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南京市教研室 高 朋讨论四个问题:为什么教? 教什么? 怎么教? 怎样评?一、为什么教 五、六十年代起: 学苏联,重技术 ; 文革十年: 劳动、军事代替体育 ; 八、九十年代: 增强体质( 一) 21世纪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坚持 “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健康的定义 ( WHO): 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 健康的三维观 :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生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坚持锻炼的前提 。在体育
2、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 1995年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中明确提出: “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的意识、技能和习惯 ”。终身体育主要包括 体育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三大要素。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过去是三个中心:教师、教材、课堂 现在:教育要 “以人为本 ”,就是以学生为本 。 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 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 主体 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有目的的承担者。 客体 是实践活动所指向
3、的对象 。 A、 教师中心论 教师主体 学生客体说 主体 中介 客体 教师 教材 学生B、 学生主体说 学生中心论 主体 中介 客体 学生 教师 教材C、 双主体说 主体 客体 教师 教材 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包括 : 自主性、能动性、主观性 。自主性是主体性的本质特征。 自主性 是指活动的自我决定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活动者自己确定目标,为实现目标而进行活动。 自己选择活动的方式方法和进程。 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调节。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