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一、教科书编写的目的及编写指导思想 1. 使学生充分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现代价值取向。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 即以“学会做人” 为中心,发展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使自己的发展有助于社会 的进步,帮助教师克服传统教学观念的惯性,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人格发展,从而使以人 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 2. 使学生成为从社会生活出发实现知识整合的过程。从学生社会生活的原型出发, 多视角(地理、历史、社会、文化等角度)地分析,探究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向学生展 示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活,以便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在此过程中实
2、现学 科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 3. 使学生成为在实践、体验、感悟中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帮助学生掌握体验,感 悟建构的学习策略,关注思维过程及其体验,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在主动参与 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帮助教师超越,以知识直接传承,思维单一路径为特点的传统教 学方式,实现从直接传授转向间接传授,从简单呈现结论转向关注过程体验,从信息单向 传输转向多向交流和多元选择的教学策略的转变,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实践体验, 感悟中,通过自己的建构实现发展的过程。 一、 教科书的主要特点 1. 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为基本要素整
3、合学 习内容。 2. 采用跨学科的编写方式,体现同时学习的原则。 3. 具有充分的活动性,弹性和延展性。 二、 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和体例 1 教科书的体系结构 总的框架结构:各大单元下均包若干单元(长单元,短单元结合) 。本套教科书所含 单元的次序主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生活经验为依据,再考虑逻辑次序。因此,每一年级 教科书包含从个人到世界的 8 个单元。 学习内容的逻辑结构:由近到远,由点到面。逐步扩展儿童的生活空间视野;以社 会生活的主要因素为主题,随生活领域的扩展,螺旋上升。逐步丰富内涵;以认识社会, 适应社会为目标,展开每一主题的学习过程使知情意三个相统一,并指向学生社会性与品 德的发展。
4、 学习信息的呈现结构:文字、图像、学习活动三个系统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形成 生活情景问题线索参考信息行动方案方法建设(工具使用)的内容呈现 结构。 2.教科书的体例 本套教科书各单元都包含“单元导入、学习重点、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及“单元评价” 等 5 个部分。 单元导入:在每个单元课文之前,教科书标示提示内容,点明单元主题。为增进学 习兴趣,可采用图文并茂(如漫画故事)的形式,或学生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图文, 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进入到单元主题的学习当中。 学习重点:旨在引导学生多问学习的方向和重点。教科书标明“关键词”,明确将要 学习的品德与社会的核心概念。 学习内容:即课文部分,教科书力求浅显平易,说理与实例并重。 学习活动:即活动部分,教科书力求形式多样,如角色扮演,辩论,演说,实地参 观,调查访问,影片欣赏,展览,竞赛,讨论,小新闻,小评论等,依据教材内容加以设 计。 单元评价:形式不拘,主要评为过程性评价,多元性评价及展示型评价三类,如口 头报告,书面报告,问卷调查,行为观察,社会生活反思等均可。 二、学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