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流感 流行性感冒又称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根据病毒的核蛋白(NP)和基质蛋白( MP)抗原性的不同,将病毒分为甲( A)、乙( B)、丙( C)三个血清型。 甲( A)型病毒: 常以流行形式出现,能引起世界性大流行,感染哺乳动物以及鸟类,在人和动物界(野禽、家禽、猪、马、鲸等)广泛存在,引起人和动物的流感流行和死亡。 乙( B)型病毒: 常引起局部流行,不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仅感染人。 丙( C)型病毒: 危害性最小,引起轻微的呼吸道疾病,散发,不会引起流行,主要侵害婴幼儿,猪也是天然的宿主之一。流感病毒亚型 流感病毒又根据 血凝素( HA) 和 神经氨酸酶(
2、NA) 进一步划分不同的亚型。 A型流感病毒可分为 16个 H亚型( H1 H16)和 9个 N亚型( N1 N9)。 HA 、 NA之间的不同组合,使流感病毒形成了许多亚型。 由于该病毒是 分节段的负链单股 RNA病毒,在复制过程中极易发生基因突变和重组, 决定了血清型众多变异频繁的特点,随机组合可产生 144种,已发现的禽流感有 136种,猪流感 10种。关于猪流感 猪流感 ( Swine Influenza,SI)是由 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群发性呼吸道疾病,临床症状以高热、精神沉郁、咳嗽、呼吸困难、衰竭为特征,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病猪可迅速康复。 SI是规模化养猪
3、场普遍存在且难以根除的群发性疾病,不仅可直接引起患猪死亡,而且使患猪生产性能下降,直接影响猪群健康状态和猪的质量,对养猪业危害较大。 SI多与其它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传染性胸膜肺炎、猪链球菌等并发或继发感染,会显著增加上述疾病的损害程度和病死率,导致死亡率升高。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由于猪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具有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受体,是禽、猪、人流感病毒共同的易感宿主,是流感病毒基因重组或重配的 “ 混合器 ” 和流感病毒新流行毒株产生的 “ 孵育器 ” ,使猪成为流感病毒 “ 禽 哺乳动物 ” 种间传播链中重要的中间宿主。 SIV不仅可感染猪,也具有感染禽和人类的能力。一
4、、猪流感流行病学史 该病于 1918年 首次报道,与当时发生于美国中北部的人流感同时暴发,并于 1930年 在美国北部首次分离和鉴定到病原体。 目前猪流感已遍及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引起猪群发病的毒株主要是 H1N1和 H3N2亚型病毒 (包括古典猪 H1N1 、类禽 H1N1 和类人禽 H3N2 ) 。 继 H1N1、 H3N2亚型之后 , H1N2亚型的病毒也成为了主要的流行毒株 ,并在世界范围的猪群中广泛流行。 目前已发现的 A型猪流感病毒至少有 H1N1 、 H1N2、 H1N7 、 H3N1 、 H3N2 、 H4N6 、 H5N1 和 H9N2八种不同的血清亚型 ,
5、但诸如H1N7 、 H3N6 、 H4N6 、 H5N1和 H9N2等亚型的毒株只在原发地分离到,并没有进一步引起猪与猪之间的传播或造成大范围的猪流感流行。(一) H1N1病毒流行情况 1918年 在美国的猪群中观察到 SI时,人群中正流行着 H1N1亚型引起的 20世纪最具灾难性的大流感,而猪群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当时人群中流行的流感有许多相似之处。 1918年猪流感病毒和当时人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和遗传性都是密切相关的,它们共同的 A型流感病毒 H1N1亚型衍生而来。 此后这种古典 H1N1猪流感病毒就一直流行于北美、南美、欧洲和亚洲等世界范围内的猪群中。 在欧洲, 禽源 H1N1病毒于 1979年由鸟类传播到猪,并证实其抗原性与古典猪 H1N1毒株不同。 十年后,这种类 禽 H1N1病毒在欧洲猪群当中再次流行。 1992 1993年间在英国猪群及荷兰肺炎患者体内也检测到了此类病毒的存在。 1993年,在我国猪体内也分离到了这种类禽 H1N1病毒,并与古典猪 H1N1亚型病毒同时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