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讲神经元的信息传递主讲人:张隆华突触传递1. 突触的类型2. 化学突触传递的原理3. 突触整合的原理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突触: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特殊的接触位点。1897, Charles Sherrington 将这些位点命名为 “Synapse”;1959, Edwin Furshpan, David Potter 证实了电突触的存在;1921, Otto Loewi提供了化学突触的证据;1951, John Eccles应用玻璃微电极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突触传递的生理学。Otto LoewiOtto Loewi和迷走物质(化
2、学突触) 电刺激迷走神经可以减慢心脏搏动。 收集浸泡过心脏的溶液,将它们施加到另一个分离的蛙心,致使蛙心搏动减慢。一、突触的类型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1,电突触缝隙连接 (gap junction),突触前后膜间距仅 3nm允许临近神经元的离子和小分子通过电突触直接从一个神经元流入到另外一个神经元。电突触,化学突触Connexon(连接蛋白): 6个连接蛋白形成连接子, 2个连接子形成缝隙连接通道(六角形的离子通道)。通道直径 1-2nm,可通透细胞离子和部分小有机分子。通过连接蛋白的旋转可关闭电突触。一、突触的类型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1,电突触电突触传递的特点:电突
3、触反应幅度较小( 哺乳动物 );双向传递;无潜伏期;传播速度快;一、突触的类型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1,电突触 使相邻细胞同步放电,对内环境不敏感。 无脊椎动物中普遍存在; 哺乳动物早期发育过程,允许相邻细胞共享电信号和化学信号。 在神经系统胶质细胞、视觉系统、 Schwann Cell髓鞘每层之间存在。 在上皮细胞、平滑肌、心肌、肾细胞及部分腺体细胞间也普遍存在。电突触常用研究方法: 染料耦合 ( dye coupling),一般常用的是荧光黄,在相互联系的一侧神经元注射,如果存在电突触,荧光染料会通过缝隙连接进入到另一侧神经元,则可以表明有电突触的存在; 通过 双电极细胞内记录
4、 的方法,看看是否有突触延迟,以及兴奋是否同步传播; 通过 冰冻蚀刻和电镜技术 观察其微观结构; 通过 免疫细胞组织化学 方法鉴定是否存在连接蛋白( connexin)。 一、突触的类型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1,电突触常用研究方法 染料耦合 ( dye coupling),一般常用的是荧光黄,在相互联系的一侧神经元注射,如果存在电突触,荧光染料会通过缝隙连接进入到另一侧神经元,则可以表明有电突触的存在; 通过 双电极细胞内记录 的方法,看看是否有突触延迟,以及兴奋是否同步传播; 通过 冰冻蚀刻和电镜技术 观察其微观结构; 通过 免疫细胞组织化学 方法鉴定是否存在连接蛋白( conn
5、exin)。 一、突触的类型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2,化学突触( 1)化学突触的特点:a、突触前膜b、突触间隙c、突触后膜一、突触的类型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2,化学突触a、突触前膜p 一般为轴突末梢膨大,轴膜增厚形成,突触前膜胞质内含有的突触小泡是其形态学依据;p 活性带 (active zone),主要是介导神经递质的释放,主要由一些蛋白复合物组成(如 SNARE,与突触囊泡的胞吐和内吞相关的 RIM蛋白等)p 突触小泡的大小和形态不同,与所含的神经递质种类相关。清亮小泡,兴奋性非肽类递质如谷氨酸和乙酰胆碱。扁平小泡,抑制性神经递质,如 GABA小致密核心囊泡,胺类
6、如 E、 NE等大致密核心囊泡, 5-羟色胺,脑啡肽等肽类。 多种神经递质共存。(large dense-core vesicle)p 膜上具有钙通道。一、突触的类型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2,化学突触b、突触间隙p 宽度因突触类型的不同而不同,约 20nm, 中枢 10 30nm, 神经肌肉 接头 50 60nm。p 突触间隙充满纤维性胞外蛋白基质,粘附突触前膜和后膜。如受体的胞外段,突触前后膜上的细胞粘附分子。粘附分子( Cadherins钙依赖性粘附分子, NCAM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等)。p 临近于前后膜或膜内紧密聚集的蛋白称为膜分化物 (membrane differentiation)。Active zoneSynaptic cleftSynaptic cleftPRE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