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生物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解读,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杨计明,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目录,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三、课程结构四、课程内容五、学业质量六、实施建议,三、课程结构,课程结构的变化,(一)结构,高中生物学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部分。 必修部分包括“分子与细胞”和“遗传与进化”两个模块; 选择性必修部分有“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和“生物技术与工程”三个模块; 选修部分涉及现实生活应用、职业规划前瞻及学业发展基础三个方向的多个拓展模块。,(二)学分与选课,本课程的必修学分共计4学分,每个必修模块为2学分,每个学分的教学需18学时。每个
2、学生必修完成2个必修模块的学习,共72学时,每周24学时,建议在高一年级开设。 学生在修满本课程必修学分的基础上,可根据兴趣和志向学习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每个模块为2学分,选修课程每个模块为1学分,每个学分的教学需18学时。学生在完成了必修课程的学习后,可以直接学习选择性必修或选修课程,也可以不再选修本学科课程。 选择生物学纳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生,应完成选择性必修所有模块的学习。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可以同时开设供学生选择,对于选修课程中“学业发展基础”类模块,教师可以提出选课的顺序或条件。学生可选修模块中选修不超过4学分课程。,(三)设计依据,1. 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设
3、置生物学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高中生物学课程开设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生物学必修课程是全体高中学生必修学习的课程,是高中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学习的课程;选修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2.以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构建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是在本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抓手。基于学生在“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应有的表现,精选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内容,设计各模块的教学目标及学业要求,以全面落实生物学课程的
4、育人功能。,3.充分吸纳科学教育研究成果和生物学教改经验,提高课程可操作性,以国内外科学教育的众多研究成果和我国十余年来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取得的经验和成就为依据,设计操作性强的课程。在必修课程的安排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设计上,保持了与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衔接,使得教师可以在实施教学任务时,最大程度地利用自2003年颁布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来所获得的教改经验,以及实验室建设取得的成果,持续地推进教学改革,4. 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突出课程基础性和选择性,必修课程选择的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内容,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密切,是后续学习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或
5、缺的作用。 选择性必修课程所选的内容是学生未来职业与专业发展的基础,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生物学大概念的理解,拓展生物科学与技术视野,提高实践和探究能力。 选修课程包括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拓展课程以及针对本校学生特点和当地资源开设的校本课程,旨在满足学生多样化兴趣和发展需要,以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职业规划奠定基础。,四、课程内容,四、课程内容,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的必修“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两个模块和选择性必修“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三个模块里均有具体的【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学业要求】 。,(一)内容要求,四、课程内容,
6、必修课程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对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必修课程是学习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基础。 必修课程面向全体高中学生,选择了生物学最基本的重要概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力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四、课程内容,模块1 分子与细胞 本模块包括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以及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等内容。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促使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四、课程内容,模块1 分子与细胞 本模块选取了细胞生
7、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的基础。它还反映了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及相关的实际应用。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生命活动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有助于科学自然观的形象。学习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本质的理解。,四、课程内容,模块2 遗传与进化 本模块包括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和生物的进化等内容。 生物通过生殖、发育和遗传实现生命的延续和种族的繁衍,通过进化形成物种多样性和适应性,进化的
8、本质是遗传物质的改变。,四、课程内容,模块2 遗传与进化 本模块选取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NA分子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知识,主要是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选取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物种形成等知识,主要是为了阐明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本模块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学生理解有关原理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方面的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四、课程内容,模块1 稳态与调节 本模块包括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以及植物的激素调节等内容。 所有的生
9、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其稳态。高等生物体和人体在生长、发育、代谢、遗传和变异等各种生命活动中,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使机体保持稳态,并作为一个整体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适应多变的环境。,四、课程内容,模块1 稳态与调节 本模块选取有关生命活动调节与稳态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高等生物个体生命活动的规律,从系统分析的角度,认识个体生命系统的稳态;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健康生活方式对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疾病预防的意义。,四、课程内容,模块2 生物与环境 本模块包括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等内容。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种群数量不断变
10、化,群落也处在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通过自动调节作用,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对稳定,形成稳态。人类的活动对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环境保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四、课程内容,模块2 生物与环境 本模块选取有关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并为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形成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奠定基础。,四、课程内容,模块3 生物技术与工程 本模块的内容包括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安全与伦理等。生物学知识是生物工程的设计基础,而生物工程则应在法律和伦理的约束下,以人类需求为目
11、标进行产品的开发,进而推动生物学的不断进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四、课程内容,模块3 生物技术与工程 本模块包括4个较为具体的概念,这些概念既是对必修内容的扩展和应用,又是对生物技术和工程的认识和理解。实践的环节是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这些实验有的使学生了解基本原理或获得基本知识,有的偏重于实际应用。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形成三级概念体系,四、课程内容,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模块内容聚焦大概念,其中必修课程有4个大概念,选择性必修课程有6个大概念,共10个大概念,精简容量、重点突出、切合年龄特点、明确学习要求,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和应用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发展
12、生物学核心素养。,(二)教学提示,分子与细胞【教学提示】概念1的理解,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应开展下列教学活动:(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2)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3)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结构模型;(4)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可结合电镜照片分析细胞的 亚显微结构。概念2的理解,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应开展下列教学活动:(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3)探究酶催化的专一性、高效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4)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5)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6)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7)制作和
13、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简易装片,或观察其永久装片,遗传与进化【教学提示】概念3的理解,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应开展下列教学活动:(1)运用模型、装片或视频观察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3)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4)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5)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概念4的理解,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应开展下列教学活动:(1)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资料,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2)用数学方法讨论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3)探讨耐药菌的出现与抗
14、生素滥用的关系。,稳态与调节【教学提示】概念1的理解,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应开展下列实验:(1)观看血液分层实验的视频,讨论血细胞与血浆的关系(2)比较清水、缓冲液、体液对pH变化的调节作用;(3)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4)探究乙烯利对水果的催熟作用。,生物与环境【教学提示】概念2的理解,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应开展下列实验:(1)探究培养液中某种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2)研究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3)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观察和比较不同生态瓶中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撰写报告分析其原因。,生物技术与工程【教学提示】概念3的理解,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
15、核心素养的提升,应开展下列教学活动:(1)通过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和培养等实验操作获得纯化的酵母菌落;(2)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并进行计数;(3)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或泡菜;(4)利用酵母菌、醋酸菌分别制作果酒和果醋。概念4的理解,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应开展下列教学活动:(1)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菊花或其他植物幼苗,并进行栽培;(2)收集单克隆抗体在临床上实际应用的资料,并进行交流分享。概念5的理解,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应开展下列教学活动:(1)DNA的提取和鉴定;(2)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DNA片段并完成电泳鉴定,或运用软件进行虚拟PCR
16、实验。概念6的理解,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应开展下列教学活动:(1)搜集文献资料,就“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展开辩论;(2)搜集关于设计试管婴儿的资料,并在小组内讨论“是否支持设计试管婴儿”;(3)搜集历史上使用生物武器的资料,并分析其严重危害。,(三)学业要求,学业质量水平与评价考试,(四)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一、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 在生物课程标准中落实到学科核心素养二、通过教材编写落实核心素养 在生物教材编写中落实到学科核心素养三、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落实到学科核心素养四、通过评价考试落实核心素养 在学业质量标准中落实到学科核
17、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五)学科核心素养,1. 生命观念(知)2. 科学思维(意)3. 科学探究(行)4. 社会责任(情),1. 生命观念,“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能够用生命观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独特性和复杂性,形成
18、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并以此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生命观念:如物质与能量观,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2. 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科学思维,如能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法,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发展科学思维:如模型与建模,3.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
19、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学生应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在探究中,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掌握科学探究:如基本思路与方法,4. 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学生应能够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积极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关注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主动向他人宣传关爱生命的观念和知识,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健康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增强社会责任:如担当与能力,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