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标准解读与 教材样例分析孙晓军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sxj_培训目标能够正确使用教材充分了解教材特点培训内容教材的编写目的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教材的体系 结构本教材的特点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n 依据: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12年修订)n 编写目的n 遵循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基本理念,为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学习材料、设置活动情境、帮助学生体验、配置教学资源、加强专业指导,为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完善课程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实效性提供基本保障。n 实现纲要规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 。一、教材的编写目的n
2、 基于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认识,提出在中小学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n 全员全程 : 强调人人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教育教学全过程。n 课程导引 : 通过开设专门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基本保证, 使 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学校工作中 具有 稳固的阵地。n 活动为主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教材 应 避免学科化的倾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引导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产生体验,学会方法,激发潜能,促动行为。n 积极为本 : 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积极取向,立足教育和发展、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将促进发展、预防问题和危机干预相结
3、合,避免单纯的消极取向,促进学生人格的积极健康发展。二、 教材编写的 基本理念三、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n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 :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n 强调从 “ 认知 -情感 -行 为 ” 视角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特别关注情意目标,重视认知目标和情意目标的平衡。n 根据纲要所确定的小学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准确制订适用于各年级、各领域和每一课的 “目标分解”,指导教材的内容设计。n 关注儿童青少年人格的长程发展,注意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性问题 (学
4、习拖延、网络成瘾等) ;n 教学目标、任务、活动形式的确定符合各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n 通过课程实施使学生在认识、情感、行为各方面有所提高,有所改善。n 教材内容的选择兼顾社会要求与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需求,内容贴近学生 的 心理 与 生活,涉及学生迫切关心的实际问题,题材、文字与画面富有校园生活情趣;n 力求体现师生平等对话的风格,使学生乐学爱看,成为儿童青少年生活的朋友。n 教材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考虑到情意学习、生活技能学习的特殊规律,体现鲜明的 “ 行动倾向 ” ,设置典型的生活情境,创设宽松的人际氛围,注意环境陶冶和潜移默化,指导学生练习、践行、反思、选择、模仿、体验,获得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