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婴儿的社会性发展*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情绪的发展 (一)笑 1.自发性微笑( 0-5周) .这种早期的笑在 8个月后逐渐减少。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5周 -4个月) . 4个月前的婴儿只会微笑,不会出声笑。 4个月以后才笑出咯咯声来。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4个月以后) (二)哭 婴儿啼哭的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觉无聊。* (三)恐惧的发展 1.本能的恐惧 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 4个月左右开始) 3.怕生 影响怯生的因素 :( 1) 父母是否在场。( 2) 环境的熟悉性。( 3) 陌生人的特点。( 4) 抚养者的多少。( 5) 婴
2、儿与母亲的亲密程度。( 6) 婴儿接受的刺激。 4.预测性恐惧* 二、气质 1.容易型 。属于这类气质的婴幼儿约占 40%。他们的生活及生理机能的规律性强,容易适应环境,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总是情绪愉快,爱玩,对成人的招呼反应较强。因而在整个儿童期都受到成人的极大关怀和注意。 2.困难型 。属于这类气质的婴幼儿约占 10%。他们经常大声哭闹,容易烦躁和发怒,爱发脾气,不易抚慰。在生活及生理机能方面缺乏规律性,对新刺激畏缩,接受变化难。心情总是不好,在游戏中也不愉快。成人需要花很大精力才能使他们接受爱抚,由于成人的抚爱经常得不到正面反馈,成人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往往较不密切。* 3.迟缓型
3、。属于这类气质类型的婴幼儿约占 15%。他们的活动水平很低,行为反应强度较弱,常常是安静地退缩,对新事物适应缓慢。如果坚持和他积极地接触,他们会逐渐地产生良好的反应。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对新刺激慢慢地发生兴趣,慢慢地活跃起来。随着年龄增长,这一类儿童的发展情况因成人抚爱和教育情况之不同而分化。*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年龄(岁) 心理社会危机(阶段) 有重要影响的人婴儿期( 01 ) 信任对不信任 母亲13 自主对羞怯与疑虑 父亲36 主动对内疚 家庭612 勤奋对自卑 邻里教师学校青少年期( 1217 ) 统一性对角色混乱 同伴群体、理想 “英雄 ”成年早期 亲密对孤独 朋友、异性朋
4、友成年期 生殖对停滞 配偶、子女老年期 自我整合对绝望 自我与他人的对比* 三、社会性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一)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依恋在出生后的 6个月中逐渐出现。可以划分为三个一般性阶段 :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 对人的偏好 ” 阶段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 对人的区分 ” 阶段 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 特定依恋 ” 阶段* (二)婴儿依恋的类型 1.安全型依恋: 占 65% 70%,明显地或 “ 安全地 ” 依恋于其母亲。 2.回避型依恋:约占 20%,缺乏依恋,与母亲未建立起亲密的情感联
5、结。 3.反抗型依恋:占 10% 15%,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 没有证据表明由多个看护人抚养会妨碍婴儿 母亲依恋关系的发展(,)。可见,相互作用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是情绪发展的重要的决定因素。 婴儿在第一年的后期对父亲表现出的依恋与对母亲的依恋同样多(,)、个月的婴儿在有来访者时其依恋行为在父亲和母亲之间没有偏向。 父亲和母亲各自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看护人是母亲而不是父亲。父亲的主要角色是孩子的游戏伙伴。父亲与婴儿在一起做游戏的时间相当于照顾他们的时间的 4 5倍。 游戏的性质也有差别。父亲们更多地玩一些不常见的、激发体力的游戏。母亲们则更多地给婴儿言语上的刺激,常玩较方便的游戏,如躲猫猫(和,) 。* 对婴儿来说,父亲是特殊的玩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