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一课学问与智慧【教学目标】1.弄清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2.学习本文的多种论证方法;3.品味积累,记住文中隽永智慧的警句格言。【教学重难点】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者所阐述的学习观,了解论点与论据的关系2.学习作者多样的论证方法3.体味、感悟文章所蕴含的哲理。【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延伸1.阅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观点,理清文章的思路。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题。3.收集并阅读与教材相关、相似、相近的文章,做好读书笔记。课内探究第 一 课 时一、学1. 导入新课。由故事“纸上谈兵”导入。2检查预习。(1)学习小组互批预习题,共同纠偏解疑。(2)各
2、学习小组向全班汇报自主学习课文的初步感受;展示收集并阅读的,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以及读书笔记。3. 自主阅读。(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出示幻灯片】朗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学问和智慧的区别是什么?学问和智慧的联系是什么?(2)勾画圈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味课文大气纵横,气势磅礴,形象生动的语言。根据学习任务自学课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出示幻灯片】批注要点 1)重点词语用框框线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3)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再加问号 4)用双竖线和单竖线划分文章层次 5)在书页的空白处写批注(教师在学生个体阅读时巡视) 23.小组合作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全班学生前后四
3、人为一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并进行合作学习。【要求各组用书面的形式对这两题的研读形成共识,并列出小组合作中的疑难问题,以便在班内交流】 。二、导1、全班交流(1)各小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呈交小组学习中的疑难问题。(2)对各小组的学习结果,集体点评、质疑、纠偏,直至达成共识。2、精讲点拨a.对自学思考题的讲解点拨,即朗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最基本的三要素。要学习一篇议论文,首先必须弄清作者所持的观点。 】 。【点拨方法】中心论点是对所议论的问题(论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论点不同于论题。论题是所论述的话题,而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明确的判断;在
4、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论点不能是疑问句或是一个短语,不能使用比喻。 中心论点在文中的位置有三种:开头、结尾、中间,还有可能需自己概括。一篇文章中的中心论点只有一个,要分清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一个方面,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这篇文章的的题目是一个并列关系的短语,据此判断,文章的论点一定是关于两者关系的一个诊断。文章通过论述“学问”与“智慧”差别,阐述“学问”和“智慧”的辩证关系,从而强调这样的一种学习理念需要学问,更需要智慧;需要知识,更需要能力。【参考答案】课文结尾: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b.对自学思考题的讲解点拨,即学问和智慧的
5、区别是什么?学问和智慧的联系是什么?【点拨方法】回答本题的关键首先在于找出文章每一个小节的中心句。阅读议论文要抓住中心句。中心句就是能表达一个文段观点的句子。而找中心句要从理解文段内容入手,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心句可能在文段中的位置有三种:段首、段尾、中间,还有可能需自己概括。引导学生找出每一文段课文的中心句即可知。1、2 两段分别解说了学问与智慧的差别,3-6 段主要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关系。其次要结合文章内容揣摩句子的含义,并加以提炼、归纳、总结。【参考答案】学问和智慧的区别是: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工具;而智慧是发现是创造,智慧的主体是人的思想。学问和智慧的联系是: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
6、;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和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c.对学生质疑题的讲解点拨: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同时它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 如何理解这句中“透视” “反想” “远瞻”的含义,这三个词之间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点拨方法】回答这个问题时要注意结合全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参考答案】“透视”在这里的意思是对事物的深刻认识, “反想”是指全方面、多角度的思考与品味,3“远瞻”则是指对事物
7、的发展的预见。三者含义逐层加深,所以不能调换顺序。3深度探究。探究题:有人说“既然智慧比学问更重要,那么我就注重自我能力的培养,知识的掌握多少是无关紧要的” ,你赞成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先四人小组探究,后各小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并对各小组的结果,集体点评、质疑、纠偏,直至达成共识。【点拨方法】探究此题要综观全文内容,并要正确理解罗家伦对于积累知识的真正含义。罗家伦反对死读书,但并不反对必要的记诵,他反对的是只重简单积累不重应用,反对死记硬背,在青少年记忆力最好的时光,把一些重要的文化知识或传统经典记下来,既可以了解民族的基本文化,为未来的进一步学习积累必要的知识,同时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为终
8、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参考答案】不赞成。因为一个人能力的培养,也来自于他掌握的知识的多少:掌握的知识多,这种能力就容易培养,且持久,且能影响并决定人的发展。作者强调要重视知识,更要重视能力,不能因为“能力更重要” 就排斥对知识的占有。4.教者小结本课的学习。三、练1涵咏积累。摘抄课文中强调智慧的句子;强调学问的句子;强调学问和智慧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并选择其中的两句熟读背诵。2达标测评。学生完成课堂重点检测。3反馈矫正。学习小组互改,教者反馈评讲。课后提升1.完成作业:作业本中相关练习。2.同步阅读:谈责任 、 人总得藐视点什么3.反馈评价。教者批阅学生的课后作业,并进行反馈矫正。第 二 课
9、 时一、学1.回顾上一节课学习内容,导入对本课的学习。2.明确本课学习任务。【出示幻灯片】课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其作用。找出课文中形象生动且蕴含深刻哲理的语言并作赏析。二、导1、全班交流(1)各小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呈交小组学习中的疑难问题。(2)对各小组的学习结果,集体点评、质疑、纠偏,直至达成共识。2、精讲点拨a.对自学思考题的讲解点拨,即课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其作用。【点拨方法】4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实,能够增强论述的力量和说服力。引用论证:引经据典,具有权威性,论
10、证有力。对比论证: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论述全面、周密。比喻论证: 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手法多变,充满了智慧与思辩色彩。如作者论述学问不能离开智慧时,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从正面列举了三个成功者的事迹,增强了论述的力量和说服力。【参考答案】第一段: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运用比喻论证,将学问比作滋养人生的原料、铁,将智慧比作陶冶原料的熔炉、炼钢的电火。从而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学问”和“智慧”的区别。第二段引用“官知止而神欲行
11、,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来证明学问不高的人也不一定就不聪明,只要能凭借经验,处事灵活,一样能处世。引经据典,论证有力。第三段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从正面列举了孟德尔、达尔文、爱因斯坦三个成功者的事迹,来证明论述学问不能离开智慧,增强了论述的力量和说服力。第五段运用正反对比和比喻论证的方法。先将无学问的智慧的浮光掠影,瞬起瞬灭和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的最靠得住,最为清澈,最可宝贵进行对比,做对比论证;然后将无学问的智慧比喻成“浮光” 、 “肥皂泡” ,尽管外表五光十色,但瞬起瞬灭。又将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比喻成“探照灯” 、 “珍珠泉的泉水” ,因为这是“有根底的智慧,才是最靠得住的,最为
12、清澈,最为宝贵。 ”对比鲜明,比喻形象生动、贴切恰当,有很强的说服力量。b.对自学思考题的讲解点拨,即找出典雅智慧、丰富多彩、蕴含深刻哲理的语言并作加以品味。【点拨方法】本文强调了智慧的重要,作者的语言也充满了智慧。一是作者正确的、体现进步思想的观点。二是作者以常见的事物比喻比较抽象的道理,通俗易懂。三是以高度概括的语言揭示哲理,警策睿智。四是比喻与高度概括的语言揭示哲理两者兼有,既形象生动,又高度概括。如“若把学问譬作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 ”如“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他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
13、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 ”等。【参考答案】例:(1)智慧必须以学问为基础,才靠得住。(2)学问是寸积铢累而来的,常是各有疆域,独自为政的。这两句语言高度概括,言简意赅。(3)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将学问比作滋养人生的原料(没有加工制造的原料) 、铁,将智慧比作陶冶(烧之陶器或冶炼金属)原料的熔炉、炼钢的电火。用精彩的比喻生动形象地阐释了学问是积累的知识,智慧是发现、创造的能力,化抽象事理为形象解说,通俗易懂地揭示了两者的区别。(4)若把学问譬作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把学问比喻为“建筑材料
14、” ,把智慧比喻为“建筑师的匠心”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二者之间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关系。(5)有智慧的书,是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莹,斧凿般的犀锐,可以启发人的心灵,5开辟人的思想,有时可以引申成一篇论文,或成一本专书。将“有智慧的书”比喻成“珠玉” “斧凿” ,生动形象地揭示了这种书有思想光辉,充满智慧与灵性,对读者有启发。(6)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他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他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
15、从水底上涌。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为精澈,最可宝贵。将无学问的智慧比喻成“浮光” 、 “肥皂泡” ,尽管外表五光十色,但瞬起瞬灭。将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比喻成“探照灯” 、 “珍珠泉的泉水” ,因为这是“有根底的智慧,才是最靠得住的,最为清澈,最为宝贵。 ”对比鲜明,比喻形象生动、贴切恰当,有很强的说服力量。c.对学生质疑题的讲解点拨:第四段“有智慧的书”与“无智慧的书”主要区别是什么?【点拨方法】首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第 4 小节。这一小节论述的是“学问”与“智慧”在书籍中的反映。作者把书籍分为“有智慧的书”与“无智慧的书” 。然后用“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莹,斧凿般的
16、犀锐,可以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来形容有智慧的书,用“材料堆积得和蚁邱一样,议论虽多,见解毫无” 。来形容“无智慧的书” 。从而归纳得出主要的区别在于能不能给读者启示或启发。【参考答案】“有智慧的书”指有思想光辉,充满智慧与灵性,对读者有启示或启发的书。 “无智慧的书”只是材料的堆积,议论空泛,不一定能促进读者的思考,不一定能给人以启示,因而很难使人得到发展的书。3深度探究。探究题:罗家伦说“没有智慧的学问是死学问” ,罗曼罗兰也说“我创造,所以我生存” 。结合实际谈谈你学了本文后在学习上获得的启示。 【点拨方法】这是一道开启学生思维的主观表达题。目的是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启示学生既要重视知识的积累,更需要智慧的思考,能力的培养。【参考答案】学生联系自身学习实际谈启示,既要重视知识的积累,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努力成为一个博学多能的人。 三、练1.句子仿写练习:唯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他永远像珍珠朱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的从水底上涌。 仿照该句,从“友谊理解” 、 “成功失败”、 “幸福苦难”三组词语中任选一组造一个句子2达标测评。学生完成课堂重点检测。3反馈矫正。学习小组互改,教者反馈评讲。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