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ord 格式综能公司 “119”消防安全日理论知识题库1、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或者 100 人以上重伤,或者一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 A )。A、特别重大火灾 B、重大火灾 C、较大火灾 D、 一般火灾2、 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 C )。A、特别重大火灾 B、重大火灾 C、较大火灾 D、 一般火灾3、 造成 3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 D )。A、特别重大火灾 B、重大火灾 C、较大火灾 D、
2、 一般火灾4、下列物资中,( B )火灾属于 A 类火灾。A、 沥青 B、泡沫塑料制品 C、天然气 D、烹饪物5、 下列物资中,( D )火灾属于 B 类火灾。A、 赛璐 铬胶 片 B、运行中的程控交换机 C、铝镁合金 D、石蜡6、 下列物资中,( D )火灾属于 E 类火灾。A、 煤油 B、泡沫塑料制品 C、天然气 D、运行中的电子计算机7、 根据国家标准 GB/T4968-2008火灾分类将火灾分为( D )类。A、 3 B、 4 C、5 D、68、下列物资中,( A )火灾属于 F 类火灾。A、烹 饪 器皿中的烹 饪物 B、原油 C、氢气 D、石蜡 9、液化石油气火灾属于( C )A、
3、A 类 火灾 B、B 类火灾 C、C 类火灾 D、D 类火灾10、( D ) 领导全国消防工作,(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A、 国务 院 各级公安机 关 B、公安部 各级公安机关 . .Word 格式C、公安部消防局 各级公安消防机构 D、国务院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1、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 C 类火灾的是( B )。A、 汽油 B、乙炔 C、木板 D、铜粉12、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 A 类火灾的是( A )。A、 木材 B、煤油 C、氢气 D、金属钠13、燃烧是可燃物与( A )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
4、烟现象。A、 氧化 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稳定剂14、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 D )现象,称为燃烧。A、火焰、发 光 B、发光、发烟 C、火焰、发 烟 D、火焰、发光和(或)发烟15、燃烧应具备( A )、放热和发光三个特征。A、化 学 反应 B、物理反应 C、光电反应 D、分解反应16、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氧。空气中氧的含量大约为( B )。A、14% B、21% C、78% D、87%17、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 B )。A、助燃物 B、可燃物 C、燃烧产物 D、氧化物18、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统称为( A )。A
5、、引火源 B、助燃物 C、点火能 D、火源19、固体物质的燃烧形式有多种,( B )属于固体物质的燃烧形式。A、 动 力燃烧 B、直接燃烧 C、沸溢燃烧 D、蒸发燃烧. .Word 格式20、下列物质中,属于易燃易爆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有( A )。A 、液 氨 B、空气 C、氮气 D、汽油21、物质燃烧属于 A 反应,而 反应不一定燃 烧,能被 的物质不一定都是能够燃烧的物质。A、 氧 化 B、还原 C、化学 D、链式22、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 B )和相互作用是燃烧发生的充分条件。A、 一定强度的引火源 B、一定的点火能量 C、引燃温度 D、引燃能量23、可燃物质与( D
6、)共存, 达到一定温度,与火源接触即可发生燃烧。A、 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24、不管任何形式的引火源,都必须达到一定(C)才能引起燃烧反应。A、 浓度 B、密度 C、强度 D、速度 25、在液体表面上能够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汽,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称为:( B )A、 闪点 B、闪燃 C、燃点 D、阴燃26、闪燃往往是液体发生( A )的前兆。A、 着火 B、喷溅 C、阴燃 D、沸溢27、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液体表面能够产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称为(B).A、 自燃点 B、闪点 C、自燃 D、燃点28、根据( C )可见液体分为易燃液体与可燃液体。A、 燃点
7、B、自燃点 C、闪点 D、氧指数29、根据闪点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大小,闪点越低的液体其火灾危险性就越( A )。. .Word 格式A、 大 B、小 C、强 D、低 30、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A)。A、 自燃点 B、闪点 C、自然 D、燃点31、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C)A、 燃点 B、闪点 C、自燃点 D、着火点32、(A)是物 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A、 爆炸 B、闪燃 C、自燃 D、着火33、(D )爆炸不 属于化 学爆炸。A、 炸药 B、可
8、燃气体 C、粉尘 D、液化气钢瓶34、下列(B)爆炸属于化 学爆炸。A、 汽油桶 B、可燃气体 C、蒸汽锅炉 D、气体钢瓶35、下列(C)爆炸属于物理爆炸。A、 粉尘 B、炸药 C、钢瓶 D、炸弹 36、(D )是 评定可燃气 体爆炸危险性的主要依据。A、 燃点 B、自燃点 C、闪点 D、爆炸极限 37、(A)是指可燃的 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 A、爆炸浓度 极限 B、爆炸 C、爆炸温度极 限 D、自燃 38、(C )是指可燃液体受热蒸发出的蒸气浓度等于爆炸浓度极限时的温度范围。 A、爆炸浓度 极限 B、爆炸 C、爆炸温度 极限 D、自燃 39、爆炸极
9、限是评定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爆炸危险性大小的主要依据。下列. .Word 格式说法正确的是( A )。A、爆炸下限俞低,爆炸极 限范围俞宽,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B、爆炸下限俞高,爆炸极限范围俞宽,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C、爆炸下限俞低,爆炸极限范围俞窄,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D、爆炸下限俞高,爆炸极限范围俞窄,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40、固体可燃气体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同,其燃烧方式也不同,有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 D )四种。 A、 动 力燃烧 B、扩散燃烧 C、着火 D、阴燃 41、固体物质的燃烧特点有多种,( A )不属于固体物质的燃烧特点。 (A )
10、沸溢燃烧 (B)表面燃烧 (C)分解燃烧 (D)蒸发燃烧 42、某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就会发生( B )。 (A )闪 燃 ( B)阴燃 (C)自燃 (D)轰燃 43、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通常产生烟和温度升高的迹象称为( C )(A )闪 燃 (B)自燃 (C)阴燃 (D)轰燃 44、阴燃是( A )的燃烧特点。 (A )可燃固体 (B)可燃液体 (C)可燃气体 (D)液体混合物 45、木材燃烧属于( B )。(A )蒸 发燃 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沸溢燃烧 46、石蜡的燃烧属于 ( A )。(A )蒸 发燃 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
11、烧 (D)沸溢燃烧47、焦炭的燃烧属于( C )。(A )蒸 发燃 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沸溢燃烧 48、天然高分子材料中的木材、棉、麻等物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中的热固塑料、. .Word 格式合成橡胶、化学纤维等的燃烧,均属( C )。(A )蒸 发燃 烧 (B)预混燃烧 (C)分解燃烧 (D)均相燃烧 49、成捆堆放的棉、麻、纸张及大量堆放的煤、杂草、湿木材等,受热后易发生( C )。(A )燃 烧 (B)自燃 (C)阴燃 (D)闪燃 50、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融熔,然后与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称为( D )。(A )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
12、B)扩散燃烧 (D)蒸发燃烧 51、液体物质的燃烧特点有多种,(B)不属于液体物质的燃烧特点。 (A )动 力燃 烧 (B)阴燃 (C)沸溢燃烧 (D)喷溅燃烧 52、( D )的 长时间燃 烧可能会发生“沸溢” 。 (A )汽油 ( B)煤油 (C)柴油 (D)原油 53、可燃气体从喷口喷出,在喷口处与空气中的氧边扩散混合、边燃烧的现象,称为(D )。(A )蒸 发燃 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扩散燃烧 54、天然气井口发生的井喷燃烧等均属于(B )。(A )分解燃烧 (B)扩散燃烧 (C)喷溅燃烧 (D)动力燃烧 55、在燃烧反应过程中, 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不能再燃烧,称为
13、(A )产 物。 (A )完全燃烧 (B)不完全燃烧 (C)充分燃烧 (D)猛烈燃烧 56、下列燃烧产物中,( B )是不完全燃烧产物。 (A ) CO2 (B)CO (C)H2O (D)灰分 57、烟气的危害性有多种,( C )不属于烟气的危害性。(A )毒害性 (B)减光性 (C)扩散性 (D)恐怖性 . .Word 格式58、合成高分子物质燃烧时不仅会产生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而且还会分解出乙醛、氯化氢、(C)等有毒气 体,给人的生命安全造成更大的威胁。(A )甲酸 ( B)乙酸 (C)氰化氢 (D)氨气 59、火焰的颜色与燃烧温度有关,燃烧温度越高,火焰就越接近( C )。(A )蓝
14、色 (B)白色 (C)蓝白色 (D)黄色 60、火焰的颜色与可燃物的含氧量有关。当含氧量达到(B)%以上的可燃物质燃烧时,火焰几乎无光。 (A )30 ( B)50 (C)60 (D )80 61、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的物质为( B )。(A )铝 ( B)磷 (C)铜 (D)钾 62、火焰的颜色与可燃物的含碳量也有关。当燃烧物的含碳量达到( D )以上,火焰 显光且带有大量黑烟。 (A ) 10% (B)30% (C)40% (D)60% 63、火焰的颜色取决于燃烧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氧化剂的供应强度。大部分物质燃烧时火焰是橙红色的, 但有些 物质燃烧时火焰具有特殊的颜色,如( B )燃烧的火焰是
15、蓝色的。 (A )磷 (B)硫磺 (C)钾 (D)钠 64、通过烟雾的(D )等特征,消防人员可以大致判断燃烧物质的种类、火灾阶段、火势蔓延方向等。(A )气 味、 颜色、浓度 (B)气味、颜色、流动方向 (C)颜色、 浓度、流动方向 (D)气味、颜色、浓度、流动方向 65、物体一端受热,通过物体的分子热运动,把热量从温度较高一端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的过程,叫作( A ). .Word 格式(A )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 (D)热传播 66、热对流是热传播的重要方式, 是影响( A )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A )初期 阶 段 (B)猛烈燃烧阶段 (C)发展阶段 (D)熄灭阶段
16、67、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叫做( D ).(A )热传 播 (B)热对流 (C)热传导 (D)热辐射 68、热辐射在火灾处于( B )时,成为热传播的主要形式。 (A )初起 阶 段 (B)发展阶段 (C)猛烈燃烧阶段 (D)熄灭阶段 69、热辐射是以( B )形式 传递热量的。 (A )声 波 (B)电磁波 (C)介质流动 (D)物体接触 70、关于热辐射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只有在空气中才能传 播热 (B)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 (C)不受气 流、风速、风向的影响 (D)通过真空也能进行热传播 71、下列关于热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 )热 源温 度
17、愈高,与受 辐射物体之间的距离越大,辐射越大 (B )热源温度愈高,与受辐射物体之间的距离越小,辐射越大 (C)热源温 度愈低,与受辐射物体之间的距离越大,辐射越大(D) 热源温 度愈低,与受辐射物体之间的距离越小,辐射越大72、关于热对流与通风口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通 风口的面 积愈大、高度愈低, 热对流速度愈快 (B )通风口的面积愈大、高度愈高,热对流速度愈快 (C)通风口的面 积愈小、高度愈低,热对流速度愈快 (D)通 风口的面 积愈小、高度愈高,热对流速度愈快 73、热传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触外,还有三个途径,即传导、对流和( D )。 . .Word 格式(A
18、)照射 (B)加热 (C)烘烤 (D)辐射 74、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 A )。(A )对 流 (B)传导 (C)辐射 (D)照射 75、通风孔洞愈多,各个通风孔洞的面积愈大、愈高,则热对流的速度( A )。 (A )愈快 ( B)愈慢 (C)不变化 (D)停止76、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 D )过程。 (A )热辐 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 (D)热传播 77、利用破坏燃烧爆炸的基础的原理,用阻燃剂对可燃材料进行阻燃处理,以提高耐火极限,这样的防火方法称之为( A )。(A )控制可燃物(B)隔绝空气(C)消除着火源(D)阻止火势蔓延
19、 78、利用破坏助燃条件的原理,密闭有可燃介质的容器、设备等,这样的防火方法称之为( B )。(A )控制可燃物(B)隔绝空气(C)消除着火源(D)阻止火势蔓延 79、利用不使新的燃烧条件形成的原理,在建筑之间留足防火间距、筑防火墙等,这样的防火方法称之为( D )。(A )控制可燃物(B)隔绝空气(C)消除着火源(D)阻止火势蔓延 80、搬离可燃物的灭火方法是( C )。(A )窒息法 (B)冷却法 (C)隔离法 (D)抑制法 81、如采用冷却灭火,对于木材燃烧必须将其冷却到( A )之下时,燃烧才会中止。 (A )燃点 ( B)闪点 (C)自燃点 (D)0 82、通过降低火场空气中氧气含量
20、的灭火方式称为( B )灭火。 . .Word 格式(A )冷却 ( B)窒息 (C)稀释 (D)乳化 83、用水冷却灭火,其原理就是将着火物质的温度降低到( A )以下。 (A )燃点 ( B)闪点 (C)自燃点 (D)0 84、用直流水喷射着火物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这样的灭火方法称之为( A )(A )冷却法 (B)窒息法 (C)隔离法 (D)抑制法 85、窒息法灭火其主要原理是( C )(A )减 少可燃物 (B)降低温度 (C)消除助燃物 (D)降低燃点 86、利用消除助燃物的原理,往着火的空间充灌惰性气体、水蒸气等,这样的灭火方法称之为( B )。(A )冷却法 (B)窒息法 (C)
21、隔离法 (D)抑制法 87、利用使着火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用难燃或不燃物体遮盖受火势威胁的可燃物质等,这样的灭火方法称之为( C )。(A )冷却法 (B)窒息法 (C)隔离法 (D)抑制法 88、利用中断燃烧链反应的原理,往着火物上直接喷射气体、干粉等灭火剂,覆盖火焰,中断燃烧等。这样的灭火方法称之为( D )。(A )冷却法 (B)窒息法 (C)隔离法 (D)抑制法 89、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 通则GB13690-2009,包括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和含有一种或多种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的爆炸性物品,称之为( A ).(A )爆炸物 (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C )易燃液体 (D)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90、发火物质(或发火混合物)和包含一种或多种发火物质(或混合物)的烟火物品虽不放出气体,但也纳入( C )范 畴。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