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达州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 ( 征求意见 稿) 为加快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达州,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委发 2016 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 ,坚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谋划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追求
2、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以保护生态不计其利、面向未来不计其功的责任担当,全面打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 “三大战役 ”,以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基本方针实现由 “环境换增长 ”向 “环境促增长 ”转变,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基本途径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为基本动力实现转型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重大突 破,以彰显巴山渠水生态文明精- 2 - 髓为特色,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节约保护为先。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
3、国策,坚持资源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举,把保护放在首位;坚持生态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并举,把自然恢复放在首位,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污染排放、最低的生态影响,支撑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2坚持协同推进为重。充分挖掘我市人多地广、生态多样的优势,主动承担改善嘉陵江上游生态环境的政治责任,着力推动巴山渠水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和共建共享,加强上下 联动和区域互动,扩大生态空间,拓展环境容量。 3坚持绿色发展为本。大力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化,按照绿色化的要求优化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大力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运用产业化的
4、办法抓生态项目建设,使生态建设转化为生态经济。 4坚持重点突破为要。从社会关注、群众关心、当前急需的事项入手,以深化大气污染治理为突破口,以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重大工程为抓手, 以 “缓堵保畅 ”和 “五治 ”、 “三化 ”工程为发力点,打好攻坚战,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 5坚持改革创 新为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改革的- 3 - 办法、创新的思路、法治的手段健全体制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和活力,使绿色发展成为新的竞争优势。 (三)总体目标 到 2020 年 , 实现科学合理的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嘉陵江上游生态屏
5、障、美丽达州建设取得新成效,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全面推行,基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打好生态本底,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蓝天 净土。 1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得到优化。主体功能区制度全面推行,生态保护红线严格落实, 生态空间进一步扩大,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城镇布局得到优化。 构建以达州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大竹、宣汉、开江城区为圈点,以渠县、万源城区为两翼,以渝达陕、巴达万和南大梁高速公路为发展轴的 “一核一圈两翼三轴 ”城镇总体发展格局 。 2资源利用更加高效。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
6、放强度持续下降、达到省上要求,资源产出率大幅提高,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 14.2 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 年下降 23%,农田灌溉水有效 利用系数提高到 0.5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34%。 3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减少,大气环境质量和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重要江河水功能- 4 - 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 91%以上,生态功能完整性得到保持,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全市林地保有量保持在 1144.48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 43.5%,活立木蓄积达到 4800 万立方米,湿地保有量
7、达到 30 万亩以上。全市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 32.7%,其中中心城区绿地率达到 37%,城市人均公 园绿地面积 9.5平方米。 4生态文明制度基本建立。基本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关键制度建设取得重要成果。 二、重点任务 (一)积极构建空间规划体系 1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落实主体功能定位。全面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利用。加快万源市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宣汉县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
8、环境保 护等规划 “多规合一 ”试点工作,适时争取扩大试点范围。严格落实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区域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布局必须符合主体功能定位。 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强度。重点开发的城镇化地区,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生- 5 - 态环境的损害和影响;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要增强农产品生产能力,加强面源污染治理,防止污染转移和扩散;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树立保护就是发展的理念,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和环境生态功能。 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开展城市总体规划评估工作,统筹谋划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国土利 用和城镇化格局。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力开展农村土地综合
9、整治。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严格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扩大城乡绿色空间,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2科学划定资源环境生态红线 加强资源管理与控制。开展经济发展需求与各类资源匹配的研究,加强能源、水、土地、矿产等战略性资源管控。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耗强度 “双控 ”制度,将节能评估审查作为控制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和增量的重要措施。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 “三条红线 ”管理,控制区域取用水总量。确 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规划城市建设和重大项目,应进行水资源论证,确保与本地水资源条件相适应。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实施
10、永久保护和用途管制,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对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实行总量控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加大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治理力度,将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作为各县(市、区)政府环保责任红线,合- 6 - 理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值和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实行脱硫脱硝并举、多种污染物综合减排,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全面推 进涵养区、源头区等水源地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取缔饮用水水源地所有排污口。严格实施农产品产地安全区划和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加强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治,强化农产品产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风险评
11、估。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按照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的要求和四川省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科学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红线、土壤保持区保护红线、水土流失敏感区保护红线、土地沙化敏感区保护红线、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森林生态保护红线等生态红线,严格执行生态红线管理办法、生态红线 区划技术规范和管制原则、措施,出台征占用生态用地禁限目录,强化执法监督,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3构建新型绿色城镇体系 加强绿色城镇规划。认真落实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年)和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30 年)( 2015 年版),加快审定达州市新型城镇化
12、规划( 20152020年),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合理确定城镇终极规模 , 规划引领各类 城镇协调发展。实施中心城区拓展 “两年攻坚计划 ”,全力推进 “五桥六路七大新区 ”建设,确保- 7 - 到 2018年实现 “双百 ”目标,建成 型大城市; 力争到 2020 年大竹、渠县、宣汉建成 型小城市,开江、万源建成 型小城市。 提高城镇发展质量。科学确定城镇开发强度,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建成区人口密度,从严供给城市建设用地。合理确定新区建设规模,强化新区产业支撑,推动产业和人口同步聚集,有序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大力实施城镇生态园林建设工程,积极推动铁山、雷音铺、犀牛
13、山森林公园和凤凰山、莲花湖风景区建设,抓好大寨子、鹿鼎寨、火锋山、塔沱公园和州河滨水空间等公园绿化,持续推进园林城市建设。 深入实施 “百镇建设行动 ”,抓 好国、省、市重点小城镇建设,加快发展一批县城副中心和中心镇。到 2020 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至 48%以上。 切实加强城镇管理。依托山体、水系、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镇绿地系统,划定并强化城市绿线管制。大力推进 “智慧交通 ”、 “绿色交通 ”建设,不断提升城市交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积极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大力促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提高城镇供排水、供电、燃气、防涝、雨水收集利用、综合管廊(沟)、市容环
14、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推进 “海绵城市 ”规划建设。 加强城乡规划 “三区四线 ”(禁建区 、限建区和适建区,绿线、蓝线、紫线和黄线)管理,杜绝大拆大建。 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新名片。 - 8 - 4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科学编制乡村规划。落实科学规划理念,坚持规划先行,调整完善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对新村聚居点、旧村落和传统村落进行整体规划和统筹布局。科学确定达州市乡村规划标准,提升全市乡村规划编制水平。加快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传承农耕文化和农村民居特色,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特色乡镇、精品村寨。突出绿色价值再造理念,认真开展以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15、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为主要内容的 “四好村 ”创建活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保护传统村庄院落民居,加强农村环境集中连片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和改厕力度。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深入实施 “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 ”模式。推行农村雨水收集工程及农田径流回收工程建设。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 融合,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
16、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型业态,提升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文- 9 - 明村镇建设,稳步实施贫困地区、民族地区 “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 ”创建活动。突出抓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 产业转型发展。 重点围绕新材料、智能制造、清洁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培育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创新推动微玻 纤、玄武岩纤维集群式发展,壮大宣汉 达州经开区纤维新材料产业带;引进整机生产龙头企业,带动电子信息产业成链发展,打造经开区
17、 达川 大竹 渠县电子信息产业带;推动万源 宣汉 通川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带突破发展;培育建设经开区磷酸盐产业园和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努力建设西部重要的新材料和智能装备制造基地,打造新材料和智能装备制造两个 “百亿产业集群 ”。 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加强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动态监测,建立完善预警机制。严把行业准入关,各地、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或备案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 璃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积极支持和推动产能过剩行业实施兼并重组或转产升级,引导企业主动退出产能过剩行业。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强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产品质量
18、等强制性标准约束,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做好落后产能企业职工安置工作。 - 10 -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全面提升能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效率,减少煤炭消费,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加快推进川投天然气发电二期项目前期工作,适度发展风电,有序控制煤电建设。优化城乡用能方式,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应用和能源转化 利用方式变革。 2加快发展绿色产业 发展节能环保低碳产业。推广节能环保产品,引导绿色消费,推动高效清洁节能锅炉、节能电机、大气污染防治、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装备研发与应用,鼓励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加快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推进公共领域和公共场所应用新能源汽车,引导鼓励新能源汽车进入个人消费领域。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加快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以研发设计、技术孵化、检验检测、商务咨询、软件外包等为 重点,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运用现代服务理念、现代经营模式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服务业。推进文化创意、会展业、餐饮业等特色服务业转型发展,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坚持生态为形、文化为魂,抓好历史文化挖掘、植入和再造,塑造独具魅力的旅游主题和文化灵魂。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瞄准特色化、体验化、互动化新需求,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