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变暖与我们的生活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在南京的演讲罗勇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气候变化研究,主要研究气候的模式、气候变化的检测、预估与对策等。出版专著多部,发表论文 70 多篇,曾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等奖项。核心提示 新的证据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气候变暖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深度触及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气候变暖具有全球化特征和历史性根源,非一时、一地、一国之问题,也非单纯的气候问题,更非一
2、般的环境问题,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必须从科学、技术、经济、政治、社会、外交等多个方面作出努力。温室气体给地球盖上“棉被”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气候是指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数十年和数百年等)天气的平均或统计状况,通常由某一时段的平均值以及距平均值的离差(距平值)表征,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设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第四次评估报告中给出了一系列新的气候变化事实,主要结论包括:过去 100 年(19062005 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 0.74;2005 年全球大
3、气二氧化碳浓度379ppm,为 65 万年来最高;过去 50 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由人类活动引起;与 19801999 年相比,21 世纪末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可能会升高 1.16.4;21 世纪高温、热浪以及强降水频率可能增加,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强度可能加强。同时,20 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约 0.17 米;19612003 年平均上升速率约 1.8 毫米/年,19932003 年平均上升速率约 3.1 毫米/年。全球大部分地区的积雪退缩,特别是在春季和夏季;近 40 年北半球积雪逐月退缩(除 1112 月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变化明显。陆地大部分地区,强降水比例在增加;
4、强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也在增加,尤其是南方地区,换句话就是不下雨则已,一下雨就容易下大雨,这样对防灾减灾造成了新的压力;北极海冰面积明显减小,春季海冰厚度减少 40,北半球多年冻土层正在融化。IPCC 关于气候变化成因的认识逐步深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归因是人类活动产生的”这个结论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第一次评估报告(1990 年):近百年的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类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造成的。第二次评估报告(1996 年):定量表述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能力仍有限,且在一些关键因子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但越来越多的各种事实表明,人类活动的影响已被觉察出来。“最近 50 年的气候变化是由人类活动产生
5、的”这一结论的可信度提高。第三次评估报告(2001 年):新的、更强的证据表明,过去 50 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增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可能性 66以上)。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 年):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可能性已达 90以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自然原因,包括海洋、陆地、火山活动、太阳活动、自然变率等;一个是人为原因,和人类活动有关,包括温室气体、气溶胶、土地利用、城市化等,其中温室气体的排放最受大家关注。主要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每种气体在大气中的生命周期都不一样,例如,二氧化碳一旦排放到大气中,可以生存 50200 年。从二氧化碳的生
6、存周期来看,地球现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很多都是发达国家从工业革命以来排放到大气中的,现在仍在起作用。排放温室气体的人类活动有很多,像化石能源燃烧活动;化石能源开采过程;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和畜牧业;废弃物处理;土地利用变化,这些都会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能够引起全球的气候变化。例如,某地新建火力发电厂,火力发电需要燃烧煤,煤在燃烧的过程中会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可能人为引起气候变化;水稻生产也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一个原因,因为水稻分蘖期至幼穗分化前这一阶段稻田排放甲烷这种温室气体最多;而退耕还林还草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减缓气候变化,一般来说是一种有益的人为气候变化行为。温室气体能吸收
7、地表长波辐射,使大气变暖,与“温室”作用相似。若无自然的温室气体或“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是19,而非现在的 15,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但是大量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像给地球盖上了厚厚的“棉被”,因而造成“温室效应”加剧。 极端气候事件趋强趋多气候变暖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包括极端气候事件趋强趋多;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重大工程安全运行的风险加大;对人类健康、海平面升高、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极端气候事件趋强趋多,表现为干旱、高温、暴雨、大风、厄尔尼诺、洪涝、沙尘暴等,据观测近 50 年来,大部分陆地区域强降水发生频率上升;热昼、热夜、热浪更为频繁;更
8、大范围地区发生强度更强、持续更长的干旱;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强度增大。在未来 100 年气候继续变暖这样一个背景下,据预估本世纪极端高温和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很可能持续上升;热带气旋(包括台风和飓风)可能更强。这将使我国极端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区域分布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把握,所造成的灾害也将更为严重。例如,2006 年 8 月 10 日百年一遇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我国,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 17 级(60 米/秒),为百年一遇,是建国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一个台风,比2005 年“卡特里娜”飓风登陆美国时中心最大风力还强。 高温干旱也是气候变暖背景下一个极端的气候事件。例如,2006
9、 年重庆、四川遭遇1951 年以来最严重伏旱,6 月 1 日-8 月 21 日,重庆、四川平均降水量为 345.9 毫米,是1951 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温度偏高、降水量偏小的情况下,长江一些流域河段水位下降,比如,2007 年 2 月长江重庆段创历史最低水位,限时禁航,给人民群众生活造成影响。今年 2 月 27 日,长江重庆主城段水位已降至零水位以下 0.74 米,为 1892 年有水文记载以来的最低水位。降雨量不足是长江水位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气候变暖背景下,少雨干旱地区森林火险等级升高。2006 年春季,我国北方少雨干旱,森林火险等级高。2006 年 5 月 21 日至 6 月 2 日
10、,黑龙江、内蒙古等地相继发生森林火灾,是继 1987 年以来东北地区最为严重的一次森林火灾。2006 年春季共出现了 18 次沙尘暴,其中强沙尘暴过程 5 次,为 2001 年以来最多,北京一夜降尘 33 万吨。2007 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遭遇 15 次沙尘暴,比 2006 年略有减少。2007 年 3 月初东北地区出现 50 年来历史同期最强降雪。局部地区积雪深度超过 1 米。民航、公路、铁路、电力、教育、设施农业和居民生活等受到严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45 亿元。“霾”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化阶段频次增长最快的灾害性天气,其影响已不亚于沙尘暴天气,威胁交通等,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损失不断增加,仅
11、 2005 年的经济损失就为 2342 亿元。“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 10 公里、空气普遍混浊的天气现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 20 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全国每年阴霾天气发生的总频次呈现明显增加趋势,2003-2005 年增加趋势尤其明显,2004 年为近 40 多年来阴霾发生频次最高的一年。农业可能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大的部门,由于温度升高,旱涝加剧,水短缺使许多地区作物减产。中国农业将面临三个突出问题:产量波动可能增大;布局和结构将变动,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改变;成本和投资将增加,肥料、杀虫剂和除草剂增加。如不采取适应措施,2030 年中国种
12、植业产量可能会减少 510,三大主要作物产量均以减产为主。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1950 年以来,我国 6 大江河的径流量减少。其中,海河降幅最大,每年约减少 3.66。地下水资源锐减,如,河西走廊地下水天然资源 1990 年比 1950年减少 45,石羊河减少 56,黑河减少 41,疏勒河减少 42。从植被等生态系统的生存极限来看,未来的 14-20 年内,甘肃石羊河流域民勤绿洲将不复存在,有可能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对我国一些主要的流域来说,未来中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可能会加剧。在干旱年份,将大大加剧华北、西北等地区的缺水。水资源形势趋于严峻。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近 50 年来海平面呈上升趋势,速率
13、为 1.0-2.5 毫米/年。到2050 年约上升 12-50 厘米,珠江、长江、黄河三角洲附近海面上升 9-107 厘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受到海平面上升威胁,河口湾生态系统和海岸带经济将受影响。由于 70%大城市、一半人口和 60%国民经济生产位于海岸带低洼地区,海平面上升后,中国珠江三角洲沿岸一些地区可能淹没。但如采取适当措施可减轻损失。重大工程安全运行的风险也在加大。未来长江上游强降水可能增加,引起的滑坡、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可能对三峡水库形成巨大冲击,危害大坝的安全,对水库调度运用和蓄水发电也将产生不利影响。2050 年,青藏高原冬季最低气温升高约 3.13.4左右,夏季最高气温升高约
14、 1.83.2,威胁青藏公路、铁路的安全运营,其中季节冻土的冻胀和多年冻土融化下沉,成为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中两大突出问题。中国的气候变化及走势和全球一样,中国气候与环境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变化。中国(仅陆地地区)近百年气温的变化比全球更为明显,呈显著上升趋势。2006 年为我国 1951 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全国年平均气温为 10.2,比常年同期偏高 1.1,为 1951 年以来最高值,与1998 年持平,也是连续第 10 年高于常年。2006 年全球平均气温较 1960-1990 年平均偏高0.42,为有记录以来的第六暖年。2006 冬季全国气温(2006 年 12 月至 2007 年
15、2 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4,较常年同期(-4.3)偏高 1.9,仅次于 1998/1999 年冬季的-2.3,为历史同期第二高值,从 1986/1987 年冬季开始,中国已连续经历了 21 个“暖冬”。什么叫“暖冬”?暖冬这一名词,是近几年气候变暖而产生的新的气象名词,即某年某一区域整个冬季(全国范围冬季为上年 12 月到次年 2 月)的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值或称气候平均值。暖冬的概念具有严格的科学定义,是否暖冬一定要看整个冬季的全国平均气温是否高于常年值。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南京也概莫能外。南京的年平均气温变化:2006 年全年平均气温 17,比常年(15.5)偏高 1.5,和 2004
16、 年持平,为 1951 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南京的冬季平均气温变化,2006/2007 年冬季平均气温 5.8,比常年(3.6)偏高 2.2,和 2002 年持平,为 1951 年以来最暖的冬季。南京的年降水量变化:进入 21 世纪以来,除 2003 年外,均为降水偏少年或者正常年。总的来说,南京最近几年温度偏高,降水量偏少,从气候变化上来说南京是暖干化的变化趋势。南京梅雨的变化:进入 21 世纪,入梅日期处于偏晚期,长江中下游流域平均入梅期为6 月 15 日,而南京为 6 月 17 日甚至 6 月 23 日;出梅偏早于长江流域平均出梅期。梅雨集中期长江中下游是 21 天,而南京集中期明显偏短,
17、因此梅雨量相对比较少。未来中国气候会如何变化?据预测,从地表温度变化来看,2020 年,全国地表温度会升高 0.5 到 0.7;2050 年可能升高 1.2 到 2;本世纪末到 2.2 到 4.2。温度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反映出预测的难度较大,同时也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效果有关。全球变暖 VS 百姓健康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受到传染性疾病(疟疾、登革热、黑热病和血吸虫病等)影响的人口数量可能增加。热死亡人数也将增加。例如,2003 年夏天,欧洲西部的温度非常高,仅大巴黎地区就死亡 2 万人左右。夏季高温导致降温所需能源增加,造成用电紧张。全球变暖将加剧未来我国夏季制冷的电力消费的持续增长趋势,对保
18、障电力供应带来更大压力。 气候变暖对工业的影响并不像对农业的影响那么明显、那么直接。气候变暖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间接性和滞后性,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农产品原材料、零售业市场需求、能源消耗及劳动者工作效率等因素间接影响工业生产。但气候变暖也可能给企业带来盈利。如 2003 年,欧洲高温对空调需求增加,对欧洲的空调出口就成为企业的新商机;另外,冷饮、啤酒、防晒霜、墨镜产业;污水处理、脱硫工程、垃圾处理、太阳能、风电等也会得到蓬勃发展。 全球变暖将影响旅游业。中国正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调整产业结构,已把旅游列于第三产业中新兴产业的首位,国内旅游需求也进入急剧扩展时期。旅游业是严重依赖自然环境和
19、天气条件的产业,受到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仅次于农业。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的旅游业的影响不同。拯救地球从点滴做起气候变暖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气候问题和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带来十分严峻的现实威胁,对百姓的生活也造成了很大影响。这种威胁仍将持续并不断加剧。人们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温室气体的排放来自于工业、交通、公众日常生活,大体各占三分之一。如果人们改变生活方式可以为减缓气候变化起到积极作用。作为公民个人来说,需要积极了解气候变化方面的常识;充分认识和理解应对气候变化中我国所面临的压力;增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有意识地在行业发展、商业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关注气候变化。具体而言
20、,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从点滴做起。开慢车。放慢开车速度,每小时开 80 公里,比每小时 110 公里节省燃料 25,既省钱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把空调温度打高一些,夏天空调温度过低会加大用电量,26是个比较好的范围。国务院办公厅 2007 年 6 月 1 日出台了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规定夏季空调温度不得低于 26,冬季不得高于 20。市民可以快速冲澡替代慢悠悠的泡澡,以节约用水。当你准备给家电更新换代的时候选择节能家电。使用塑料食品容器,密封食物容器可以重复使用,三明治袋子和塑料包装纸就不行。应购买节能型日光灯泡,它们的使用寿命是一般灯泡的 8 倍,而且耗电很少。建议尽
21、量用自行车代替汽车,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又可以作为健身的方法。有专家介绍骑车健身法,如有氧骑车法,以中速骑车前行,对心肺功能和减肥有特效;力量骑车法,即根据不同的条件用力骑行,如上坡、下坡,以提高双腿的力量或耐力,还可有效预防大腿骨骼疾患的产生等。同时,市民应尽量用低磷酸盐的洗衣液和洗衣粉,磷酸盐流入供水系统会刺激水藻生长,降低水的含氧量,导致植物和鱼类的死亡;拒绝塑料购物袋,至少做到重复利用,当然最好是用布袋;喝自来水或过滤水,不喝瓶装水。不用时关掉电视机和音响,不要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在真正必要的时候才冲厕所;充分利用太阳能,太阳能电池板也能产生相当大的能量;经常清洁冰箱背面,因为布满灰尘的线圈要多消耗 30的能量。另外,短途旅行尽量不坐飞机,飞机产生的人均二氧化碳是火车的 3 倍,坐火车是比较环保的出行方式;带个陶瓷或金属杯子到办公室,不要用聚丙乙烯的杯子;尽量减少豪华包装造成的浪费。上述这些措施可以节省时间和金钱,也挽救了地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