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开放在沈阳自 1978 年至今,已有三十五六年的时间。这三十余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黄金岁月” ,也是很多人改变人生命运的“黄金岁月” 。对于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作为参与者、创造者、见证者和受益者的中国老百姓,每一家都可以说感受最真,情意最切,体会最深。但是作为一个 90 后,我对改革开放的记忆和了解却大多是从父母亦或姥姥,姥爷等一些长辈中了解到的。而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沈阳人,我却不得不感慨家乡的变化。它已从一个典型的重工业城市转为一个文化商业并进的繁华都市。拿房子举例,这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一个人生活的栖息地,也就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门话题。30 多年来,关于房子,
2、有太多的变化。从土房到盖板房、从木头房到水泥房、从平房到楼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从一家几口人蜗居在不到 20 平米的斗室里,到现在一家人享受着上百平米的居室这就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我们告别旧时代的一缕春风。儿时妈妈总会跟我提及电影没事偷着乐里的一些场景:一家老少挤在一间屋子里,要住上下铺;一大早起来,居民要排队抢着上厕所;为了子女结婚,只能在自家院子里加盖屋里长着大树的小房因为这就是她小时候生活的真实写照。妈妈还回忆说,改革开放前的住房十分紧张,单位没有条件分房,他们一家五口人只好租了一间二十平米的平房。平房是用土坯修的,很简陋。墙是用土块砌的,上
3、面的木头不算大,但还结实,可木头上面的竹子由于时间过久的原因断了或坏了,房子中间常裂开一条缝,土经常掉下来落在她们的头上。尤其是到了冬天,由于房子的密封性很差,她们经常冻得睡不着觉。家里来客人,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只好站着聊天,那时的情形不是现在的年轻人所能想像得到的。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慢慢有了改观。最早是有些人在现在的街道两旁盖起了二三层的小楼房。后来的几年间,楼房已经越来越普遍、越建越高了。每每谈到这些变化时,妈妈总是很激动也很骄傲自己能够看到祖国的巨变。 妈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当她回忆起 1990 年刚刚教学时的场景时,那时的教育环境,学校面貌更是惨不忍睹。学校的教学楼、宿舍门窗都是敞
4、口的,没有天花板,冬天用砖头垒个土炉子,刚生火时满教室乌烟瘴气,根本没法上课。至于宿舍,为了安全,不能生火,一到晚自习下课,一路小跑回到宿舍,钻进冰冷的被窝,冻的直发抖。没办法,只好两个人挤到一个被窝里互相取暖。而现在,妈妈已经工作了二十余年,学校的不断变化,更是让人惊喜。外观漂亮的教学楼,室内窗明几净,真叫人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而且宿舍也全部都是楼房,由以前的 20 多人的大宿舍变成了现在 8 个人的宿舍。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但却让我们每个人看到了国家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带给人们的实惠,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接下来谈谈我的家,当然了虽然小时候的经济条件不如如今,但却比父母那一辈的生活环
5、境好太多。以前虽然我们家住的是小二楼,但环境各方面都不好,改革开放 30 年,沈阳的楼房由原来多层发展到了现在的十几层、几十层,我们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多的选择。现在 200 多平米的房子, 新潮前卫的家用电器,一切的一切都受益于改革开放。每每感慨于家里的变化时,我也仍忘不了当时远方亲戚到家中无处下脚的尴尬局面,也忘不了一家三口争着用书桌的“热闹”场景。爸爸妈妈不知把床底那些厚厚的书搬了多少个来回,当我们全家从 90 多平米的房子,搬进 200 多平米的房子里时,在那一刻改革开放所带给百姓的良处让爸爸感慨到:“国家政策好,尤其是改革开放让我们百姓受了益,从以前要求房子宽敞到现在要求房子结构合理、
6、物业服务周到,大家的消费观念正在一步步提高,真是可喜啊!”追溯历史,我的家乡沈阳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历史文化名城,清时的繁荣,民国时的混乱和新中国开国时的辉煌都在沈阳的历史都下了深刻的印记。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时,沈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蜕变。 众所周知沈阳是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建设起来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全国重工业基地之一。曾经的铁西区,集中了沈阳 75%的大中型企业和 66%的工业产值,是沈阳乃至共和国工业发展历史上的骄傲,被称为东北工业基地的核心和“东方鲁尔” 。冶炼、轧钢、电缆,第一机床等各大国营企业是这一时代的代表和先锋,在当时,在铁西区的工厂里上班并且家住工人村的工人们是让全沈阳市最羡慕的人。
7、中国第一台机床,中国第一炉钢等等荣誉是所有沈阳人的骄傲;巨大的机器的轰鸣声和高高耸立的烟囱是那个时代的象征。无疑,那时的沈阳是东北的骄傲,是中国的骄傲。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在人们的劳动热情空前高涨时,人民的物质生活还是相当艰苦的。一些基本的生活条件还不能得到满足,穿衣吃饭都要政府通过各种票据来统一安排,三代同堂的现象还十分普遍。大多数职工和干部都安家于狭小的平房中。以厂为家,甘于奉献的精神深入人心,对外来的尤其是西方的思想有明显的排斥心理。八十年代初期,再拿铁西区举例,那时的铁西区发展势头还是相当良好的,诸如冶炼,轧钢,电缆这样的大厂职工人数都在一万人以上,承担了东北地区大部分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制造
8、任务。然而,在铁西工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给沈阳市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长期对工业污染问题缺乏重视,使得铁西区的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天空呈现灰暗的黄色,空气中弥漫着颗粒状的烟尘是那是环境的真实写照。但这时人们的经济条件已有了明显的改善,大多数职工都能享受到良好的福利待遇,看病报销,定期组织旅游,计划分房,这都是建国初期无法比拟的。 然而,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铁西区的辉煌迅速退去,昔日最让铁西骄傲的大型企业却成了铁西背上巨大的包袱。顶峰时期曾有万余职工的冶炼厂每车间只剩二三十人,巨大的厂房空旷而衰老,工人们到 30 公里外的疗养院做最后一次疗养;电缆厂因交不起采暖费被迫让留守人员放长假,工厂
9、办公室内的冰冻结了半米多厚;轧钢厂正在拆除。2004 年前,铁西区 232 家大中型国有企业,拖欠职工各种债务总额高达 27 亿元。这时候,陷入困境的铁西区流行起很多顺口溜:洗手没有肥皂,干活没有手套,什么时候发工资不知道。不仅铁西的工人没钱,整个铁西区都成了有名的贫困户,2002 年铁西区每平米的土地出让金只有邻近和平区的五分之一左右。也就是从 2002 年开始,铁西开始了“东搬西建”的全面改造,把原来的工业企业搬到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去。树挪死,人挪活,这场大搬家,成了很多铁西企业的命运转折点。 近年来,沈阳市委、市政府以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为主线,坚持改革开放和工业立市方略,国有经济战略性调
10、整步伐加快,外资和民营经济迅速成长壮大;城市发展空间和产业布局得到拓展优化;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化工医药等产业初具规模,已成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软环境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沈阳经济和社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沈阳经济和社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此同时,沈阳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 “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连续两年进入全国百强城市前十名,并跻身国内十大最具竞争力城市行列。 改革开放毋庸置疑是中国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但我们也不能忽略随着政策制度的开放给人
11、们带来的一些弊端,即精神信仰的迷茫和人际关系的冷漠。新中国建国初期那建设的热情和思想的红潮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所不能相比的。那时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对中国集体主义的信仰是空前高涨的。可随着国门的打开,民众的思想变得利己起来,我们丢失了最初的精神信仰,各位成功的企业家,明星,运动员成为这个时代的新宠。也许是从人们搬入了楼房起,那种“远亲不如近邻“的观念就逐渐淡薄了,大家都关起门过日子,老死不相往来。同时对环境的破坏我们也不能忽视。历史中的沈阳是美丽风雅的,杨柳绕堤,清风拂面。而在加快工业化进程的生产中,沈阳付出了严重的环境代价,曾跻身于十大污染城市之列,铁西上空的暗黄,浑河绝种的鱼虾都是很好的证明。尽管现在环保问题已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前车之鉴我们要牢记与心。人人都应履行公民义务,共同为环境问题尽到应有的责任。生在当今国家的盛世之时,我是何其幸运。就如老师在课上一再强调的,女生要多读书,多思考。各种政策亦或思想,仅仅为我们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纪的大门,更珍贵的是我们能够审时度势,把握机遇。而大学的我们更应不断夯实基础,在未来,在历史的不断前进,祖国的不断发展中,能够真正地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