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摘要随着高校招生 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孩子可以到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与此同时,高校的贫困生比例也在不断上升,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国家、社会在想 办法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的同时也关注到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何有效的解决贫困生的“ 心理贫困”成了各高校迫在眉睫的任务之一。笔者通 过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 经验,分别从高校贫困生的现状、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表现、以及其心理 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关键词 高校 贫困生 心理问题 早在 2004 年,中国扶贫基金会某项目开发主管就统计出当时我国高校的在校生中贫困生的比例约为
2、 20%,特困生的比例约为 8%。经调查, 2011 年, 贫困生的比例已上升到 25%以上,特困生的比例上升到 15%左右,这些贫困生作为高校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不仅面临着经济困难,还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恰当的帮助,这种困难不仅将影响他们身体发育和健康,甚至可能会对其行为、心理、生活态度产生消极影响。目前,在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建立了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基金、特别困难学生补助和学费减免(简称“奖、 贷、助、补、减”) 以及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虽然在经济上对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贫困生问题尤其是心理问
3、题依然很突出。因此,在采取措施改善贫困生的物质条件的同时,还要从精神层面上关注他们,加强对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一、高校贫困生的现状物质上,大部分贫困生交不起昂贵的学费,有的甚至连生活费都难以负担;心理上,很多贫困生觉得自己与其他同学在吃、穿、用等方面有太大的落差,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因而不愿意主动去接触其他同学。经调查,很多学生反映,大部分贫困生容易脱离群众,独来独往,不愿意与同学深入交谈,同学们也不太了解其想法,有时候想和他们主动交往也找不到机会。在有关调查中发现,56%的贫困生对“其他同学主动帮助你”的态度是“虽心怀感激但不愿接受”,31%的贫困生对“无偿资助”表示“ 不愿接受”,其原
4、因是“认为会被 别人瞧不起,会 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 ”。 因此,贫困生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心理上的帮扶。二、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表现1、强烈的自卑心理由于家庭经济贫困,贫困生大多存在自卑心理。自卑是贫困生表现最突出、最普遍的一种心理状态,衣着打扮不如别人,很多新鲜事物也没听过见过,遇到事情不敢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害怕自己说错会给别人嘲笑,他们大多数表现出不自信、懦弱、心虚、胆小,容易低估自己的能力,高估别人的能力,常常认为别人能做好的事自己会做不好,然而当错过某件事时又会懊悔、自责,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2、过强的自尊心贫困生大多数从小就自立能力较强,很多东西都是靠自己的努力争取来的,他们比其
5、他同学的自尊心更强,更加渴望成功,更为看重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与评价。因此,很多贫困生宁愿挨饿受冻,也不愿意和别人说起自己的困难,更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认为那是同情、怜悯、施舍。有的甚至把自己伪装起来,让别人看起来自己很“ 豪爽” 、很“富有”。自尊本是一种自我肯定、自我信任的积极心理,但物极必反,过强的自尊心反而会加强贫困生们的心理障碍。3、过度敏感强烈的自卑、过强的自尊心会使这些贫困生更加地胆小多疑,甚至神经过敏、敏感多疑,老师、同学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眼神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以及内心情绪的波动,甚至让他们感觉有心理压力,彻夜难眠,并产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很容易使他们产生一种仇视社会、仇视生
6、活的心理,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4、紧张的人际关系自尊、自卑、敏感使得大部分贫困生容易产生自闭心理,不愿意与别人交往。他们害怕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弱点,平时也很少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孤立起来,而别人则会觉得他们难以接近、不合群,造成人际关系紧张,难以适应社会大环境。5、焦虑与抑郁背负着家人、亲戚、朋友寄予厚望进入大学生活的贫困生们,通常压力会较大。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他们宏图壮志,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会使他们产生复杂的情绪反应,几次挫败后使他们原有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转变成对社会、学校、生活极端的不满、失望甚至绝望,精神状态陷入焦虑,积压 久
7、了就变成了抑郁,最终导致有些心理较脆弱的贫困生以极端的方式来逃避现实。三、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1、社会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这个网络发达、信息畅通的社会中,大学生成为了很多新鲜事物的前沿,特别是 90 后的大学生,容易受到各种新潮思想和观念的冲击,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严重影响,社会文化被演化成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亚文化,喜欢用金钱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在这个社会大环境下,各种诱惑刺激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加剧了贫困学生对金钱的渴望,而现实的条件和处境别他们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都不一定能实现,使得他们的心灵更加脆弱,更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容易造成更多的心理障碍。2、家庭因素
8、(1)越是贫困的家庭,父母寄予的希望就越大,他们能来到大学读书,都是靠父母东凑西借筹来的,因此他们在求学过程要承受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学生常为自己在学校的花费带有负疚感,认为自己应该比别人优秀才有出头之路,但却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2)越来越多的家庭只有一个小孩,条件稍微好点的都会费尽心思让自己的小孩去涉猎更多新鲜的事物,学习更多的专业技能,而大多数贫困生特别是来自边远地区、经济落后地区、贫困山区的学生,由于父母文化水平本来就不高,家庭条件有限,父母在对他们的教育问题上花的时间和精力也有限,价值观、行为方式、语言表达、衣着打扮早已定格,突然只身来到大城市读书,很多东西连听都没听说过,在知识面
9、、交往能力都不如生活在大城市的学生,进而产生自卑、焦虑、痛苦,有的甚至会怨天尤人,怨社会、怨家庭,甚至怨父母。这些贫困生在物质贫困的同时往往会陷入心理贫困的困境。3、校园环境当前,很多的大学校园中存在严重的攀比现象,这无疑给家庭贫困而太在乎面子的学生带来的莫大的困扰和沉重的心理负担,处理不好,会让他们产生铤而走险的念头,容易导致犯罪,进而毁掉他们自己一生的幸福。4、个人因素同样的社会阶层,同样的生活环境,培养出来的人性格、习惯、气质却不同,当中有的形成了健全的人格,而有的却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源于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对生活态度的看法、对事物的评价和信念的不同。有些贫困生认为自己生在一个贫
10、困的家庭原本就是自己的不幸,认为“穷” 是自己的一种耻辱,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状况而看不起自己,抱负水平高,抗挫能力低,价值观、生活观、人生观严重扭曲。四、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实在另人担忧,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任其发展的话,将会有更多的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而且越来越严重,无论是对人才的培养,还是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存在严重的不利,因此,整个社会、各高校都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作为高校辅导员,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此提出几个解决的对策以供参考。1、注意经济资助的方式方法引起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问题,为此,高校着手的第一
11、件事是要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满足其最基本的生活物质需要。而在资助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免起反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贫困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特征和生活习惯,这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工作,针对不同的贫困生我们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帮助他们,比如:对于特困生,可以通过国家奖助学金直接给予帮助;对于比较勤快而喜欢通过自己努力养活自己的贫困生,可以在学校为他们争取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对于自尊心较强的贫困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为他们创造一个兼职的机会。给贫困生多点关爱,让贫困生在获得经济资助的同时也得到心理上的支持。2、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咨询机构所谓心
12、病还需心药医。针对贫困生出现的各种心理上的问题,高校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用专业的知识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从根源上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高校应该开设一些心理健康、心理学等一些选修课程,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定时请一些心理专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培养一支经验丰富的有专业水准的教师队伍,为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提供保证。同时在校内设立心理咨询常驻机构,及时为有心理疑惑的同学解疑答惑,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及时为他们提供心理上的援助,改变他们自卑、敏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把一切的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3、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
13、观、价值观,塑造独立健全的人格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不单是客观的经济条件引起的,更主要的还是贫困生对贫困对现实的非理性认知。如在国家发放资助学金和贷款的时候,有些贫困生事后才反映自己家里的真实情况,他们刚开始不想说出自己的遭遇,害怕别人知道后会嘲笑他们,看不起他们,可当结果确定下来后,他们又后悔自己没争取,想争取的时候已经没机会了。因此,要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塑造独立健全的人格,让他们认识到贫困不是错,贫困不是耻辱,不必因为贫困而自惭形秽,一味地逃避或掩饰并不能解决问题,要正视贫困,面对现实,正确对待,放下自己的虚荣心,不要和别人攀比,用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减轻自己和家庭的
14、经济负担。4、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平时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出现的问题是密不可分的,心理问题的出现不仅反映贫困生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也反映出校园中也会出现一些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现象。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人文文化的培养,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摒弃攀比心理,树 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教育全体学生要学会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关心,学会感恩。同时,也要加强班级和宿舍的建设,利用社团、学生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参考文献1.宗宇.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浅析 辽宁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锦州 1210012.许加明 赵俊源.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淮阴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3.佚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透析 中科软件园4.佚名.贫困生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中国论 文下载中心5.姚红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养成探究 .经济师,2006(4)6.陈曦.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探因与帮护 .中国青年研究,2005(12)7.王振杰.贫困生“ 心理贫困 ”问题及解决对策 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8.秦川.高校贫困大学生“ 心理 贫困” 问题探析 蒲韶华经济学院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