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 3 个小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 【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 更草相如檄 【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 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 【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 ,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 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 【2】绣衣:官服。 【3】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 巴蜀檄 ,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 【4】铜鞮陌:代指襄阳。 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
2、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 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 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 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15. 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东北看惊诸葛表” ,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B. “赤壁矶头千古浪” ,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 “蜀道登天”,化用李白“ 蜀道之难,难于
3、上青天 ”,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 D. “儿女泪,君休滴” ,化用王勃“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16. 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 ” 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 【答案】14. D 15. A 16. 本词整体风格豪放,但又收放自如,时有柔和之笔。比如上阙“东北看惊诸 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气势雄奇,下阙“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 浪”意境宏阔,皆是典型的豪放之笔,堪称“龙吟虎啸” 。比如上阙“还自叹中 年多病,不堪离别”低回宛转,下阙“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清丽隽永,
4、皆堪 称“和缓” 。 【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寄和州刘使君 张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0. 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 11.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10. 表现:把酒当春,绕道送客,常去赏花。原因:长期得不到升迁,怀才不遇; 喜欢自然山水。 11. 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对自己能感知对方心 意的知音之许。
5、 【全国卷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野 歌 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 分) 【答
6、案】14. B 15. 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 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 之情。 【全国卷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品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 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 第五至第八
7、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15. 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 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4. A 15. 观点一:同意。 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 自我抒发;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 承遗志,填海不止。 观点二:不同意。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意为移山填海的 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 【全国卷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8、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看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15.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 ,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第一个
9、“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 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 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 ,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天津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 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注】 。日入 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
10、项是 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 “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 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 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 人们积极从事劳动。 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 耕耘的过程中。 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 富有表现力。 (2)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 【答案】 (1)A (2)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 机。 (3)诗人躬
11、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感 【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 2 个小题。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 ,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9. “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_,体现出诗人 _的心情。 20. 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答案】19. (1). 久留(逗留) (2). 依依不舍 20. “送君多暮情” 句点出了伤别之情。 “淹留野寺出” 至“ 梦里金陵城 ”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 暮情”, 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 结尾“叹息此离别” 再次点明别离之情, “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