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预防接种知识讲座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 预防接种宣传日”,以后每年全国都在这天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参加与计划免疫工作有关的宣传活动,对推动我国的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起到很大作用。预防接种国家免费政策一、疫苗分为哪几类?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我国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 向公民提供,公民 应当依据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儿童接种第一类疫苗免费,疫苗以及接种费用由政府承担,预防接种单位按免疫程序为儿童接种这些疫苗不得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任何费用。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由受种者或
2、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二、现阶段我市第一类疫苗包括哪些?预防哪些传染病?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我镇第一类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 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 A 群流脑疫苗、A+C 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以及应急接种的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共13种疫苗,预防乙肝、结核病、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 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13种疾病。三、儿童办理预防接种证有哪些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都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3、。儿童出生后一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到当地的接种单位办理预防接种证。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期间,由 现居住地卫生局认可的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负责对其实施接种。四、流动儿童在预防接种时享受哪些权利?目前存在哪些问题?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在预防接种时享受同样权利,包括办理预防接种证、免费接种第一类疫苗等服务,目前大部分流动人口存在经济条件、文化素质、 卫生状况和防病意识较差等问题,接种单位很 难对人数日益庞大的流动儿童实施及时的预防接种,流动儿童接种率明显低于本地儿童,流动儿童传染病发病不断升高。这些已逐渐成为严重影响免疫规划工作的突出问题。预防接种免疫程序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表年龄 注射(服食)疫苗名
4、称 可预防的疾病 刚出生 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 和卡介苗 乙型肝炎、结核病 一个月 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 二个月 服食第一粒小儿麻痹糖丸 三个月 服食第二粒小儿麻痹糖丸、 注射第一针百白破疫苗 四个月 服食第三粒小儿麻痹糖丸、 注射第二针百白破疫破伤 风 五个月 注射第三针百白破疫苗 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 破伤风 六个月 注射第三针乙肝疫苗和注 射乙脑疫苗二针(两针间 隔 7-10 天) 乙型肝炎、流行 性乙型 脑炎 八个月 注射麻疹疫苗 麻疹 一岁半至二岁 加强注射百白破和乙脑 疫苗各一针、小儿麻痹 糖丸一粒以上 三岁 加强注射乙脑和乙肝疫 苗各一针 四岁 加强服食小儿麻痹糖 丸一
5、粒 七岁 加强注射卡介苗、麻 疹疫苗、精制白破和 乙脑疫苗 各一针 巩固对以上相应传染病 的免疫力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材料(三)1、如何看待接种反应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接种疫苗是安全的。不过疫苗毕竟是一种异物,部分儿童因个体差异会在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疼痛、硬结等,或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这些都是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病情轻微,多在12天内自行恢复,必要时就医。极少数儿童在接种后可出现罕见的异常反应,如无菌性脓肿、 过敏反应等,病情相对较重,需要及时治 疗。另外,如果儿童在接种疫苗 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发病前期,或存在某种潜在的疾病,在接种后碰巧发病,被称为“偶合症
6、”,与疫苗本身无关,很容易与接种的不良反应混淆。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儿童家长应该在接种前了解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配合接种人员,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并了解儿童的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儿童要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一旦出现可疑反应可得到及时处理。2、下列情况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一)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二)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三)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四)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五)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
7、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简称受种方)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六)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3、什么是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常见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有哪些?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 损害,相关各方均无 过错 的药品不良反应。 预防接种异常也是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其发生率极低,但反应相对较重,需要 临床处置。90%以上的异常反应均为过敏反应,包括局部过敏反应、过敏性皮疹、 过敏性紫癜、血管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此外还有无菌性脓肿、热 性惊厥等,
8、比较少见有多发性神经炎、臂丛 神经炎、脑炎和脑膜炎、脊灰疫苗相关病例等,接种卡介苗后的异常反 应有淋巴结炎、骨髓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等。绝大多数异常反应经过临床治疗后不留永久性损害。3、 接种疫苗后出现反应, 还是否继续接种?国家规划疫苗需连续多次接种的疫苗如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糖丸等,如出现单纯的局部反应或低热,则不必改变免疫程序。如果引起严重反应, 则不继续接种。接种百白破疫苗出现休克、高热 、过敏反应、血清病等 应 停止以后预防接种。4、 有免疫损害者是否可以接种疫苗?凡患有白血病、全身恶性肿瘤或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婴幼儿或成人,感染传染病后造成严重后果,应按免疫程序接种灭活疫苗。
9、有免疫损害者不能接种活疫苗。5、孩子接种后要注意什么?孩子打过防疫站以后避免剧烈运动,不要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对孩子要细心照料,注意观察,有 时小孩会发 生常见的不良反应,如 轻微 发热,精神不振,不想吃 东西,哭闹等,一般都不严重,只要好好照料,多喂开水,很快会恢复,如果体温 过高,可服些退烧计。接种后 24-48小时内,注射部位可发生红、肿、热、痛等局部反应。有时注射部位附近的淋巴结也可能肿大。如局部反应重时,可用干净毛巾热敷,如反 应加重,应及时请医生诊治。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材料(四)1、疫苗是防控麻疹的最有效手段麻疹是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之一。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日常
10、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亦可以传播。麻疹 发病最初表现为发热、 结 膜炎、流涕、咳嗽等,第37天开始出红色斑疹,首先是面部,而后遍及全身,持续47天,出疹前后5天内具有传染性。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和控制麻疹的最有效手段。在实施麻疹疫苗接种前,几乎每个儿童都难以幸免感染。我国广泛使用疫苗后,麻疹的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下降。但在部分地区仍有麻疹病例暴发。及时全程接种麻疹疫苗,能有效预防麻疹的感染。麻疹疫苗应接种两次,初种月龄为8月龄,复种 为1824月龄。2008年以后,我国开始使用含麻疹成分的联合疫苗替代麻疹单价疫苗,如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即一次接种可以 预防麻疹、 风疹两种疾病。
11、2、接种脊灰疫苗需注意哪些问题人体感染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病毒后,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仅有极少数感染者,由于病毒侵入中枢神 经系统 ,引起脊髓灰 质炎,会导致肌肉麻痹,俗称“ 小儿麻痹症”。儿童服用脊灰疫苗(俗称小儿麻痹症糖丸),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手段。满2、 3、4月龄的儿童,各服糖丸一粒,一岁以内共服3次,满4岁再服一粒。糖丸采用直接口 /嚼服或溶于凉开水送服,服苗后半小时内不要喝热水及哺乳,以免降低疫苗活性。目前,我国是无脊髓灰质炎病例的国家,但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仍然有脊灰流行,特别是与我国接壤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等国家仍然有脊灰的暴发流行,发生输入性病例的
12、危险始终存在,因此各个国家仍旧对适龄儿童接种脊灰疫苗,直至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3、让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再流行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感染乙 脑病毒所致。乙脑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猪是乙脑最重要的传染源。蚊子叮咬了感染乙脑病毒的猪后,再去叮人,可以造成乙 脑在人群中的传播。乙脑常见症状是发热、 头疼、喷射性呕吐等,病死率高达5%35%,约30%的幸存者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主要有失语、肢体瘫痪、痴呆等。给儿童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乙脑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2008年起,我国将乙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儿童要及时全程接种乙脑疫苗。我国目前使用的乙脑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全程共打2
13、针,分别在8月龄和2周岁接种;灭活疫苗接种全程共打4针,分别在8月龄打2针(间隔710天打第2针),2周岁、 6周岁各接种1针。从非流行区到流行区的人,也最好在来流行区前1个月完成接种。另外,除了接种乙脑疫苗,还要积极 灭蚊、防蚊,预防乙脑传 播。4、及时接种疫苗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传播我国是乙肝大国,约有93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经血传播。在无任何干 预措施的情况下, 40%携 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可将病毒传染给孩子。 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后,90%95% 发展成慢性携带病毒状态,而成人仅为10%左右。200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 为所有新生儿免费接
14、种乙肝疫苗。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可受到保护,并且效力持久。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按照0、1、 6月龄的接种程序,全程接种3次乙肝疫苗。由于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在怀孕、分娩及产后,有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所以乙肝疫苗接种更强调首针的及时性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立即接种第一针。如果孕妇已经明确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新生儿的接种时间越早越好,同时还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提高阻断病毒传播效果。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材料(五)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早期症状有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等,皮疹常由面部遍及全身,持续47天。 婴儿和成人发 病比儿童严重,常 见并发症包括中耳
15、炎、肺炎、喉气管支气管炎、腹泻和脑炎等,特别当儿童伴有营养不良时,常常引起并发症死亡。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在麻疹疫苗使用以前,我国麻疹发病水平很高,儿童在15岁以前几乎都会感染麻疹。1965年开始使用液体剂型麻疹疫苗后发病率逐渐下降。1978年我国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后,麻疹发病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1986 年,麻疹疫苗改为有效期较长的冻干疫苗,并开始执行两剂次免疫程序,发病率继续下降,1998年我国提出加速麻疹控制规划,近年来全国麻疹发病率一直在10/10万左右波动。任何疫苗对人体而言毕竟是一种异物,绝大多数健康人群接种后不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只有极少数因个体差异在接种后发生
16、不良反应,麻疹疫苗也是如此。部分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短暂发热及散在皮疹等一般反应,但病情 轻微,一般在2天内可自行缓解,必要时可对症治疗;因接种麻疹疫苗引起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等)或神经系统反 应(如惊厥等)极为罕见。根据我国近几年对麻疹疫苗接种安全性的监测情况,接种麻疹疫苗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正常范围内,并低于世界卫 生组织公布的预期发生率,而且麻疹疫苗接种次数的增多,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说明我国的麻疹疫苗是安全的。任何一种疫苗的效率都不是100的。通常情况下,麻疹疫苗在8月龄接种首剂时疫苗效率约为85,在18月 龄复种时疫苗效率约为95。但即便人群疫苗接种率较高的情况下,对免疫无应答的人群也会导致麻疹易感人群的不断积累。麻疹的传染性很强,通常 认为针对麻疹的人群免疫力至少达到95以上,才能阻断麻疹病毒传播,当易感人群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麻疹的周期性流行或局部暴发。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