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村改革开放 40 年巨大变化感想我真有三个家。一个在洪泽老家的乡村,一个在家乡的小镇,一个在紫金山北的 xx 四大保障房之一的丁家庄。洪泽乡村的家,在五乡涧河的南面,苏北平原普通寻常的小村子。1979 年秋冬,两间土坯茅草房,没有隔墙,只有一架人之梁。这是母亲和姐姐早晚挑泥抟土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家。大灶烧饭,水缸盛水,床旁圈个一人高的粮囤,一张吃饭的小饭桌。家徒四壁。木板门缝隙塞得进手指。住了几年,夏天,外面大雨倾盆,屋内滴滴哒哒;冬天,西北风呼呼吼叫,房内寒风嗖嗖。我和母亲在这个一贫如洗的家里,生活了 10 多年。到了 1994 年,土坯房墙体开裂,房梁塌陷,已经摇摇欲坠。我跟姐姐借了 15
2、00 元钱,买一万块砖、几百块瓦、两车石灰,在年底盖起了两间红砖青瓦房,有 20 平米。一间盘了一口大灶,一间母亲居住。母亲一人在这个家孤独地生活了 20 多年。能在家乡的小镇安家,得益于“美丽乡村” 新农村整治改造。建设新农村,美化新家园,洗脚进城,成为农民普遍的迫切愿望。镇上统一规划,一排排错落有致气派的“农民别墅” ,在家乡的小镇相继落成。在 xx 打工的妻子听到这个消息,心里痒痒的-“我们也在家乡的小镇买一套吧!等到退休了,还是回老家的小镇养老,舒适安逸。”说买,就积极筹措资金,交了 20 多万房款。毛坯房,框架结构,两层半的门面。联系装修师傅,水电排线安装先行,瓦工完工,木工进场,油
3、漆涂装。秋初动工,2015 年春节前装修完毕。简单装修,花去了 13 万元。妻子乐呵呵把自己积攒的 7 万元私房钱交了装修尾款。小镇两层半的门面房 210 平米,一楼大厅 80 平米,挑高 3.5 米,宽敞明亮;刚装修好,大哥进客厅到厨房:“ 呵!厨房好大噢!” 一楼的厨房、卫生间面积 30 平米。这是由后院精心改造而成的。2015 年春节,孩子外公开开心心地在小镇的新家,举办了 70寿辰。亲朋满座。赞不绝口。喜事,一桩接着一桩!小镇的“农民别墅” 年初刚入住。 xx 新房接着年底装修好,我特地带儿子参观新家,进了家门,打开所有照明灯:“你还满意啊?” 上四年级的儿子直乐呵: “嘿嘿嘿-满意!
4、”在 2015 年 11 月 30 日,xx 丁家庄的新房乔迁入住。我决定接87 岁的老妈来 xx 住住。爱人是个有心人,包车,特地邀请她的叔叔和舅舅一起来 xx 的家中作客。xx 的家,房子不大,两居室 80 平米,是一套拆迁安置房。应该感谢公司董事长的鼎力相助。原来住在 xx 滨江的老旧小区,几十户人家共用厕所。没有管道煤气。楼道逼仄。由于居住空间小,楼梯遮挡起来就是厨房,一家烧菜,家家飘香。当时的 xx 市领导走访滨江后说,下关的老旧小区跟苏北的小县城没有啥两样。滨江开发,排上市政府的议事日程。2011 年初,滨江整体拆迁拉开序幕。xx 四大保障房建设在如火如荼地不断推进。拆迁、过渡、选
5、房、装修。在美好的期待中,渡过了 5 年。2015 年夏初拿到新房钥匙,装修师傅开工,年底乔迁新居。在古城 xx28 年,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安乐窝。一直在老家小镇读小学的儿子,嘴上念叨来 xx 上学好。在朋友的热心帮助下,儿子顺利转学到迈皋桥小学。原先,我和爱人在 xx 打工,女儿在连云港读大学,儿子在老家小镇读小学,一家人分在三个地方,现在终于真正意义上“团圆” 了。我在今年春节发短信祝福亲友的时候,加上具体的地址:我在xx 向您恭祝新年!属于我的三个家,是我一家 40 年来的变迁记录,更是许多像我一样普通家庭的缩影。老家村庄是根,是我灵魂的根须生长的地方,更是我与家乡难以割舍的纽带;家乡的
6、小镇,打扮成青春靓丽的美少女,眉目传情,期待外出打工的青年,回乡创业致富。我,一个朴实的农民儿子,摆脱泥泞的乡间小道,在 xx 落户安家,给了一家人太多的希冀。我想,孩子前面的路,一定比我要走的更宽更广。家住六合的孩子姨夫来 xx 去洪泽,之后闲谈,开玩笑地说:“现在哪个能跟你比哦!城里有楼房,乡下有别墅。” 他的一口六合土话,有滋有味,顺风顺耳。我满脸赔笑,不知如何回答是好。说句心里话,知足者常乐。从洪泽农村低矮的茅草屋走出来,迎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在 xx 第二故乡打拼,一转眼已经 30 年。感谢 xx 的接纳与馈赠。最近这几年,家里的日子红红火火,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和美日子,年逾古稀的孩子外公外婆整天乐呵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