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與民意,媒體與政治認同授課老師:劉嘉薇,課程大綱,壹、研究緣起 貳、政黨認同的起源、穩定性與研究 參、政治社會化:意義、機構與研究 肆、研究資料與研究架構 伍、資料分析與討論 陸、結論,壹、研究緣起,政黨認同是一個心理上的認同,它的持續不需法律的認定或是成為正式黨員甚至不需要持續的政黨支持的記錄。政黨認同在解釋選民的投票行為以及政治秩序上,扮演著重要的地位。,壹、研究緣起,本研究以國內一所大學的大學生為主要對象,分析其自入學以來到大二期間,政黨認同的持續與變遷。藉由定群資料(panel study)的使用,我們可以對於大學生政黨認同的形成,具有初步的瞭解。,貳、政黨認同的起源、穩定性與研究
2、,起源 Abramson檢視早期政治社會化的研究發現顯示,大多數美國人在他們年幼時,即學習他們父母的政黨認同。,貳、政黨認同的起源、穩定性與研究,Campbell等人的研究也發現,受訪者與他們父母的政黨認同的一致性相當高。不過,早期的研究成果是以受訪者本人的記憶,來記錄其雙親的政黨認同,這與他們父母親自我認定的政黨認同,會有一些誤差。,貳、政黨認同的起源、穩定性與研究,穩定性 政黨認同在美國政治的研究中,扮演如此重要角色的原因在於:絕大多數的選民,都擁有政黨認同。而且,政黨認同的分布相當穩定。,貳、政黨認同的起源、穩定性與研究,Campbell等人就認為:政黨認同是典型的一輩子的承諾(life
3、-long commitment),它只有在重大的社會變動時,才會發生全國性的變遷。,貳、政黨認同的起源、穩定性與研究,政黨認同的跨國應用 Norpoth認為,如果將英文直接翻譯為德文,政黨認同的測量問題,會讓選民將黨籍與主觀的認同這兩個東西弄不清楚。,貳、政黨認同的起源、穩定性與研究,Schickler與Green則認為,當我們估計時將測量誤差納入考量時,政黨認同不論是運用在不同國家或是跨越不同時間點,都是個蠻穩定的一個變數。,貳、政黨認同的起源、穩定性與研究,政黨認同的研究在台灣 政黨認同的測量(measurement)、哪些 因素影響民眾的政黨認同、政黨認同分 佈的穩定程度(stabil
4、ity)、政黨認同 對於其他政治態度的影響、政黨認同對 於選民投票行為的影響以及對獨立選民 的相關研究。,參、政治社會化:意義、機構與研究,意義 Easton and Dennis認為所謂政治社會化,是個人獲取政治定向(political orientations)以及行為模式(patterns of behavior)的發展過程。,參、政治社會化:意義、機構與研究,Greenstein指出,(關於政治社會化)的 一個較廣義的概念,即其包括生命歷程各階段中的所有政治學習,不論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計劃的或非計劃的,都囊括在內,參、政治社會化:意義、機構與研究,理論 依照Easton與Dennis的
5、看法,分配理論(allocation theory)強調在民主政體中,價值或是有價值的事物如何分配給其成員。,參、政治社會化:意義、機構與研究,至於系統維持理論(system-maintenance analysis)則著重於政治社會化的過程應該如何確保政治體系維持相對上的穩定。 相對於第二種理論,系統持續理論(system persistence theory)著重在說明系統穩定以及變遷的原因。,參、政治社會化:意義、機構與研究,機構 在大學生學習社會行為規範以及形成政治態度的過程中,除了其出身與成長的家庭之外,學校、同儕團體、大眾傳播媒體以及選舉或是重大政治事件,對其政治學習,具有相當程度
6、的影響。,肆、研究資料與研究架構,從上述的理論討論,我們瞭解大學生的政黨認同形成,係受到政治社會化諸多機構的影響,包括他們的家庭傳統、學校環境,以及所接觸的政治資訊。,肆、研究資料與研究架構,肆、研究資料與研究架構,本研究資料來源為政治大學陳義彥教授主持的國科會計畫我國大學生政治價值與態度的持續與變遷之研究,計畫從2004年七月迄今,執行單位為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肆、研究資料與研究架構,本研究藉著資料的特質,將採用定群追蹤的分析方法,也就是在不同時點或較長的時期內觀察和研究政治現象。截至目前為止,本研究已經蒐集到三波定群追蹤的資料三波皆成功的樣本為999個。,伍、資料分析與討論,伍、資料分
7、析與討論,伍、資料分析與討論,首先,在解釋政黨認同強度來看,在這三年中,家庭父母親政黨認同的強度在變,大學生的政黨認同強度也在變,但兩者都維持著正向關係。,伍、資料分析與討論,再者父母職業也關係著政黨認同強度,父親從事高中級白領相對於藍領、農林漁牧業者,這些大學生政黨認同強度更強。,伍、資料分析與討論,此外,中社經地位相對於低社經地位者,也有這種狀況。此外,與父母的政治討論愈頻繁,政黨認同強度也會愈高,但是,這種情況在入學之後的一兩年就消失了,家庭的影響力減弱。,伍、資料分析與討論,在受訪大學生入學時和入學第一年的政黨認同,也都分別影響著他們入學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政黨認同。,伍、資料分析與討論,
8、除了家庭、學校的影響,大學生也受到 政治媒介提供政治資訊的影響,在大學 生入學一年之後,媒介參與程度愈高, 他們的政黨認同強度也愈高,在入學兩 年之後,媒介暴露程度愈高,政黨認同 強度也有較高的情況。,伍、資料分析與討論,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解釋政黨認同,便是從方向的因素來看(表七),剛入學的大一新生會到家庭的影響甚深,父親或母親較支持泛藍政黨,他們也會較支持泛藍政黨(相對於中立無反應)。反之亦然。,伍、資料分析與討論,支持泛藍的大學生還受到與父母政治討論的影響,愈常與父母討論的大學生,也愈會支持泛藍,此外,家庭社經地位則對泛綠的認同有所影響,高社經地位相對於低社經地位,更支持泛綠政黨。,伍、資
9、料分析與討論,再從入學一年後的狀況來看,父母親的政黨認同仍對大學生的政黨認同取向有所影響。,伍、資料分析與討論,此外,家庭社經地位的影響從對泛綠政黨的認同也擴散到泛藍政黨認同,高社經地位者相較於低社經地位,也較支持泛綠。,伍、資料分析與討論,到了入學第二年,學校的影響力逐漸出現,修較多政治相關課程的學生,較認同泛藍,也較認同泛綠,當然這都是相對於中立無反應的認同。,伍、資料分析與討論,學校功效意識較高的學生較不認同泛藍,在學校的功效意識與政黨認同的關聯也值得深思。最後,入學一年的政黨認同仍影響著入學兩年後的政黨認同。,陸、結論,家庭、學校與媒體都是大學生的資訊來源, 隨著他們進入大學時間長短的不同,三者 的影響漸有消長,爾後這些大學生政黨認 同將如何持續或變遷,都還值得密切觀察, 以期對這群社會中堅的政治認同有所洞悉 和解釋。,參考文獻,陳陸輝、劉嘉薇,2007,資訊與認同:大學生政黨認同形成之初探,佛光大學政治學系主辦,第七屆政治與資訊科技研討會,04月19-20日,宜蘭:佛光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