀 等均有相似记载,可见李常实为郇王裔。根据宋史李邴传、李昭玘传及李邴及其子李缜等人的墓志看,李昭玘一族也是郇王裔,

12、为宋代山东济州李氏巨族。 在以上世系中,李涛生于 898 年,其五世孙李常生于 1027 年,平均代差为 25.8 年。李邴这一支,由于多代都不是长房,所以从李涛到五世孙李邴,平均代差为 37.4 年。这是符合人类繁衍规律的。四、磨刀李氏是郇王裔吗以上已经明晰了郇王房世系,这个世系有历史典籍和墓志铭等充分证明。这里有人会提出一个问题:磨刀李氏始祖衜公可能是郇王裔,即郇王李禕应是磨刀李氏之源。理由族谱世系中本身就有郇王房世系。那么磨刀李氏是不是源于郇王禕呢,我的回答应当是否定的。因为人类繁衍规律不支持。郇王第十氏裔孙李涛生于公元 898 年,而磨刀李氏始祖李衜的出生时间约为 860 年,应与李涛

13、之父李元系同龄人,而不是李涛玄孙!李衜第九世孙李公懋生于公元 1068 年,且从世系看,公懋公上世多代不是长房,按平均 25 年一代计,代差为 8,258 等于 200 年,即衜公约生于公元 860 年,比李涛要长得多。反之若衜为此李涛之子,当约生于公元 920 年以后;若为此李涛之孙、即承休之子,则当生于公元 945 年左右;若为此李涛之曾孙,即仲宝之子,则当生于公元 970 年左右;若为此李涛之玄生,则当生于公元 995 年左右。这是绝不可能的。而在磨刀李氏世系中,李衜正是作为李涛的玄生安排的,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五、寻找磨刀李氏真实的唐代世系磨刀李氏衜公一支既然不是郇王裔而是吴王胤,那么

14、他的上世世系在哪里?为了找到吴王房裔的世系传承,多年来,我族不知有多少有识之士废寝忘食,费尽心血。他们踏遍千山万水,收集铭文碑帖,详查诸史典籍,阅尽家乘谱牒,虽然有不少发现,但对解决磨刀李氏始祖衜以上世系终无所获。多年来,本人查遍了新、旧唐书、五代史、全唐文、全宋文、翻遍了几个时代的墓志汇编,在新旧唐书中找到了有关吴王裔的记载,并先后发现了李恪、李仁、李琨、李祎、李岘、李稷、李赡、李映等先祖墓志铭,进一步完善了吴王房世系内容。但在唐代宗以后的有关史料中,却难以找到都没有找到吴王裔的记载,对衜公以上世系的研究陷入了困境。历史告诉我们,经过几次重大的打击,吴王房裔孙们可能已经逐渐远离了权力、淡出了

15、历史。高宗初,恪公以莫须有罪名含恨离世,其诸子被流放岭表,武周时方被逐渐招回起用;中宗时韦氏与武氏欲效武周故事,仁公父子力挺太子,助其诛杀二氏,但庸弱的中宗却反杀功臣,致我吴王长房几乎绝嗣。安史之乱,李禕兄弟募兵勤王,拚死相救,然而事后子孙多遭贬抑,没有善终。禕长子峘却因事被贬死江右之袁州,三子岘于相位贬衢州郧命,子孙终未见还朝;李祗长子岵因事被赐自尽,祗公作为嗣吴王,上书说情均未能免;三子巘虽嗣吴王,但史上未留下多少文字,只载了一个死讯;巘子寅、寅子复虽嗣吴王,并无实职;仁公裔孙徙蜀,从稷、赡、映等辈墓志看,已经成为下层人士。自代宗朝后吴王房裔孙们已逐渐远离权力、淡出历史,以致后来续修国谱,

16、都未呈送本房资料,这是导致其世系自第四代以后大多迷失的原因。2011 年,吴王房仁公支重庆皂角山李氏裔李世取教授,在寻找其先祖世系时,偶然在老家一个叫玉皇冠的祖祠遗址附近发现了许多石刻,经细心辨识,确认是吴王房世系。这个了不起的发现,对新、旧唐书中的吴王房世系进行了重要补充。但由于石刻年久日长,风化十分严重,加上该石刻是在岩石上进行叠刻,清晰度较差,石刻的年代也无法考证。因此这个世系公布后,尚存在不少争议。这里权且公布于下表,提供给大家研究参考。李恪 618-653 李仁 640-706 李禧?-706 李瓘 李峒 李定 734-822 李稷 景阳 李赡 李映 767-854 景叔 景祥 景翱

17、 800- 李鋋 830- 贵玿 860- 光兴 可先 李玮 李祚 可进 李袨 可与 李琨 644-702 李禕 663-743 李峘 光发 李峄 光进 890- 可福 李岘 708-766 李岩 李峦 李岗 李襦 李褍 李祗 690-760 李岵 李崌 李巘 715-799 李寅 740- 李复 765- 景圭 795- 李鋩 830- 李衜 860 李轩 890- 德淮 李褆李辕 德雄 李軿 德惟 李辂 德正 李袿 李璄 李禬 表中红色字体为石刻世系 六、郇、吴两王裔的世系错讹之谜实事求是地说,江西永修磨刀李氏的世系,自唐末始祖李衜以下的各房大多都是比较清晰的,错讹之处在于唐代部分。对此问

18、题,几年前,吴王房裔、南昌市委党校教授李睿和曹王房裔李良缘宗亲曾就此进行过一些探讨。他们认为:唐末之乱,两房先祖相携出逃,共同展转来到建昌邑定居,由于宗谱毁于乱世之中,长期以来先祖世系失考,因为都出自唐王室,两房先祖都有一人叫李禕,宋代修谱时便合并了世系。本人认为,两位宗亲的分析是正确的。其实,对于这个错讹的世系,早在明代就曾有祖人提出了质疑并作过研究。明万历间,辂公裔嘉鱼李承勋就是其中之一位。他在主持修嘉鱼谱时,发现几个地方的族谱世系有异,撰写了疑谱考。承勋公在疑谱考中说:以前大崖公修谱,尊璠公为嘉鱼一世祖,而璠公以上十四世,则另列世系图在前,这可能是“ 有信传信”之意吧。他接下来说:“勋为

19、南昌守,取樱川、磨刀、滁平诸谱而通考之,乃知吾祖出于唐,无可疑者。其世次之详则诚有不敢尽信者矣。”“樱川淳熙时谱云,恪生琨,琨生祎,祎生峄,峄生远,远生元,元生涛,涛生承范,承范生仲宝,仲宝生术,术生少贤,少贤生辂。磨刀谱大略相同,所异者,以仲宝出自承休耳。独滁平谱称建昌、瑞昌、武宁诸族本自唐太祖景皇帝第六子郇生祎,祎生叔良,叔良生孝协,协生思忠,思忠生超成,成生澄真,真生文通,通生穆,穆生镇,镇生元,元生涛,涛生承确、承祚、承端、承范、承休,承休生仲容、仲宝。承范仕周,为主客郎中。显德六年,南唐主李景入贡,遣承范报使之。及返,恭帝禅宋,举家奔南唐,遂居洪州。三子,长曰術,字少贤;次曰衜,字少

20、能。开宝七年,宋下江南,兄弟避乱至建昌家焉。衜居南丰乡,今山房分始祖也。衜生輗,輗生信仁,后为湖州分。術居邑西,今磨刀始祖也。術四子:轩、辕、軿、辂。轩徙瑞昌,后为清湓分。辂居武宁,后为比祖分。辂生德权、德陪、德衡、德辉。德权徙上久,为清宫分。德陪徙年丰乡,为樱川分。德衡生澭(一名瀛),为滁平分。德辉生淮,为东冲分。”由此可见,南康磨刀李氏之唐代世系迷失问题由来已久。磨刀谱和武宁樱川谱认为磨刀李氏之源出自吴王恪,使用郇王、吴王相混合的世系,滁平谱却认为出自郇王禕,全部采用郇王世系。滁平李氏祖德衡公与武宁樱川李氏祖德陪都是辂公之子,都是磨刀李氏衜公之孙,为什么滁平李氏会认为磨刀李氏系出郇王房呢?

21、这充分说明,关于磨刀李氏之源,自宋代以来就有两种说法,一是出自吴王恪公,二是出自郇王祎公。之所以有分岐,就是因为磨刀李氏始祖并非一人,他们之一就是郇王裔、李常的始迁祖李元,另位是吴王之胤李衜(也可能有其父某等)。为避唐末之乱,他们相携辗转流遇湖湘后再迁到南康之磨刀。元生涛、瀚,某生衜、術、衡等。两个家族之裔混杂在一起,他们对各自的世系都已经模糊,只记德出自唐宗室的某王名祎。北宋末年,衜公九世孙公懋公首创族谱,由于族谱遗失,没有足够的史料,能考证到的只有始迁祖元公、衜公及其以下墓茔,对于唐代世系,只有凭长辈记亿传承,因而得出了这个错讹的世系并写入了族谱,但这个唐代世系并不被当时所有族人认可,以至

22、后来各自修谱时,各按照自己的说法考定先唐世系。明万历间,承勋公续本房支谱,在考证世系时,查看其他房谱,也发现了这一问题,但遗憾的是此时的承勋公,也无法再去重新考证,只能以“从众” 、“从远”观点出发,继续将两个家族搅和的一起,采信了樱川和磨刀之谱,致使这个错讹的世系没有及早得到更正。两房世系之所以相混淆,本人认为,是因为郇王房李元(时任太府少尹)与吴王房李衜,两个具有相同经历的李氏家族长期住在一起,长期没有修谱所致。李涛之父李元(时任太府少卿)是和磨刀始祖李衜(可能还有弟弟李术)一起出逃,相携共同来到湖湘,马殷闻李元之名,以其为衡阳令。后来李涛堂兄李郁仕后梁为阁门使,向朱温言及涛父子流寓湖湘,

23、朱温便让马殷遣李涛北还京师,时值后梁末占乱,李涛约 20 多岁,其父李元已约 60 多岁,元不便远行,李涛“间道独行,一子不能往,遂留江南 ”(同行的当还有其弟李瀚)因此留下了年幼的长子李承确。926 年,后唐灭梁,北上的李涛改仕后唐(见李常墓志铭)历汉、晋、周入宋,终官兵部尚书。而留在湖湘的一子(李承确)与李衜一家(经占卦后)迁到南康的建昌邑。衜公之四子轩、辕、軿、辂年龄应与李涛不相上下。唐王朝自玄宗天宝间安史之乱,藩镇逐渐形成割据之势,至德宗时藩镇军阀公开反叛,再经僖宗乾符时的黄巢之乱,各派军阀在镇压黄朝起义中不断发展壮大,唐王朝对天下已失去了掌控,各派军阀为争夺地盘相互征伐。至唐末昭宗天

24、复年间,硃全忠为了谋夺皇帝位,大杀宗室及股骨之臣,挟天子以令诸侯,胁迫昭宗迁往东都洛阳。天复五年(八月昭宗崩改天佑)元年正月,“全忠令长安居人按籍迁居,拆屋木自渭浮河而下,连甍号哭,月余不息。丁巳,车驾发京师。癸亥,次陕州,全忠迎谒于路。”长长的队伍,不息的人流,饥寒交迫,饿孚遍地,混乱之状可见一斑。皇帝和官员随从等,有全忠亲兵看押。郇王裔李元与吴王裔李衜等为皇帝近臣,不肯离帝而去。为保存宗室苗裔,绝望中昭宗暗示身边亲人不必再跟着他,应尽快逃避:“鄙语云:纥干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朕今漂泊,不知竟落何所!” 于是时为太府少卿李元和我衜公等族人在东迁路途中寻机化装混入百姓之中,一路南逃至湖

25、广,后辗转来到江右之建昌,寄居于黄师公李师母家。这个黄师公,可能就是建昌邑的黄庭坚的先世。宋代郇王房李常一支一直还黄氏家族保持着联姻关系,李常就是黄庭坚的舅父。经历唐末、五季之乱,吴王房裔无意科举,各房虽能勤修房谱,但上索世系,均仅能自衜公起。北宋末年,公懋志创族谱,但因世系迷失,加之与郇王房裔长期混居,世系便以讹传讹,这个错讹的世系就进入了仙李盘根谱。世系迷失,不只是吴王房和郇王房,这是中国族谱共同存在的问题。李氏其他支派有,其他姓氏更是比比皆是,没有什么不得了的事。纵观中国的家谱,但凡治世时,天下太平,人民生活安定,修谱之风便兴起,家族世系大多都能正确传承;一但遇到战乱频起、朝代更替之时,国破家倾,饿孚遍野,人口锐减,这种时代,国人为避乱逃命,纷纷迁徙,籍毁书焚,家谱世系往往迷失。2012 年 6 月 10 日于贵州安顺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