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及两岸经贸合作研究摘要海峡两岸自1987年11月2日开放民间交流以来,双方经贸往来规模持续扩大,海峡两岸的经贸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简要概述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重点介绍了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双向投资研究进展,从台商投资大陆的特点、投资效率,对台湾地区和祖国大陆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和区位、经济全球化背景、ECFA的背景角度进行了研究,得出目前学者对ECFA时代陆资赴台投资的研究还不足的结论。关键词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海峡两岸经贸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企业以跨国经营的方式所形成的
2、国际间资本转移。两岸间“间接、单向、民间”的不正常状况,严重制约着海峡两岸双向投资的发展。而ECFA的签订将有利于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经济合作制度化。因此,本文将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投资两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ECFA时代陆资赴台投资的写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1对国内外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投资理论的综述11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综述111小规模技术理论该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提出的。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低生产成本,而这种低生产成本是与其母国的市场特征紧密相关的。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包括1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提供服务的小规模生产
3、技术;2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上颇具优势;3低价产品营销策略。小规模技术理论摒弃了那种只能依赖垄断的技术优势打入国际市场的传统观点,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竞争优势的产生与这些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经济落后国家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它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仅仅局限于小规模生产技术的继承和使用,可能会导致这些国家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位置永远处于边缘地带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同时,该理论很难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也无法解释当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日趋增长的现象。112技术地方化理论该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拉奥在对印度跨国公司的
4、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提出的。拉奥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的技术特征表现在规模小,使用标准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但这种技术的形成却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拉奥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来自于其生产过程和产品与当地的供给条件和需求条件紧密结合,而且还来自于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规模经济效益。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把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经营研究的注意力引向微观层次,以证明落后国家以相对的比较优势参加跨国生产和经营的可能性。113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该理论是由特威尔教授和他的弟子托兰惕诺共同对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后提出的。他们认为某一特定发展
5、中国家的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变化的,并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首先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然后是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主的一体化生产活动。从海外经营的地理扩张看,发展中国家企业首先是在周边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充分利用种族联系;随着海外投资经验的积累,种族因素重要性下降,逐步从周边国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扩展直接投资;最后,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为获取更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从技术和产业升级的角度更加细化地拓展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然而该理论也只是针对某些国家的直接投资现象,并不能对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现象作出普遍的
6、解释。12国内学者的相关理论综述121有效资本型FDI该理论是有邢建国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位优势形成机制根本性的转变和跨国竞争战略的重大变化使FDI的理念得以更新。FDI的“有效资本”,即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那些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建构与东道国区位优势相匹配的跨国产业增殖链的资本。“有效资本”是一个动态概念。不同时期、不同区位,资本有效性的衡量标准是各不相同的。要素的整合能力与跨国性产业增殖链的建构能力是企业开展FDI的必要条件,而对东道国区位优势灵活的适应性反应能力则是其充分条件。有效资本型FDI理念反映了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特征,是发展中国家后起跨
7、国公司扩张的重要途径。增强FDI主体的要素跨国整合能力,以产业增殖链为纽带,充分利用东道国资源优势,是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直接投资的有效的战略选择。122优势培育论该理论是由陶凌云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个连续的过程,即利用直接投资学习和积累经验的阶段和通过直接投资充分利用企业优势阶段。没有垄断优势也可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因为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就是企业挖掘和培育优势的过程。对外直接投资和企业优势的培育是正向促进的关系。虽然该理论,突破了以往FDI理论关于企业FDI必须以绝对优势或相对优势为前提的限制,论证了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也可以向发达国家FDI,并通过FDI来获取优势,
8、创造优势,从而扩展了FDI的适用范围。但是从总体上看,该理论对企业FDI行为分析不够全面,仅仅从微观层面考虑,不能很好解释落后国家企业能对发达国家FDI现象。123国际直接投资的两阶段理论国内有关学者认为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总是经过“经验获得阶段”和“利润摄取阶段”。前者是试探、熟悉或学习阶段,企业希望在一定的时期内,获得有关信息,积累经验。对于后一阶段,企业希望其时间无限延续,以获取最大利润。处于优势状态的企业只需熟悉东道国市场运作的方式,而处于劣势的企业不仅要熟悉东道国市场运作的方式,更要学习和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总体营销能力。这种对外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有益的,是为了
9、提高其长期的国际竞争力,即使在短期内必须付出一定代价,发展中国家企业也应该积极对发达国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2对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与投资的相关综述21台商对大陆的投资文献分析表明,海峡两岸双向投资中,以台商对大陆投资角度入手的居多。211从台湾对大陆的投资特点和效率角度李月(2008)从台湾对外投资的历史出发,分析了台湾对大陆投资的演变历程、地位、新特点以及带给台湾经济的影响。施祖麟等(2007)对台商对大陆投资特点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在台湾对外投资中,大陆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而台湾对大陆的投资对两岸经贸的影响也需要重视。数据分析表明,两岸贸易与台商对大陆投资之间呈现出了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李非等
10、(2007)使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台商在大陆的投资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影响台商投资效率的主要因素有投资效果系数和资本生产率,找出了台商资金在不同省区的经济圈内移动的内在原因,建议引导台商向中心城市的周边地带扩展,并向技术密集型和生产服务型产业投资发展。212从对台湾经济的影响角度王峰等(2007)在对经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制造业,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协整方法对台湾岛内失业率上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对大陆的投资改善了岛内劳动力就业质量,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岛内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升级和宏观经济环境低迷,加强两岸经贸合作是台湾改善经济环
11、境和降低失业率的明智选择。胡鞍钢等(2006)主要利用台湾方面提供的数据,从台湾的角度,分别从水涨船高、审时度势、迎头赶上三个方面,分析内地对台湾的影响。林毅夫等(2006)指出祖国大陆具有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其经济发展会促进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转变,提高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整个东亚地区的贸易增长潜力。台湾地区经济可能保持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条件之一是推进海峡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利用祖国大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巨大的市场。213从对大陆经济影响的角度张传国(2003)对大陆沿海地区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台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大陆沿海地区,对沿海地区的经济效应显
12、著。台商直接投资在经济增长、就业、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对沿海地区经济产生了积极效应。孙兆慧(2007),林毅夫(2006)等分析指出,台湾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了祖国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台湾地区企业投资于高科技产业,也推动了祖国大陆的产业结构升级,也有助于祖国大陆缓解就业问题。李非等(2007)指出,台商投资带来了有形的资产设备,相对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当地企业员工经济观念的变化。台商精明的投资理念、成熟的市场观念、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发达的经营模式,直接影响受雇于台商企业的本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间接影响当地其他企业的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发展模式,从而带来了良性
13、的经济竞争环境。214从产业结构和区位角度一些学者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对两岸的投资进行了研究。较典型的是陈永志等(2007)从台湾产业结构转型与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角度分析了台湾新一轮产业结构转型的特点及其面临的挑战,并从两方面研究台湾新一轮产业结构转型对两岸产业分工合作带来的影响。也有一些学者从区位的角度对两岸的投资进行了研究。张传国(2003)从空间扩散入手,指出台商在祖国大陆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以江苏、广东两省为核心的沿海地区,在空间上呈现分散化趋势,在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同时,主要进行东部地区内的合理化调整。祖国内地各省市区的市场容量、资本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劳动力成本、基拙设施、政策优惠
14、程度、经济开放度与地缘优势等因素随时间的变动决定着台商直接投资的空间扩散。段小梅(2006)从台商投资大陆的区域特征入手,指出未来大陆在吸引台资的热潮中,“长三角”和“珠三角”将仍处于优势地位,环渤海地区有望成为下一个热点,同时还将出现向内地拓展的趋势。王华(2009)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台商对大陆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证,分析指出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区位选择,受地区市场规模及其增长潜力、对外开放水平、基础设施完备程度、集聚经济状况、人力资源质量与生产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戴淑庚等(2008)从大陆台商投资地区的空间关联性与影响因素入手分析,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台商投资大陆的53个台
15、商超过百家的城市和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空间测度,表明台商大陆投资区域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其原因主要是市场容量、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和沿海内陆差异等因素所致。也有一些学者将产业与区位相结合进行分析。比较典型的是段小梅(2006)采用回归方法,分析了台商投资大陆的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与区位选择的关系。研究表明,无论传统产业还是高技术产业,在市场因素、劳动力因素、投资环境、集聚因素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偏好和诸多共同的特征。在未来的区域分布上,高技术产业由于受集聚经济的影响很大,其扩散效应将不明显,而传统产业受劳动力因素的制约和受当地市场的吸引,将逐步青睐中西部的配套环境较好的地区。22大陆对台湾
16、投资文献分析表明直接从大陆对台投资角度研究的较少且较陈旧。李孟洲(2000)指出大陆对外投资及对台投资之扩大发展乃时代潮流之所趋。在大陆对台开放投资初期,会有一段磨合期。林毅夫等(2006)指出这与祖国大陆在海外的投资的类型有关,主要有两点,一是为了取得自然资源;二是为了进入发展水平比祖国大陆低。但是对祖国大陆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有贸易壁垒的领域,为了克服壁垒而在当地投资设厂组装产品。台湾地区自然资源短缺,发展水平比祖国大陆高,显然不存在祖国大陆大量到台湾地区投资的经济合理性,再加上一些政治层面的原因,所以,祖国大陆在台湾地区的投资规模微不足道。23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的双向投资对文献的分析
17、表明,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任何国家地区的经济都已不可能脱离其他经济体而得到很好的发展,任何两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关系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其他经济体的影响。因此研究两岸投资关系,必须要放到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来考察。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贾国强、韩茜、马艳芳、刘兴华(2009)。24ECFA背景下的海峡两岸双向投资研究大部分的学者只是对ECFA背景下,海峡两岸的经贸进行了描述。唐永红(2010)等认为签订ECFA对台湾经济有8大影响,即1抵消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利冲击2有助于台湾产品抢占大陆市场3促进台湾经济成长4促进台湾产业创新与转型5有
18、助于产业供应链根留台湾6促进台湾就业增长7促进台湾成为外商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优先合作伙伴及门户8加速台湾发展成为产业运筹中心与台商营运总部。李义虎等(2010)认为ECFA有利于推动实现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经济合作制度化,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台湾在贸易中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也有助于台湾摆脱在亚太经济合作中的边缘化处境,有助于探索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相衔接的可行途径。少部分的学者对ECFA背景下,海峡两岸的双向投资进行了实证分析。金灏峰(2010)研究了ECFA下中国内地企业的对台战略,指出中国内地和中国台湾地区双边贸易发展快速,利益共同点广泛,签署ECFA有利于双边经济
19、社会发展。签署ECFA之后,中国内地企业进入中国台湾地区的壁垒会大为降低。伍庆等(2010)以广东为例,分析了后ECFA时期利用台资的机遇与对策,指出广东曾经是大陆利用台湾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最多的省份,但是存在着项目规模小、企业扎根意识不强、科技含量不高、吸引研发中心和服务项目相对较少等问题。两岸签订ECFA后,将相互开放市场,台湾也将放宽投资大陆限制,更加推动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广东要合理规划引资布局,加强高科技和现代服务业引资,强化与香港的联动作用,将粤台经贸合作推上新台阶。3简要小结与研究选题本文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投资进行了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我们发现对
20、外投资理论中,可以直接适用台湾地区和祖国大陆的较少。在海峡两岸双向投资研究中,多数学者是以台湾的视角,从台商投资大陆的特点、投资效率,对台湾地区和祖国大陆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和区位角度进行研究的。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国家地区的经济都已不可能脱离其他经济体而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应在海峡两岸两方中加进一方,进行3方的分析。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学者以大陆对台投资的视角进行研究,而在ECFA的背景下,学者们多是对海峡两岸的经贸进行描述,很少有典型案例分析。可以发现一些文章只针对某一个视角,缺乏对两岸投资的整体分析;一些文章对于当前签订的ECFA等新情况无法涵盖分析。鉴于此本文拟以发
21、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为指导,分析、总结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与投资的总体概况、趋势,接着结合若干典型案例进行进一步分析总结,得出当前陆资赴台投资的有利条件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潜力(SWOT),从而总结出影响陆资赴台投资的主要制约因素与可能突破口,并就此提出相应的配套措施与对策建议。参考文献1吴杉外商直接投资新的分析模型J经济研究,1997(7)65712邢建国有效资本型FDI及其路径安排J上海经济研究,2002(12)43483巍浩,程铮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两岸经济的影响与掌握J亚太经济,201041151204唐永红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紧密区域问题探讨J台湾研究集刊,2010(
22、4)47575林毅夫,易秋霖海峡两岸经济发展与经贸合作趋势J国际贸易问题,2006(2)5186李义虎,王立ECFA开启两岸经贸关系的新时代J亚非纵横,2010(4)19237李非,方志坚,傅国华台商在大陆投资效率的实证分析J亚太经济,2007(4)62688曹小衡,王建民,李非ECFA之后两岸经济关系走向J两岸关系,2010(8)12149施祖麟,黄涛台商对大陆投资特点的实证分析与发展展望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13714410王建民两岸经贸形势回顾与展望J两岸关系,200701202211邓丽娟循序渐进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J两岸关系,2009(3)323
23、312熊俊莉ECFA对台湾经济利大于弊J理论参考,2010(4)404213孙兆慧海峡两岸经贸发展状况与趋势J研究与探讨,2007(4)333614马艳芳中国大陆、台湾与东盟之间投资相关性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15韩茜欧盟直接投资对两岸投资关系的影响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16贾国强两岸与日本投资对两岸投资关系的影响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17胡鞍钢,常黎两岸经贸关系对台湾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6(12)556018谢明辉ECFA鉴订后两岸经贸大趋势J中国金融,2010(17)585919伍庆,欧江波后ECFA时期利用台资的机遇与对策以广东为例J开放导报,2010(4)47
24、5120金灏峰ECFA与中国内地企业对台战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4)5721李月台湾大陆投资的新特点及对台湾经济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08(8)475022王峰,王博台湾投资祖国大陆对岛内就业的影响基于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711737823陈永志,万勇台湾产业结构转型与两岸产业分工合作探讨J亚太经济,2007(5)10310624李孟洲中国大陆对外投资及对台投资之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025段小梅台商投资大陆的区域特征及未来走向J亚太经济,2006(3)727526王华台商对大陆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的最新考证J台湾研究集刊,2009
25、1485527戴淑庚,戴平生大陆台商投资地区的空间关联性与影响因素分析J台湾研究集刊,20084485528段小梅台商投资大陆的产业类型与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以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例J台湾研究集刊,20061203229张传国台商直接投资对大陆沿海地区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J台湾研究集刊,20034667130张传国台湾直接投资祖国大陆的空间扩散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3(10)616431薛荣久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及瞻望J国际经贸探索,2007(6)212432陶凌云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新论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3(4)232633沈桂龙中国FDI绩效研究对经济增长的辩证考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