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夯实基础 展望发展(教研总结)本学期,以同备同教一课为载体的教研活动,在教导处、教科处的组织安排下,按照计划,有序开展。活动中,不论组内展示课还是校内展示课,都呈现以下几方面优点:1 精心准备首先,老师们思想重视。教学中,执教的老师们以高涨的情绪、饱满的热情,融入教学中,感染学生,也给听课者一种享受。其次,认真准备。在听课中,我们明显能感觉到各环节,环环相扣,不管效果如何,至少是老师们精心设计、认真思考、反复揣摩的呈现。因此,我敢说只要老师们能这样坚持下去,必得教学真谛。2.教有重点如认识钟表中,程老师根据教材特点,确立教学的重点是认识钟表、记录时间。且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其他枝枝蔓蔓的东西
2、全部删除,教学条理清晰,干净。感觉是清清爽爽的一节数学课。再如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在突出地球资源遭到破坏这个教学重点的同时,又在随文教学中渗透说明方法,这是课标高段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重点的确定,不是固定的,根据教材特点,特别是根据本班学生的认知,确定的教学重点才有实际意义。如蜗牛与黄鹂鸟以教会学生唱这首歌为重点,有别于语数学科的知识运用。其他的课上重点呈现因为时间关系不一一例举。3.教有过程,学有过程这点,我想以殷老师的英语课为例,稍作具体谈一谈。因为这节课上,教学中时时处处体现老师的教和学生学的过程。印象比较深的是教学单词 hand 时,学生发音不准,
3、老师没有草草了事,而是不厌其烦一遍遍纠正,发现学生字母 n 音不准,通过音标,读准中间字母 n 的发音,帮助学生读准 hand 的发音。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教与学的过程呈现。凸显新课标强调的过程和方法4.教学中能体现课标理念(这方面想谈细一点)首先,教学中,老师琐碎的一问一答式的教学现象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整合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大了。如徐倩倩教学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对春天小兴安岭的学习,以一个问题“春天,我来到小兴安岭看到什么。 ”贯穿始终,简洁的环节中,学生不再从一个问题翻到另一个问题,疲于应付老师的提问,而是有了更多朗读、思考、交流的时间。这样的设计是基于学生学的角度,效果肯定远远大于
4、琐碎的分析教学。其次,能比较正确把握学科教育的特点,语文课上,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表达方法和语言积累,数学课上注重方法的迁移运用,注重能力培养。如六年级孙银环执教的数字 ,通过对电话号码、身份证上数字、邮政编码 数字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数字隐含的信息,认识到数字不再是冷冰冰的、抽象的符号,数字也是会说话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编号码,这是典型的学以致用。再如三年级组内课秋天的雨第二段学习完之后,老师引导学生当堂背诵。四年级猫一课的教学,几位老师从根据课文语言特点,分别从不同段落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独到之处,有的从语气词中引导学生体会老舍对猫的喜爱,有的从“小梅花”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有的从关联词语的品味
5、中体会猫性格的古怪。这体现同备同教中,不同老师对文本的不同解读,体现教学的异彩纷呈。初步显现同备同教的端倪。语文课上,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对具有明显特征的语言表达没有关注,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必将大打折扣。只注重表面的热闹而忽略语言品味的语文,已经成为语文课改的历史。这点,语文老师们必须要记住。第三,重视读的训练。理解前的朗读是整体感知,理解中的朗读是品味,是理解的深入,是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语感培养的重要过程。理解之后的朗读,那是一种表达。朗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内地的阅读教学又以感悟见长,区别于港台的国文教学。非常可喜的是我所听到的语文课,老师们都有了朗读训练的意识。其中,给我印象深的是四年级李老师执教的猫 ,自始至终,老师都在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品味,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效果较好。第四,生本意识增强,课堂能顺学而导如三年级刘老师执教的秋天的雨中第二自然段,以问题“秋天的雨把这些颜色给了谁?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找到相关语句,再理解品味。交流中,学生的发言没有按照课文叙述的顺序,确实做到了喜欢哪句说哪句。老师则随着学生,学生说到哪句老师引导理解哪句。这样的教学是对学生选择的尊重,也是教师驾驭教材、驾驭学生能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