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1.55MB ,
资源ID:40971      下载积分:1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409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研究【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文初)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研究【毕业论文】.doc

1、本科毕业论文(20届)中国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研究所在学院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中国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研究1目录摘要关键词ABSTRACTKEYWORDS1中国贸易顺差的演变及现状111中国贸易顺差的演变过程112中国贸易顺差现状特点2121绝对数额大2122结构失衡2123贸易摩擦不断32贸易顺差对宏观经济的正负面影响321贸易顺差的正面影响322贸易顺差的负面影响4221外汇储备急剧攀升4222增加贸易摩擦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4223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4224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43贸易顺差演变的国际比较531贸易不平衡度的比较532贸易顺差/外汇储备的比较

2、833贸易顺差/GDP的比较104贸易顺差成因的国际比较1141出口结构的比较1142国内需求的比较12421进口需求结构不同12422国内需求不足1343贸易政策和制度145优化中国贸易顺差的措施1451维护货币政策的独立性1452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1553优化产业结构和进出口结构1554改善外汇储备结构156总结16参考文献致谢中国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研究1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引进外资和鼓励出口的政策导向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1994年以来连续16年的贸易顺差,为我国带来大量外汇收入,并逐步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贸易顺差的演变过程,总结了中国贸易顺

3、差的现状特点,发现中国贸易顺差经历了三个阶段,具有绝对数额大、结构失衡、贸易摩擦不断三个特点;其次,本文分析了贸易顺差对宏观经济的正负面影响;再次,运用贸易不平衡度、贸易顺差/GDP,贸易顺差/外汇储备这三个指标对美国、韩国、日本、德国、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顺差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本文推导出中国贸易顺差的必要性;第四,本文分析比较了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最后,本文从四个方面就如何优化中国贸易顺差提出措施。关键词贸易顺差;规模;成因;国际比较ABSTRACTSINCEREFORMEDANDOPENEDUP,THEFOREIGNTRADEOFCHINAHASBEENRAPIDLYDEVELOPE

4、DUNDERTHEGUIDEOFINTRODUCINGFOREIGNCAPITALANDENCOURAGINGEXPORTPOLICYTHEFIFTEENYEARTRADESURPLUSSINCE1994BRINGSINENORMOUSFOREIGNEXCHANGEFORCHINA,ANDGRADUALLYBECOMEANENGINETHATBOOSTSNATIONALECONOMYFIRSTLY,THISPAPERREVIEWSTHEEVOLUTIONOFCHINASTRADESURPLUS,SUMSUPTHECURRENTSITUATIONANDTHECHARACTERISTICSOFCH

5、INASTRADESURPLUSANDFINDSTHATCHINASTRADESURPLUSHASGONETHROUGHTHREESTAGES,ANDHASTHREECHARACTERISTICSWHICHARETHELARGEABSOLUTEAMOUNT,IMBALANCEDSTRUCTURAL,ASWELLASMORETRADEFRICTIONSSECONDLY,THISPAPERANALYZESTHEPOSITIVEANDNEGATIVEEFFECTSONMACROECONOMICOFCHINASTRADESURPLUSTHIRDLY,THROUGHUSINGTHERATIOOFTRAD

6、ESURPLUSTOTOTALTRADEVOLUME,RATIOOFTRADESURPLUSTOGDP,RATIOOFTRADESURPLUSTOFOREIGNEXCHANGERESERVES,THISPAPERMAKESHORIZONTALANDVERTICALCOMPARISONAMONGTRADESURPLUSSCALESOFAMERICA,KOREA,JAPAN,GERMANYANDCHINADURINGTHEPHASEOFECONOMICFASTGROWINGITPROVESTHENECESSITYOFCHINASTRADESURPLUSFOURTHLY,THISPAPERCOMPA

7、REDANDANALYZESTHECAUSESOFCHINASTRADESURPLUSATLAST,THISPAPERPUTSFORWARDMEASURESTOOPTIMIZETHESCALEOFTRADESURPLUSFROMFOURASPECTSKEYWORDSTRADESURPLUS;SCALE;REASONINTERNATIONALCOMPARISON1中国贸易顺差的演变及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在引进外资和鼓励出口的政策导向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1994年以来连续16年的贸易顺差,为我国带来大量外汇收入,并逐步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然而,随着对外贸易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贸

8、易顺差基数越来越大并呈加速增长之势,引起了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11中国贸易顺差的演变过程1949年以来,我国的贸易顺差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顺差逆差交替阶段(19491977)。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封锁和国内环境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低迷、停滞状态。1953年,中国开始施行发展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揭开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帷幕。由于处在工业化起步阶段而且重点发展的是重工业,国际收支基本呈现顺差和逆差交替的状态,大部分年份为小额顺差,总体顺差、逆差额度均不超过9亿美元。(2)逆差为主阶段(19781993)。改革开放以来,贸

9、易总额连年增长,国际收支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1982、1983、1990、1991、1992年出现贸易顺差,其余年份均为逆差。中国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研究2波动幅度随着年份的增长也在扩大,其中逆差扩大的幅度较大,1985年逆差最大达到14902亿美元,而1990年顺差最大也才达到8746亿美元。(3)连续顺差阶段(19942009)。自1993年下半年,中国开始金融体制改革,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作为国家中央银行,强化了对货币信贷的宏观管理,集中掌握货币发行权、信贷总量和基础货币管理权,至今国际收支呈现16年单边顺差状态,20032008年贸易顺差额持续高速增长,2008年贸易顺差额已经达到29812

10、6亿美元,这是1994年顺差额的56倍,1956年的3000多倍。100001000200030004000194919521955195819611964196719701973197619791982198519881991199419972000200320062009图1119492009年中国贸易顺差额(亿美元)112中国贸易顺差现状特点121绝对数额大除了1994年,其余年份的贸易顺差额均在100亿美元以上,年平均顺差额超过800亿美元,这甚至超过了日本自1981年的平均顺差额(约720亿美元)。2008年以来中国的顺差额超过了德国的水平,这也是我国贸易顺差的最大值(298126亿

11、美元)。2005年顺差额增长率最大达到217。巨额的贸易顺差额给中国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货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大,与贸易伙伴摩擦增多,外汇储备超常规增长等。122结构失衡根据表11,从企业性质来看,外商投资企业贡献了90的顺差额,而其他企业对贸易顺差的贡献高达153,其中私营企业的出口占了大部分;从贸易方式来看,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顺差额高达3229亿美元,而其他一般贸易、保税区贸易都呈逆差状态;从进出口重点商品来看,机电产品、纺织、服装、零部件等制成品占据贸易顺差的大部分。既有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包括了按照加工贸易方式和跨境产业链分工的机械设备产品1。近几年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在增

12、加;从贸易伙伴来看,我国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区主要还是美国、香港、欧盟。表112010年中国贸易顺差情况2分类名称出口进口顺差贡献率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库2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中国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研究3(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总值157793139483138101000企业性质国有企业2343638756153201109外商投资企业862317380012431900其他企业4812726928211991535贸易方式一般贸易72073767984725342加工贸易7403341743322902338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3650109247274527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3537

13、61102573186重点商品机电产品9334366031273121978高新技术产品49241412677974577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16395292813467975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770517725933430钢材368220111671121成品油17041351511811855集成电路29251569912774925原油16512135152996217贸易伙伴美国2833010204181271313香港21832122589573693日本12106176715565403台湾省2968115698602623印度409220842008145东盟1382115

14、4571636118欧盟3112416848142761034123贸易摩擦不断由于中国出口的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且贸易顺差额过大,造成与贸易伙伴的摩擦不断。在美国召回通报中60以上是中国产品,欧盟消费品预警中60以上是中国产品,日本食品扣留中,亦有20以上针对中国产品。近几年来发展中国家例如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成为对华调查主要发起者。中国出口的电子信息产品、儿童玩具、纺织品、食品等成为调查的重点。2贸易顺差对宏观经济的正负面影响21贸易顺差的正面影响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外向型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国际收支顺差说明外汇的流入大于外汇的流出,说明对人民币

15、的需求增加,人民币有升值的趋势。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持续的贸易顺差带来了巨大的中国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研究4外汇储备,这标志着我国结束了外汇短缺的历史,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信誉增强。充足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国际支付能力和调节国际收支能力的增强,不易受到债务危机和投机性货币的攻击,增强了我国经济的稳定性。22贸易顺差的负面影响221外汇储备急剧攀升对外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也带来一些挑战,其一就是外汇储备急剧增长。截止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39915亿美元,是1977年的1023倍。2004年的外汇储备增长率一度达到512的峰值3。尽管外汇储备是一国国际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

16、非越多越好。拥有过多的外汇储备,成本与风险都在增大。过度积累的外汇储备意味着原本可用于经济发展的资源没有得到适当的利用。而且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美国债券,一旦美元大幅度贬值,投资就会出现巨额亏损6。222增加贸易摩擦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一直以来,我国大额的贸易顺差是欧美等国施压人民币升值的重要原因。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后,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加,但面对国际收支顺差尤其是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形势,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的市场预期始终存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以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借口,频频给中国施压,正如当年对日本、德国施压一样,要求人民币升值,甚至因此使我国遭受一些贸易伙伴国的贸易制

17、裁。随着在国际贸易地位的迅速提升,我国逐渐成为被全球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这不仅对我国出口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威胁,而且使出口产业和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223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近年来,外汇持续大量净流入,使外汇债款成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尽管中央银行交替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并不断创新调控方式以回笼市场的流动性,但在外汇储备持续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国内流动性过剩,加大了货币政策操作和储备管理的难度,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及宏观调控的自主性与灵活性。此外流动性过剩导致国内资金供应充裕,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难以抑制,大量的资金进入房市和股市,使国内房价和股价出现非理性上涨,积聚了越来越大

18、的金融风险。224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的持续贸易顺差扩大是伴随着出口依存度的增长。贸易顺差持续加大,反映了经济增长方式过于粗放,投资和消费之间的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等突出矛盾。外贸增长所带来的大量外贸顺差,不仅导致资源和沿海地区和出口加工部门过度集中,国内服务业和产业部门,内部中西部地区发展较慢,加剧了国内环境资源的压力。几3数据来源国际统计局数据库中国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研究5十年积累下来的诸多经济结构问题,一时间难以转变过来,因此持续的高额顺差加大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难度。3贸易顺差演变的国际比较国外的官方机构和经济学家对我国贸易顺差的研究基本上局限在绝对

19、贸易顺差层面,造成对我国贸易顺差相当严重的误解与认识偏差。绝对贸易顺差是一个有局限性的指标,具体而言,绝对贸易顺差有两大不足1缺乏纵向可比性,即在一国进出口和经济总量变动的条件下,绝对贸易顺差难以进行同一个国家不同时期贸易顺差的对比,勉强进行的比较等于是将一国的经济总量和进出口总规模“固化”或“静态化”在过去某一时期,在经济增长时会“夸大”贸易顺差水平,而在经济收缩时又会“隐瞒”贸易顺差水平。2缺乏横向可比性,即绝对贸易顺差不能用于同一时期不同国家贸易顺差的对比。缺乏横向可比性的原因在于各国的经济总量和进出口规模存在巨大差异,绝对规模的贸易顺差不能反映这种差异。如果把净出口当成“经济增长的发动

20、机”,一个小规模的经济体会由于1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拉动经济增长个10百分点,但对一个大的经济体,1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不足1个百分点2。如表31所示,二战后除了韩国,其他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阴影部分)大部分时间都是贸易顺差,而经济萎缩或者进入低速发展阶段后,有些国家就开始贸易逆差,而有些国家继续贸易顺差,中国目前正是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贸易顺差额巨大,如果用中国的现阶段与发达国家的低速发展阶段相比,不具有公平性。因此为了能更好的比较贸易顺差,下面将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对顺差进行比较。选用贸易不平衡度、贸易顺差/外汇储备、贸易顺差/GDP这三个相对指标来对比美国、德

21、国、日本、韩国、中国这几个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顺差情况。表31二战后顺差情况的国际对比年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中国1940S1950S1960S1970S1980S1990S2000S(代表顺差,代表逆差,阴影部分为经济高速发展阶段)31贸易不平衡度的比较贸易不平衡度是指同一时期贸易顺差数值与进出口总额的比率。该指标的重要作用是将贸易顺差相对化,将绝对贸易顺差额与进出口总额相联系。它内生的决定于一国的进口、出中国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研究6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及其变动。一般而言如果国内的贸易环境和贸易政策不发生显著变化,在既定的趋势下,它是一个基本稳定的数值3。贸易不平衡度的大小可以说明一国贸易顺

22、差的相对规模,它的时间序列可以说明贸易顺差的发展趋势。表32德国、美国贸易不平衡度对比(经济高速发展时期)4德国美国年份顺差(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亿美元)贸易不平衡度年份顺差(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亿美元)贸易不平衡度194860921912780194845852074722101949110430743591194945319618230919507174703152519506511991332719510356985050195131192696311571952169789321419523499269131300195359982237281953393627628142519546

23、429856521954397426254151419552981195249195530692804710941956691400649319565115330891546195797316155602195762533549317621958118164471819583304325361015195912761833869619596373464918419601244215885761960422369821141196116423662693196150853698913751962869256193391962391239516990196315082764754519634747

24、4202711301964152309394911964631646984134419653355240841965429750763846196619938324519196626435822545419674215393071072196728216045946719684593451831017196877170105110196939765372774019694667653061根据表32,德国自从二战后恢复经济开始贸易由逆差逐渐转为顺差,贸易不平衡度的绝对值波动剧烈,顺差最大达到1017(1968年),最小为084(1965年);逆差最大达到3591(1949年),最小的只有050

25、(1951年)。对比1953年和1969年的数据,顺差额自599亿美元增长到3976亿美元,扩大了663倍;进出口总额自8323亿美元增长到53723亿美元,扩大了645倍;而贸易不平衡度只相差028个百分比。虽然贸易顺差额在持续增长,但是贸易不平衡度却相对稳定,因为在贸易顺差额增长的同时,进出口总额也在成倍的增长。美国在二战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对外贸易迅速扩大。1948年,虽然顺差额只有4585亿美元,但贸易不平衡度就已经高达2210。说明当时美国对外贸易主要依靠出口来拉动经济。而且从1951年至1964年,贸易不平衡度基本在10上下徘徊。这说明美国的经济复苏与大规模的出口相关。表33韩国、

26、日本贸易不平衡度对比(经济高速发展时期)54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库中国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研究7韩国日本年份顺差(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亿美元)贸易不平衡度年份顺差(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亿美元)贸易不平衡度196127535777031956729573127219623664787657195714287144199919634736477311195816590627119642865225479195914370562031965296364560196043685465101966465967480919611574100461567196767513175125196272105526

27、821968100619252401963128412188105319691224484902196412651461186619701148282407119652821662117019711327346138341966254192991321972897414721631967122122105552197310197461136619680172595900719742391131421121969967310133121975232912219190619704373819911419761058164964219714283437079801977763208593661972

28、522552951987197822527694812197313727540618219795282353961492197464791174175521975204111367918019762411321981821977974315242363919781828917813310271979753221213355198010855271737399198186292943612931982688626988425519832052827340275119843352430587610961985466763076521517198683204338312459根据表33,韩国在这些国

29、家中显的比较另类,经济高速发展的十几年对外一直处于逆差,但是由逆差造成的贸易不平衡程度逐渐减小。不同于德国、美国,日本的贸易顺差出现的较晚,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贸易自由化进程,然而一直到80年代才出现大规模的顺差。日本的贸易平衡度一直不稳定,最高达到2459(1986年),最低只有007(1968年)。5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库中国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研究8表34中国贸易不平衡度(经济高速发展时期)6中国年份顺差(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亿美元)贸易不平衡度年份顺差(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亿美元)贸易不平衡度1978117621086558199453912366212281979200729

30、235687199516696280864594198018423804484199612215289881421198100744021002199740422325162124319823036416067301998434753239491342198383643616192199929232360638111984127153549237200024109474297508198514902696022141200122545509651442198611962738461620200230426620766490198737798265345720032546885098829919

31、887752102784754200432097115455527819896604111685912005102014219067171990874611543675820061775171760439100819918119135701598200726394521761751213199243551655252632008298126256326116319931221519570362420091958462207222887对比表32、表33、表34可以发现第一,自1994年以来中国开始呈现16年连续顺差的情况,与美国的20年,德国的18年相比这一时间的连续性就显得并不异常,即使在接

32、下来的发展时期中国继续出现顺差也不足为奇。第二,中国的贸易不平衡度最大也就只有1243(1997年),均小于美国、日本的最大水平,而且贸易不平衡度变化也较缓和。虽然中国的贸易顺差绝对值在不断增大,但是在进出口总额增大的同时,它的比重还是维持在正常水平。第三,中国在2008年贸易顺差额达到最大为208126亿美元是美国1964年最大顺差额的3295倍,是日本1986年最大顺差额的25倍,但是中国2008年的贸易不平衡度比这几个国家的均要低,说明贸易顺差的绝对值高并不表示贸易失衡严重,这也并不是中国刻意而为之的。综上,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贸易顺差问题,在之前的几个大国历史上均出现过,大部分国家走

33、的都是先逆差后顺差的路径,并不是中国独有的情况,而且这也是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以出口导向为战略的国家经常会发生的。32贸易顺差/外汇储备的比较与众国家相比,美国的外汇储备一直极少,1979年之前都在50亿美元之下。1989年之后基本稳定在300到500亿美元之间。因此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虽然贸易顺差不是很大,但是顺差/外汇储备这一指标的数值非常大,例如1961年达到最大4383621,在1967年跌至最小为120299。美元是霸主货币,这是美国外汇储备很少的主要原因。美元作为国6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库中国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研究9际储备货币可以直接用于对外支付,不需要用外汇储备来调节国际收支、

34、调节外汇市场。另外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黄金持有国,美国的外汇储备中很大一部分比例是黄金。黄金作为储备不可能像中国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那样迅速增加。因此除去美国这一特例,下图比较了德国、日本的贸易顺差/外汇储备这一指标(经济高速发展时期)。7654321012319481950195219541956195819601962196419661968197019721974197619781980198219841986德国日本图31德国、日本贸易顺差/外汇储备指标对比71978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还处在世界38位,而2006年以来就晋升为世界第一。然而与各国相比中国1994年以来的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之比

35、一直徘徊在较低水平而且呈降低态势(如表35),美国一度达到几千个百分比,其他国家也大部分在50以上,而中国最大也仅有29。在贸易顺差额日益增大的情况下,中国的外汇储备也迅速增大,而且增长的速度高于顺差额的增速,才导致了这一指标降低。然而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不单单是由贸易顺差造成的。即使贸易顺差全部转化为外汇储备占比也不超过50。虽然贸易顺差的绝对额巨大,但其并不是造成外汇储备过多的主要原因,只是重要原因。中国形成了目前的外汇储备规模直接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在外汇储备上存在着为储备而储备的倾向,主要表现为消极或被动地持有外汇储备,片面认为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另外人民币升值预期是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大幅增

36、长是外汇储备规模形成的深层次原因8。相反德国一直是顺差大国,然而其外汇储备增速反而随着顺差额的不断增大而减少(如图31),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国出口收回的主要是本币,由此也使得贸易顺差对德国的货币政策影响有限2,而且德国的海外投资也较多。表35中国外汇储备情况(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年份外汇储备(亿美元)顺差/外汇储备年份外汇储备(亿美元)顺差/外汇储备19781557755301994516210444197921549317519957357922691198022628143219961050291163019814783014619971398928896198211135272651

37、9981449592999119831447657751999154675188991984167057609200016557414561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库中国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研究101985119131250902001212165106261986105141137722002286407106231987152362480320034032516316198817548441762004609932526219891702238797200581887212456199028594305872006106634166471991426641903020071528251727

38、119921944322399200819460315320199321199576212009239915816333贸易顺差/GDP的比较与贸易不平衡度相似,贸易顺差/GDP指标也是将绝对贸易顺差作相对化处理。GDP是一个衡量总产出的最主要指标。贸易顺差/GDP比率指标在不同国家之间有着广泛的横向可比性,在同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数据之间有广泛的纵向可比性3。下图比较了各个国家在1978年以后的贸易顺差/GDP和GDP增长率的情况。根据图32,从形态上分析,无论是西方德国、美国,还是亚洲国家日本、韩国、中国,无论是顺差还是逆差,贸易顺差/GDP这条折线和GDP增长率这条折线并不完全是变化一致的

39、,有的时候GDP增长率升高,贸易顺差/GDP这一指标却降低;有时贸易顺差/GDP升高,GDP增长率却降低。例如,2002年的德国、美国,1992年的韩国,1990年的日本。中国除了1987、1995和2004到2009年,其余年份贸易顺差/GDP与GDP增长率都是背离情况。这说明出口顺差不是拉动GDP增长率的唯一原因。如果经济发展完全依靠顺差,那只要不断的扩大顺差,获得外汇,经济就能保持高速发展了。反过来,如果使用外汇或者逆差,经济就只能停滞不前。但是韩国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大部分时间还是处于逆差状态,反而在1998年亚洲经济危机时突然转为顺差,但那年的GDP增长率却大幅下跌(如图32)。20

40、07年中国顺差占GDP比重最大为752,GDP增长率也很高为132,但是顺差拉动GDP(出口顺差占GDP比乘以GDP增长率)仅为09。2009年中国出口顺差占GDP39,拉动GDP348。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鉴,出口顺差、投资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并不是顺差大了,GDP增长就高,这是一个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如果某些发达国家试图通过政治或经济的措施打压我国的经济增长,那么我国的贸易规模不但不会缩小反而可能还会扩大3。在未来十几年,中国将逐渐转变GDP增长方式,将主要依靠投资和消费来拉动GDP带动经济增长。可以预见顺差对于GDP的拉动作用将越来越小。8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库10505

41、1015201979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2009中国1050510日本1001020韩国1050510美国1050510德国中国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研究11图32贸易顺差/GDP和GDP增长率的各国比较图4贸易顺差成因的国际比较通过上述的比较发现顺差是一国在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这样的阶段。而之所以形成目前庞大的顺差,中国既有与发达国家相似的原因,比如同样的出口导向战略,同样的出口结构,当然中国的贸易顺差规摸的扩大也有其特殊的原因。41出口结构的比较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在18世纪晚期和1

42、9世纪开始大量的出口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农产业、林产品和海产品。战后初期,日本、韩国政府在国情面前也选择了支持优先发展轻纺、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20世纪美国的对外贸易比较优势转移到了制造业,又从制造业转移到了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同样的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逐步向重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型。1973和1978年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使能源进口成本骤增,日本逐步向加工组装业转移。韩国到了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重点扶植面向出口的轻纺工业。然而1972至1981年韩国提出大力发展重化工产业,确立了钢铁、机械、石化、造船、电子和有色金属六大战略产业。出口制造

43、品高度集中在半导体、钢铁、汽车、机械、造船以及石化等。这明显违反了韩国当时的比较优势,在经济还为完全发展起来的时候提出赶超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国民经济。因此韩国的国际收支在80年代之前都是逆差状态4。而选择符合本国比较优势的出口战略的美国、日本、德国都保持了较高的顺差值。美国的对外贸易在1874至1970年的97年里有93年是顺差的。表41各国对外贸易产业转移情况日本韩国德国美国中国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研究12初期轻纺、杂货等产业向重工业转移基础产业和基础原材料工业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电气等产业林业、海产业、农业中期钢铁、石油、化学等“材料型”制造业轻纺工业石油工业、石化工、制造业后期机电

44、、机械加工组装业钢铁、机械、汽车、造船等重工业飞机、汽车、电讯器材、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等产业中国的出口开始也是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也是符合中国当时的要素禀赋结构的。一方面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工业发达国家开始产业结构调整,中国自然而然的融入了世界性的产业转移5。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环境适合,中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廉价的劳动力是跨国企业选择中国为外包目的地的主要原因。2004年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工资仅为075美元/小时,而同期美国和日本则达到2197和2154美元/小时,分别相当于我国的29倍和287倍6。正是因为选择了适合本国比较优势的出口产业

45、,所以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额不断扩大,在顺差额不断扩大的同时,中国的经济也保持了高增长。近年来中国的产业结构提升导致了大量的进口替代,大量外资企业来华建立加工组装基地17。特别是外商对华投资由加工组装环节向上下游延伸,呈现整个产业链对华转移的趋势,使我国家用电器、信息技术、运输工具等产业的国内配套能力大大提升。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也由“大进大出”向“小进大出转变。随着部分加工出口产业尤其是末端加工程序由其他亚洲经济体向我国转移,这样也就把它们对美欧的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5。中国的顺差进一步扩大。正如日本、德国一些国家的成功在于其发展路径基本都遵循了或者说较少违背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它们在经济发展的各个

46、阶段,都能够较好的发挥当时的要素禀赋结构所绝对的比较优势,形成相应的主导产业4。中国在发展初期也遵循了比较优势,虽然目前贸易顺差比较大。但随着经济发展、资本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的提高,主导产业将从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从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更好的保持国际收支状况18。42国内需求的比较421进口需求结构不同表42各国进口商品构成比较9国家商品类别197519851990199520032007日本农业原材料8967655625218食品17913914716212389燃料4434382451612112777制成品1772544415435765054矿产品及金属10

47、889967498819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际数据中国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研究13韩国农业原材料11479815525175食品14258565556442燃料1912361581432172704制成品5075726346796425787矿产品及金属4753676457843美国农业原材料3121192113109食品1087584847435燃料272155133821251845制成品5117017317927617003矿产品及金属5128282617282德国农业原材料4735322716109食品1631211029974435燃料1771998364861845制成品523569

48、727337057003矿产品及金属6553444131282中国农业原材料615238378食品87736372燃料243971206制成品798785806819矿产品及金属2643531196根据表42,随着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进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的制成品需求都在上升。由于国内需求的不同,主要进口产品也不同。如今消费主导型的美国主要进口消费类商品,比如图书、玩具、汽车、家具、地毯、化妆品等制成品。而目前中国的进口主要是生产消费品为了满足工业需求,而不是居民需求,例如进口铜、矿石、零部件等用来加工贸易,通过在国内的加工复出口到发达国家,

49、也就是说这些进口最终都转化为了出口,而不是被国内市场所吸收。而发达国家进口需要的制成品大部分都由原来本国制造变为了中国制造,这也是中国对它们顺差的原因。422国内需求不足与国民经济连续多年的较高增速相比,我国的居民消费市场却一直平淡,缺乏充分活力和持续热点。国内需求不足的最明显表现就是消费率低,储蓄率高。1980年中国的消费率为659,日本为687,韩国为764,美国为806,而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57中国的消费率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2006年,中国的消费率为508,日本为748,韩国为69,美国为862,德国为74710,20多年过去,中国的消费率不增长反而下降,这说明消费的增长低于GDP的增长。在消费构成方面,1995年美国的生存型消费(食品和衣着类)就仅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181,日本为263,韩国为337。在2007年,美国的生存型消费减少到104,日本减少到1837,韩国减少为17711。而近几年中国的生存型消费还占到大约409,这甚至超过了韩国在1995年的水平。在中国,消费支出前三位10数据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11数据来源经合组织OLIS数据库中国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研究14是食品、教育、医疗。劳动者特别是广大农民工的收入偏低,居高不下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费用,广大农民及城市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缺失等都制约着居民的消费欲望,造成结构性内需不足,从而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