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52.70KB ,
资源ID:3952990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9529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doc)为本站会员(hw****26)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doc

1、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1、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重叠后,图形两边可以完全重合。2、平形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有 2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 1 条对称轴,正(等边)三角形有3 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有一条对称轴。3、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对称轴的条数)=度,可以与原来的图形完全重合。长方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 3602=180(度)正方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 3604=90(度)等腰三角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 3601=360(度)等边(正) 三角形方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 3603=120(度),

2、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 360360=1(度)半圆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 3601=360(度)与原来的图形完全重合。4、我们学过的图形的变换有轴对称、平移、旋转。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1、我们说的因数和倍数指的是整数,不包括 0,也不能说小数。2、因数和倍数是相对的,不能单独说因数和倍数。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 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有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它最小倍数=它本身。4、ab=c(a、b、c 都是整数),我们就可以说,a 能被 b 整除,也可以说 b 能整除 a.,a 是

3、b 的倍数,b 是 a 的因数(例102=5,可以说 10 能被 2 整除,2 能整除 10)5、2 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都是 2 的倍数。5 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都是 5 的倍数。3 的倍数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 3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 3 的倍数。2 和 5 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 0 的数,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判断奇数和偶数的依据是:是否是 2 的倍数。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奇数:不是 2 的倍数的数叫奇数。(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单数)偶数:是 2 的倍数的数叫偶数。 (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双数)6、

4、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或素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判断质数和合数的依据是:根据因数的个数。一个质数只有两个因数,一个合数至少有两个因数。7、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质数还有合数,还有1。8、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一位数是 2,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最小的一位数是 9,最小的两位数是 15。100 以内的质数表:2、3、5、7 11、13、17、1923、29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31、37 41、43、47 53、5961、67 71、73、79 83、89 97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1第三单

5、元 长方体的正方体第一部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长方体是由六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由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是由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2、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6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长方体相对的 2 个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 4 条棱的长度相等。正方体的 6 个面完全相同,12 条棱长度都相等。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3、长方体中最少有 2 个面完全相同,最多有 4 个面完全相同。长方体最少有 4 条棱长度相等,最多有 8 条棱长度相等。4、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就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每相邻两个长

6、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4+宽4+ 高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长+宽+ 高)4长+宽+高=棱长总和 4 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2长方体的长=棱长总和4 - (宽+高)长方体的宽=棱长总和4-(长+高) 长方体的高=棱长总和4 - (长+宽)5、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 12 6、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第二部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长方体和正方体 6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计算表面积也用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2、长方体上(下)面的面积=长宽 长方体左(右)面的面积=宽高 长方体前(后)面的面积=长高

7、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 宽+长高+宽高) 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6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3第三部分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0。3、棱长 1 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米。用 3 根 1 米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墙角, 是 1 立方米。棱长 1 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分米。一个粉笔盒的体积接近 1 立方分米。棱长 1 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厘米。一个手指尖的体

8、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4、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 abh长方体的长= 长方体的体积宽高 a=Vbh长方体的宽=长方体的体积长高 b=Vah长方体的高=长方体的体积长宽 h=Vab正方体的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5、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4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 2 倍,棱长总和扩大 2 倍,表面积扩大 22 倍,体积扩大 2 2 2 倍。7、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用排水法。水中物体的体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容器的底面积水面上升(或下降)的高度。水面上升(或下降)的高度=水中物体的体积

9、(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容器的底面积。8、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容积单位升或毫升,也可以写成 L 或 ml。1 ml= 1 cm3 l L = 1 dm3 1 L = 1000 ml 9、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容积要从容器里面量出长、宽、高。物体的容积一般都小于物体的体积。只是,为了计算方便,我们把厚度忽略不计。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5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6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部分 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例 (1)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8 份,表示其中 5 份的数。58或者表示把 5 平均分成 8 份,表示其中 1 份的数。例(2) 吨表示把 1 吨平均分成 8 份,表示其中 5 份的数。或者58表示把 5 吨平均分成 8 份,表示其中 1 份的数。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解决分数应用题。带单位与不带单位的区别。如果问题中不带单位,用问题开始的那个单位条件中同样的单位的数。如果问题中带单位,用问题后面的单位前边的单位。最后要带上单位。如果问题中每份长?重?也要按带单位的处理,要自觉带上单位。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