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127 ,大小:3.09MB ,
资源ID:392926      下载积分:1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929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必修三-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ppt)为本站会员(温***)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必修三-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ppt

1、必修三 文化发展历程,观点: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 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集中反映。,启示: 挖掘文化背后的政治和经济,理性把 握中国及世界的文化史是非常必要的。,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情导学,线索特征,本单元包括从春秋战国至秦朝的思想演变和西汉至明清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的确立、巩固与发展历程及其影响。,1从春秋战国至秦朝:,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法家思想备受推崇,再到秦朝法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特征:,线索:,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思想解放, 早期儒家思想的形成。 秦朝实行文化专制,法家思想成为主要治国思想。,2从西汉至明清时期:,特征:,线索

2、:,汉武帝时期儒学的正统地位确立,魏晋至隋唐三教合一,宋代形成理学而趋于成熟、地位巩固,明清时期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形成有时代特色的儒学体系。,儒家思想一直是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核心思想“仁”和伦理道德体系不断完善、发展。,1抓住一条主线即以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 演变历程为主线,理清儒学思想演变的四个阶段:,复习建议,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李贽、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2重点掌握六位儒学大师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汉代董仲舒改造儒学、宋明理学的形成与儒学的成熟、明末清初对儒学的批判继承与发展。,课标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

3、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 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 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种智谋型文化,那么,儒家智慧是这种文化中最深刻的一页,法家智慧是最刻毒的一页,道家智慧是最聪明的一页,纵横家智慧是最功利的一页,兵家智慧是最冷峻的一页,佛家智慧是最超脱的一页,阴阳家智慧是最神秘的一页。,读史有智慧作者冷成金,(一)先秦儒家孔孟之道(儒学的创立和发展),(二)两汉儒学儒学经学化(逐渐成为官方哲学),(三)宋明

4、理学儒学发展为理学,(四)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一)先秦儒家孔孟之道(儒学的创立和发展),1、背景:百家争鸣,经济上:,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和社会大变革,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为学术文化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分封制的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大变革,促成了思想自由发展的社会环境。,私学的兴起,学术下移,造就了一批有知识、身份自由的思想家(人才)。,(社会转型: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政治上:,文化上:,根本原因:, 出现原因:,知识分子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围绕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争论、诘难、批驳的思想局面., 含义:,材料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

5、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一)先秦儒家孔孟之道(儒学的创立和发展),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他们畅所欲言。,探究: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新的统治者尚未有绝对权威。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士”阶层的活

6、跃和受重用,各国诸侯都想富国强兵,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材料三: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这样,在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一)先秦儒家孔孟之道(儒学的创立和发展),探究: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背景:A、经济上: 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B、政治上: 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新的统治者尚

7、未有绝对权威。社会 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C、阶级上: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国诸侯都想富国强兵,因而特 别地礼贤下士。D、思想文化上: 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 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点拨提示:,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孙膑,奴隶主,地主,下层,奴隶主,地主,地主,仁;礼;为政以德;敬鬼神而远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先义后利,制天命而用之;礼法并施,君舟民水;性恶论,兼爱;非攻;尚力;尚贤;节俭,道;辩证法;无为而治,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集权;法治;变革,懂得战争规律;重视

8、人的作用,诸子百家,(一)先秦儒家孔孟之道(儒学的创立和发展),1、背景:百家争鸣,三大家, 儒家思想注重道德学说的建构, 道家思想注重自然哲学的建构,(一)先秦儒家孔孟之道(儒学的创立和发展),1、背景:百家争鸣,做到“仁”就是要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做到“仁”就是要遵守道德规范。,老子思想中富含深层生态智慧,主张人与万物是连续一体的;,法家的主导思想涉及宇宙问题、人性问题、社会转变问题、规律方法问题等等,为以法治国提供了理论根据。, 法家思想注重依法治国思想的建构,人类应当尊崇自然、关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诸子百家中有很多相反的观点,归纳如下:,(一)先秦儒家孔孟之道(儒学的创立和发展

9、),观点差异,1、背景:百家争鸣,治国上:,人性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制,强调严刑峻法;,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荀子主张“制天命”,庄子主张“顺自然”;,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历史影响,A、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历史的发展;,B、奠定中国文化的基础,形成传统的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仁)和道德准则(礼)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无为)法家思想: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C、形成了中国思想文

10、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这是其成为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内在原因;儒家思想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密切相联,是社会发展在思想领域的反映。,(一)先秦儒家孔孟之道(儒学的创立和发展),1、背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

11、流思想。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先秦儒家孔孟之道(儒学的创立和发展),“仁”:孔子一切理论的中心,是孔子的价值观的体现。, 孔子:,“礼”: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周朝的等级秩序;,A. 认为人性本善,是儒家道德准则仁义礼智的基础与开端;, 孟子:, 荀子:,A. 从“性恶论”出发,更注重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对人的制约作用;,2、主要内容-儒家三子,(一)先秦儒家孔孟之道(儒学的创立和发展),“仁”尤其是爱自己的亲人为“仁”之本应从最亲近的血缘关系入手,首先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推而广之便能恢复礼制,实现

12、社会秩序的安定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在政治上的表现是为政以德。,B. 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C. 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希望统治者推行仁政, 以民为本,结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局面。,B. 政治上主张礼教为主,礼法并施。,C、“制天命而用之”,(一)先秦儒家孔孟之道(儒学的创立和发展), 思考1: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观点的比较,1、三者思想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反映了时代特点。 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孔子以维护奴隶主统治为目的; 孟子和荀子则是为了缓和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使儒家思想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三者都以

13、“仁”为思想核心。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孟子将“仁”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 荀子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3、三者都提出民本思想。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孟子提出“君轻民贵”的观点;痛恨暴政和战争。 荀子则看到了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4、三者都对人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孔子的“性相近”,孟子的“性本善”和荀子的“性恶论”有明显的分歧。,(一)先秦儒家孔孟之道(儒学的创立和发展),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中珍贵的历史遗产。春秋战国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争权夺位和争财夺地此起彼伏,民心向背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本

14、质的区别:, 儒家“民本”思想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以“民”为本, 以维护“君”为中心,是一种维护君主统治的策略。 现代“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 其内涵是主权在民,其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一)先秦儒家孔孟之道(儒学的创立和发展), 思考2: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我们提倡 “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区别:,1.(2010山东卷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解析】本题引文出自墨子兼爱,意思是:“对待别人的国家,要像对待自己的国家一样;对待别人的家庭

15、,要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对待别人的身体,要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这是墨家提倡的“兼爱”,要求人们爱人如己。解答本题时一些学生因联想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错选A项。注意儒家所宣扬的“仁爱”思想是有等级差别的,不可能做到“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规律】本题以墨子兼爱中的话切入,选材简约,易于理解。选项设计搭配合理,结合“仁爱”“礼治”“兼爱”“非攻”等古代中国优秀思想的价值内核切入,既考查考纲规定的主干内容,又隐性契合了当今世界趋同“和谐”“和而不同”“和则两利”“尊重多元,共谋发展”的时代价值,从较深层次上引导学生既要有世界性的眼光,又要坚守本

16、民族的立场。,B,2.(2010上海卷)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这一家“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根据儒家的“仁”的观点,可排除A项;根据道家“无为而治”“崇尚自然”的主张,可排除C项;根据墨家“尚贤”“兼爱”“非攻”的观点,可排除D项。根据“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法治”等主张可知法家是“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的,所以答案为B项。,【规律】阶级立场决定了历史人物的阶级主张及其所提主张的目的。 法家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17、积极主张建立封建政治制度。,B,3(2010浙江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 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解析】 “制天命而用之”和“天行有常”是荀子的思想,排除B、D两项。选项A出自庄子南华经,原文是“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意指上古时的有识之士顺应自然,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或去影响自然,典型体现了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选项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老子道德经,“刍狗”指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 在祭祀之前,人们对它敬若神明,祭祀一结束,它就被丢

18、弃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C,4(2008上海B11)“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解析】本题通过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的能力。通过分析,正确解读材料是解题的关键。材料中的话大体意思是“孩子同父亲一同外出,要让父亲走到前面,孩子在后边跟着。路上遇见长辈,要懂礼数”。反映了注重儒家的伦理道德,如孝道,尊敬长辈等。,D,5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

19、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 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主要是指: A商人地位提高 B诸子百家争鸣 C私田大量开发 D诸侯重视教育,【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积极招募人才,还没有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宽松的社会环境造就了百家争鸣的局面。,B,6(2010淄博)由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已于2010年元月22日首映,片中南子问孔子:“听说你常讲仁者爱人,那个人字里面包不包括像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呢?”下列对“仁者爱人”理解不正确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C苛政猛于虎也 D兼相爱,交相利,【解析】“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的观点,墨子主张无等级差别

20、的爱,而孔子的仁爱是有等级差别的。,D,7(2007上海)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问题:(1)文中哪些属于史料?(2)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3

21、)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学生的材料处理能力。需要学生区别史料、史料的解释和历史评价的不同含义。本题难度较小,据材料可容易地找到答案。【规律】材料处理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方向,所以平时应多注意材料处理能力的训练。,7(2007上海)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

22、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答案】(1)史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2)史料解释:民贵君轻。 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 (3)历史评价: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 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匈奴威胁,边患不止诸侯坐大,威胁中央土地兼并,豪强势大,(二)两汉儒学儒学经学化(逐渐成为官方哲学),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都迫切需要变汉初的“无为”为“有为”,那么,汉武帝该选择

23、怎样的治国思想呢?,汉初的黄老“无为”思想无法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 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探究,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 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主张?,(二)两汉儒学儒学经学化(逐渐成为官方哲学),1、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主张,(1)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2)针对统治秩序的

24、需要:,(3)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特点:以公羊春秋儒家思想为基础,融合阴阳家、 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 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二)两汉儒学儒学经学化(逐渐成为官方哲学),提出“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的政治思想.,提出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强调君王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成为封建伦理关系的准则,-儒家学说的自我调整,神化皇权,限制皇权,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统一思想,(1)汉武帝时期,北方和南方边境不宁、王国势力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这些要求加强中央集权。,(2)新儒学符合中

25、央集权的要求吸收大一统的思想,2、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以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 -马克思,(二)两汉儒学儒学经学化(逐渐成为官方哲学),(1)实现: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2)影响: A、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B、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3、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和影响,特别提示:1董仲舒利用“天人感应”学说宣传“君权神授”,从而达到“独尊儒术”的目的,有利于树立皇帝权威、加强中央集权、警示君主约束自己,但也

26、禁锢了人们的思维,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2影响儒家思想地位的因素有两个: 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自身思想的变化。,(二)两汉儒学儒学经学化(逐渐成为官方哲学),政治:儒学作为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体现在察举制)教育:儒家经典“五经”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思考1:汉武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 其本质有何共同点?,(1)态度不同:秦始皇“焚书坑儒”,压制儒家思想;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本质相同:两者均属于文化专制政策, 为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服务。, 思考2: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对当今社会发展有何现实意义?,(1)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2)

27、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3)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二)两汉儒学儒学经学化(逐渐成为官方哲学), 思考3: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不同点,(二)两汉儒学儒学经学化(逐渐成为官方哲学),视角一追踪社会热点,命题研究,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继承民本、和谐等思想又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诸子百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1“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 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

28、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题点】 儒家思想,C,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材料中孟子认为“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解决“田界”即土地问题,故选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轻徭薄赋”“均贫富”“贵民轻君”等问题,排除A、B、D三项,【题点】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视角二新材料新情境,命题研究,2(2014佛山市质检)“皇帝向皇太后下跪,曰以孝治国; 皇后向皇帝下跪,曰夫为妻纲”的现象反映了() A井田制的瓦解 B儒家成为主流思想 C百家争鸣的出现 D中央集权受到冲击,B,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夫为妻纲”,“以孝治国” 反映出儒

29、家被统治者推崇成为主流思想,故B项正确。,本课的重点知识有: 百家争鸣时期诸子百家的核心思想及意义; 董仲舒新儒学体系的内容、特点;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评价等。,视角三紧扣主干知识,命题研究,3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时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题点】 法家思想,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材料“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说明此学派代表地主阶级,反对贵族特权、主张社会变革、倡导重农抑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法

30、家思想。,视角四关注多元史观,命题研究,用文明史观解读“轴心时代”,“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亚斯贝尔提出的,就是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诸子百家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使人类真正从蒙昧中走出,塑造了人类文明最初的形态,并指引着人类的发展方向,对历史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4.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 “轴心时代”(Axle A

31、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 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 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题点】 轴心时代百家争鸣,A,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注意材料信息“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人类意识的觉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百家争鸣所处时代,方法突破,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它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复习备考时要明确一个“时代特征”、把握两个“历史趋势”、 关注三种“治国思想”和了解四个“思想派别”。,(1)一个时代特征:,(3)

32、三种治国思想:,(2)两个历史趋势:,(4)四个思想派别:,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社会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儒家推崇“人治”,实行“仁政”,是一种民本思想;法家主张“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时势和民心。,儒、道、法、墨.,(1)一个体系:,(2)两点认识: (3)三项内容:,2西汉时期,汉武帝推崇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复习备考时要把握一个“体系”、形成两点“认识”、明晰三项“内容”,方法突破,适应中央集权的董仲舒新儒学体系。,文化专制;治国思想的成熟。,“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

33、”和“天人感应”;,“三纲五常”。,1. (2014山东文综)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 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真题精选,A,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故A项正确。,A,2. (2014上海历史)“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道德经,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再认再现能力。材料孟子的四端说,是

34、他性善论的依据,故A项正确;庄子是庄子的著作,属于道教,故B项错误;韩非子是韩非子的著作,属于法家,故C项错误;道德经是老子的著作,属于道家,故D项错误,3. (2014海南历史)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 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材料显示的是君主集权,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血缘等级关系,B项错误;材料中“有难则用其死”说明君主不是推行“礼乐仁政”,C项错误;材料中“君上之于民也”说明君主集权,“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说明对人民统治的严苛,属于法家思想

35、,故D项正确,D,4. (2014江苏历史)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 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 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原始儒学中的“民贵君轻”体现了民本思想,而董仲舒“屈民以伸君”的主张,君的地位大于民的地位,不再是以民为本,故B项正确.,5. (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

36、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B,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可知,统治者举行祭天大典,其目的是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因而,统治者借助于人伦秩序来巩固其统治,故B项正确。,1、(2010北京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解析】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的主张,奠定了君主专

37、制理论的基础;汉代的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新形势下中央集权的需要,发展了君主专制理论。,【规律】注意结合时代特征分析历史人物的观点, 脱离了时代的主张是没有生命力的。,D,巩固练习,2、(2007宁夏)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解析】本题较为容易,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据材料可以得到结论。,C,3、(2009安徽13)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

38、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涉及知识点较为常见。做好此题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所限定的关键词语“中央集权”,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进行筛选、辨别,去伪存真。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A项和B项都强调统治者要实行“德政”;C项强调了思想上的统一,符合题意,即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D项反对君主专制。,C,4、(2010天津)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39、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解析】这里的春秋指春秋公羊传,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白衣指平民百姓,天子三公相当于丞相的高位。这段话的意思是,公孙弘以平民百姓的身份熟读春秋公羊传,因此得以封侯,并居高位,天下学士纷纷仿效,这说明儒学地位显著提高,故本题选D项。,D,探究: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材料一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国家实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宁等问题。 中国古代史材料二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

40、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人教版必修三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春秋繁露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春秋繁露材料四董仲舒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它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人教版必修三,问题: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有哪些?,点拨提示:经济: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国力

41、增强,为加强中央集 权奠定了物质基础。政治:汉武帝时阶级矛盾激化,南北边境不宁,王国威胁 中央,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3)董仲舒对儒学加以改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思 想上的大一统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适应了西汉政府加 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4)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观点有利于巩 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1) 魏晋南北朝以来, 、 迅速传播, 儒学发展出现危机。(2) 唐宋时期,“ ”趋势日益明显, 儒学进一步发展。,佛教,三教合一,(三)宋明理学儒学发展为理学,1形成背景:儒学的危机与复兴,知识要点梳理:,道教,(3) 宋代的“重文”政策、科举制的完善、书院的兴

42、起与发展, 为学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官方哲学。 元朝将朱熹编著的 作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宇宙观: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伦理观:天理与伦理道德联系;存天理, 。 认识论(求“理”方法):“ ”(目的在于明道德)。,北宋程颢、程颐;南宋 (理学集大成者)。,天理(理),灭人欲,格物致知,南宋,四书章句集注,2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朱熹,(三)宋明理学儒学发展为理学,(2)主要主张:,(3)地位。,知识要点梳理:, 宇宙观:“心”即“理”,“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认识论(求“理”方法):发明本心,即 。,(1)南宋 :,心,内心反省,致良知,(三)宋明理学儒学

43、发展为理学,3陆王心学,知识要点梳理:,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提出“ ”(加强道德修养,恢复良知本性)。,(2)明朝 (心学集大成者),陆九渊,王阳明,宋明理学把传统儒学哲理化,标志着儒学的成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1)消极:,尊卑等级重男轻女重礼轻法因循守旧等观念,(三)宋明理学儒学发展为理学,4理学产生的影响:,知识要点梳理:, 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 自然欲求,不利于向近代化发展。,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 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2)积极:, 实质是用儒家伦

44、理道德为封建专制统治辩护。,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三)宋明理学儒学发展为理学,宋代理学,董新儒学,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之中吸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兴的儒学。,注意点:,董新儒学、宋代理学都吸收了的是道;,宋代理学吸收了佛教哲学思想 董新儒学没有吸收佛教思想,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东汉。,(三)宋明理学儒学发展为理学,格:探究,“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研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致:求得,注重实践,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善于观察等。,启示:格物致知对你今天的学习有什么启示?,注意点:,(三)宋明理学儒学发展为理学,1“三教合一”是指儒学、道教、佛教三者之间的相互借鉴、 融合,而不是合并。2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理学是儒学不断发展的产物,它是儒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融合佛道思想而进行的自我完善和调整。理学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儒学趋时更新的特点,也充分证明了儒学强大的生命力。,(三)宋明理学儒学发展为理学,特别提示:,提升认识:,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