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想起来不是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喔 了却了心中祈愿无路难啊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愚公移山 江涛,愚 公 移 山,列子,南乐县张果屯乡初级中学 牛俊着,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明确寓言的特点及作用2、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和写作特色。3、理解本文深刻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积累文言词汇。2、反复朗读、记诵,培养文言语感。3、运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会故事的寓意,感受寓公精神的现实
2、意义。2、鼓励学生自由和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愚公移山 选自列子汤问,列子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 历来脍炙人口。,二.作品简介列子,列子列御寇(名寇,又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著有列子 ,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作家简介列子,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三.合作探究,疏通文意,1、 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出感情。2、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逐句逐段读懂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相互交流解释难词、难
3、句。,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
4、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万仞( ) 魁父( ) 荷担( ) 孀妻( ) 始龀( ) 智叟( ) 穷匮( ) 一厝( ) 陇断( )箕畚( )( ) 汝( ) 曾不若( ) 诸( ) 亡以应( )惩( ) 塞( ) 雍( ),h,rn,kuf,chn,su,ku,cu,lng,j,bn,r,zng,yng,四.给下列红字注音,zh,s,chng,w,shung,甚矣,汝之不惠()河曲智叟亡以应()始一反焉 ()一厝朔东 (),惠同慧
5、,聪明反同返,往返亡同无,没有厝同措放置,指出通假字,1、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2 、河曲智叟亡以应4 、告之于帝5、何苦而不平6 、甚矣,汝之不惠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解释下列重点词语,1.方七百里2.指通豫南3.阳 阴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5.如太行、王屋何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8.汝心之固9.虽我之死10.何苦而不平,(方圆,指面积。这里是周围的意思。) (通“直” 一直) (水的北面或山的南面) (水的南面或山的北面),(把怎么样),(用土筐),(指山上的草木),(固执,顽固),(即使),(愁),(削减),词性活用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6、,险峻的大山。 名词用作动词,用箕畚装。 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一词多义 年且九十( ) 且焉置土石( ) 且焉置土石( ) 始一反焉( ),且,焉,将近,况且,哪里,语气词,险:箕畚:面:,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家人的态度?结果怎样?2、移山有哪些困难?找出书中语句并作简要分析。3、愚公认为山一定可以移走的理由是什么? 4、在艰巨的任务面前,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对移山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 5、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6、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愚公移山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 本文的寓意是什么?,四.走进课文,整体感知,五.写作特色,1.
7、反衬 以两山高大反衬移山艰难 2. 对比 a.移山人力的单薄与移山任务的艰巨。(突出愚公排除万难的坚毅精神) b.智叟和愚公(表现了“愚”者并不愚,“智”者并不智)3.情节曲折,六.延伸拓展,1、自由辩论,激活思维愚公愚否?愚公的行为到底愚不愚?大家来展开自由辩论,要求要围绕观点说话,理由要充分。,读出自我,面对现实中,2、愚公,我想对你说:,1、背诵全文。2、改写课文,写写老愚 公的故事,六.布置作业,谢谢大家!,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杂然相许。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返回,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家人的态度?结果怎样?,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2、(愚公)年且九十,遂率子
8、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3、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寒暑易节,始一反焉”4、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说明山又高又大,移山很困难。,说明路途遥远,往返时间长。,说明运土的工具简陋落后。,返回,移山的人少,且老的老、小的小。,2、移山有哪些困难?找出书中语句并作简要分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返回,3、愚公认为山一定可以移走的理由有哪些?,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支持移山的,对愚公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忧。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
9、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反对愚公移山,对愚公的态度是责备、轻视和嘲笑的。,返回,4、在艰巨的任务面前,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对移山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愚公之妻,智叟,“遗男”“跳往助之”,把孩子高高兴兴帮助移山的神态写出来了,表示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都来了,说明移山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与智叟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返回,5、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解决了人和自然的矛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以神话结尾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 地,泣鬼神,这也正好体现了寓 言的特点。,返回,6、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愚公移山精神克服困难的精神,要具有“挖山”的信心和勇气;具有坚持不懈、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远大的目光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愚公移山寓意: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愚公移山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本文的寓意是什么?,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